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动力活塞气体作用效应 被引量:4
1
作者 牟健 李薇 洪国同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0-915,共6页
为了能够深入认识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动力活塞的运行特性,找到提高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效率的方法,对配气活塞固定不动时的动力活塞的气体作用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设计了动力活塞的单独运动实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力活塞自然频率... 为了能够深入认识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动力活塞的运行特性,找到提高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效率的方法,对配气活塞固定不动时的动力活塞的气体作用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设计了动力活塞的单独运动实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力活塞自然频率的计算公式。研究了压缩腔压力波超前与滞后动力活塞位移两种情况下动力活塞受到的气体力的作用情况,采用旋转矢量法阐述了气体力的作用机理。当压力波超前或滞后活塞位移小于90°时,一部分气体力发挥了气体弹簧的作用,使系统自然频率增大;当压力波超前或滞后活塞位移大于90°但小于180°时,一部分气体力发挥了惯性力的作用,使系统自然频率减小,且热源温度越高,系统的自然频率越大。利用本实验室的一台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气体力作用的效应与规律,利用此理论计算系统自然频率和实验相差不超过2%,使得斯特林发动机成功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斯特林发动机 动力活塞 气体作用效应 自然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特林机动力活塞间隙密封动态特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宫晶 张君安 +2 位作者 王亚娟 卢志伟 刘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4-111,共8页
在自由活塞斯特林机动力活塞间隙密封中,间隙内的气体泄漏会引起工作腔内压力和气体质量的变化,进而影响斯特林机的工作效率。为研究在压缩循环过程中气体泄漏量对压力的动态影响,建立间隙密封长度不变、间隙密封长度单侧变化和间隙密... 在自由活塞斯特林机动力活塞间隙密封中,间隙内的气体泄漏会引起工作腔内压力和气体质量的变化,进而影响斯特林机的工作效率。为研究在压缩循环过程中气体泄漏量对压力的动态影响,建立间隙密封长度不变、间隙密封长度单侧变化和间隙密封长度双侧变化3种不同的间隙密封物理模型,采用时间推进法,分析求解不同形式的密封对泄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隙密封在启动阶段时单向泄漏量最大,随着时间的推进,泄漏量逐渐减小后达到稳定,间隙密封长度不变的模型相较于其他2种模型的单向泄漏量最少。基于间隙密封长度不变的模型,分析气膜厚度、背压、密封长度对泄漏量的影响,对气膜间隙和背压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气体质量的泄漏随气膜厚度和背压的增加而增加,随活塞长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气膜间隙为20~30μm,活塞长度为10~15cm,背压在3~5 MPa时,间隙密封泄漏量在3%以内,符合动力活塞间隙密封的设计要求。分析结果为自由活塞斯特林机动力活塞间隙密封提供了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密封 动态特性 斯特林机 动力活塞 密封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电动压缩机活塞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建生 廖振方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22-126,共5页
分析了直线电动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活塞运动特点,推出了理想条件下活塞动力学方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提出了减小电机换向冲击电流的延时通电控制方式,讨论了实现该控制方式的可行性和最佳参数优化。
关键词 直线电动压缩机 活塞动力特性 管型直线感应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热负荷的船用柴油机活塞动力学性能预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全 冯明志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126,136,共7页
基于设计阶段给定的三种活塞冷态型线进行了多方案动力学计算,确定了冷态型线设计参数,结合三维有限元方法进行活塞组件热负荷分析,得到了活塞热变形并对型线进行修正,完成了热态下活塞动力学性能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考虑了活塞冷、热态... 基于设计阶段给定的三种活塞冷态型线进行了多方案动力学计算,确定了冷态型线设计参数,结合三维有限元方法进行活塞组件热负荷分析,得到了活塞热变形并对型线进行修正,完成了热态下活塞动力学性能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考虑了活塞冷、热态型线差异的动力学分析结果,筛选出最优设计参数并最终确定了活塞型线。所设计的活塞通过实机1 000h试验考核,拆检结果表明运行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船用柴油机 热负荷 型线 活塞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立井提升设备活塞风动力效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文才 魏丁一 许哲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78,共5页
为了研究提升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活塞风动力效应,基于传统流体力学理论,运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二维RNG k-ε湍流模型,对提升设备在不同运行状态下井筒内的压力场和流场进行模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提升设备在立井内运行时,立井内活... 为了研究提升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活塞风动力效应,基于传统流体力学理论,运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二维RNG k-ε湍流模型,对提升设备在不同运行状态下井筒内的压力场和流场进行模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提升设备在立井内运行时,立井内活塞风动力效应与相对速度密切相关;提升设备逆风运行时比顺风运行时立井内的活塞风动力效应变化剧烈,且随相对速度的增大,立井内最大风速和最大压差在增大,立井内活塞风动力效应变得更加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设备RNG k-ε湍流模型 活塞动力效应 压力场 数值模拟 相对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活塞式弹翼展开动力系统内弹道性能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黄鋆 唐金兰 +2 位作者 王占利 屠小昌 任华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3-146,共4页
为了给某型燃气活塞式弹翼展开动力系统的研制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弹翼展开机构的具体结构,考虑展开动力系统与展开执行机构之间的耦合联动关系及弹翼展开过程中的气动负载等,建立了该动力系统的内弹道性能分析模型并完成了性能计算... 为了给某型燃气活塞式弹翼展开动力系统的研制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弹翼展开机构的具体结构,考虑展开动力系统与展开执行机构之间的耦合联动关系及弹翼展开过程中的气动负载等,建立了该动力系统的内弹道性能分析模型并完成了性能计算,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翼展开机构 燃气活塞动力系统 耦合联动 内弹道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泄漏间隙对微自由活塞动力装置做功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黄蓉 王谦 +3 位作者 柏金 禹莉莉 赵岩 吴里程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80,共9页
基于微自由活塞动力装置(micro-free piston engine,Micro-FPE)的单次压燃过程,建立考虑自由活塞与燃烧室壁面泄漏间隙的物理数值模型;比较试验与模拟结果,验证泄漏间隙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研究分析泄漏间隙对Micro-... 基于微自由活塞动力装置(micro-free piston engine,Micro-FPE)的单次压燃过程,建立考虑自由活塞与燃烧室壁面泄漏间隙的物理数值模型;比较试验与模拟结果,验证泄漏间隙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研究分析泄漏间隙对Micro-FPE做功能力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无泄漏间隙比较,合适的泄漏间隙能够提升Micro-FPE的做功能力;存在某一个特定的泄漏间隙能使Micro-FPE的做功达到最大值。针对输出功率为100W的Micro-FPE直径3mm的微小燃烧室,在文中的计算条件下,当径向间隙为2μm时,Micro-FPE的指示功高于无泄漏间隙情况;但当径向间隙进一步增加,Micro-FPE燃烧压力升高率减小,做功能力下降;存在临界径向间隙δcrit,大于该临界径向间隙值时Micro-FPE无法着火燃烧及对外做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自由活塞动力装置 泄漏间隙 做功 尺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活塞环组动力学的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组合式活塞温度场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涛 卢熙群 +2 位作者 邹德全 郭宜斌 李玩幽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72,共7页
通过建立柴油机组合式活塞的3D有限元模型,以文献中参考机型的实测缸套温度为温度边界条件,根据相应经验公式取得各换热区的对流传热系数,对新设计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组合式活塞进行温度场预测,并将计算所得到的温度场与参考机型实测温度... 通过建立柴油机组合式活塞的3D有限元模型,以文献中参考机型的实测缸套温度为温度边界条件,根据相应经验公式取得各换热区的对流传热系数,对新设计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组合式活塞进行温度场预测,并将计算所得到的温度场与参考机型实测温度场进行对比。为使得仿真计算更接近实际情况,考虑了活塞环组运动对传热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所得的温度场与相似机型实测温度场分布规律类似,可以为新设计发动机的热负荷试验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组合活塞 温度场预测 传热系数 活塞环组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环组机油消耗分析及改进设计 被引量:7
9
作者 景国玺 郝志勇 杨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02-2007,共6页
为了降低某柴油机机油消耗和寻求改进措施,采用数值仿真分析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发动机活塞环组窜气量和机油消耗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建立该发动机活塞环组动力学及机油消耗(LOC)预测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指出通过各环... 为了降低某柴油机机油消耗和寻求改进措施,采用数值仿真分析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发动机活塞环组窜气量和机油消耗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建立该发动机活塞环组动力学及机油消耗(LOC)预测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指出通过各环岸及环槽间的压力、活塞环的轴向运动,来判断导致机油消耗增大或减小的原因,并用于指导改进设计工作.另外,研究各环岸与气缸壁之间的间隙对机油消耗的影响,对该发动机活塞型线和活塞环进行改进设计.改进前后对比试验结果发现,改进后机油消耗明显改善,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动力 窜气量 机油消耗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销偏置对非道路柴油机振动与噪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粉莲 毕玉华 +2 位作者 吴礼民 申立中 雷基林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1-38,共8页
基于发动机活塞运动方程及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运用模态综合方法对机体和曲轴进行模态缩减,建立了活塞动力学计算及整机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模态试验对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仿真分析了不同活塞销偏置量对活塞动力学及... 基于发动机活塞运动方程及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运用模态综合方法对机体和曲轴进行模态缩减,建立了活塞动力学计算及整机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模态试验对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仿真分析了不同活塞销偏置量对活塞动力学及发动机振动噪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活塞销负偏置量的增加,压缩上止点附近的活塞敲击时刻提前,敲击能量逐渐减小。不同活塞销偏置方案下,发动机机体、汽缸盖罩、油底壳、齿轮室罩及飞轮壳均在二阶谐次下振动较剧烈,当活塞销偏置-1.6 mm时,振动最剧烈。随着活塞销负偏置量的增加,各部件表面辐射声功率级先减小后增大,在1/3倍频带500~1250 Hz中心频率的表面辐射声功率级较大,活塞销偏置-0.4 mm时声功率级最小。综合活塞动力学、振动及噪声特性的分析结果,此发动机的活塞销负偏置设计值应取0.4~0.8 mm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活塞销偏置 活塞动力学特性 振动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气缸套磨损状态的预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正守 郭立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09-612,共4页
应用专用软件AVL_EXCITE Piston&Rings对活塞环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计及活塞环与气缸套之间的流体动力润滑的活塞环动力学模型,计算出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活塞环与气缸套间的接触力,据此对气缸套的磨损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 应用专用软件AVL_EXCITE Piston&Rings对活塞环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计及活塞环与气缸套之间的流体动力润滑的活塞环动力学模型,计算出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活塞环与气缸套间的接触力,据此对气缸套的磨损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某些文献中的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气缸套 活塞动力 磨损 模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缸间隙对发动机机体振动噪声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学文 毕玉华 +3 位作者 吴礼民 吴彪 申立中 雷基林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3-38,共6页
分析活塞配缸间隙对活塞2阶运动的影响,优化活塞动力学特性,对于发动机减振降噪具有重要意义。以非道路4缸高压共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活塞动力学计算模型及整机多体动力学计算模型,进行了配缸间隙对活塞动力学与发动机机体振动噪... 分析活塞配缸间隙对活塞2阶运动的影响,优化活塞动力学特性,对于发动机减振降噪具有重要意义。以非道路4缸高压共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活塞动力学计算模型及整机多体动力学计算模型,进行了配缸间隙对活塞动力学与发动机机体振动噪声影响的仿真分析;对机体和曲轴进行模态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通过整机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配缸间隙增大后,摩擦平均有效压力依次减小;活塞敲击力先小幅减少,然后急剧增大,最后趋于稳定。在主推力侧,不同配缸间隙计算方案均在2阶谐次下出现最大振动峰值;在次推力侧,振动在800~3000 Hz频段内差异比较明显,在2000~3000 Hz频段内差异尤为显著。机体噪声的1/3倍频程分析显示不同配缸间隙计算方案在中心频率500 Hz时出现最大声功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配缸间隙 活塞动力学特性 振动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nvestigation of cam-roller mechanism applied in sphere cam engine
13
作者 张雷 潘存云 +2 位作者 徐小军 徐海军 张正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825-833,共9页
As an alternative power source for 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HEV), electric generating system(EGS) driven by sphere cam engine(SCE) is said to own higher power density and integration. In this work, the structure and ... As an alternative power source for 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HEV), electric generating system(EGS) driven by sphere cam engine(SCE) is said to own higher power density and integration. In this work,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EGS were introduced, based on which the advantages of EGS were displayed. The profile of sphere cam was achieved after the desired motion of piston was given. After establishing the dynamic model of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m-roller mechanism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cam profile of SCE is a sinusoid curve which has two peaks and two valleys and a mean pressure angle of 47.19°. Because of the special cam shape, the trace of end surface center of piston is an eight-shape curve on a specific sphere surface. SCE running at speed of 3000 r/min can generate the power of 33.81 kW, which could satisfy the need of HEVs. However, the force between cylinder and piston skirt caused by Coriolis acceleration can reach up to 1182 N, which leads to serious wear between cylinder liner and piston skirt and may shorten the lifespan of S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ere cam engine 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 cam-roller mechanism kinetic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 of an SI engine piston using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 treatments
14
作者 Amir-Hasan Kakaee Javad Gharloghi +1 位作者 Aliasghar Foroughifar Abdoreza Khanlar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817-3829,共13页
Heat transfer of an SI engine's piston is calculated by employing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based on resistor-capacitor model with the help of MATLAB code, and then the piston is thermo-mechanically analyzed using c... Heat transfer of an SI engine's piston is calculated by employing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based on resistor-capacitor model with the help of MATLAB code, and then the piston is thermo-mechanically analyzed using commercial ANSYS code. The results of three methods are compared to study their effects on the piston thermal behavior. It is shown that resistor-capacitor model with less number of equations and consequently less solution time, is an appropriate method for solving problems of engine piston heat transfer. In the second part, the thermal stresses due to non-uniform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mechanical stresses due to mechanical loads are calculated. Finally,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as a thermal load along with mechanical loads are applied to the piston to determine the total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critical fracture zones. It is found that the amount of thermal stresses is consider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TON TEMPERATURE boundary condition STRESS 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thermodynamic processes in a twin-rotor piston engine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腾安 徐海军 +2 位作者 潘存云 徐小军 陈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1期4163-4171,共9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major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the twin-rotor piston engine(TRPE), Matlab/simulink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its thermodynamic processes.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characte... In order to study the major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the twin-rotor piston engine(TRPE), Matlab/simulink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its thermodynamic processes.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king processes in the TRPE, correspond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n simplified by period features of the TRPE. Finally, the major boundary conditions were figured out. The changing trends of mass,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f working fuel in the working chamber during a complete engine cycle were presen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trends of an actual working cycle in the TRP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method of simulation is feasible. As the pressure in the working chamber is calculated, all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the TRPE can be obtained. The major performance indicators, such as the indicated mean effective pressure, power to weight ratio and the volume power, are also acquired. Compared with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conventional engines, the TRPE has a bigger utilization ratio of cylinder volume, a higher power to weight ratio and a more compact structure. This indicates that TRPE i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eng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rotor piston engine mathematic model thermodynamic process simulation utilization ratio of cylinder volu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