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误差工程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栓运 马忠孝 +2 位作者 许开銮 康臻 贺峻峰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7-932,共6页
针对设计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时系统指标要求合理选择惯性传感器的问题,提出一种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误差分析方法,建立了系统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误差模型,给出了在设计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时,纯惯性导航时间小于2min、位置误差小于100m时选择陀... 针对设计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时系统指标要求合理选择惯性传感器的问题,提出一种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误差分析方法,建立了系统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误差模型,给出了在设计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时,纯惯性导航时间小于2min、位置误差小于100m时选择陀螺和加速度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陀螺 加速度计 误差分析方法 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SVC的组合电力系统动态建模及稳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苏建设 乔颖 陈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6,共4页
针对包含 FACTS元件的组合电力系统电压或电流因开关特性而发生突变以及系统拓扑周期改变等特点 ,提出对 SVC调制工作过程建立包括发电机在内的详细动态模型。然后利用Poincaré映射对系统动态稳定性进行分析 ,并将自动微分技术引入... 针对包含 FACTS元件的组合电力系统电压或电流因开关特性而发生突变以及系统拓扑周期改变等特点 ,提出对 SVC调制工作过程建立包括发电机在内的详细动态模型。然后利用Poincaré映射对系统动态稳定性进行分析 ,并将自动微分技术引入 Poincaré映射中雅可比矩阵的运算。同时 ,基于 Floquet理论建立其平均模型 ,并将这两种模型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仿真结果表明 ,包含 SVC的组合电力系统在 SVC调制工作过程中是动态稳定的 ,而且两种分析方法都是有效的 ,从而为分析组合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次同步振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电力系统 动态建模 稳定性分析方法 SVC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制造误差的复式行星传动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3
作者 苏永政 周建星 +2 位作者 曹莉 费翔 尚俊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106,111,共7页
为探究制造误差对复式行星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基于势能法得到了系统的时变啮合刚度,综合考虑阻尼、时变啮合刚度、制造偏心误差等因素,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传动系统的平移-扭转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Newmark-β积分法求解了系统的... 为探究制造误差对复式行星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基于势能法得到了系统的时变啮合刚度,综合考虑阻尼、时变啮合刚度、制造偏心误差等因素,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传动系统的平移-扭转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Newmark-β积分法求解了系统的动态响应,分析了单构件制造偏心误差及多构件误差耦合作用对系统啮合力、啮合力幅值波动及太阳轮中心浮动轨迹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多构件误差的耦合作用会使啮合力波动范围增大,低阶倍频幅值有所上升;偏心误差使系统的啮合力幅值波动呈上升趋势,其中受短行星轮误差影响较大;双行星轮误差的同时作用加剧了太阳轮浮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行星传动系统 制造偏心误差 动态啮合力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析伺服进给系统动态误差的新方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赫巍巍 王立平 +1 位作者 关立文 李大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9-164,168,共7页
目前,五轴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的动态误差研究大多偏向定性分析,难以满足动态误差辨识的需要。针对此问题,这里提出了一种能够定量分析伺服进给系统动态误差的新方法--延时连续法。首先,建立五轴数控机床平动轴和转动轴以及伺服电机系... 目前,五轴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的动态误差研究大多偏向定性分析,难以满足动态误差辨识的需要。针对此问题,这里提出了一种能够定量分析伺服进给系统动态误差的新方法--延时连续法。首先,建立五轴数控机床平动轴和转动轴以及伺服电机系统的数学模型,调节位置环、消除代数环后得到完整的单轴机电耦合模型;其次,利用偶极子相消的方法获得了系统动态误差受输入影响的传递函数简化表达式,然后通过仿真分析证明了化简后函数的准确性,基于此简化函数提出了分析五轴机床伺服进给系统动态误差的延时连续法,并给出了其数学定义及相关表达式;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延时连续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进给系统 动态误差 机电耦合 延时连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非高斯噪声干扰和拒绝服务攻击下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方法
5
作者 巫春玲 郑克军 +1 位作者 卢勇 孟锦豪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95-2905,I0067-I0070,共15页
随着传统电网逐步发展为电力信息物理系统,不可避免会受到非高斯噪声干扰以及随机发生的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DoS)攻击,都会导致传统卡尔曼滤波算法在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时存在估计精度低的问题。为此,该文利用DoS攻击补偿策略重... 随着传统电网逐步发展为电力信息物理系统,不可避免会受到非高斯噪声干扰以及随机发生的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DoS)攻击,都会导致传统卡尔曼滤波算法在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时存在估计精度低的问题。为此,该文利用DoS攻击补偿策略重构了电力系统模型,并提出柯西核最小误差熵容积卡尔曼滤波(Cauchy kernel minimum error entropy cubature Kalman filter,CKMEE-CKF)算法用于电力系统的动态状态估计。所提出的算法基于统计线性化方法构建的增广模型,运用最小误差熵(minimum error entropy,MEE)作为最优准则,将状态误差和测量误差同时合并到MEE代价函数中。同时,用对核宽度不敏感的柯西核取代MEE中的高斯核函数,大大简化了核宽度的选择难度,有效避免了Cholesky分解的奇异性。然后,采用不动点迭代算法递归更新估计。最后,在IEEE-30节点系统和IEEE-118节点系统中,分别运用所提出CKMEE-CKF算法和CKF、MEE-CKF算法在各种噪声环境和DoS攻击下对电力系统进行状态估计。以IEEE-30节点系统电压幅值估计的均方根误差为例,与CKF、MEE-CKF算法相比,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第3种非高斯噪声干扰下,估计精度分别提高88%、60%;在第1种DoS攻击下,估计精度分别提高91%、70%。可见在非高斯噪声干扰和DoS攻击情况下,新算法的估计精度有显著性提高,是一种有效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 非高斯噪声 DOS攻击 柯西核 最小误差 电力系统动态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机电-刚柔耦合特性分析下的进给系统动态运动误差溯源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卢成伟 吴铖洋 +2 位作者 钱博增 向皖生 项四通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77-1584,共8页
动态运动误差是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关键因素,但因其具有时变性、随机性与动态性,研究难度大,其产生机理尚不明确,严重阻碍了机床加工精度的提升。本文旨在溯源进给系统的动态运动误差,提出了基于机电-刚柔耦合特性分析的数控机床进... 动态运动误差是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关键因素,但因其具有时变性、随机性与动态性,研究难度大,其产生机理尚不明确,严重阻碍了机床加工精度的提升。本文旨在溯源进给系统的动态运动误差,提出了基于机电-刚柔耦合特性分析的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动态运动误差溯源方法。通过不同进给速度下切削圆试件,基于三坐标标定与球杆仪圆测试分离出由机械结构引起的动态运动误差。同时,基于机电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其仿真结果与实验分离结果吻合度达70%以上,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给系统 动态运动误差 机电-刚柔耦合 圆试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望远镜系统误差动态修正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金宇 王德兴 +1 位作者 李文军 陈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4-247,共4页
系统误差的实时修正是保证望远镜观测精度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利用靶场试验数据进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单项误差法相比,球谐函数法对望远镜系统误差修正的精度在方位和俯仰方向上分别提高了30%和50%。并首次将该方法应用到了... 系统误差的实时修正是保证望远镜观测精度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利用靶场试验数据进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单项误差法相比,球谐函数法对望远镜系统误差修正的精度在方位和俯仰方向上分别提高了30%和50%。并首次将该方法应用到了望远镜的系统误差动态修正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误差 动态修正 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电能质量的分形指数小波分析方法 被引量:38
8
作者 王晶 束洪春 陈学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45,共6页
分形理论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在信号处理和数据压缩方面具有较强的功能。小波理论为分析分形局部细微性质和研究分形体的构造规则提供了有效手段。利用小波与分形的内在联系,该文从小波变换后的系数中,提取扰动的全局分形指数... 分形理论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在信号处理和数据压缩方面具有较强的功能。小波理论为分析分形局部细微性质和研究分形体的构造规则提供了有效手段。利用小波与分形的内在联系,该文从小波变换后的系数中,提取扰动的全局分形指数和局部分形指数作为动态电能质量扰动的特征,建立了识别扰动类型的分形指数小波分析方法。通过对由PSCAD/EMTDC软件仿真得到的12种典型动态电能质量扰动波形的识别,证明该方法不但能对单一扰动进行识别,而且能在多种扰动叠加的情况下,找出关键扰动的特征,进行正确分类。该文方法为动态电能质量扰动的检测、识别与分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电能质量 分形指数 小波分析方法 信号处理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能表的全系统模型及其动态误差分析 被引量:33
9
作者 王学伟 陈景霞 朱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6214-6222,共9页
电网中特大功率负荷的功率动态变化对智能电能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引起较大误差。为了分析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的来源,该文采用机理建模的方法分别建立智能电能表电压通道、具有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PG... 电网中特大功率负荷的功率动态变化对智能电能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引起较大误差。为了分析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的来源,该文采用机理建模的方法分别建立智能电能表电压通道、具有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PGA)增益反馈控制的电流通道、有功功率测量单元及电能测量单元的动态数学模型,并集成各单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关系,综合建立智能电能表全系统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动态误差仿真平台,分析各单元的模型参数对有功电能动态误差的影响。通过搭建动态误差测试系统,测试典型电能表的动态误差,与仿真分析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文提出的全系统模型可用于分析电能表动态条件下的内部误差影响因素、明确误差来源。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提高智能电能表的动态性能提供定量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能表 系统模型 有功功率测量 有功电能测量 动态误差 动态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多工况动态传递误差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栋 申志朋 +2 位作者 李文礼 周仪 石晓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2-83,共12页
为探究电动汽车高速传动系统多工况下扭转振动规律和动态传递误差,建立某型电动汽车整车动力传动系统18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采用势能法计算出各级传动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运用切片法计算了考虑时变啮合刚度作用的各级传动齿轮副静态传... 为探究电动汽车高速传动系统多工况下扭转振动规律和动态传递误差,建立某型电动汽车整车动力传动系统18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采用势能法计算出各级传动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运用切片法计算了考虑时变啮合刚度作用的各级传动齿轮副静态传递误差,并通过台架试验完成了静态传递误差检验与修正。对18自由度模型求解,得到系统的固有特性和不同工况下的动态传递误差,分析讨论了动态传递误差频谱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各级齿轮副的异向扭转模态频率和车轮的扭转模态频率是各工况下动态传递误差频谱的主要成分,对应不同工况,各阶模态对动态传递误差的贡献量有很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高速传动系统 静态传递误差 扭转振动 动态传递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交替ADC系统的一种动态误差补偿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昊 师奕兵 王志刚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79-2284,共6页
目前有许多方法被用于补偿或减少时间交替ADC系统各个通道失配带来的误差,但这类方法仅考虑了静态效果,没有提供一种测量时间交替ADC系统误差的有效方法,对SFDR提高非常有限,并且难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本文采用由状态空间索引的误差表... 目前有许多方法被用于补偿或减少时间交替ADC系统各个通道失配带来的误差,但这类方法仅考虑了静态效果,没有提供一种测量时间交替ADC系统误差的有效方法,对SFDR提高非常有限,并且难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本文采用由状态空间索引的误差表对时间交替ADC系统的输出进行校准。该方法将某一通道作为参考通道,对其它通道的误差进行测量并生成由时间交替ADC系统输出状态索引的误差表,利用该误差表对各个通道的输出进行动态校准。最后将该方法用于400 MSPS/12 bit高速数字化仪的校准,在输入幅度为1V的1MHz正弦信号时,高速数字化仪的杂散失真可降低2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交替ADC系统 模数转换器 无杂散动态范围 动态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电能质量波形辨识的暂态分析方法(Ⅰ) 被引量:5
12
作者 束洪春 王晶 陈学允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利用先进的数学分析工具,提出全新的动态电能质量扰动波形的辨识方法。利用小波与分形的内在联系,从小波变换后的系数中,提取扰动的全局分形指数和局部分形指数作为动态电能质量扰动的特征,建立了识别扰动类型的分形指数小波分析方法。... 利用先进的数学分析工具,提出全新的动态电能质量扰动波形的辨识方法。利用小波与分形的内在联系,从小波变换后的系数中,提取扰动的全局分形指数和局部分形指数作为动态电能质量扰动的特征,建立了识别扰动类型的分形指数小波分析方法。利用多刻度数学形态学由粗到细地对信号进行分层处理的特点,从动态电能质量扰动的波形出发,建立一种全新的多层次描述和多层次处理的扰动辨识方法。通过由PSCAD/EMTDC软件仿真得到的12种典型动态电能质量扰动波形的识别,证明了其正确性。该方法为动态电能质量扰动的检测、识别与分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电能质量 波形辨识 暂态分析方法 数学分析工具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捷联式惯导系统动态误差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丽 秦永元 朱启举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15,共3页
根据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误差方程,分析了载体运动状态下系统的动态误差特性,并讨论了陀螺漂移、加速度计零位误差及初始误差对系统误差的作用。仿真数据由轨迹发生器产生,与以往的仿真方法相比,此方法接近实际情况,更能全面分析系统动... 根据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误差方程,分析了载体运动状态下系统的动态误差特性,并讨论了陀螺漂移、加速度计零位误差及初始误差对系统误差的作用。仿真数据由轨迹发生器产生,与以往的仿真方法相比,此方法接近实际情况,更能全面分析系统动态误差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 动态误差 轨迹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敏兰 费业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666-2670,共5页
对测量系统进行动态特性和精度理论研究必须建立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传统建模方法的缺陷,研究分析了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该建模理论与方法充分考虑了系统内部各组成环节的信息,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实际测量系统内部各结... 对测量系统进行动态特性和精度理论研究必须建立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传统建模方法的缺陷,研究分析了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该建模理论与方法充分考虑了系统内部各组成环节的信息,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实际测量系统内部各结构单元的传递特性随时间变化对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该建模理论与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不管是动态测量系统还是静态测量系统,用该建模理论与方法都能够建立其全误差模型。最后利用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测微系统(百分表)的全误差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 误差模型 精度理论 测微系统(百分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炮武器系统动态误差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树昌 王磊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0-141,144,共3页
舰炮武器系统动态误差是系统动态性能的重要指标,精确测量舰炮武器系统动态误差一直是比较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比较先进的动态误差测量方法,可以按给定间隔时间连续测量和录取舰炮不稳定方向瞄准角和高低瞄准角动态误差,监测系统的动态... 舰炮武器系统动态误差是系统动态性能的重要指标,精确测量舰炮武器系统动态误差一直是比较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比较先进的动态误差测量方法,可以按给定间隔时间连续测量和录取舰炮不稳定方向瞄准角和高低瞄准角动态误差,监测系统的动态过程。对舰炮武器系统动态检测和调试,提高系统射击精度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炮武器系统 动态误差 零飞方式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捷联惯导系统动态姿态误差分析与补偿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春华 李墨 +2 位作者 潘英俊 刘进江 任斌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76-2380,共5页
针对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LINS)在动态尤其是高频动态环境下的姿态误差显著增大的问题,重点分析了LINS中圆锥误差产生机理、该误差对姿态精度的影响,在讨论补偿算法的基础上,通过试验获取了大量不同环境下LINS输出数据,依据其高动态误... 针对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LINS)在动态尤其是高频动态环境下的姿态误差显著增大的问题,重点分析了LINS中圆锥误差产生机理、该误差对姿态精度的影响,在讨论补偿算法的基础上,通过试验获取了大量不同环境下LINS输出数据,依据其高动态误差特性和激光陀螺信号输出特性,提出了硬、软件结合的补偿方案。通过仿真与试验结合,给出并比较了LINS在动态应用环境下的姿态与定位精度补偿效果。研究表明,高频圆锥误差是影响LINS动态姿态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通过特殊的高频采集方法结合设计优化补偿算法参数,才能从工程上实现对LINS高频圆锥误差的有效补偿。该项研究有效提高了LINS在动态条件下的应用精度,对其能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应用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捷联惯导系统 动态姿态误差 圆锥补偿 高频读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电能质量波形辨识的暂态分析方法(Ⅱ) 被引量:1
17
作者 束洪春 王晶 陈学允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利用先进的数学分析工具,提出全新的动态电能质量扰动波形的辨识方法。利用小波与分形的内在联系,从小波变换后的系数中,提取扰动的全局分形指数和局部分形指数作为动态电能质量扰动的特征,建立了识别扰动类型的分形指数小波分析方法。... 利用先进的数学分析工具,提出全新的动态电能质量扰动波形的辨识方法。利用小波与分形的内在联系,从小波变换后的系数中,提取扰动的全局分形指数和局部分形指数作为动态电能质量扰动的特征,建立了识别扰动类型的分形指数小波分析方法。利用多刻度数学形态学由粗到细地对信号进行分层处理的特点,从动态电能质量扰动的波形出发,建立一种全新的多层次描述和多层次处理的扰动辨识方法。对由PSCAD/EMTDC软件仿真得到的12种典型动态电能质量扰动波形的识别,证明了其正确性。该方法为动态电能质量扰动的检测、识别与分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电能质量 波形辨识 暂态分析方法 数学形态学 电力系统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旋弹道修正引信的惯导外杆臂误差分析与补偿
18
作者 王小康 申强 +2 位作者 王晗瑜 蒲文洋 严泽旭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40,共9页
双旋弹道修正弹在有控飞行阶段会由于气动力的变化而表现出高动态特性,使安装于引信隔旋头部的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测量数据存在外杆臂误差,对弹道参数测量产生影响,导致修正精度下降。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建模分析章动进动和弾轴摆动角速度... 双旋弹道修正弹在有控飞行阶段会由于气动力的变化而表现出高动态特性,使安装于引信隔旋头部的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测量数据存在外杆臂误差,对弹道参数测量产生影响,导致修正精度下降。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建模分析章动进动和弾轴摆动角速度对于双旋弹道修正弹引信隔旋头部SINS测量数据的影响,揭示了二者之间的联系,提出一种基于陀螺仪测量数据的外杆臂效应误差补偿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某射程为30 km的双旋弹道修正弹,弹丸的高动态特性会导致约57 m的射程误差,经过误差补偿后可降低至不到10 m;实验结果表明:采取该补偿方法后,位置解算误差平均减少约55%。基于陀螺仪测量数据的外杆臂效应误差补偿方法能够有效减小双旋弹道修正弹的高动态惯导解算误差,显著提高弹药的精准打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旋弹道修正弹 动态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外杆臂误差 章动进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时滞摄动滤波误差动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凤琪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99-911,共13页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时滞分段分析方法、自由权矩阵方法、矩阵分析方法等,该文在前期滤波器设计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含有不确定性结构的时变时滞奇异摄动滤波误差动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问题.通过构造新的Ly...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时滞分段分析方法、自由权矩阵方法、矩阵分析方法等,该文在前期滤波器设计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含有不确定性结构的时变时滞奇异摄动滤波误差动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问题.通过构造新的Lyapunov泛函,引用新的交叉项界定法并根据系统特性,推出了时滞依赖和时滞独立两种情形下新的滤波误差动态系统稳定性判别条件.最后,给出数值样例表明该文所得结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误差动态系统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时滞系统 时滞依赖 时滞独立 不确定系统 滤波器设计 LYAPUNOV-KRASOVSKII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模型结构不确定性的面平均降水动态系统响应曲线实时校正方法
20
作者 张旭旻 瞿思敏 +6 位作者 陈颖冰 孙逸群 石朋 李永坤 卢亚静 周星 薛志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4-916,共13页
水文模型结构不确定性是影响水文预报精度的重要因素,如何量化并降低其影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问题.基于动态系统响应曲线方法(dynamic system response curve,DSRC),假设水文模型系统的误差仅来源于模型结构误差,推导模型结构误差与输入... 水文模型结构不确定性是影响水文预报精度的重要因素,如何量化并降低其影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问题.基于动态系统响应曲线方法(dynamic system response curve,DSRC),假设水文模型系统的误差仅来源于模型结构误差,推导模型结构误差与输入量的变化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结合经典概率论,提出了能够分辨模型结构不确定性来源的考虑模型结构不确定性的动态系统响应曲线校正方法(dynamic system response curve method considering the model structure uncertainty,UNDSRC).将该方法应用于大坡岭流域与富水流域检验UNDSRC方法的综合表现,并与DSRC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表明:1)在实际流域检验中,UNDSRC方法相较于DSRC方法具有更好的校正效果,校正效果评价系数分别为0.82与0.60;2)DSRC方法在2个实际流域均可以对新安江模型进行有效校正,且校正效果相似;3)UNDSRC方法校正效果优异且稳定,能够适应更复杂的流域下垫面情况,方法对洪峰流量的校正优于对径流深的校正;4)校正精度相同的情况下,UNDSRC方法相较于DSRC方法具有更小的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系统响应曲线 模型结构不确定性 误差校正 岭回归 新安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