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海南田间辣椒虫螨腈动态残留特征
1
作者 王儒 张乐 +3 位作者 张欣琪 王婷 赵晓野 潘永波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45-51,共7页
采用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辣椒中虫螨腈的残留量,并分析在海南田间种植的辣椒中虫螨腈动态残留特征。辣椒样品前处理采用乙腈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通过定期采摘田间辣椒分... 采用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辣椒中虫螨腈的残留量,并分析在海南田间种植的辣椒中虫螨腈动态残留特征。辣椒样品前处理采用乙腈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通过定期采摘田间辣椒分析辣椒中虫螨腈的动态残留特征。0.01~0.15 mg/kg添加水平下,方法添加回收率为97.5%~108.1%,相对标准偏差为1.9%~3.1%,方法检出限为0.003 mg/kg。虫螨腈在辣椒中的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R^(2)=0.9627,半衰期为T_(1/2)=3.5 d,18 d后降解率达100%。该检测方法经济节约,简便快捷,满足辣椒中虫螨腈残留分析要求;由虫螨腈消解规律可知,虫螨腈在辣椒上消解速度快,属于易降解农药。目前我国暂未规定辣椒中虫螨腈的最大残留限量,研究结果将为虫螨腈的规范使用提供理论依据,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补充数据,为确保辣椒产品的出口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虫螨腈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动态残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果在柞树叶内的动态残留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惠淳 杨金琛 +1 位作者 黄均伟 赵世文 《北方蚕业》 2022年第1期39-41,共3页
将40%乐果乳油配制成0.2%质量分数药液喷施柞树叶面,进行乐果在柞叶中的动态残留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药后采样间隔期的延长,柞叶中乐果的残留量逐渐减少,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69.3 h。在柞蚕饰腹寄蝇病防治中,一... 将40%乐果乳油配制成0.2%质量分数药液喷施柞树叶面,进行乐果在柞叶中的动态残留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药后采样间隔期的延长,柞叶中乐果的残留量逐渐减少,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69.3 h。在柞蚕饰腹寄蝇病防治中,一定要把握好施药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果 柞叶 动态残留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吡菌胺和霜脲氰在甜瓜中的残留动态和膳食风险
3
作者 江笑可 张鑫 +2 位作者 孙伟 王辰雪 王秀国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452,共8页
为探究氟吡菌胺和霜脲氰在甜瓜中的残留行为及其膳食风险,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快速、精确测定甜瓜中这两种农药残留水平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0.020~2.0 mg/kg添加水平下,氟吡菌胺和霜脲氰... 为探究氟吡菌胺和霜脲氰在甜瓜中的残留行为及其膳食风险,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快速、精确测定甜瓜中这两种农药残留水平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0.020~2.0 mg/kg添加水平下,氟吡菌胺和霜脲氰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3%~102%和87%~99%,相对标准偏差(RSD)≤7.2%,定量限均为0.020 mg/kg,显示出良好的正确度和精密度。残留消解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农药的半衰期分别为3.8~5.3 d和<3 d,消解速率较快。在6个代表性地区进行的田间规范残留试结果表明:氟吡菌胺和霜脲氰按质量比2:3复配后,以推荐剂量180 g a.i./hm^(2)施用后7 d和10 d,甜瓜中氟吡菌胺的残留量分别为<0.020~0.052 mg/kg和<0.020~0.048 mg/kg;而霜脲氰的残留量则均低于0.020 mg/kg。膳食暴露风险评估表明,甜瓜中氟吡菌胺和霜脲氰残留量对各消费人群膳食摄入风险商的贡献率分别为0.0271%~0.0919%和0.167%~0.566%,均未超过1%,表明在正常情况下通过甜瓜摄入氟吡菌胺及霜脲氰残留可能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该研究结果不仅为氟吡菌胺和霜脲氰在甜瓜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我国制定其最大残留限量提供了重要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吡菌胺 霜脲氰 甜瓜 残留动态 膳食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霉唑、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在荔枝贮藏保鲜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吴静娜 韦璐阳 +3 位作者 邓有展 时鹏涛 李今朝 杨秀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4-241,共8页
为评估抑霉唑和咪鲜胺在荔枝全果、果皮和果肉的残留情况及膳食风险,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抑霉唑、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含量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该方法检测抑霉唑、咪鲜胺、咪唑乙醇和2,4,6-三氯苯酚的方法检出限(LOD)分别为2.0、3.0、... 为评估抑霉唑和咪鲜胺在荔枝全果、果皮和果肉的残留情况及膳食风险,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抑霉唑、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含量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该方法检测抑霉唑、咪鲜胺、咪唑乙醇和2,4,6-三氯苯酚的方法检出限(LOD)分别为2.0、3.0、6.0、0.3μg/kg;定量限(LOQ)分别为6.0、10.0、20.0、1.0μg/kg;在荔枝全果、果皮和果肉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8.9%~107%、RSD为2.6%~5.8%。保鲜实验结果表明,抑霉唑、咪鲜胺浸果浓度越高残留量越高,残留物随贮藏时间延长由果皮逐渐迁移到果肉中。全果和果皮中抑霉唑、咪鲜胺的残留量随贮藏时间延长不断降低,果肉则于浸泡后第7 d达到最大值再逐渐消解。代谢咪唑乙醇和2,4,6-三氯苯酚随着贮藏时间增加不断升高。用质量浓度为500 mg/L的抑霉唑、咪鲜胺溶液分别浸泡保鲜,安全间隔期14 d内荔枝咪鲜胺的慢性、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霉唑 咪鲜胺 咪唑乙醇 2 4 6-三氯苯酚 残留动态 膳食风险 荔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桃中4种农药残留动态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玉红 金检生 +1 位作者 陈丽萍 孙彩霞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2-440,共9页
为探明4种未登记农药(腐霉利、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和多效唑)在黄桃上的安全性和消解特性,在施药后套袋和施药后不套袋2种处理方法下,开展了这4种农药在黄桃中的消解动态与膳食风险评估研究。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分... 为探明4种未登记农药(腐霉利、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和多效唑)在黄桃上的安全性和消解特性,在施药后套袋和施药后不套袋2种处理方法下,开展了这4种农药在黄桃中的消解动态与膳食风险评估研究。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分析方法同时测定黄桃中4种未登记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在0.05~5.0 mg·kg^(-1)(腐霉利、氯虫苯甲酰胺和多效唑)和0.001~0.05 mg·kg^(-1)(甲维盐)添加水平下,4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5.6%~111.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5.2%。4种农药在黄桃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根据农药残留和风险评估结果,在推荐剂量下甲维盐和多效唑建议在黄桃上设置14 d的安全间隔期(PHI),氯虫苯甲酰胺建议设置3 d的PHI;腐霉利因降解比较缓慢,不建议在黄桃生产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桃 套袋 未登记农药 残留动态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虫嗪棉花种子包衣的残留动态及与棉蚜防效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冀钦陇 张海英 +3 位作者 李惠霞 陈元辉 李广阔 刘永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8-184,193,共8页
【目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的内吸活性和向顶传导特性,可用做种子处理来防治蚜虫、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探讨噻虫嗪处理种子后农药的残留动态与防效的相关性,为其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棉花为试材,用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目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的内吸活性和向顶传导特性,可用做种子处理来防治蚜虫、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探讨噻虫嗪处理种子后农药的残留动态与防效的相关性,为其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棉花为试材,用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不同剂量进行种子包衣处理,调查防治效果的同时采集棉花植株样品,采用液质联用的方法分析棉花植株中噻虫嗪及其代谢产物噻虫胺在棉花植株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噻虫嗪棉花种子包衣后,播后16 d首次采样,不同剂量噻虫嗪在棉花植株中的残留量为0.753~2.768 mg/kg,其代谢产物噻虫胺含量范围为0.278~0.894 mg/kg。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残留量呈指数下降,播后66 d对棉花样品进行检测时,2种药物在棉花中的含量均小于检出限0.001 mg/kg,噻虫嗪及代谢产物噻虫胺在棉花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不同剂量噻虫嗪种子包衣可显著降低苗期蚜虫虫口密度,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并且植株中的农药残留水平与棉蚜防治效果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棉蚜刺探叶片后产生拒食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嗪 棉花 种子包衣 残留动态 剂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定番茄中多菌灵残留动态的有效方法──高效液相输液泵与紫外光谱仪联用分析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葛兴 谭永强 +1 位作者 周小虹 苑嗣纯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78-82,共5页
本文采用P2000型泵与UV260型光谱仪及其流动池附件联用的方法,在光谱仪时间扫描方式中得到色谱流出曲线图,并采用光谱仪的六波长方式对峰面积进行积分,替代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番茄中多首灵的消解状况及动态残留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紫外光谱 多菌灵 番茄 HPLC 动态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莠去津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和淋溶动态 被引量:22
8
作者 谢文明 刘兴泉 +1 位作者 范志先 陈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2-87,共6页
利用 HPL C法对土壤中莠去津的残留动态、淋溶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莠去津以有效成分 2 .2 5 kg/ hm2 和 4 .5 0 kg/ hm2 的剂量施用时 ,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 19.1d和 18.1d,即其半衰期与莠去津的施用浓度无关 ,属于典型的一... 利用 HPL C法对土壤中莠去津的残留动态、淋溶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莠去津以有效成分 2 .2 5 kg/ hm2 和 4 .5 0 kg/ hm2 的剂量施用时 ,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 19.1d和 18.1d,即其半衰期与莠去津的施用浓度无关 ,属于典型的一级动力学反应。在 12 0 d的玉米生长期中 ,土壤中莠去津在不断降解代谢的同时 ,逐渐向深层土壤中淋溶 ,多数莠去津持留在表层土壤中。施用莠去津 2 7d后 ,高浓度处理小区莠去津的淋溶深度超过 30 cm,深度为 10~ 15 cm处的土壤在施用后2 7d莠去津的浓度最大。同一土壤深度 ,莠去津在高浓度处理小区的残留量要远高于低浓度处理小区。这些结果显示 ,减小莠去津的用量可以减少莠去津在土壤中的移动 ,表明低剂量施用莠去津是保护地下水免受污染的一种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莠去津 土壤 HPLC 残留动态 淋溶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中多菌灵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任晓萍 余向阳 +2 位作者 蔺经 常有宏 刘贤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5-667,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桃中多菌灵的残留量,并探讨了不同用药模式下多菌灵在桃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多菌灵稀释1000倍用药残留动态方程为C=4.648 e-0.153t,半衰期4.54 d;稀释500倍用药残留量动态方程为C=7.079 e-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桃中多菌灵的残留量,并探讨了不同用药模式下多菌灵在桃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多菌灵稀释1000倍用药残留动态方程为C=4.648 e-0.153t,半衰期4.54 d;稀释500倍用药残留量动态方程为C=7.079 e-0.104t,半衰期6.70 d。最终残留显示,果皮中多菌灵含量均高于果肉中的含量,未清洗果皮的多菌灵含量高于清洗果皮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HPLC 残留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毒死蜱在甘蓝及土壤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范志先 朱杰丽 +4 位作者 许允成 侯志广 陈丹 尚梅 王艳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5-237,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GLC-FPD)分析技术测定了甲基毒死蜱在甘蓝及土壤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喷施40%雷丹乳油(有效成分,720g·hm-2)测出甘蓝和土壤上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5.82mg·kg-1和2.12mg·kg-1,半衰期为0.4d和1.4d,... 采用气相色谱(GLC-FPD)分析技术测定了甲基毒死蜱在甘蓝及土壤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喷施40%雷丹乳油(有效成分,720g·hm-2)测出甘蓝和土壤上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5.82mg·kg-1和2.12mg·kg-1,半衰期为0.4d和1.4d,对甘蓝施药3次,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7d,测得甘蓝上残留量为0.02mg·kg-1。甲基毒死蜱属于易降解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毒死蜱 甘蓝 土壤 残留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中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动态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刁传芸 任晓萍 +2 位作者 蔺经 常有宏 刘贤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7-700,共4页
为建立一种适用于梨样品氯氰菊酯农药低残留快速检测的方法,对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通过在田间对梨进行套袋与不套袋处理,利用优化的检测方法对梨不同部位(果皮、果肉、全果)进行测定,然后进行残留动态分析。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在梨... 为建立一种适用于梨样品氯氰菊酯农药低残留快速检测的方法,对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通过在田间对梨进行套袋与不套袋处理,利用优化的检测方法对梨不同部位(果皮、果肉、全果)进行测定,然后进行残留动态分析。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在梨不套袋与套袋处理中,梨果皮、果肉和全果中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农药残留量随时间延长呈现一定的动态残留规律,套袋处理中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在梨中残留量明显低于不套袋处理,农药主要残留在果皮中。在不套袋处理中洗涤后的梨果皮,农药残留量比不洗涤所含的农药残留量低,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两者相差越来越不明显,而套袋处理中洗涤与不洗涤所含的农药残留量相差不大。最终残留量试验证明,按推荐用药量施药,500倍的5.0%氯氰菊酯在不套袋的情况下是不安全的。1 500倍的4.5%高效氯氰菊酯对不套袋与套袋梨都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氰菊酯 高效氯氰菊酯 残留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用农药在菠菜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振德 冯明祥 +2 位作者 袁玉伟 陈元林 连之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4,共4页
在露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毒死蜱和百菌清在菠菜生产中的残留降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农药在菠菜体内的降解速度有很大差异,其残留量随用药后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在推荐用量和加倍用量叶面喷洒处理条件下,毒死蜱... 在露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毒死蜱和百菌清在菠菜生产中的残留降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农药在菠菜体内的降解速度有很大差异,其残留量随用药后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在推荐用量和加倍用量叶面喷洒处理条件下,毒死蜱的半衰期分别为3.95d和4.61d,氯氰菊酯的半衰期分别为5.03d和5.88d,氰戊菊酯的半衰期分别为5.26d和7.22d,百菌清的半衰期分别为2.63d和3.39d。在试验的4种农药中,氰戊菊酯的半衰期最长,百菌清的半衰期最短。因此,在菠菜生产中使用农药时,应充分考虑所用农药的半衰期,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确保生产的菠菜达到无公害菠菜的质量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工程 农药 菠菜 残留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威在菠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徐应明 黄士忠 +1 位作者 李军幸 赵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0-241,共2页
通过大田试验及气相色谱分析,研究了异丙威在菠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异丙威在菠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半衰期均为1~2d,属于易降解农药。按建议剂量30mL·hm-2(有效成分6.0g·hm2)和2倍剂量60mL·hm-2(有效成分12.0g&... 通过大田试验及气相色谱分析,研究了异丙威在菠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异丙威在菠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半衰期均为1~2d,属于易降解农药。按建议剂量30mL·hm-2(有效成分6.0g·hm2)和2倍剂量60mL·hm-2(有效成分12.0g·hm-2)施用异丙威20%乳油,使用3次,采样距最后一次施药间隔期14d时,菠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0641mg·kg-1和ND、0.0126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威 菠菜 土壤 残留动态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嘧菌酯在草莓与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振华 魏朝俊 +2 位作者 贾临芳 梁丹 赵建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7-700,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嘧菌酯悬浮剂在草莓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特性。结果表明:草莓和土壤中嘧菌酯添加浓度在0.05~1.0mg·kg-1范围内,回收率为97.16%~99.78%,变异系数为1.89%~3.67%,最小定量限(LOQ)均为0.02m... 通过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嘧菌酯悬浮剂在草莓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特性。结果表明:草莓和土壤中嘧菌酯添加浓度在0.05~1.0mg·kg-1范围内,回收率为97.16%~99.78%,变异系数为1.89%~3.67%,最小定量限(LOQ)均为0.02mg·kg-1;不同施药浓度[225、450g(a.i.)·hm-2]时,嘧菌酯在草莓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66~3.96d和6.31~8.79d;嘧菌酯悬浮剂(250g·L-1)在草莓上的使用剂量为225g(a.i.)·hm-2、间隔7d施药次数不超过3次时,草莓中嘧菌酯的最终残留量为0.17~0.20mg·kg-1,小于欧美与日本等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1.0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菌酯 草莓 残留动态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唑及其代谢物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士忠 王继军 +2 位作者 黄永春 李治祥 凌联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1-185,共5页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酰胺唑在柑橘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GLC法测定了酰胺唑及其代谢物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酰胺唑及其代谢物在柑橘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4.5~7.2d和3.7~5.0d;施药(霉能灵5%WP)83....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酰胺唑在柑橘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GLC法测定了酰胺唑及其代谢物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酰胺唑及其代谢物在柑橘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4.5~7.2d和3.7~5.0d;施药(霉能灵5%WP)83.3mg·L-1,使用3次,末次施药距收获间隔14d、28d,酰胺唑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在柑橘肉中低于0.0084mg·kg-1,在土壤中为0.057~0.526mg·kg-1;该药属易分解农药(T1/2<30d),按推荐使用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唑 代谢物 柑橘 土壤 残留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吡虫啉种衣剂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郑永权 董丰收 +1 位作者 陶华为 姚建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7-180,共4页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两种吡虫啉种衣剂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在棉花上使用的安全性作出了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吡虫啉种衣剂无论在棉株中或土壤中消解动态没有显著差异,其消解速度相当缓慢,有较长的药效。试验还表明,...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两种吡虫啉种衣剂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在棉花上使用的安全性作出了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吡虫啉种衣剂无论在棉株中或土壤中消解动态没有显著差异,其消解速度相当缓慢,有较长的药效。试验还表明,无论是推荐药量还是加倍药量,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都不会造成棉子残毒污染和土壤的残留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种衣剂 棉花 土壤 残留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拉硫磷在柑桔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被引量:8
17
作者 傅强 杨仁斌 +3 位作者 王钟 佘佳荣 李恒 刘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87-490,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GC-NPD)测定了马拉硫磷在柑桔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样品用丙酮提取,经液液萃取净化,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马拉硫磷在桔皮、桔肉、柑桔全果(果皮、果肉)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在0.05~1mg... 采用气相色谱(GC-NPD)测定了马拉硫磷在柑桔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样品用丙酮提取,经液液萃取净化,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马拉硫磷在桔皮、桔肉、柑桔全果(果皮、果肉)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在0.05~1mg/kg水平时分别为90.1%~97.1%、85.0%~89.0%、85.3%~90.5%和85.8%~90.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6%~6.79%、4.00%~7.57%、2.47%~4.74和4.94%~7.06%。马拉硫磷的最小检出量为1.79×10-11g,在土壤和柑桔全果中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13和0.009mg/kg。马拉硫磷在柑桔全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7.86~12.16d和1.0~2.0d;施药浓度为推荐剂量,最多3次,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间隔期为20d时,在收获的柑桔桔皮中马拉硫磷的残留量为0.026~0.117mg/kg,桔肉中的残留量低于最低检测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动态 马拉硫磷 柑桔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硫磷在苹果上的残留动态 被引量:8
18
作者 安凤春 莫汉宏 +2 位作者 王天华 邓文红 吴京科 《农业环境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7-119,共3页
报道了对硫磷在苹果上的残留动态以及残留在苹果上的对硫磷在储存期间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 ,对硫磷在苹果上消解半衰期为15.20—17.45d ;储存期间 ,残留于苹果上的对硫磷的消解半衰期为12.53—13.32d。
关键词 对硫磷 苹果 残留动态 有机磷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啶虫脒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慧冬 李瑞菊 +3 位作者 王文博 陈子雷 杜红霞 丁蕊艳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24-2227,共4页
采用田间试验及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了啶虫脒在甘蓝(Brassicaoleracea L.var.capitata L.)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啶虫脒在甘蓝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在甘蓝中半衰期为1.4~1.6d,药后3d消解90%以上;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8~1.... 采用田间试验及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了啶虫脒在甘蓝(Brassicaoleracea L.var.capitata L.)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啶虫脒在甘蓝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在甘蓝中半衰期为1.4~1.6d,药后3d消解90%以上;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8~1.9d,药后7d消解90%以上。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45、22.5g·hm-2,施药2次,药后3、5、7d苹果和土壤中残留量均小于2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虫脒 甘蓝 土壤 残留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艳萍 孙海滨 +3 位作者 曾繁娟 刘景梅 徐燕玲 王思威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47,共2页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唑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与降解情况。采用液相色谱法-二级管阵列紫外检测器测定了唑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唑菌酯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0~2.2d、2.6~2....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唑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与降解情况。采用液相色谱法-二级管阵列紫外检测器测定了唑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唑菌酯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0~2.2d、2.6~2.7d,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造成黄瓜残毒污染和土壤的残留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菌酯 黄瓜 土壤 残留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