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余热锅炉单相受热面动态数学模型及仿真 被引量:18
1
作者 高建强 郝娜 +3 位作者 范晓颖 陈鸿伟 赵军友 陈振洪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8-71,共4页
采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三压再热余热锅炉中单相工质受热管的动态数学模型,并开发了通用化的仿真算法。基于一体化模型开发平台建立了余热锅炉单相介质受热面系统的工程模块化的仿真模型。对低压省煤器的运行特性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结果... 采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三压再热余热锅炉中单相工质受热管的动态数学模型,并开发了通用化的仿真算法。基于一体化模型开发平台建立了余热锅炉单相介质受热面系统的工程模块化的仿真模型。对低压省煤器的运行特性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静态计算精度和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且模型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锅炉 换热器 动态数学模型 模块化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凝汽器动态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崔凝 王兵树 +2 位作者 马士英 孙志英 赵文升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结合凝汽器的基本理论,把凝汽器的工作过程运用一系列微分方程来表述,通过求解方程得到了凝汽器动态数学模型。该学模型能够满足电站仿真机工程开发的需要,保证具有静态工况的精确度和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可以为实验平台建立凝汽器系统... 结合凝汽器的基本理论,把凝汽器的工作过程运用一系列微分方程来表述,通过求解方程得到了凝汽器动态数学模型。该学模型能够满足电站仿真机工程开发的需要,保证具有静态工况的精确度和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可以为实验平台建立凝汽器系统故障知识库,为故障诊断提供正确的征兆集;也可用以进行变工况特性分析,为变工况运行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凝汽器 动态数学模型 研究 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粉系统球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及分布式神经网络逆系统控制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东风 于希宁 宋之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7-101,共5页
通过机理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球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 ,给出了其解析表达式 ,从理论上揭示了球磨机系统的非线性、强耦合特征。针对制粉系统运行的不同模式 (包括正常模式和堵磨等故障模式 ) ,根据逆系统控制原理和球磨机... 通过机理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球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 ,给出了其解析表达式 ,从理论上揭示了球磨机系统的非线性、强耦合特征。针对制粉系统运行的不同模式 (包括正常模式和堵磨等故障模式 ) ,根据逆系统控制原理和球磨机系统的特点 ,提出了对球磨机系统控制的逆系统控制方案和基于分布式人工神经网络的逆系统控制 ,给出了适于分布式控制的模糊工况划分方法 ,并对逆系统控制进行鲁棒PID综合。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所建模型和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新的方法可在大范围内克服系统的非线性和强耦合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制粉系统 球磨机 动态数学模型 分布式神经网络 逆系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火电机组加热器动态数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文升 王兵树 +2 位作者 马良玉 崔凝 高建强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4-327,共4页
以在大型火电机组中广泛使用的三段式加热器为研究对象 ,充分考虑了加热器结构参数和工质物性参数对传热过程的影响以及静态计算与动态数学模型间的差别 ,建立了加热器动态数学模型。仿真实验与工程应用证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静态计算精... 以在大型火电机组中广泛使用的三段式加热器为研究对象 ,充分考虑了加热器结构参数和工质物性参数对传热过程的影响以及静态计算与动态数学模型间的差别 ,建立了加热器动态数学模型。仿真实验与工程应用证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静态计算精度和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器 动态数学模型 仿真 大型火电机组 火电厂 静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全工况实时动态数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政 王哲 倪维斗 《动力工程》 EI CSCD 2000年第1期511-514,共4页
在详细分析影响循环流化床动态特性的主导过程—动态物料平衡,进风量与炉膛压降耦合,动态碳质量平衡和动态能量平衡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一套机理动态方程描述循环流化床启动、停机、事故和正常运行全工况过程的数学模型。提炼了流化床... 在详细分析影响循环流化床动态特性的主导过程—动态物料平衡,进风量与炉膛压降耦合,动态碳质量平衡和动态能量平衡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一套机理动态方程描述循环流化床启动、停机、事故和正常运行全工况过程的数学模型。提炼了流化床关键参数的主导因素,并确立了这些主导因素与负荷工况的作用关系,从而解决了培训仿真机研制中模型运算速度以及多工况数据的精确吻合问题。该模型在我国第一台全工况循环流化床锅炉电站培训仿真机中得到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动态数学模型 全工况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热锅炉的动态数学模型及数字仿真 被引量:37
6
作者 裘浔隽 杨瑜文 林中达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078-2083,2033,共7页
余热锅炉动态数学模型是分析联合循环系统动态特性的必要环节。作者着重对联合循环中的余热锅炉的各部件进行了理论建模和模型简化 ,对燃气轮机出口烟气温度变化和汽机调节汽阀开度变化时余热锅炉的动态特性进行数字仿真 ,并对仿真结果... 余热锅炉动态数学模型是分析联合循环系统动态特性的必要环节。作者着重对联合循环中的余热锅炉的各部件进行了理论建模和模型简化 ,对燃气轮机出口烟气温度变化和汽机调节汽阀开度变化时余热锅炉的动态特性进行数字仿真 ,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图 1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锅炉 动态数学模型 数字仿真 过热器 省煤器 除氧器 汽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机组凝汽器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被引量:15
7
作者 丁燕 顾昌 方琼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7-329,332,共4页
根据质量和能量守恒基本原理,运用一系列微分方程描述凝汽器的工作过程,从而建立凝汽器的动态数学模型,并对300MW机组凝汽器几种典型工况下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仿真试验表明,该模型能正确反映机组的动态特性,对凝汽器的运行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300MW机组 凝汽器 动态数学模型 仿真 运行 工况 能量守恒 工作过程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热器动态数学模型和仿真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琴舜 邹文进 +5 位作者 蔡日基 陈可 沈秀中 戴正熙 李小燕 王小兵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37-1240,共4页
对再热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进行分析 ,建立了热力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与实验数据比较 ,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 ,并且在软件的实现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模块化建模和状态空间在热力系统的仿真上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价值... 对再热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进行分析 ,建立了热力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与实验数据比较 ,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 ,并且在软件的实现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模块化建模和状态空间在热力系统的仿真上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价值。图 1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热器 汽轮机 仿真 动态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站油水分离过程动态数学模型 被引量:6
9
作者 孙玉华 邓凡良 +1 位作者 周玉国 刘艳明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2-85,共4页
建立了联合站油水分离过程的动态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简化处理。以大庆油田采油六厂喇560联合站为例,对油水分离过程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当各种扰动变化时,模型的输出变化趋势与实际对象的输出响应... 建立了联合站油水分离过程的动态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简化处理。以大庆油田采油六厂喇560联合站为例,对油水分离过程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当各种扰动变化时,模型的输出变化趋势与实际对象的输出响应相符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站 油水分离 动态数学模型 原油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仿真动态数学模型的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老大中 杨策 +1 位作者 孙智杰 蒋滋康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4-107,112,共5页
研究了系统仿真中具有代表性的既可描述微分环节又可描述惯性环节的动态数学模型的计算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给出隐式欧拉法和梯形法的误差计算公式、误差符号及首次误差关系判断准则,找到影响计算精度的动态因子,给出动态因子的计算公... 研究了系统仿真中具有代表性的既可描述微分环节又可描述惯性环节的动态数学模型的计算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给出隐式欧拉法和梯形法的误差计算公式、误差符号及首次误差关系判断准则,找到影响计算精度的动态因子,给出动态因子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从而提高了此类模型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仿真 动态数学模型 算法 计算机仿真 计算方法 动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发表滞后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辨识 被引量:10
11
作者 于光 于达仁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6-153,共8页
本文对国内外六种期刊的论文发表滞后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论文发表滞后过程的概念及数学模型,并用系统辨识的方法求出了论文发表滞后过程的传递函数模型,发现几种期刊的论文发表滞后过程均可满意地用带纯延迟的二阶传递函数描述。
关键词 期刊论文 发表滞后 动态数学模型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热源合成SiC温度场的动态数学模型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杰 王晓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1-274,共4页
通过对多热源合成SiC冶炼炉的传热学分析,确定了冶炼炉温度场的边界条件,建立了冶炼炉温度场的动态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温度场进行了数值分析.以工业试验为基础,对碳化硅冶炼炉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求解,数值模拟得到最佳供电... 通过对多热源合成SiC冶炼炉的传热学分析,确定了冶炼炉温度场的边界条件,建立了冶炼炉温度场的动态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温度场进行了数值分析.以工业试验为基础,对碳化硅冶炼炉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求解,数值模拟得到最佳供电时间为66~72h,工业试验为60~75h,结果与工业试验吻合.该方法可进一步确定工业生产中的供电参数、炉体参数及物料配比,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热源合成SiC 温度场 动态数学模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式加热器动态数学模型和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日基 张琴舜 +3 位作者 邹文进 陈可 沈秀中 戴正熙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76-677,680,共3页
对表面式加热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进行分析,建立了热力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与实验数据比较本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并且在软件的实现上采用模块化建模。
关键词 电站 热力系统 表面式加热器 动态数学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锅炉风烟系统的流体网络动态数学模型 被引量:4
14
作者 蔡锴 陈启卷 +1 位作者 王建梅 胡念苏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4-138,共5页
介绍了2种流体网络建模方法——节点压力法和网络法,并通过实例比较了2种方法的静态计算结果和动态响应过程,结果表明:网络法模型计算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可以快速响应压力的变化.在详细分析超临界锅炉风烟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流动... 介绍了2种流体网络建模方法——节点压力法和网络法,并通过实例比较了2种方法的静态计算结果和动态响应过程,结果表明:网络法模型计算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可以快速响应压力的变化.在详细分析超临界锅炉风烟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流动阻力的数学模型,采用模块化的建模思想编制了风烟系统的仿真算法,并在仿真平台Simpanel上对其静态和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分析表明:所建立的风烟系统仿真模型具有良好的静态精度和动态响应特性,能够满足仿真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风烟系统 流体网络 动态数学模型 网络法 节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炉三维段法动态数学模型在待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国军 刘筱婷 陈海耿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8-821,共4页
采用段法计算炉内辐射换热,在能量平衡的基础上建立了加热炉三维段法数学模型.给出了以稳态模型为基础的动态数学模型计算方法,并应用于加热炉待轧过程分析.多种不同待轧情况下的模拟结果表明:待轧的发生将对炉内传热过程产生较长时间... 采用段法计算炉内辐射换热,在能量平衡的基础上建立了加热炉三维段法数学模型.给出了以稳态模型为基础的动态数学模型计算方法,并应用于加热炉待轧过程分析.多种不同待轧情况下的模拟结果表明:待轧的发生将对炉内传热过程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待轧发生时应采用灵活的供热制度.具体来说,当发生较短时间事故待轧后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燃料的供给,并可在待轧结束后一段时间内保持;而对较长时间的计划待轧,可在待轧之前适当时刻开始降低燃料供给量,并在待轧结束前开始逐步恢复燃料供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法 待轧 动态数学模型 控制策略 加热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全飞行包线小偏差动态数学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剑 谢寿生 丁康乐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2年第5期12-16,共5页
针对某涡扇发动机电子调节器仅在最大和加力状态工作这一特点 ,根据大气条件和发动机调节规律 ,提出将飞行包线划分为 83个区域 ,对每个区域用“质心”点参数代替区域及其边界点参数的飞行包线小偏差方法。通过对某涡扇发动机全飞行包... 针对某涡扇发动机电子调节器仅在最大和加力状态工作这一特点 ,根据大气条件和发动机调节规律 ,提出将飞行包线划分为 83个区域 ,对每个区域用“质心”点参数代替区域及其边界点参数的飞行包线小偏差方法。通过对某涡扇发动机全飞行包线的数字仿真 ,结果证明该方法对建立全飞行包线发动机动态方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全飞行包线 小偏差 动态数学模型 质心 动态方程 电子调节器 涡扇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电网稳定性计算的一种超临界汽轮机动态数学模型 被引量:13
17
作者 谷俊杰 陈顺青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5-177,184,共4页
超临界火电机组在国内发电机组中所占比例较高,其对大区域互联电网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针对此问题,建立了超临界再热凝汽式汽轮机动态数学模型,提出了高、中压缸功率同时过调的概念,对传统的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的汽轮机模型进行了改进;... 超临界火电机组在国内发电机组中所占比例较高,其对大区域互联电网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针对此问题,建立了超临界再热凝汽式汽轮机动态数学模型,提出了高、中压缸功率同时过调的概念,对传统的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的汽轮机模型进行了改进;给出了利用汽轮机有效热平衡数据计算汽轮机模型中的高、中压缸功率自然过调系数的新法。该模型与传统模型和改进模型比较参数求解过程简单,计算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汽轮机 动态数学模型 电网稳定性 过调系数 求解过程 计算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双燃料伺服系统动态数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潘蕾 杨瑜文 林中达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97-1202,共6页
采用理论建模和数字仿真方法 ,对燃气轮机双燃料伺服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进行研究。特别对机组转速变化、负荷变化和两种燃料相互切换及混烧条件下的双燃料伺服系统动态特性作了研究 ,并推导出其动态方程式 ,从而建立起一个实用的动态数... 采用理论建模和数字仿真方法 ,对燃气轮机双燃料伺服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进行研究。特别对机组转速变化、负荷变化和两种燃料相互切换及混烧条件下的双燃料伺服系统动态特性作了研究 ,并推导出其动态方程式 ,从而建立起一个实用的动态数学模型。该模型的建立是设计燃气轮机主控制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图 8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伺服系统 动态数学模型 仿真 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炉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晨 孔德峰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64-868,共5页
以Texaco气化炉为研究对象,分析气化炉内流动、燃烧和气化反应特性,将Texaco气化炉膛分成3个模拟区域,即燃烧区、气化区和回流区,分别对各区运用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得到集总参数动态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气固两相流动、煤热解、... 以Texaco气化炉为研究对象,分析气化炉内流动、燃烧和气化反应特性,将Texaco气化炉膛分成3个模拟区域,即燃烧区、气化区和回流区,分别对各区运用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得到集总参数动态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气固两相流动、煤热解、辐射换热及包括均相和异相在内的气化反应过程。在模型基础上进行动态与静态仿真,并进行参数化研究和仿真结果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参数的变化趋势和结论。模型的优点在于能对气化炉内喷动区的组分及温度分布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从而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炉 煤气组分 动态数学模型 煤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R-10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晓津 冯元琨 郭人俊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6-99,93,共5页
为满足 10MW高温气冷堆 (HTR 10 )控制系统分析设计的需要 ,分析了HTR 10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内两相流动和传热的实际过程 ,根据建模的要求和可能获得的结构数据 ,选择四方程漂移模型来描述螺旋管内两相流现象 ;经过仿真试算与实验总... 为满足 10MW高温气冷堆 (HTR 10 )控制系统分析设计的需要 ,分析了HTR 10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内两相流动和传热的实际过程 ,根据建模的要求和可能获得的结构数据 ,选择四方程漂移模型来描述螺旋管内两相流现象 ;经过仿真试算与实验总结 ,确定了模型中关键的结构关系式和传热工况的判断逻辑 ,以此为基础 ,建立了可反映直流蒸汽发生器在正常功率运行范围内动态特性的动态数学模型。通过对典型工况的动静态仿真计算和研究分析 ,表明所得的结果与理论定性分析和实验吻合 ,从而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数学模型 螺旋管式 直流蒸汽发生器 漂移模型 高温气冷反应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