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分型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原理及动模实验 被引量:9
1
作者 常鲜戎 万军 +2 位作者 潘云江 赵书强 杨以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29-433,共5页
本文从电力系统的运行实际出发,推导了对发电机机端电压偏移量施加积分控制时系统的线性化增广状态方程式,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积分型线性最优励磁控制规律(以下简称ILOEC)。采用ILOEC时的计算机仿真和动模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从电力系统的运行实际出发,推导了对发电机机端电压偏移量施加积分控制时系统的线性化增广状态方程式,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积分型线性最优励磁控制规律(以下简称ILOEC)。采用ILOEC时的计算机仿真和动模实验结果表明:ILOEC与线性最优励磁控制(LOEC)及经典控制方式相比,能够明显的提高系统稳定极限和进相运行能力,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最优控制 励磁 电力系统 动模实验 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能量回馈型交流电子负载及其在电力系统动模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2
作者 赵剑锋 潘诗锋 王浔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5-39,共5页
研究了基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交流电子负载的控制方法和策略;为提高电子负载的动态性能,提出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到实时参考电流,并给出了该方法的数值收敛域;提出将定阻抗工作模式下的电子负载应用于动模实验中模拟输电线路、用电负... 研究了基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交流电子负载的控制方法和策略;为提高电子负载的动态性能,提出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到实时参考电流,并给出了该方法的数值收敛域;提出将定阻抗工作模式下的电子负载应用于动模实验中模拟输电线路、用电负荷以及短路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的控制策略和方法是有效的,所设计的实验样机不但能在定阻抗工作模式下有效地模拟恒定和突变的阻抗,而且还能将电子负载吸收的能量回馈电网,节约电能。本文所做的工作拓宽了电子负载的应用领域,是今后电力系统动模实验的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子负载 动模实验 能量回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速侧电力系统稳定器动模实验系统 被引量:5
3
作者 董清 郝玉山 +1 位作者 郝育黔 侯子利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9-54,共6页
为了建立GPSS实验基地,增加动模实验室调速系统的模拟功能,研究建立了调速 侧电力系统稳定器动模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由4部分组成:GPSS单元、调速器模拟单元、 汽轮机模拟单元、发电机功角转速测量单元。动模实验结果表明... 为了建立GPSS实验基地,增加动模实验室调速系统的模拟功能,研究建立了调速 侧电力系统稳定器动模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由4部分组成:GPSS单元、调速器模拟单元、 汽轮机模拟单元、发电机功角转速测量单元。动模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系统完善了调速系 统模拟,验证了GPSS抑制低频荡的作用,验证了GPSS具有鲁棒性、多机解偶性,为继续研 究GPSS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器 低频振荡 GPSS 动模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补(TCSC)模式切换控制策略的动模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可军 孙莹 +3 位作者 马悦 邹振宇 赵建国 牛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15-120,共6页
基于模块化动模实验平台,提出了一套可控串联补偿(TCSC)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动模实验证实了通过简单改变触发角TCSC的模式切换无法实现;分析了电抗器支路不同品质因数对硬件旁路切换的影响,通过串加小电阻的方法改进TCSC主回路接线以有... 基于模块化动模实验平台,提出了一套可控串联补偿(TCSC)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动模实验证实了通过简单改变触发角TCSC的模式切换无法实现;分析了电抗器支路不同品质因数对硬件旁路切换的影响,通过串加小电阻的方法改进TCSC主回路接线以有利于模式切换的实现。采用线路电流与晶闸管支路电流同向触发的方法实现由容性运行模式到Bypass的切换。动模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式切换策略能使切换过程平稳迅速,且动态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TCSC) 动模实验 式切换 同向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风电机组动模实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旭 孟岩峰 +1 位作者 胡书举 许洪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5-661,共7页
对实验室直驱风力机发电机组模拟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和建模,通过建模和分析给出风力发电机组模拟系统的建立方法及参数折算方法。使用该方法分析10 k W模拟系统模拟1 MW风电机组的情况,并进行相应仿真研究。通过该方法建立一套17 k W风力... 对实验室直驱风力机发电机组模拟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和建模,通过建模和分析给出风力发电机组模拟系统的建立方法及参数折算方法。使用该方法分析10 k W模拟系统模拟1 MW风电机组的情况,并进行相应仿真研究。通过该方法建立一套17 k W风力发电机组的实验室模拟系统,并进行工况突变实验与电压跌落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力机 动模实验 直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gowski线圈的动模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聂一雄 韩小涛 +3 位作者 程汉湘 李伟 尹项根 陈德树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1-17,共7页
介绍了基于Rogowsk i线圈传感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与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并联运行时的实验结果,并以变压器差动保护为例对两种传感器的保护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传感器绕制工艺和合理选择信号处理电路结构参数的... 介绍了基于Rogowsk i线圈传感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与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并联运行时的实验结果,并以变压器差动保护为例对两种传感器的保护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传感器绕制工艺和合理选择信号处理电路结构参数的情况下,与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相比,基于Rogowsk i线圈原理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能准确反映一次侧暂态电流的变化情况,具有无饱和、测量准确、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完全满足电力系统的保护和控制对电流信号采样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GOWSKI线圈 动模实验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同步信号控制方式的TCSC仿真与动模实验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国文 王仲鸿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0期24-29,共6页
在中国东北地区伊敏—冯屯高压输电线可控串补 ( TCSC)动模实验装置特性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了分别以线路电流和电容电压作为同步信号时 ,在区域跳变及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TCSC装置的工作特性。提出了基于综合同步信号的控制方式 ,... 在中国东北地区伊敏—冯屯高压输电线可控串补 ( TCSC)动模实验装置特性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了分别以线路电流和电容电压作为同步信号时 ,在区域跳变及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TCSC装置的工作特性。提出了基于综合同步信号的控制方式 ,以及分相闭环控制和在综合同步信号控制方式下的关断 ( block)与旁路 ( bypass)控制对策 ,并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及动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式改善了动态控制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数值仿真 TCSC 综合同步信号控制 动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电网区域稳控系统数字动模实验 被引量:3
8
作者 邓超平 王云茂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3-107,共5页
针对福建电网500kV区域稳控系统,提出一种采用数字闭环动模实验实现全面、系统测试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实时数字仿真(RTDS)平台实现电网潮流和故障线路模拟量的输出,设计了光电隔离装置实现多条线路潮流量与稳控装置的接口,同时将线路保... 针对福建电网500kV区域稳控系统,提出一种采用数字闭环动模实验实现全面、系统测试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实时数字仿真(RTDS)平台实现电网潮流和故障线路模拟量的输出,设计了光电隔离装置实现多条线路潮流量与稳控装置的接口,同时将线路保护装置与稳控装置构成一套完整的闭环动模实验系统。通过闭环动模实验验证了区域稳控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稳控系统 闭环 动模实验 实时数字仿真 电网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数据潮流确定策略的动模实验验证研究
9
作者 孙辉 李卫东 靳现林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28-31,共4页
利用电力系统动模实验对提出的基于历史数据的潮流确定策略进行了验证。所提策略得到的潮流分布结果明显好于常规解析方法(如:牛顿-拉夫逊法、P-Q分解法)所得到的结果;利用数据冗余,根据最小二乘法对随机误差进行处理,可改善结果... 利用电力系统动模实验对提出的基于历史数据的潮流确定策略进行了验证。所提策略得到的潮流分布结果明显好于常规解析方法(如:牛顿-拉夫逊法、P-Q分解法)所得到的结果;利用数据冗余,根据最小二乘法对随机误差进行处理,可改善结果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 式识别 历史数据 动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电位与杂散电流动模实验平台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慧康 杨晓峰 +1 位作者 倪梦涵 郑琼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609-3618,共10页
采用走行轨回流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存在轨道电位与杂散电流问题,给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上述问题的抑制措施开展现场验证难度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可变电阻模块的电力电子动模实验平台。首先,分析了双边供电系统中不同接地... 采用走行轨回流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存在轨道电位与杂散电流问题,给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上述问题的抑制措施开展现场验证难度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可变电阻模块的电力电子动模实验平台。首先,分析了双边供电系统中不同接地方式下的任意位置轨道电位和杂散电流随列车位置变化的三维分布规律;然后,将动模实验平台、牵引变电所和列车牵引电流相结合,通过动模实验平台可再现不同接地方式下列车与牵引变电所处的轨道电位及总杂散电流;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轨道电位与杂散电流动模实验平台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模实验平台 轨道电位 杂散电流 直流牵引供电 可变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SC动模装置及其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姚伟 孙海顺 +1 位作者 文劲宇 程时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55,68,共6页
介绍了一套可控串联补偿(TCSC)动模装置,分析了其控制功能和结构。该装置控制采用分层控制策略,分为面向装置的底层控制和面向电力系统的上层控制,各层控制系统完成不同的控制目标,便于进行各种控制策略的研究。为实现TCSC的控制功能,... 介绍了一套可控串联补偿(TCSC)动模装置,分析了其控制功能和结构。该装置控制采用分层控制策略,分为面向装置的底层控制和面向电力系统的上层控制,各层控制系统完成不同的控制目标,便于进行各种控制策略的研究。为实现TCSC的控制功能,设计了TCSC动模装置监控保护系统,其从功能实现上分为霍尔传感器、信号接口模块、控制保护单元、录波单元、通信及远程监控单元等5部分。通过动模实验研究了TCSC装置的开环阻抗调节和过电压保护特性。结果表明,TCSC在开环阻抗控制模式的阶跃响应时间在60~140 ms;在上层主控制采用定功率控制的情况下,进行TCSC的区内和区外故障实验发现,TCSC的过电压保护能按照保护设定值要求正确动作,验证了所研制的TCSC动模实验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功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SC 装置 动模实验 阻抗调节 过电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厂数据的电动机仿真模型参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兵 汤涌 +2 位作者 张文朝 王琦 邱丽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8,共7页
提出基于感应电动机的出厂数据(如额定功率、额定功率因数、最大转矩倍数和转子转速等)估算适用于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的电动机单笼模型参数的方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了电动机的转矩–滑差物理机制特性,其收敛特性好、鲁棒性强。通过计... 提出基于感应电动机的出厂数据(如额定功率、额定功率因数、最大转矩倍数和转子转速等)估算适用于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的电动机单笼模型参数的方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了电动机的转矩–滑差物理机制特性,其收敛特性好、鲁棒性强。通过计算15台实际电动机的单笼模型参数,分析它们的电磁转矩–滑差特性,并与其出厂数据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根据算法计算的模型参数用于模拟电动机的机电暂态特性具有较高的精度,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动模实验与数值仿真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 出厂数据 单笼 动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补动模装置研制及阻抗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郑旭 裴志宏 +1 位作者 孙海顺 王少荣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53,共4页
提出了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动模装置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系统接线及主电路配置,并介绍了系统核心部分即控制保护系统的实现。利用数值仿真程序和所研制的动模装置对TCSC的稳态及动态阻抗特性进... 提出了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动模装置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系统接线及主电路配置,并介绍了系统核心部分即控制保护系统的实现。利用数值仿真程序和所研制的动模装置对TCSC的稳态及动态阻抗特性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以电容电压和线路电流作为同步信号时的阻抗阶跃特性。提出闭环阻抗控制,用以改善以电容电压为同步信号时TCSC的阻抗阶跃特性。通过动模试验对其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器 动模实验 阻抗特性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全线相继速动距离保护的理论及动模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沛 陈德树 彭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60-69,共10页
本文应用双口网络理论处理复故障的方法,分析了被保护线路的各类故障及对侧开关跳闸时保护安装处电量的变化情况,并对典型系统参数作了分析计算,提出了微机全线相继速动距离保护的实施方案。该方案对提高灵敏度以及防止误动是有利的。... 本文应用双口网络理论处理复故障的方法,分析了被保护线路的各类故障及对侧开关跳闸时保护安装处电量的变化情况,并对典型系统参数作了分析计算,提出了微机全线相继速动距离保护的实施方案。该方案对提高灵敏度以及防止误动是有利的。动模实验也表明,该方案部分地取代昂贵的高频保护,解决通道拥挤问题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保护 试验 高频保护 安装处 线路末端 开关跳闸 动模实验 补偿电压 故障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地电气量的无故障跳闸新判据的实验验证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海波 方勇杰 李雪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2-44,75,共4页
基于稳定控制装置安装处的测量阻抗值在线路无故障跳闸时和潮流转移时具有明显差异的机理,形成了基于本地电气量的无故障跳闸新判据,利用HYPERSIM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和物理动模系统通过UFV-200C型稳定控制装置对该判据的正确性、可靠性和... 基于稳定控制装置安装处的测量阻抗值在线路无故障跳闸时和潮流转移时具有明显差异的机理,形成了基于本地电气量的无故障跳闸新判据,利用HYPERSIM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和物理动模系统通过UFV-200C型稳定控制装置对该判据的正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新判据的稳控装置能可靠区分线路对侧跳闸和潮流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故障跳闸 潮流转移 测量阻抗 动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容分压型电压互感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丹婷 聂一雄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26,共4页
介绍了阻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原理和电压传感元件模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原理的电压互感器对一次电压传递数值可靠,线性度良好,能够准确且迅速地反应整个暂态过程。
关键词 阻容式电压互感器 线性度 动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杂环境下三相变压器绕组振动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天舒 苏昊 潘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68,共8页
针对三相变压器在交直流混杂环境下的直流扰动问题,研究其绕组振动特性。建立Y/D变压器直流入侵状态方程,通过电磁耦合迭代辨识绕组电流,利用振动谐响应模型分析绕组振动。仿真计算变压器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直流偏磁电磁特性,研究不同... 针对三相变压器在交直流混杂环境下的直流扰动问题,研究其绕组振动特性。建立Y/D变压器直流入侵状态方程,通过电磁耦合迭代辨识绕组电流,利用振动谐响应模型分析绕组振动。仿真计算变压器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直流偏磁电磁特性,研究不同直流扰动时绕组电流的变化及其振动特性,同时将不同条件下的绕组振动情况进行对比并总结规律。搭建三相变压器动模实验平台,开展380V变压器空载和负载直流扰动实验,获取绕组电流与振动信息。利用实验数据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杂 Y/Δ变压器 绕组振 谐响应 动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柔性直流换流器统一控制架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文劲宇 张浩博 +5 位作者 向往 孟沛彧 林卫星 周猛 左文平 程时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068-7083,I0003,共17页
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对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提出了更高需求,随着异构串联型直流换流器拓扑架构的提出,柔直换流器已在拓扑层面实现结构统一。然而,在控制层面,传统柔直换流器控制虽然具备功率解耦控制能力,但交流电压、直流电压和子模块电... 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对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提出了更高需求,随着异构串联型直流换流器拓扑架构的提出,柔直换流器已在拓扑层面实现结构统一。然而,在控制层面,传统柔直换流器控制虽然具备功率解耦控制能力,但交流电压、直流电压和子模块电容电压之间存在紧密耦合,难以发挥柔直换流器全控型器件运行灵活性高的优势。首先,基于现有直流换流器控制架构,提出控制自由度的概念,并引入调制比的表征方法,构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多自由度控制体系;然后,通过分析MMC换流器内部的电压耦合机理及其与调制比的关系,系统地揭示了现有MMC换流器的各种控制策略之间的关联性,形成具备“功能统一、结构统一”的MMC换流器的4自由度统一控制架构。并针对柔直系统中不同控制目标的MMC换流器分析4自由度控制架构的应用及其控制潜能;最后,在单端MMC物理动模实验系统中对MMC换流器4自由度控制在典型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进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电压耦合 4自由度控制 调制比 动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故障数值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夏长亮 方红伟 +1 位作者 金雪峰 史婷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4-129,共6页
对研究发电机内部故障的不同分析方法进行比较, 应用场路耦合法对发电机定予绕组内部故障建模。利用发电机动模实验研究方法,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并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技术,对不同运行工况下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匝间短路... 对研究发电机内部故障的不同分析方法进行比较, 应用场路耦合法对发电机定予绕组内部故障建模。利用发电机动模实验研究方法,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并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技术,对不同运行工况下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匝间短路故障的时频稳态和暂态特性进行相应的数值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励磁条件、不同负载、不同位置的定子绕组内部匝间短路具有不同的电气故障特征,要实现良好的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保护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这给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内部故障诊断和保护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同时通过实验分析表明,不同的同步电机发生内部故障时其故障规律可能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内部故障 暂态仿真 场路耦合 动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时发电机电磁转矩分析 被引量:28
20
作者 方红伟 夏长亮 修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83-87,共5页
对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时发电机的电磁转矩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考虑电机振动偏心下,定子绕组匝间短路后同步发电机的气隙磁场变化特征,然后得到内部故障发生前后电磁转矩的变化特征,特别是瞬时转矩中的脉冲转矩分量幅值和频率的变化... 对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时发电机的电磁转矩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考虑电机振动偏心下,定子绕组匝间短路后同步发电机的气隙磁场变化特征,然后得到内部故障发生前后电磁转矩的变化特征,特别是瞬时转矩中的脉冲转矩分量幅值和频率的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故障后发电机转子励磁电流的故障特征。利用动模实验,实测了1台容量为7.5kV·A的同步发电机不同程度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时的电磁转矩并对其进行了离散傅里叶变换频谱分析,实验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该结果对于电机瞬时转矩的测量、计算和运行中动态电磁转矩波形的描述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定子 电磁转矩 匝间短路 动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