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学技术在疾病动物模型评价中的应用
1
作者 朱超 郭星 +5 位作者 王金娥 董平轩 高倩倩 王晓玥 戚晓杰 田金举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6-877,共12页
疾病动物模型是医学基础研究的重要生物载体。构建理想的动物模型是获取可靠实验数据的关键前提。组学技术在分子水平为动物模型的精准评价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提高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本文对组学技术在疾病动物模型评价研究中的应用进... 疾病动物模型是医学基础研究的重要生物载体。构建理想的动物模型是获取可靠实验数据的关键前提。组学技术在分子水平为动物模型的精准评价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提高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本文对组学技术在疾病动物模型评价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组学技术在动物模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动物模型的精准评价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学技术 疾病动物模型 评价标准 质量控制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动物模型建模过程中伦理和福利审查
2
作者 邢凤英 赵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建立动物模型是研究各种相应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不可或缺的工具,其伦理和福利的审查是保证科研质量以及促进实验动物科学、合理使用的必要措施。在审查实践中发现,大部分申请者都无法准确理解伦理申请表中的各项内容及其对应的伦理... 建立动物模型是研究各种相应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不可或缺的工具,其伦理和福利的审查是保证科研质量以及促进实验动物科学、合理使用的必要措施。在审查实践中发现,大部分申请者都无法准确理解伦理申请表中的各项内容及其对应的伦理原则。因此,一套切实可行的动物实验伦理操作指南十分必要。本文以口腔疾病动物模型为例,从其开展的法律、伦理基础为切入点,将建立口腔疾病动物模型的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联合法,并详述不同建模方法的伦理和福利审查要点和模型评价方法。希望能帮助审查者和项目申请者更好理解并执行伦理审查的要点,最终提高动物模型标准化程度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动物模型 伦理审查 动物福利 模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长类动物在人类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乙江 肖文娴 +6 位作者 赵玲 谢丽分 胡正飞 陈佳琦 魏俊玥 张晓迪 吕龙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9-857,共9页
灵长类动物遗传、行为、认知、生理、生化和解剖结构等生物学特性更接近人类,具有其他实验动物无法替代的高级脑功能结构及神经活动的优势,是研究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理想的模式动物,研究的结果更容易推广应用到人类。常被用来建立神经退... 灵长类动物遗传、行为、认知、生理、生化和解剖结构等生物学特性更接近人类,具有其他实验动物无法替代的高级脑功能结构及神经活动的优势,是研究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理想的模式动物,研究的结果更容易推广应用到人类。常被用来建立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性疾病等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其发病机制、病程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药物等,为人类神经科学及相关医学研究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灵长类动物在人类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讨了未来的一些研究方向,以期为神系统经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长类动物 神经系统疾病 疾病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猪作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4
作者 袁进 顾为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11,共4页
与啮齿类小型实验动物模型相比,小型猪因其解剖学、生理学、疾病发生等方面与人类极为相似,且价廉、无伦理问题等方面的原因,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制作、新药安全性评价、异种器官移植等领域... 与啮齿类小型实验动物模型相比,小型猪因其解剖学、生理学、疾病发生等方面与人类极为相似,且价廉、无伦理问题等方面的原因,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制作、新药安全性评价、异种器官移植等领域应用更广。论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小型猪作为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烧(烫)伤、口腔疾病、异种器官移植等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研究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生物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刘英 张瑞君 +1 位作者 伍志伟 施苓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12期44-49,共6页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modelsofhumandiseases)是为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或建立治疗方法而制作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实验动物。疾病动物模型对医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许多疾病难以用人工诱发的方法制造动物模型,或许...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modelsofhumandiseases)是为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或建立治疗方法而制作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实验动物。疾病动物模型对医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许多疾病难以用人工诱发的方法制造动物模型,或许多疾病在实验动物身上不发生或仅仅是高等哺乳类动物才发生,因此难以通过自发或人工定向培育的方法获得动物模型。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为人类精确地研究基因与疾病的相关关系提供了可能,而且可以在个体发生的每个阶段中使用任何个体进行遗传功能的分析。因此,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的开发成为转基因动物的热点。文章就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制作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转基因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的中医证候特征辨析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4
6
作者 屈会化 赵琰 王庆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2期2506-2508,共3页
目的:建立适合中医药研究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为例,探讨辨析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的中医证候特征的思路与方法。结论:表明通过辨析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的中医证候特征,可以建立稳定、均一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关键词 疾病动物模型 中医证候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疾病动物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忠华 王颖彦 +1 位作者 谭文雅 黄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9-11,共3页
【目的】建立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疾病动物模型。【方法】将100μLH5N1禽流感病毒原液(ELD50为10-9/0.2mL)鼻腔接种BALB/c小鼠,设正常尿囊液组对照,接毒后14d内每隔24h观察一次,主要观测指标有:临床症状、体质量和体温变化... 【目的】建立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疾病动物模型。【方法】将100μLH5N1禽流感病毒原液(ELD50为10-9/0.2mL)鼻腔接种BALB/c小鼠,设正常尿囊液组对照,接毒后14d内每隔24h观察一次,主要观测指标有:临床症状、体质量和体温变化、死亡率、病理变化、病毒分离。【结果】被感染的BALB/c小鼠的病程可以划分为前驱期(1~2d)、发作期(第3~7天)、恢复期(第8~14天),发作期接毒小鼠出现各种严重的临床症状,表现出极度消瘦,触之发凉,闭目,鼠尾苍白,出现大批死亡;接毒后第1d体温开始下降,第3~7天体温低于34℃,第8天体温开始缓慢恢复;接毒后第1天体质量开始下降,第6天体质量停止下降,开始缓慢增加;接毒组BALB/c小鼠累计的死亡率为73%;发作期接毒BALB/c小鼠病变最严重,小鼠各个脏器(肺、脑、心、肝、肾)出血、淤血、水肿、坏死等病理改变严重,同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接毒后可在小鼠的肺、心、肝、脾分离到病毒。【结论】本实验室建立的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模型在临床症状、体质量变化、死亡率、病理变化、病毒复制指标能达到禽流感病毒疾病模型的造模要求,符合人类禽流感感染疾病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C小鼠 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 疾病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打靶技术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袁进 顾为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8-62,共5页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在医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自然发生的人类疾病已远远不能满足医学研究的需要。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开展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基因打靶技术及其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做一...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在医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自然发生的人类疾病已远远不能满足医学研究的需要。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开展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基因打靶技术及其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做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打靶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金佳敏 巩倩 庄乐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类以一侧或双侧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原因包括遗传性的基因突变及多种继发因素。人类DCM动物模型涉及小鼠、大鼠、斑马鱼、猪等多种实验动物,一般通过基因编辑...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类以一侧或双侧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原因包括遗传性的基因突变及多种继发因素。人类DCM动物模型涉及小鼠、大鼠、斑马鱼、猪等多种实验动物,一般通过基因编辑、药物诱导、自身免疫缺陷诱导、病毒感染等方法构建。借助DCM动物模型,研究者对该病的致病机制和治疗靶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简述了人类DCM的病理特征、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征,对近年来DCM动物模型的种类和构建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优化造模方法与推动治疗研究提出了新的展望。基于DCM动物模型的治疗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DCM的发生机制,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疾病动物模型 生物治疗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丽球 谢丽华 孙圣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05-1110,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不完全可逆性慢性气道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建立COPD动物模型是探索其发病机制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缺乏统一标准的C...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不完全可逆性慢性气道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建立COPD动物模型是探索其发病机制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缺乏统一标准的COPD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动物物种选择、模型制备及模型评估作为该模型构建的关键点在不断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疾病动物模型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猪的饲养管理及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苟春天 应方园 王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第3期20-22,共3页
小型猪,又称minipig,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效率高、抗逆性强等特点;与啮齿类小型实验动物模型相比,小型猪因其解剖学、生理学、发病机理等方面与人类极为相似、价格低廉,无伦理问题等方面的原因,小型猪作为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 小型猪,又称minipig,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效率高、抗逆性强等特点;与啮齿类小型实验动物模型相比,小型猪因其解剖学、生理学、发病机理等方面与人类极为相似、价格低廉,无伦理问题等方面的原因,小型猪作为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不仅受到人们的关重,而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制作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评价新药安全性、异种器官移植等领域应用更广。本文对小型猪的生物学特性、品种资源、饲养管理及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前景做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实验动物 饲养管理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P标记在动物遗传育种及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晨阳 王璐 +3 位作者 张锐虎 余婧婧 宋国华 陈朝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0-125,共6页
单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是一种发生在基因组特定位点的单个核苷酸突变的遗传标记,其丰富度高、密度大、易于进行基因分型,广泛应用于动植物育种、抗病性基因标记、优势品种筛选和疾病相关基因的鉴定中。... 单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是一种发生在基因组特定位点的单个核苷酸突变的遗传标记,其丰富度高、密度大、易于进行基因分型,广泛应用于动植物育种、抗病性基因标记、优势品种筛选和疾病相关基因的鉴定中。本文首先对SNP遗传标记在动物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图谱构建、标记辅助选择、亲缘关系鉴定以及杂种优势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其次简述了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中SNP位点与某些疾病的关联性,以期为SNP分子标记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及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遗传学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遗传标记 动物遗传育种 疾病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诱导的肾疾病动物模型
13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61,共1页
肾损伤临床上通常可分为急性肾损伤(AKI)和慢性肾疾病(CKD)的影响,两者紧密相关,由多种危险因素引起,如缺血、败血症、药物毒性和药物过量、暴露于重金属和糖尿病等。尽管我们对AKI和CKD的发病机制以及AKI向CKD的进展过程有了一定的研... 肾损伤临床上通常可分为急性肾损伤(AKI)和慢性肾疾病(CKD)的影响,两者紧密相关,由多种危险因素引起,如缺血、败血症、药物毒性和药物过量、暴露于重金属和糖尿病等。尽管我们对AKI和CKD的发病机制以及AKI向CKD的进展过程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目前仍然没有有效对抗肾疾病的治疗方法,因此,进一步研究AKI、CKD以及AKI如何进展为CKD的病理机制尤为重要。肾疾病的动物模型对于病理机制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对一种应用广泛的、叶酸诱导的肾疾病动物模型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动物模型 慢性肾疾病 药物过量 药物毒性 肾损伤 进展过程 叶酸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4
14
作者 李磊 刘建勋 +1 位作者 任钧国 付建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疾病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揭示中医基础理论、中药疗效评价及中药作用机制等研究中。本文梳理了中医药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对中医药疾病动物模型建立和评价研究中常见的思路方法以及...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疾病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揭示中医基础理论、中药疗效评价及中药作用机制等研究中。本文梳理了中医药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对中医药疾病动物模型建立和评价研究中常见的思路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为建立适合中医药特点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疾病动物模型 证候 病证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感染ICR小鼠的动物模型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志东 刘忠华 +4 位作者 刘香梅 张钰 谭文雅 廖明 黄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建立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ICR小鼠的疾病动物模型。方法将100μL H5N1禽流感病毒原液(EID50为10^5.37/0.2mL)鼻腔接种ICR小鼠,设生理盐水组、正常尿囊液组对照,接毒后14d内每隔12h观察一次,主要观测指标有:临床体征、体重和... 目的建立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ICR小鼠的疾病动物模型。方法将100μL H5N1禽流感病毒原液(EID50为10^5.37/0.2mL)鼻腔接种ICR小鼠,设生理盐水组、正常尿囊液组对照,接毒后14d内每隔12h观察一次,主要观测指标有:临床体征、体重和体温变化、死亡率、病理变化、病毒分离和血清抗体检测(ELISA方法)。结果被感染的ICR小鼠的病程可以划分为潜伏期(第0~1天)、急性感染期(第2~7天)、恢复期(第8~14天),急性感染期表现出活动明显减少,弓背,反应性差,扎堆;接毒后第1天开始体温和体重下降,第6天体温和体重停止下降;接毒组ICR小鼠累计的死亡率为60%;急性感染期ICR小鼠的肺部病变最严重,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肺间质充血、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并有充血和单核细胞浸润;接毒后第1天至第8天可在小鼠的肺、脑、气管和心、肝、脾、肾分离到病毒;接毒后第6天从ICR小鼠血清中检测到抗体。结论本实验室建立的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ICR小鼠的模型在临床表现、体重变化、死亡率、病理变化、病毒复制指标能达到禽流感病毒疾病模型的造模要求,符合人类禽流感感染疾病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R小鼠 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 疾病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16
作者 邓青秀 彭成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6-300,共5页
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综合征。中医药治疗心衰采用的动物模型主要有疾病动物模型和病症结合动物模型。常用的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为缩窄腹主动脉法、结扎冠状动脉法、快速心室起搏法、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法、阿霉素法和异丙... 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综合征。中医药治疗心衰采用的动物模型主要有疾病动物模型和病症结合动物模型。常用的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为缩窄腹主动脉法、结扎冠状动脉法、快速心室起搏法、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法、阿霉素法和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法;常用的病症结合动物模型为心阳虚衰症急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心气虚症心力衰竭动物模型、肾阳虚症心力衰竭动物模型、气虚血瘀症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心肾阳虚症心力衰竭动物模型、阳虚水停症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和热盛阴虚型心力衰竭动物模型。中医药治疗心衰的动物实验研究要选择恰当的实验动物,了解模型制作原理,从而选择恰当的心衰动物模型,由此所得到的实验结果才科学、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动物模型 疾病动物模型 病症结合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溺水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艳艳 刘昕 李玉湘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9-362,共4页
目的:建立溺水大鼠动物模型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溺水3min组、溺水6min组、溺水致死组。分别观察各组大鼠溺水后的皮肤黏膜色泽、精神状况、运动、反应及存活情况,检测脑质量、肺质量、心率... 目的:建立溺水大鼠动物模型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溺水3min组、溺水6min组、溺水致死组。分别观察各组大鼠溺水后的皮肤黏膜色泽、精神状况、运动、反应及存活情况,检测脑质量、肺质量、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脑、肺、肝组织HE染色后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溺水3min组大鼠存活率为90%,溺水6min组存活率为10%(χ2=-60.6667,P<0.05)。溺水3min、6min组大鼠心率及血氧饱和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溺水3min、6min组大鼠心电图出现多种心律失常改变,且病理学改变较明显。结论:溺水3min可用于SD大鼠溺水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溺水 疾病动物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生物斑马鱼作为抑郁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碧玉 杨惠栾 +3 位作者 陈依凡 杨晓密 姚政 毛羽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7,共13页
斑马鱼具有繁殖周期短、发育早期(胚)体呈透明、与人类遗传和生理高度同源性及养殖成本低等优点,对哺乳动物抑郁症模型的局限性具有一定的弥补作用,目前已成为研究精神类疾病的一种最有潜力的模式生物。由于斑马鱼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模... 斑马鱼具有繁殖周期短、发育早期(胚)体呈透明、与人类遗传和生理高度同源性及养殖成本低等优点,对哺乳动物抑郁症模型的局限性具有一定的弥补作用,目前已成为研究精神类疾病的一种最有潜力的模式生物。由于斑马鱼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模型建立方法的多样性,利用斑马鱼建立抑郁症模型开展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文旨在从斑马鱼抑郁模型的造模方法、评价指标、优势与局限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抑郁症 疾病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布氏田鼠建立动物流感病毒感染模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洪强 吴德峰 陈吉龙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6,共6页
应用流感病毒A/WSN/33(H1N1),通过人工滴鼻接种的方式感染布氏田鼠,评估其对流感病毒的易感性,并在其易感性较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建立流感病毒感染布氏田鼠疾病动物模型的可能性及其评价指标进行研究。通过对感染的布氏田鼠进行体内病... 应用流感病毒A/WSN/33(H1N1),通过人工滴鼻接种的方式感染布氏田鼠,评估其对流感病毒的易感性,并在其易感性较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建立流感病毒感染布氏田鼠疾病动物模型的可能性及其评价指标进行研究。通过对感染的布氏田鼠进行体内病毒分离及鉴定等方法,成功分离到了流感病毒,证实了流感病毒在布氏田鼠组织中的存在。试验结果表明,流感病毒对布氏田鼠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其主要侵害的靶器官为肺脏。综合感染布氏田鼠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体质量变化、死亡率、流感病毒的分离及鉴定等指标,表明成功建立了流感病毒感染布氏田鼠的疾病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布氏田鼠 易感性 疾病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胶原蛋白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欢 张蕻 +5 位作者 王建 王力文 刘倩 程宁文 张馨月 李云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5-416,共22页
胶原蛋白是哺乳动物体内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功能性蛋白,按来源可将其大致分为动物胶原蛋白和重组胶原蛋白,动物结缔组织是提取动物胶原蛋白的主要途径,而重组胶原蛋白是利用基因拼接技术将所需人胶原蛋白基因克隆到适宜的载体后转移... 胶原蛋白是哺乳动物体内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功能性蛋白,按来源可将其大致分为动物胶原蛋白和重组胶原蛋白,动物结缔组织是提取动物胶原蛋白的主要途径,而重组胶原蛋白是利用基因拼接技术将所需人胶原蛋白基因克隆到适宜的载体后转移到表达体系内表达,再提取纯化生产的蛋白质。重组胶原蛋白的组织相容性极好,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并参与胶原的构建,对细胞生长及伤口愈合等都显著有效,是现代生物医药材料的开发重点。本文简述了胶原蛋白的结构、类型和生产,重组胶原蛋白表达体系,重点阐述了利用动物疾病模型,探索重组胶原蛋白在创口止血、创面修复、角膜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阴道萎缩(VA)和阴道干燥、薄型子宫内膜(TE)、慢性子宫内膜炎(CE)、体内骨组织再生、心血管疾病、乳腺癌(BC)及抗衰老方面的应用效果,并介绍了重组胶原蛋白治疗FPFD和CE的作用机制,总结了重组胶原蛋白在皮肤烧伤、皮肤创口、皮炎、痤疮及更年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征(GSM)方面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最后简述了重组胶原蛋白面临的挑战,并对重组胶原蛋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胶原蛋白 表达体系 动物模型疾病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