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支气管动脉输注LAK/IL-2治疗肺癌的免疫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梁军 林本耀 赵敬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27-429,共3页
54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经支气管动脉输注LAK/IL-2前后分别测定了体内NK活性、淋转、T细胞亚群及体液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前体内NK、淋转、OKT3、OKT4均低于正常值,OKT8、C3、IgA、IgM治疗... 54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经支气管动脉输注LAK/IL-2前后分别测定了体内NK活性、淋转、T细胞亚群及体液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前体内NK、淋转、OKT3、OKT4均低于正常值,OKT8、C3、IgA、IgM治疗前均高于正常值,治疗后大部分观察指标趋于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生物疗法 LAK/IL-2 动脉输注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动脉输注化疗联合热疗治疗供血动脉闭塞的肝癌
2
作者 程先鸣 倪荣清 +2 位作者 潘伟 王红民 余意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8期824-82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动脉输注化疗联合热疗治疗供血动脉闭塞的肝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7例接受过TACE的原发性肝癌病例,腹腔动脉注入DDP60mg,5FU1000mg,MMC10mg,拔除导管压迫止血后立即在内生场热疗机上对肝区进行热疗,时间为60~90分钟/... 目的:探讨腹腔动脉输注化疗联合热疗治疗供血动脉闭塞的肝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7例接受过TACE的原发性肝癌病例,腹腔动脉注入DDP60mg,5FU1000mg,MMC10mg,拔除导管压迫止血后立即在内生场热疗机上对肝区进行热疗,时间为60~90分钟/次,2次/周,每次输注化疗后热疗6~8次,热疗时直肠内温度在40.2℃~42.8℃。结果:47例患者治疗后36例肝脏肿瘤缩小,占76.6%;33例AFP阳性的患者26例转阴或明显下降。不良反应较轻。结论:腹腔动脉输注化疗联合热疗治疗供血动脉主干闭塞的肝癌疗效肯定,毒性较低,值得总结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动脉输注化疗 高温 热疗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途径输注造血细胞提高同基因骨髓移植种植效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恺 王逸兰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47-349,共3页
为了探讨提高骨髓移植种植效率的新方法 ,借助大鼠同基因骨髓移植模型 ,从动、静脉不同途径输注PKH 2 6荧光染料标记的供鼠骨髓细胞至受鼠体内 ,输注量为有核细胞数 2× 10 7 鼠。于骨髓移植后定时活杀受鼠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归巢... 为了探讨提高骨髓移植种植效率的新方法 ,借助大鼠同基因骨髓移植模型 ,从动、静脉不同途径输注PKH 2 6荧光染料标记的供鼠骨髓细胞至受鼠体内 ,输注量为有核细胞数 2× 10 7 鼠。于骨髓移植后定时活杀受鼠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归巢受鼠骨髓样本中PKH 2 6标记细胞。结果表明 ,于骨髓移植后 30小时动脉输注组和静脉输注组骨髓的造血细胞归巢指数分别为 14.5 2± 1.0 7和 10 .4 9± 0 .72。本研究证明 ,经动脉途径输注供鼠骨髓细胞比静脉途径输注将有更多的造血细胞在受鼠造血器官寄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基因骨髓移植 造血细胞种植效率 动脉输注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普钠经肺动脉直接输注对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秀华 张少华 +3 位作者 穆心苇 周康兴 章淬 陶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28-530,共3页
目的 观察硝普钠对二尖瓣置换术后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 对二尖瓣置换术后具有肺动脉高压的患者 ,由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放置Swan -Ganz导管监测其血液动力学指标 ,采用硝普钠经肺动脉端直接输注进行治疗 ,观察硝普钠治疗前后上述... 目的 观察硝普钠对二尖瓣置换术后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 对二尖瓣置换术后具有肺动脉高压的患者 ,由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放置Swan -Ganz导管监测其血液动力学指标 ,采用硝普钠经肺动脉端直接输注进行治疗 ,观察硝普钠治疗前后上述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采用硝普钠进行治疗后 ,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 (MAP)、平均肺动脉压 (MPAP)、外周血管阻力指数 (SVRI)及肺血管阻力指数 (PVRI)较用药前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每搏输出量 (SV)、心输出量(CO)及心脏指数 (CI)较用药前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由肺动脉直接输注硝普钠可有效降低二尖瓣置换术后的肺动脉高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普钠 动脉直接输注 动脉高压 血液动力学 二尖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支气管动脉/体动脉植入药物输注系统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初步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胜利 陈国东 +4 位作者 黄子诚 全毅 林材元 曾军 邓卫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3期2626-2628,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支气管动脉/体动脉植入药物输注系统(DIS)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方法:Seldingers技术经右侧股动脉进路选择性肺癌供血体动脉造影后行超选择性插管并留置植入导管,连接植于右髂窝皮下囊的药盒组成DIS,经DIS进行灌注化疗... 目的:研究经皮支气管动脉/体动脉植入药物输注系统(DIS)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方法:Seldingers技术经右侧股动脉进路选择性肺癌供血体动脉造影后行超选择性插管并留置植入导管,连接植于右髂窝皮下囊的药盒组成DIS,经DIS进行灌注化疗。结果:3例晚期肺癌,分别采用4F-C2/Yashiro超滑导管-ImplantofixⅡ/Soph-A-Port成功行左锁骨下动脉、右叶支气管动脉植入DIS,多次灌注化疗。结论:支气管动脉或供血体动脉植入DIS进行灌注化疗,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的肺癌介入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药物疗法 输注 动脉 输注 植入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肝动脉与门静脉灌注化疗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涂小煌 陆志范 +3 位作者 吕立志 程惠华 姚和祥 林木楠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动脉灌注化疗与门静脉灌注化疗的疗效,探讨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及转移的预防途径。方法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75例,其中42例行根治性切除及术后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化疗,33例行根治...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动脉灌注化疗与门静脉灌注化疗的疗效,探讨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及转移的预防途径。方法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75例,其中42例行根治性切除及术后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化疗,33例行根治性切除及术后门静脉灌注化疗。每隔1~3个月重复,定期复查。结果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动脉灌注化疗组的术后复发率(21.43%)低于门静脉灌注化疗组(36.36%),且生存时间(11.4个月)明显较门静脉灌注化疗组(7.6个月)长,而门静脉灌注化疗组的转移率(9.09%)明显低于肝动脉灌注化疗组(32.14%)。结论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行肝动脉灌注化疗较门静脉灌注化疗疗效好,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同时结合肝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 动脉输注 门静脉输注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冷盐水灌注对低温性心脏骤停复苏犬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帅维正 袁瑞 +1 位作者 张志成 段蕴铀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83-886,共4页
目的评价颈动脉冷盐水灌注(ICSI)对严重低体温所致心脏骤停犬心肺复苏后脑组织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对10只低体温致心脏骤停比格犬进行心肺复苏,待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只。对照组接受常规温水浴复温,实验... 目的评价颈动脉冷盐水灌注(ICSI)对严重低体温所致心脏骤停犬心肺复苏后脑组织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对10只低体温致心脏骤停比格犬进行心肺复苏,待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只。对照组接受常规温水浴复温,实验组在温水浴复温基础上进行ICSI,使脑部温度低于36℃并维持6h。ROSC 24h后记录两组神经功能受损评分(NDS)、血清脑组织损伤生物标志物s100β蛋白水平、脑组织含水量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实验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119.83±42.93pg/ml vs.329.82±190.39pg/ml,P<0.05)和脑组织含水量(79.43%±0.72%vs.80.79%±1.06%,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脑海马组织锥体细胞损伤更重。两组间N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SI可减少低体温所致心脏骤停犬s100β的产生,减轻脑组织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心肺复苏 动脉输注 亚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协同和保护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晏建军 沈锋 +1 位作者 王葵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58-861,共4页
目的 :观察褪黑素 (Mel)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及肝功能保护作用。 方法 :140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 ,随机分组 ,TACE组 70例 ;TACE+Mel组 70例 ,在每次 TACE治疗前 7d起开始口服 Mel 2 0... 目的 :观察褪黑素 (Mel)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及肝功能保护作用。 方法 :140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 ,随机分组 ,TACE组 70例 ;TACE+Mel组 70例 ,在每次 TACE治疗前 7d起开始口服 Mel 2 0 m g/ d,连续 2 1d。结果 :TACE组和 TACE+Mel组患者无完全缓解者 ,部分缓解率 (WHO标准 )分别为 12 .9%和 2 2 .9% (P<0 .0 5 ) ,获 2期切除者分别为 4.3%及 12 .9% (P<0 .0 1) ;0 .5年、1年及 3年生存率 TACE组分别为 80 .0 %、5 4.3%和 11.4% ,TACE+Mel组分别为 10 0 %、6 8.6 %及 2 1.4%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 5 )。Mel对 TACE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有明显保护和治疗作用 ,可降低 TACE后腹水的发生率。同时 ,Mel可增强 TACE后患者外周血 NK细胞活性及提高CD4/ CD8比值 ,提高外周血 IL - 2含量、降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 2 R)表达 (P<0 .0 1)。结论 :Mel对 TACE有协同抗肿瘤和肝功能保护作用 ,可防治 TACE术后肝功能的损害 ,增强患者自身免疫保护 ,提高疗效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增加 2期手术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褪黑激素 动脉输注 白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评诱导性动脉内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江刚 闵华庆 +1 位作者 张锦明 黄以乐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72-773,共2页
将病理确诊的113例晚期(Ⅲ~Ⅳ期)初治鼻咽癌(NPC)患者于放疗前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IACT)和全身化疗(SCT),放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显示,IACT组化疗完全缓解率及5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分别为26.3%、70.2%和57.9%... 将病理确诊的113例晚期(Ⅲ~Ⅳ期)初治鼻咽癌(NPC)患者于放疗前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IACT)和全身化疗(SCT),放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显示,IACT组化疗完全缓解率及5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分别为26.3%、70.2%和57.9%,而SCT组分别为8.9%、46.4%和32.1%,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动脉输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动脉灌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石斌 尹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76-1178,共3页
目的评价胰腺局部动脉置管持续灌注血必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3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A组(21例)和B组(16),A组在确诊后立即行动脉介入,采用Seldinger法置导管于胰腺病变供血动脉,持续灌注血必净注射液(天津红日药业股... 目的评价胰腺局部动脉置管持续灌注血必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3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A组(21例)和B组(16),A组在确诊后立即行动脉介入,采用Seldinger法置导管于胰腺病变供血动脉,持续灌注血必净注射液(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0 ml,2次/d,头孢他啶2 g,3次/d,连续7 d;B组患者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2次/d,头孢他啶2 g,3次/d,连续7 d。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撤离呼吸机时间、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撤离呼吸机时间显著短于B组,败血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第14天A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第7天A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亦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局部动脉置管持续灌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较静脉用药疗效更好,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中成药 血必净注射液 导管 留置 输注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再通结合短时间极低温生理盐水颈动脉灌注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跃 彭小祥 +3 位作者 刘文军 但毕堂 严丹 朱遂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比较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行血管内再通与血管内再通结合短时间极低温生理盐水颈动脉灌注2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选择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20例,根据入选标准及患者家属意愿分为常规治疗组4例、常温组8例(单纯血管内再通治... 目的比较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行血管内再通与血管内再通结合短时间极低温生理盐水颈动脉灌注2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选择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20例,根据入选标准及患者家属意愿分为常规治疗组4例、常温组8例(单纯血管内再通治疗)和低温组8例(血管内再通结合短时间极低温生理盐水颈动脉灌注治疗)。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指标(体温、心率、血压、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计数)和术前、术后1、7、15d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动态变化及发病24h梗死体积。结果 3组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临床上未有不良反应发生。低温组术后1、7、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常规治疗组和常温组明显降低,低温组发病24h梗死体积[(6.41±3.28)cm3 vs(13.65±5.27)cm3,(9.15±4.12)cm3]较常规治疗组和常温组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再通结合短时间极低温生理盐水颈动脉灌注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手段,比单纯血管内再通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在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梗死体积均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大脑中动脉 低温 输注 动脉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治疗肺癌脑转移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镕 李笑更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34-339,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股动脉穿刺超选择性颅内动脉、支气管动脉插管,区域性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晚期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经皮股动脉穿刺(BALT、SIM或TERUMO导管)分别超... 目的探讨经皮股动脉穿刺超选择性颅内动脉、支气管动脉插管,区域性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晚期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经皮股动脉穿刺(BALT、SIM或TERUMO导管)分别超选择至颈内动脉、椎动脉和支气管动脉进行造影,证实肿瘤供养动脉后分别依次灌注稀释后的联合化疗药(包括鬼臼噻酚甙、嘧啶亚硝脲、卡铂、羟基喜树碱、5-氟脲嘧啶、吡柔比星),1次/月,连续治疗3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1个月复查胸部CT、头部MRI,然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疗效判断标准进行疗效评估。治疗期间每月测定1次血象及肝、肾功能,进行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监测,必要时予以保护性治疗。结果62例患者动脉内插管均获成功,患者的颅内高压症状于化疗药物灌注后24~48h不同程度减轻。头部MRI及胸部CT检查显示,62例中59例颅内转移瘤不同程度缩小,15例脑肿瘤直径<3cm,脑水肿消失。治愈好转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80.65%(50/62)。结论应用颅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药物可经导管直接进入肿瘤供养动脉,迅速杀死肿瘤细胞,而且全身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抗肿瘤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低于Ⅱ度。故对不适宜手术治疗的晚期肺癌脑转移患者,颅内动脉区域性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是有效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输注 动脉 脑肿瘤 支气管动脉 动脉 动脉灌注治疗 颅内动脉灌注 肺癌脑转移 超选择性 SELDINGER技术 化疗药物治疗 经皮股动脉穿刺 支气管动脉插管 动脉区域性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晖 陶庆玲 许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8-1110,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8例,分为动-静脉联合溶栓组(溶栓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溶栓组先按0.6 mg/kg计算静脉rt PA用量,10%静脉...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8例,分为动-静脉联合溶栓组(溶栓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溶栓组先按0.6 mg/kg计算静脉rt PA用量,10%静脉推注,余量在60 min内滴完。随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血管闭塞者,酌情给予rt-PA 5~20 mg超选择接触性溶栓。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16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8 d。采用欧洲脑卒中神经缺损评分量表(ESS)、Barthe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溶栓组患者在溶栓后24 h、21 d ESS评分明显升高(P<0.05)。溶栓组(58.3%)明显高于对照组(25.0%)。结论小剂量rt-PA及时静脉溶栓,延长了治疗时间窗,联合动脉溶栓又提高了血管再通率,促进了临床预后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剂 脑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输注动脉 输注静脉内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注化疗和粒子支架治疗高龄贲门癌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涛 王志学 +2 位作者 尹晓翔 朱鸷祥 沈松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05-507,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灌注化疗(PC)和粒子支架(IS)治疗高龄贲门癌的疗效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128例高龄胃底贲门癌患者分为胃左动脉灌注化疗组(PC组)和125I粒子支架置入组(IS组),各64例,比较其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 PC组吞... 目的对比分析灌注化疗(PC)和粒子支架(IS)治疗高龄贲门癌的疗效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128例高龄胃底贲门癌患者分为胃左动脉灌注化疗组(PC组)和125I粒子支架置入组(IS组),各64例,比较其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 PC组吞咽困难缓解率及缓解程度均低于IS组:0级缓解率分别为25.00%、3.13%,1级缓解率分别为50.00%、29.69%,2级缓解率分别为25.00%、67.19%,总缓解率分别为75.00%、96.88%(P<0.05)。PC组胃部疼痛、反酸、呃逆、焦虑、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IS组(23.44%与51.56%、7.81%与82.81%、7.81%与26.56%、14.06%与40.63%、7.81%与32.81%,P<0.05)。PC组体重增加发生率高于IS组(81.25%与51.56%,P<0.05)。PC组脱发的发生率稍高于IS组(3.13%与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介入治疗方式对贲门癌均有明显疗效,支架在解除梗阻方面更有优势,3级以下吞咽困难的高龄贲门癌患者行PC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但吞咽困难不能控制或进一步加重者,应尽早放置125I粒子支架以缓解梗阻,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贲门 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 输注 动脉 碘放射性同位素 近距离放射疗法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胃癌动静脉联合化疗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俞进友 颜廷华 +4 位作者 朱建军 周雪娥 王静 管萍 阮以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2400-2401,共2页
目的:分析39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动静脉联合化疗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探讨其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本组病例动静脉化疗联合应用的顺序一般是先行动脉化疗2周期,然后行全身静脉化疗3~4周期,病情稳定后改为中医中药及口服化疗药或免疫治... 目的:分析39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动静脉联合化疗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探讨其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本组病例动静脉化疗联合应用的顺序一般是先行动脉化疗2周期,然后行全身静脉化疗3~4周期,病情稳定后改为中医中药及口服化疗药或免疫治疗。结果:有35例达到症状完全消失,肿瘤显著缩小26%(PR:13/39),肿瘤中度缩小51%,18例患者肿瘤标志物下降50%以上,4例患者完全降至正常,半年生存率90%,1年生存率56%,3年生存率33%,5年生存率10%。结论:中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动静脉联合化疗+栓塞治疗,不但切实可行,而且并发症少,能使部分患者达到Ⅱ期手术切除,减少或延缓患者的转移和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输注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