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差异性血液灌注条件下VA-ECMO股动脉插管对主动脉内血流特征、氧饱和度及血栓风险的影响
1
作者 席一峰 陈增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09-609,共1页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VA-ECMO支持下,下肢插管对主动脉血流动力学环境、氧饱和度、血液损伤及血栓形成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ECMO流量占比范围从100%至40%时各动脉分支血流灌注情况,构建考虑血小板活化和沉积的血栓形成...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VA-ECMO支持下,下肢插管对主动脉血流动力学环境、氧饱和度、血液损伤及血栓形成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ECMO流量占比范围从100%至40%时各动脉分支血流灌注情况,构建考虑血小板活化和沉积的血栓形成模型和红线损伤模型,研究不同ECMO支持水平下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及溶血风险。结果研究发现在ECMO辅助时,随着心脏收缩功能的逐渐恢复,可改善动脉内血流动力学环境,减少动脉内高剪应力和血液滞留时间,减少血液损伤主动脉溶血和血小板活化水平总体下降,减少插管高速血流对动脉流场冲击,使单位时间流入各动脉分支的流量更接近生理水平,同时改善下肢灌注。然而,随着心脏收缩功能的恢复,心脏泵出的低氧血灌注上肢血管可能导致上肢缺氧。ECMO支持下血栓形成的高危区域为主动脉根部和插管远端区域,当心功能恢复到40%~60%时,血栓高风险区转移至降主动脉。结论心功能的部分恢复有助于主动脉血流动力学环境的改善和血液损伤风险的降低;但也存在主动脉分叉管高氧血灌注不足的问题。本研究还建立了适用于ECMO插管的血栓形成风险的评估模型,并通过临床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收缩功能 动脉根部 动脉插管 血小板活化 血液灌注 动脉分支 降主动脉 生理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大鼠股动脉插管术的体会 被引量:6
2
作者 杨瑞 李亚洁 《护理研究》 2004年第3期429-430,共2页
关键词 大鼠 动脉插管 实验 腹主动脉插管 插管失败 解救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VX2肝癌模型建立与经兔股动脉微导管超选择性肝左动脉插管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7
3
作者 江雄鹰 罗荣光 +2 位作者 黄金华 苗碧建 王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开腹肝穿刺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以及经兔股动脉微导管肝左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的可行性及技术特点。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开腹以16G腰椎穿刺针将VX2瘤组织块种植到兔肝左内叶。2周后行螺旋CT扫描,然后在兔一侧腹股沟区行股动... 目的探讨开腹肝穿刺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以及经兔股动脉微导管肝左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的可行性及技术特点。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开腹以16G腰椎穿刺针将VX2瘤组织块种植到兔肝左内叶。2周后行螺旋CT扫描,然后在兔一侧腹股沟区行股动脉鞘管置入,在DSA引导下应用微导管行腹腔动脉造影,分析兔腹腔动脉主要分支走行及肝脏肿瘤的DSA表现,再行肝左动脉插管及肝癌相关实验研究。结果 经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40只实验兔肝肿瘤种植全部成功;股动脉鞘管置入的成功率为97.5%(39/40)。在此基础上腹腔动脉、胃肝动脉、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肝左动脉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39/39)、100%(39/39)、100%(39/39)、94.9%(37/39)、71.2%(28/39)。每只实验兔的X线透视时间为(6.9±3.0)min。结论开腹直视下经穿刺针瘤组织块注入法是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稳定、可靠的方法。经兔股动脉鞘管置入微导管肝动脉插管技术能方便快捷的实现兔肝左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有效的解决了兔VX2肝癌动脉介入治疗时肝左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VX2肿瘤 血管介入 动脉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兔VX2肝肿瘤模型制作及动脉插管技术探讨 被引量:33
4
作者 周承凯 梁惠民 +1 位作者 李欣 柳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介绍应用VX2细胞株制作兔移植性肝癌模型,并探讨插管技术的应用。方法实验对象为新西兰大白兔(n=80),VX2瘤块组织接种于肝脏,接种后2-3周实验组(n=51)行剖腹直视下肝动脉直接楔入插管,并作DSA造影。对照组1和2(各10只)分... 目的介绍应用VX2细胞株制作兔移植性肝癌模型,并探讨插管技术的应用。方法实验对象为新西兰大白兔(n=80),VX2瘤块组织接种于肝脏,接种后2-3周实验组(n=51)行剖腹直视下肝动脉直接楔入插管,并作DSA造影。对照组1和2(各10只)分别采取经股动脉.肝动脉插管和开腹经胃十二指肠动脉逆行插管方法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插管成功率为98%(50/51),其中88%(45/51)完成超选择栓塞;对照组1和2的插管成功率分别为30%和40%,只有0/10和4/10完成超选择栓塞。结论移植性兔VX2肝癌是介入治疗实验研究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综合影像评价有利于实验动物的筛选。采用肝动脉细针直接穿刺楔入法插管成功率高,可完成超选择栓塞,是值得推广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动物模型 介入治疗 动脉插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栓塞治疗产科大出血 被引量:29
5
作者 戴家应 林根来 +3 位作者 胡汉金 石奇 王俊 王小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310-312,共3页
关键词 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栓塞 治疗 产科大出血 子宫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中药注射剂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苏莹莹 刘莹钰 +5 位作者 张扬雨 马跃 杨光 游玥玥 付颖利 寇长贵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6-1131,共6页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9种中药注射剂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万方...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9种中药注射剂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12月30日。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同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利用R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结果进行合并与排序。结果:最终纳入86项RCTs,共计5 79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网状Meta分析基于概率排序结果显示总有效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斑螯素注射液(OR=5.60,95%CI:3.55~8.84,P=0.920)、康莱特注射液(OR=5.66,95%CI:2.96~10.82,P=0.906)、榄香烯注射液(OR=3.34,95%CI:1.77~6.32,P=0.601)、复方苦参注射液(OR=2.86,95%CI:1.84~4.46,P=0.478)、鸦胆子油注射液(OR=2.85,95%CI:1.94~4.19,P=0.475)、华蟾素注射液(OR=2.79,95%CI:2.02~3.85,P=0.452)、得力生注射液(OR=2.74,95%CI:1.22~6.15,P=0.448)、艾迪注射液(OR=2.71,95%CI:2.12~3.47,P=0.418)和康艾注射液(OR=2.37,95%CI:1.53~3.66,P=0.301)。生活质量改善的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艾迪注射液(OR=3.06,95%CI:1.25~7.47,P=0.669)、康艾注射液(OR=3.38,95%CI:0.50~22.74,P=0.655)、康莱特注射液(OR=2.09,95%CI:0.21~21.38,P=0.599)、得力生注射液(OR=3.33,95%CI:0.05~210.09,P=0.586)、华蟾注射液(OR=2.39,95%CI:0.47~12.26,P=0.556)、鸦胆子油注射液(OR=2.25,95%CI:0.74~6.81,P=0.547)、斑螯素注射液(OR=1.82,95%CI:0.62~5.35,P=0.464)、榄香烯注射液(OR=2.20,95%CI:0.08~62.31,P=0.403)和复方苦参注射液(OR=1.26,95%CI:0.37~4.27,P=0.325)。结论:斑螯素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和榄香烯注射液较其他6种中药注射液相对有效。艾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和康莱特注射液相对其他6种中药注射液改善生活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眼动脉插管局部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被引量:10
7
作者 庞志宏 杜亚辉 +1 位作者 李晓光 张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 观察超选择眼动脉插管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经股动脉或颈动脉插管 ,应用微导管技术将导管插入眼动脉局部溶栓治疗 12例中央动脉血栓形成致视力障碍患者。结果 治疗后 ,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 ,... 目的 观察超选择眼动脉插管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经股动脉或颈动脉插管 ,应用微导管技术将导管插入眼动脉局部溶栓治疗 12例中央动脉血栓形成致视力障碍患者。结果 治疗后 ,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 ,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结论 正确诊断 ,早期应用超选择局部溶栓、扩血管并尽可能应用较大剂量溶栓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插管 溶栓治疗 视网膜中央动脉 动脉阻塞 尿激酶 微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单的大鼠颈动脉插管及插管模型改进 被引量:10
8
作者 代恒 韩振坤 +1 位作者 李雯琪 赵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98-799,共2页
利用临床常见的硬膜外麻醉导管和输液器部件制作简便实用的大鼠颈动脉插管导管。对动脉留置管放置进行改进,通过"S"形皮下留置导管,改变抓取大鼠时动脉插管的受力方向,减少脱落风险。
关键词 大鼠 动脉插管 连续定时采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股动脉插管进行脑血管造影术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玉华 陈妙华 +1 位作者 黄秀瑛 黄丽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术 经股动脉插管 护理 脑血管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插管化疗治疗晚期舌癌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卫国 彭秀斌 +3 位作者 李鹤平 王于 陈加源 程光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插管诱导化疗在晚期舌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例临床分期均为Ⅲ期的舌癌患者,由股动脉超选择插管至舌动脉注入顺铂150~200mg,5-FU1.5~2.0g以及平阳霉素50~80mg及数支明胶海绵条,14d后再施行舌颈联合根治术。结果栓塞化... 目的探讨动脉插管诱导化疗在晚期舌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例临床分期均为Ⅲ期的舌癌患者,由股动脉超选择插管至舌动脉注入顺铂150~200mg,5-FU1.5~2.0g以及平阳霉素50~80mg及数支明胶海绵条,14d后再施行舌颈联合根治术。结果栓塞化疗1周后肿瘤缩小,局部出现坏死、崩解或液化,无全身性不良反应,术后1年半随访,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中晚期舌癌患者术前进行选择性动脉栓塞化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插管 舌癌 晚期 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插管造影CTA与普通CTA显影股前外侧穿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贺继强 唐举玉 +6 位作者 卿黎明 李文政 易小平 周征兵 吴攀峰 俞芳 曹哲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8-512,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插管造影CTA活体显影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血管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拟定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患者15例。实验组运用选择性动脉插管技术将导管置入旋股外侧动脉开口处,证实导管达到预定位置并固定可靠后将患者转移至CT室... 目的探讨动脉插管造影CTA活体显影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血管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拟定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患者15例。实验组运用选择性动脉插管技术将导管置入旋股外侧动脉开口处,证实导管达到预定位置并固定可靠后将患者转移至CT室。经导管注入造影剂20 ml,同时手动触发CT扫描。选取普通CTA作为对照组。将两组获得的二维图像以CT-DICOM输入到Mimics17.0软件,收集两组旋股外侧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解剖学参数。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P值≤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15例患者中,1例患者导管脱落至股深动脉,予以排除。其余14例患者中,旋股外侧动脉起源于股动脉3例(占21.43%),起源于股深动脉11例(占78.57%)。实验组旋股外侧动脉及其分支内径大于对照组。实验组升支、横支及降支长度均大于对照组,升支、横支及降支的末端最小内径均小于对照组。实验组显影穿支数目多于对照组。结论动脉插管造影CTA可清楚的显示旋股外侧动脉分支及其穿支,效果优于普通C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插管造影CTA CTA 穿支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插管并发脊髓损伤治疗的再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虞希祥 黄林芬 +3 位作者 李阳 彭文献 林友岳 王玉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03-405,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插管中并发脊髓动脉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BAG),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及支气管动脉栓塞(BAE)中出现脊髓损伤的11例分别采取普通方法和推荐方法治疗。结果:用普通方法治疗的4例中1例...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插管中并发脊髓动脉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BAG),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及支气管动脉栓塞(BAE)中出现脊髓损伤的11例分别采取普通方法和推荐方法治疗。结果:用普通方法治疗的4例中1例永久性截瘫,2例单侧下肢麻木,肌力下降为Ⅲ~Ⅳ级,1例基本恢复。用推荐方法治疗的7例中除2例遗留右下肢肌力Ⅳ+级外,其余5例均基本恢复。结论:脊髓损伤治疗时间窗为术后5小时内,早期贯序性应用扩血管药、足量激素、脱水剂、神经营养药能有效地治疗脊髓动脉损伤,并使之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支气管动脉插管 治疗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动脉插管与传统动脉插管实验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魏玉 王曜晖 +1 位作者 刘佳云 李丽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457-2458,共2页
目的比较并评价2种动脉插管实验方法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传统组和改进组(静脉留置针)分别对大鼠动脉插管所用时间和插管成功率,以及对动脉血压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传统组插管时间为(2.35±0.75)min,改进组时间为(0.68±0.21... 目的比较并评价2种动脉插管实验方法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传统组和改进组(静脉留置针)分别对大鼠动脉插管所用时间和插管成功率,以及对动脉血压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传统组插管时间为(2.35±0.75)min,改进组时间为(0.68±0.21)min,改进组的插管时间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传统组插管成功率为70%,改进组插管成功率为100%,改进组插管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传统组监测血压为(93.26±5.89)mmHg,改进组监测血压为(95.36±8.41)mmHg,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直接测定的血压实验研究中,采用改进组明显优于传统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插管 血压 24G静脉留置针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动脉插管选择性颈动脉造影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志愿 邱蔚六 +2 位作者 胡兆良 孙坚 叶新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0-162,共3页
自1953年Seldinger成功地应用了直接穿刺股动脉插管造影技术以来,目前这一方法在国内外已广泛地应用于神经、心血管、泌尿外科;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较少。现总结我科的18例病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动脉插管 动脉造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髂内动脉插管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 被引量:22
15
作者 戴钟英 朱佩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71-172,共2页
超选择髂内动脉插管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200233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戴钟英朱佩英近年来,在上海,卵巢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已上升至首位。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部,比较隐蔽,所以一旦发现癌变,常常已属晚期,因此是十分难治的... 超选择髂内动脉插管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200233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戴钟英朱佩英近年来,在上海,卵巢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已上升至首位。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部,比较隐蔽,所以一旦发现癌变,常常已属晚期,因此是十分难治的恶性肿瘤之一,至今其5年生存率仍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髂内动脉插管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MAID方案动脉插管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韵红 文小平 +4 位作者 王文玲 胡云飞 周石 张灵 张凤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MAID方案[异环磷酰胺(IFO)/美斯钠(Mesna)+吡喃阿霉素(THP)+氮烯咪胺(DTIC)]经动脉局部插管持续灌注化疗在晚期软组织肉瘤中的客观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软组织肉瘤(softtissuesarcoma,STS)患者21例,所... 目的:观察改良MAID方案[异环磷酰胺(IFO)/美斯钠(Mesna)+吡喃阿霉素(THP)+氮烯咪胺(DTIC)]经动脉局部插管持续灌注化疗在晚期软组织肉瘤中的客观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软组织肉瘤(softtissuesarcoma,STS)患者21例,所有患者化疗前均接受动脉插管,IFO6g/m2持续静脉灌注72小时,d1~3,Mesna10g/m2持续静脉灌注96h,d1~4,THP60mg/m2持续动脉灌注72h,d1~3,DTIC1000mg/m2持续静脉灌注72h,d1~3,q21~28d为一疗程。结果:全组21例患者总有效率为57.14%,CR1例,PR10例,中位缓解期4.9月。15例患者生存至今。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脱发等。其他毒性反应还有静脉炎、食欲下降、乏力等。结论:动脉局部插管改良MAID方案持续灌注化疗在晚期软组织肉瘤中近期疗效较高,毒性反应较大,但无化疗毒性相关死亡病例,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肉瘤 吡喃阿霉素 异环磷酰胺 氮烯咪胺 动脉插管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动脉途径肝动脉插管及脾内注射肝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衰大鼠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渊 李德卫 +3 位作者 杨晓波 陈睿 杜文俊 樊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建立SD大鼠颈动脉途径肝动脉插管肝细胞移植的动物模型;探讨肝动脉与脾脏直接注射2种途径肝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AHF)大鼠的疗效。方法:经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诱导大鼠AHF 24 h后,65只... 目的:建立SD大鼠颈动脉途径肝动脉插管肝细胞移植的动物模型;探讨肝动脉与脾脏直接注射2种途径肝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AHF)大鼠的疗效。方法:经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诱导大鼠AHF 24 h后,65只大鼠经颈动脉途径肝动脉插管,60只成功后分为3组,Ⅰ组(n=20)经脾脏直接注射约2×107个肝细胞、肝动脉注射0.4ml Hank’s液;Ⅱ组(n=20)经脾脏直接注射0.4 ml Hank’s液、肝动脉注射2×107个肝细胞;Ⅲ组(n=20)经脾脏直接注射0.4 mlHank’s液、肝动脉注射0.4 ml Hank’s液。观察每组大鼠的生存率及肝功能变化情况,追踪经肝动脉移植荧光示踪剂CFDA SE标记的肝细胞,HE染色观察脾内肝细胞病理变化和免疫荧光观察白蛋白分泌作用。结果:Ⅰ组14 d存活率显著高于Ⅱ组(P=0.031,<0.05),Ⅱ组14 d存活率也高于Ⅲ组(P=0.048,<0.005);Ⅰ、Ⅱ组都能明显改善AHF大鼠的肝功能,尤其以Ⅰ组最为显著;Ⅱ组CFDA SE荧光标记的肝细胞肝动脉移植24 h后,受体大鼠肝脏可以看到散在绿色荧光分布;Ⅰ组移植30 d后,白蛋白共焦免疫荧光结果表明,脾内有肝细胞白蛋白绿色荧光信号;Ⅰ组移植7 d后,HE染色可以看到肝细胞在脾脏红髓中簇集在一起并定植下来。结论:经大鼠颈动脉途径肝动脉插管肝细胞移植能提高AHF大鼠的存活率和改善其肝功能;脾脏直接注射肝细胞移植改善AHF大鼠生存率和肝功能更优于肝动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插管 脾脏内移植 肝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动脉插管治疗细菌性肝脓肿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晓军 梁金荣 +1 位作者 付立军 夏洪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441-3442,共2页
细菌性肝脓肿是临床不常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有效抗生素的应用、影像学技术的进展,其病因、诊断及治疗等均有所改变.预后虽然较以前改善,但其病死率仍较高。临床治疗以单纯抗生素治疗(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B超引导... 细菌性肝脓肿是临床不常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有效抗生素的应用、影像学技术的进展,其病因、诊断及治疗等均有所改变.预后虽然较以前改善,但其病死率仍较高。临床治疗以单纯抗生素治疗(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手术治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肝脓肿 动脉插管治疗 经皮股动脉穿刺 单纯抗生素治疗 严重感染性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治疗 影像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2
19
作者 赵芹 杨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0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以提高护理观察能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80例患者术后发生并...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以提高护理观察能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80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迷走神经反射、股动脉栓塞、栓塞性胆囊炎、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尿潴留等;经过周密观察、对症治疗与护理,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严密细致地观察术后病情变化,正确认识和处理并发症,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对于提高并发症治愈率、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 肝癌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肉瘤手术治疗合并髂内动脉插管化疗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曼华 张健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5-196,227,共3页
目的 研究提高子宫肉瘤手术治疗合并化疗的疗效,延长生存率。 方法 1979 年~1995 年Ⅰ~Ⅲ期子宫肉瘤34 例,①介入组:术前行髂内动脉插管化疗;②非介入组:术前不进行此介入化疗。两组术后化疗相同。 结果 介入组... 目的 研究提高子宫肉瘤手术治疗合并化疗的疗效,延长生存率。 方法 1979 年~1995 年Ⅰ~Ⅲ期子宫肉瘤34 例,①介入组:术前行髂内动脉插管化疗;②非介入组:术前不进行此介入化疗。两组术后化疗相同。 结果 介入组化疗后其根治术全部成功;非介入组根治术成功率368 % (7/19);术后复发、转移介入组为267 % (4/15) ,非介组为632% (12/19) 。 结论 手术治疗的Ⅰ、Ⅱ、Ⅲ期子宫肉瘤,以术前髂内动脉化疗+ 根治术+ 术后化疗的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肉瘤 动脉插管 外科手术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