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思想史再发掘——兼析《资本论》结构发生的秘密 |
许光伟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2
|
劳动二重性矛盾运动如何推动劳动幸福程度的持续提升 |
何云峰
朱丹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1
|
|
3
|
劳动二重性实践之路:从批判到蕴涵批判的建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诞生意蕴 |
许光伟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4
|
价值是主客体关系与主体间关系的总和——基于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视野中的劳动二重性 |
刘旭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5
|
劳动二重性真义与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本义探析 |
贺汉魂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6
|
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 |
陈振羽
|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7
|
劳动二重性与需求二重性 |
陶江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3
|
|
8
|
精神产品的商品二因素与脑力劳动二重性 |
刘文浩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9
|
劳动二重性决定企业“分享制” |
刘萌芽
朱开悉
|
《学术论坛》
|
2001 |
0 |
|
10
|
不能把非物质生产劳动排除在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之外——试从劳动二重性观点看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 |
雎国余
|
《经济科学》
|
1983 |
0 |
|
11
|
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形成时期新探 |
刘乃勇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2
|
要正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与徐禾等同志商榷 |
陈振羽
|
《理论探讨》
|
1987 |
7
|
|
13
|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对商品和劳动二重性的论述 |
刘金垣
林木西
|
《学习与探索》
|
1983 |
0 |
|
14
|
刍议亚当·斯密对劳动二重性的认识 |
隆江
|
《社会科学家》
|
1986 |
0 |
|
15
|
劳动二重性学说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作用 |
郭桂芝
|
《齐鲁学刊》
CSSCI
|
1993 |
0 |
|
16
|
从劳动二重性看全民所有制内部交换的生产资料的商品性质 |
张赞洞
樊锦淳
吴健明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17
|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李成勋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8 |
0 |
|
18
|
谈生产产品的劳动的三种二重性 |
蹇光伦
黄志凌
|
《学习与探索》
|
1984 |
0 |
|
19
|
针对“劳动的二重性”理论的逻辑检视与创新发展 |
张原锟
张树青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20
|
论“劳动幸福”何以可能——兼对劳动幸福理论若干争议的回应 |
何云峰
王绍梁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