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多肽制备的抗体用于蛋白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邢立静 种康 +2 位作者 许智宏 王锐 谭克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对本实验室克隆的小麦春化相关基因VER2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软件分析 ,确定了具有免疫原性的一段 (2 0 4~ 2 1 5位 )含 1 2个氨基酸的短肽 ,用化学法合成了该短肽并将其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相偶联 ,用偶联物作为抗原免疫家兔获得... 对本实验室克隆的小麦春化相关基因VER2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软件分析 ,确定了具有免疫原性的一段 (2 0 4~ 2 1 5位 )含 1 2个氨基酸的短肽 ,用化学法合成了该短肽并将其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相偶联 ,用偶联物作为抗原免疫家兔获得该 1 2肽的抗体 .分别用VER2全蛋白抗体和该 1 2肽抗体对VER2蛋白进行免疫细胞定位比较分析 ,两者所得结果一致 ,即二者在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质时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方面具有一致的特性 .结果表明 ,化学法合成短肽制备的抗体可用于蛋白质的免疫组织细胞化学分析 ,该方法快捷灵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 VER2蛋白 抗体纯化 免疫组织细胞化学 植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合成多肽体外抗HBV复制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晓芳 范学工 +5 位作者 黄泽炳 黄燕 陈若婵 易盼盼 李宁 胡兴旺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93-901,共9页
目的观察人工设计并化学合成的多肽在体外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模型中对HBV-DNA复制、病毒标志物表达的影响,及其细胞毒性强弱,筛选高HBV抑制且低细胞毒性的多肽,探索多肽作为新型HBV抗病毒药物分子的潜力。方法采用传统的甲基丙烯酸... 目的观察人工设计并化学合成的多肽在体外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模型中对HBV-DNA复制、病毒标志物表达的影响,及其细胞毒性强弱,筛选高HBV抑制且低细胞毒性的多肽,探索多肽作为新型HBV抗病毒药物分子的潜力。方法采用传统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平台设计并合成的7种多肽(KBDT-1、2、3……7,以疏水性及阳离子电亲和力大小为依据),将7种化学合成多肽(10 mg/mL)、拉米夫定(1 mg/mL,阳性对照)、空白溶剂(阴性对照)作用于HepG 2.2.15细胞系,检测化学合成多肽对HBV的抑制作用,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较各组药物对细胞毒性的强弱。选取HBV抑制作用最强的多肽,设置10、1、0.1 mg/mL浓度梯度,分别处理HepG 2.2.15细胞3、6、9 d后,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病毒DNA拷贝量,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HBsAg及HBeAg的变化。结果从7种化学合成多肽中筛选出多肽KBDT-2,RT-PCR结果显示,KBDT-2具有体外抗HBV复制作用,且药物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显示,KBDT-2对HBV生物学标志物HBsAg及HBeAg有抑制作用;结晶紫染色检测结果显示,KBDT-2对HepG 2.2.15无明显毒性作用。结论KBDT-2具有抑制HBV复制作用,且无明显细胞毒性,可以有效降低HBsAg、HBeAg表达,为探索抗HBV新型药物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 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复制 拉米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吕学泽 王雪敏 +1 位作者 梁玉荣 王宏俊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0-172,共3页
免疫活性肽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具有促进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以活性高、来源广、稳定性强等优点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探究与试验。作者对不同来源的各种活性肽作一概述。
关键词 免疫活性 化学合成肽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壳贻贝新型抗菌肽myticalin和mytimacin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璐 杨金月 +5 位作者 阳宗欣 何建瑜 张晓林 何梦岚 严小军 廖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88-1899,共12页
从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血细胞转录组数据中鉴定到两种新型抗菌肽,分别为myticalin和mytimacin。为了解两种抗菌肽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在贻贝免疫过程中的响应模式,采用固相化学合成技术获得两种抗菌肽化合物,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抑菌... 从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血细胞转录组数据中鉴定到两种新型抗菌肽,分别为myticalin和mytimacin。为了解两种抗菌肽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在贻贝免疫过程中的响应模式,采用固相化学合成技术获得两种抗菌肽化合物,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抑菌活性测试,红细胞毒性测试及对微生物抑制作用机理的扫描电镜观察。此外,研究了贻贝在不同微生物诱导下,两种抗菌肽的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合成的myticalin和mytimacin均具有抑菌活性,但抑菌谱有所差异。两种抗菌肽尽管结构差异较大,但对金黄葡萄球菌和溶藻弧菌的作用机制类似,均能导致细菌表面形态结构发生变化。此外,mytimacin对白色念珠菌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且其作用机制不同于金黄葡萄球菌和溶藻弧菌,能导致白色念珠菌表面出现孔洞,而myticalin则无此现象。两种抗菌肽在不同微生物诱导后,其表达量均明显上调,但myticalin表现出对革兰氏阳性菌诱导的敏感性,而mytimacin表现出对真菌和革兰氏阳性菌诱导的敏感性。研究为深入了解贻贝抗菌肽的分子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机制,以及贻贝抗菌肽的分子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 Myticalin Mytimacin 固相化学合成 厚壳贻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