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阶段私营企业劳动者地位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邸敏学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1,共4页
现阶段的私营企业劳动者初步具备了工人阶级的基本特征,是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私营企业的党组织和工会力量薄弱,党的政策没有得到全面落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全建立起来,造成私营企业劳动者在企业... 现阶段的私营企业劳动者初步具备了工人阶级的基本特征,是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私营企业的党组织和工会力量薄弱,党的政策没有得到全面落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全建立起来,造成私营企业劳动者在企业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必须加强党组织在私营企业中的覆盖面,全面落实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政策,完善、健全《劳动法》及其相关法律,切实提高私营企业劳动者在企业的地位,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营企业 劳动者地位 阶级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商品化与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2
作者 施亚东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8-64,共7页
劳动力商品化与劳动者主人翁地位施亚东劳动力商品化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的日益深化已成为实践中的难点和理论讨论中的热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又明确地提出要建立劳动力市场。所以对此的探讨更加热烈。但是,我们又不能忽视另... 劳动力商品化与劳动者主人翁地位施亚东劳动力商品化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的日益深化已成为实践中的难点和理论讨论中的热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又明确地提出要建立劳动力市场。所以对此的探讨更加热烈。但是,我们又不能忽视另一个非常重要、又不可动摇的命题,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化 劳动者地位 劳动经济 中国
全文增补中
论投资多元化与劳动者投资主体地位的确立
3
作者 刘兴海 李丽辉 《统计与信息论坛》 1998年第3期38-41,共4页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投资多元化,使每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被视为投资主体。目前尤其应确立劳动者作为劳动力资本所有者的投资主体地位,并设法提高其教育水平,增加劳动力资本的积累。
关键词 投资多元化 劳动力资本 劳动者的投资主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劳动者身份与劳动者权益维护的价值取向
4
作者 李全彩 赵入坤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3-118,共6页
把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部分劳动者地位的下降归因于市场化不成熟,是对劳动力市场化目标的误解。当代部分劳动者地位下降的根源是社会价值取向转变后旧的传统观念的回潮。改革措施的某些疏漏和守法意识的淡薄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由误解而... 把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部分劳动者地位的下降归因于市场化不成熟,是对劳动力市场化目标的误解。当代部分劳动者地位下降的根源是社会价值取向转变后旧的传统观念的回潮。改革措施的某些疏漏和守法意识的淡薄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由误解而得出的结论也有违社会发展的潮流。承担维护劳动者权益责任的应该是社会而不是劳动者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劳动者地位 劳动者权益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运动员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恩利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24,122,共6页
在我国,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试训)合同的运动员依法享有平等就业、自由择业、获取报酬、休息休假、安全卫生、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劳动救济等基本劳动权利,同时,也有权享有助学金、奖学金、关怀基金、伤残互助保险等行业特殊保障待遇... 在我国,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试训)合同的运动员依法享有平等就业、自由择业、获取报酬、休息休假、安全卫生、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劳动救济等基本劳动权利,同时,也有权享有助学金、奖学金、关怀基金、伤残互助保险等行业特殊保障待遇。目前,我国运动员劳动权益法律保护体现出,运动员劳动权益保障专项立法缺位;运动员劳动权益保障立法层级较低;运动员劳动权益保障地方立法集体缺位;职业运动员集体协商制度缺失;劳动救济渠道不畅等现状特征。其原因在于,立法者对于运动员劳动权益保障立法认识不足;管理者对于运动员劳动权益保障工作重视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运动员自身劳动维权意识淡薄,缺少维权手段;用人单位和利益团体反对加大运动员劳动权益保障力度。提出了落实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险配套立法,完善体育行业劳动管理制度规范,建立运动员劳动维权法律援助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劳动者地位 劳动权益 劳动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劳动力视角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中建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1,共4页
传统的要素投入型的增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长期低廉的劳动力,表面上看,劳动者地位的提升和劳动者报酬的提高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困难,但在当前却是规避外贸摩擦、降低我国企业过高离职率的有效途径,能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并进而... 传统的要素投入型的增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长期低廉的劳动力,表面上看,劳动者地位的提升和劳动者报酬的提高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困难,但在当前却是规避外贸摩擦、降低我国企业过高离职率的有效途径,能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并进而通过扩大内需的方式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和第二次分配中使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通过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构建城乡平等的劳动力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 劳动 提高劳动者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伤保险在社保制度中的排序变化及其内涵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晓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1-146,共6页
目前我国常见的社会保险制度排序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制度位列第四位;而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劳动保险制度系列中,工伤待遇规定曾位居第一位,尔后才是医疗待遇规定、养老待遇规定和生育待遇规定。... 目前我国常见的社会保险制度排序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制度位列第四位;而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劳动保险制度系列中,工伤待遇规定曾位居第一位,尔后才是医疗待遇规定、养老待遇规定和生育待遇规定。上述排序变化的出现不会是立法者的偶然随意之为,而是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劳动者-企业-国家之"三方关系"出现的根本性变化为背景原因的,与制度本身从一种面向牺牲了个人安全和健康的建设功臣们实施的国家慰谢待遇向以分散风险、损失共担为机理的保险制度发生的转化密切相关。针对近年来极端劳资纠纷事件增多的趋势,我国的劳动安全管理及工伤保险立法决策还应更加注重向弱势劳动者的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伤待遇 工伤保险 制度排序 劳动者地位 三方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本经济之我见 被引量:17
8
作者 严炳洲 《理论月刊》 CSSCI 1998年第10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民本经济 劳动者主体地位 国民资产 国有资本 “命令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本经济学 东亚金融危机 现代市场经济 国有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民本位+股份化 被引量:1
9
作者 严炳洲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2-15,共4页
在“国有国营”大一统僵化模式下,一方面全民所有制的国家主体形式在全社会范围内从宏观上确认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另一方面,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吴敬琏同志称之为“命令经济”)和两个“大锅饭”从微观方面和客观上使企业劳动者与企... 在“国有国营”大一统僵化模式下,一方面全民所有制的国家主体形式在全社会范围内从宏观上确认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另一方面,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吴敬琏同志称之为“命令经济”)和两个“大锅饭”从微观方面和客观上使企业劳动者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败、盈亏失去必然联系,使劳动者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得以产生和强化缺乏必要的、基本的微观物质基础。以致普遍存在作为“生产资料主人”的劳动者不爱惜甚至损害自己财产的怪现象。如果说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矛盾表现得还不突出的话,那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国有企业面临的挑战便日趋严竣。表现之一:亏损加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国有企业亏损面1986年8.66%,1991年末急增至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劳动者主体地位 民本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家本位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所有权权能 股份化 “命令经济” 企业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辞旧迎新话《社会》
10
作者 何玉麟 《社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1,共1页
关键词 《社会》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劳动者主体地位 公有制实现形式 劳动联合 生产资料所有制 资本联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对策建议 三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