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矿流体混合反应与成矿作用的动力平衡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林舸 C B ZHAO +2 位作者 王岳军 B E HOBBS 龚纪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5-282,共8页
本文在约定热液体系中成矿元素成矿速率(成矿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所含成矿元素重量的变化)的基础上,借助于物质-热-化学-成矿四重全耦合的研究思路,构建了均匀热液体系、层状热液体系、岩浆侵入热液体系下成矿元素的迁移、富集、... 本文在约定热液体系中成矿元素成矿速率(成矿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所含成矿元素重量的变化)的基础上,借助于物质-热-化学-成矿四重全耦合的研究思路,构建了均匀热液体系、层状热液体系、岩浆侵入热液体系下成矿元素的迁移、富集、溶解与沉淀作用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表明:(1)硫化物(H_2S)和硫酸盐(SO_(42-))流体的混合反应是成矿热液体系中铅、锌、铁成矿元素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2)均匀介质、岩浆侵入或地质构造的存在,对成矿元素在成矿流体运移的速度、流线、温度分布和成矿元素的溶解与沉淀分布都有着各自的特征,不同的成矿环境或成矿背景制约了成矿元素的迁移与富集以及矿体的产出定位。暗示成矿环境及成矿速率对热液体系中成矿元素的沉淀与溶解具重要作用;成矿流体的混合反应是成矿作用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在成矿理论研究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地质构造因素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混合反应 成矿速率 动力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盘发动机动力平衡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朱拥勇 王德石 邵松世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3-597,共5页
在对摆盘发动机进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确定设计变量、选择目标函数,给出约束条件,建立动力优化的数学模型。并以某一型号摆盘发动机为例,分别给出限定振动力和限定振动力矩两种约束条件下不同的目标函数,并用二次规划法对摆盘发... 在对摆盘发动机进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确定设计变量、选择目标函数,给出约束条件,建立动力优化的数学模型。并以某一型号摆盘发动机为例,分别给出限定振动力和限定振动力矩两种约束条件下不同的目标函数,并用二次规划法对摆盘发动机动平衡进行优化,最后比较两种目标函数下的优化结果。结果表明,在保证下降百分比一定的情况下,利用限定振动力矩这一约束条件所得到的优化结果要好于限定振动力所得到的结果,从而更有利于控制发动机机架的振动和降低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盘发动机 动力平衡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震动力平衡及应力约束的柔顺机构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文涛 李雪清 +2 位作者 孙志宏 曹林 章文俊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0-796,共7页
针对目前柔顺机构平衡方式的缺陷,提出一种以震动力平衡为优化目标,应力为约束条件,并实现设计与平衡一体化(或面向平衡的设计,DFB)的柔顺机构拓扑优化设计新方法.该拓扑优化主要采用基础结构法,在柔顺机构优化模型中引入应力约束条件,... 针对目前柔顺机构平衡方式的缺陷,提出一种以震动力平衡为优化目标,应力为约束条件,并实现设计与平衡一体化(或面向平衡的设计,DFB)的柔顺机构拓扑优化设计新方法.该拓扑优化主要采用基础结构法,在柔顺机构优化模型中引入应力约束条件,并采用总质心位移法、添加弹簧质心法和变截面配重质心法3种方法实现柔顺机构的震动力平衡优化,通过Matlab软件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比较仿真结果找出其中最优方法.该研究成果对于柔顺机构在组织工程学等领域的应用,如生物体内的植入式柔顺机构,有着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顺机构 拓扑优化 动力平衡 应力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机构动力平衡的有效新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余跃庆 古英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从改善弹性机构动力特性的角度研究了机构弹性动力平衡的本质问题。提出了附加弹性元件的新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弹性机构震动力、震动力矩、输入扭矩波动和运动副反力的平衡难题。首次推导出具有弹性元件的弹性连杆机构动力学方程,从理... 从改善弹性机构动力特性的角度研究了机构弹性动力平衡的本质问题。提出了附加弹性元件的新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弹性机构震动力、震动力矩、输入扭矩波动和运动副反力的平衡难题。首次推导出具有弹性元件的弹性连杆机构动力学方程,从理论上阐述了此平衡方法的有效性。仅用附加一根扭簧的简单方法实现了平面四杆机构的弹性动力平衡,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机构 动力平衡 弹性元件 机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机构综合动力平衡新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聂松辉 刘宏昭 曹帷庆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7,36,共5页
本文研究了平面多杆机构振动力、振动力矩和输入转矩的求解;并经过归纳分析,得到了一种综合动力平衡的有效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六杵破碎机构的平衡算例,结果表明比法是较为合理和可行的。
关键词 机构学 平面机构 综合动力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整层模式大气统计求解GRAPES-3DVAR动力平衡约束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瑞春 龚建东 +1 位作者 张林 薛谌彬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3-642,共10页
针对采用单层模式大气中统计求解风压场平衡关系的不足,采用改进方案,在表达动力平衡约束时考虑不同层次上变量之间的相关,利用整层模式大气中的旋转风场统计求解每一层上质量场的平衡部分。改进方案通过类岭回归方法减少多重共线性以... 针对采用单层模式大气中统计求解风压场平衡关系的不足,采用改进方案,在表达动力平衡约束时考虑不同层次上变量之间的相关,利用整层模式大气中的旋转风场统计求解每一层上质量场的平衡部分。改进方案通过类岭回归方法减少多重共线性以及小尺度噪音对统计求解的不利影响,提高了统计结果的稳健程度。数值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原有方案,采用整层模式大气统计求解的方案能更好地保证质量场在垂直方向分析的合理性,减少数字滤波初始化对分析增量的调整,提高位温的分析效果。在冬、夏两个代表月同化预报循环的对比试验中,改进方案对温度场的预报效果有明显提高,对风压场预报也有一定程度的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变分同化 动力平衡约束 统计求解 GRAPES 数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分同化框架通过背景误差协方差构建动力平衡约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瑞春 龚建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3-1044,共12页
通过背景误差协方差构建动力平衡约束是变分同化框架设计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帮助实现变量间的协同分析,提高观测使用效率,还能改善变分极小化问题的性状。本文在系统梳理通过背景误差协方差引入动力平衡约束的方式、流程的基础上,对求... 通过背景误差协方差构建动力平衡约束是变分同化框架设计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帮助实现变量间的协同分析,提高观测使用效率,还能改善变分极小化问题的性状。本文在系统梳理通过背景误差协方差引入动力平衡约束的方式、流程的基础上,对求解目前全球和有限区域变分同化系统普遍采用的准地转平衡和静力平衡约束的共性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作了归纳总结。分析了求解准地转平衡约束的三类方案:动力平衡方程方案、统计方案和动力-统计相结合方案的优缺点。对照比较了不同垂直离散方案下求解静力平衡约束时遇到的欠定问题的表现以及解决途径。最后,展望了基于背景误差协方差构建动力平衡约束在赤道等特殊地区、高分辨率同化系统、以及集合-变分混合同化系统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变分同化 背景误差协方差 动力平衡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柴油机动力平衡性监测系统开发 被引量:2
8
作者 余永华 陈杰 杨建国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51,共5页
介绍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技术的船舶柴油机动力平衡性在线监测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该系统以实验室虚拟仪器工程平台(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以NI FPGA数据采集卡为核心硬件,通过对船舶柴油机瞬时转速信号进行合适的信号处... 介绍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技术的船舶柴油机动力平衡性在线监测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该系统以实验室虚拟仪器工程平台(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以NI FPGA数据采集卡为核心硬件,通过对船舶柴油机瞬时转速信号进行合适的信号处理,可实现多台船舶柴油机动力平衡性在线监测与诊断、数据管理及报表输出等功能。实船测试表明,该系统的实时性和测量精度能满足工程环境条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舰船工程 船舶柴油机 动力平衡 瞬时转速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监测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PES变分同化系统中动力平衡约束的统计求解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瑞春 龚建东 张林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该文在GRAPES(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模式面三维变分(3D_Var)框架中引入了一种描述不同控制变量之间动力平衡约束的新方案。新方案采用统计得到的流函数和模式气压变量(π)之间的回归系数代替原方案中的... 该文在GRAPES(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模式面三维变分(3D_Var)框架中引入了一种描述不同控制变量之间动力平衡约束的新方案。新方案采用统计得到的流函数和模式气压变量(π)之间的回归系数代替原方案中的线性平衡方程,来表达旋转风和质量场之间的平衡关系;采用流函数和势函数之间的回归系数,补充表达了原方案中所没有的旋转风和散度风之间的平衡关系。与原方案相比,新方案算法简单,避免了垂直方向的反复插值,减少了插值误差的引入。通过随机扰动试验和单点试验可以发现,在地转关系成立较好的区域,新方案中旋转风和质量场的耦合程度与原方案接近一致;而在地转关系不适用区域,新方案可以有效减小两者的耦合程度。此外,由于新方案中添加了旋转风和散度风之间的动力平衡约束,边界层的风场分析也更加接近大气真实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ES 三维变分同化 动力平衡约束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远程弹箭降弧段动力平衡角的快速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献武 王中原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3-116,123,共5页
针对超远程弹道的快速计算问题,研究了降弧段动力平衡角的快速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建立了适用于高空且考虑气动力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的弹箭角运动方程。使用摄动法推导了考虑非齐次项影响的角动量矩方程和角动能方... 针对超远程弹道的快速计算问题,研究了降弧段动力平衡角的快速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建立了适用于高空且考虑气动力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的弹箭角运动方程。使用摄动法推导了考虑非齐次项影响的角动量矩方程和角动能方程。分别在线性和非线性静力矩条件下分析了攻角平均幅值的角动量矩和角动能表示,从而建立了缓变变量的攻角幅值计算模型。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和与六自由度刚体弹道模型的计算结果符合较好,并且因计算过程中各变量变化缓慢,可使用较大的计算步长,由此可使用该方法建立超远程弹道的快速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平衡 外弹道 摄动法 高空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环空间机构摆动力平衡的质量矩替代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孔宪文 杨廷力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3期44-53,共10页
本文提出了单环空间(连杆)机构摆动力完全平衡的质量矩替代法,它将一个单环空间机构的摆动力完全平衡简化为一个二副构件或一个双构件组及一个或两个空间开链的质量矩替代,文中着重导出了各类二副构件、双构件组、空间开链的质量矩... 本文提出了单环空间(连杆)机构摆动力完全平衡的质量矩替代法,它将一个单环空间机构的摆动力完全平衡简化为一个二副构件或一个双构件组及一个或两个空间开链的质量矩替代,文中着重导出了各类二副构件、双构件组、空间开链的质量矩替代条件与公式.由这些质量矩替代条件与公式,可直接构造出一般单环空间机构的摆动力完全平衡条件,使得这类机构摆动力完全平衡条件的建立过程大为简化.最后以RCSR单环空间机构摆动力完全平衡条件的构造为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连杆机构 动力平衡 质量矩替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动颚匀摆颚式破碎机偏心四杆机构的最优动力平衡 被引量:1
12
作者 饶绮麟 于静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272-276,共5页
提出了适用于新型外动颚匀摆颚式破碎机偏心四杆机构动力平衡的研究新方法--摆动力最优动力平衡法.在MATLAB软件的基础平台上,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以PD25120为实例,进行了动力平衡的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平衡效果显著.
关键词 颚式破碎机 偏心四杆机构 动力 动力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平衡角的直接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奉昌 《兵工学报(弹箭分册)》 CSCD 1992年第1期45-51,共7页
应用修正的质点弹道模型计算弹道时,需要用到动力平衡角.以往所用较精确的动力平衡角公式是一个隐函数表达式,需用叠代方法把动力平衡角计算出来,这样不仅繁杂费时,而且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方便。本文在原有公式的基础上,直接应用质心... 应用修正的质点弹道模型计算弹道时,需要用到动力平衡角.以往所用较精确的动力平衡角公式是一个隐函数表达式,需用叠代方法把动力平衡角计算出来,这样不仅繁杂费时,而且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方便。本文在原有公式的基础上,直接应用质心运动方程,求出了动力平衡角三分量的显式解析表达式,对动力平衡角无须再进行叠代,保证了精确度,节省了计算时间,给程序编制者带来很大的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平衡 弹丸 外弹道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弹道修正榴弹动力平衡角与偏流特性分析
14
作者 王毅 宋卫东 +1 位作者 孙燕青 卢志才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9-164,共6页
针对双旋结构旋转稳定榴弹的弹道特性进行研究。在固定舵和弹体无气动耦合的假设下,基于弹丸的运动方程和攻角方程,建立动力平衡角和偏流的解析表达式,并分析了各因素对动力平衡角和偏流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舵片静力矩系数导数对动力... 针对双旋结构旋转稳定榴弹的弹道特性进行研究。在固定舵和弹体无气动耦合的假设下,基于弹丸的运动方程和攻角方程,建立动力平衡角和偏流的解析表达式,并分析了各因素对动力平衡角和偏流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舵片静力矩系数导数对动力平衡角影响较大,且随系数导数的增大动力平衡角减小;固定舵转速在一定范围内对偏流很大,并随转速增大而减小,转速大于该范围后,偏流受固定舵转速影响很小。该研究可用于弹丸的散布分析,为同类型弹丸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鸭舵 弹道修正 攻角方程 动力平衡 偏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腭裂与颌骨发育动力平衡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世斌 李祖兵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1年第4期217-219,共3页
在唇腭裂继发畸形中,颌周软组织平衡起重要作用,它决定了颌骨生长发育的方向和外形。唇腭裂患者存在解剖结构中断,从而破坏了肌链平衡,尤其是面部表情肌链和口咽部垂直肌链。本文从正常的颌骨发育动力平衡、唇腭裂及其手术与发育动力平... 在唇腭裂继发畸形中,颌周软组织平衡起重要作用,它决定了颌骨生长发育的方向和外形。唇腭裂患者存在解剖结构中断,从而破坏了肌链平衡,尤其是面部表情肌链和口咽部垂直肌链。本文从正常的颌骨发育动力平衡、唇腭裂及其手术与发育动力平衡的关系进行综述,探讨减轻继发畸形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颌骨发育 动力平衡 畸形 继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机构综合动力平衡方法研究
16
作者 刘岚 贺朝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7-159,共3页
为了对机构的内部动态性能进行改善,需要对机构进行综合动力平衡。基于采用集成CAD、CAE与可视化技术的虚拟样机,提出一种机构综合动力平衡方法。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动力平衡仿真模型,通过建立合理的优化目标,实现了对振动力、振动力... 为了对机构的内部动态性能进行改善,需要对机构进行综合动力平衡。基于采用集成CAD、CAE与可视化技术的虚拟样机,提出一种机构综合动力平衡方法。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动力平衡仿真模型,通过建立合理的优化目标,实现了对振动力、振动力矩以及副反力的综合动力平衡。最后,利用虚拟样机技术的仿真结果指导动平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机构综合动力平衡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样机技术 综合动力平衡 机构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振动力平衡的质心位移法研究
17
作者 孙孟庆 方跃法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7-90,共4页
以 16V2 80ZJA型柴油机的参数为例介绍了用质心位移法来研究内燃机振动力平衡 ,数据计算结果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
关键词 内燃机 质心位移法 动力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式包装机横封机构的动力平衡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惠文 杜文华 +1 位作者 段能全 肖雄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78-81,共4页
针对包装机横封机构高速运行时的振动问题,选用附加配重法作为机构动力性能改善的方法。振动力和振动力矩的完全平衡分析表明,该机构不能够实现完全平衡,并且由机构动力学平衡理论可知,振动力和振动力矩的完全平衡往往会引起其他动力性... 针对包装机横封机构高速运行时的振动问题,选用附加配重法作为机构动力性能改善的方法。振动力和振动力矩的完全平衡分析表明,该机构不能够实现完全平衡,并且由机构动力学平衡理论可知,振动力和振动力矩的完全平衡往往会引起其他动力性能的恶化。建立了横封机构的振动力和振动力矩的优化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数学模型的优化参数,改善了机构的动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封机构 动力 动力 动力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扭簧进行机构弹性动力平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晶 余跃庆 邱银福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10-912,共3页
对附加弹簧的弹性机构的动力平衡进行了理论分析 ,首次从实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一平面 4R机构 ,综合分析了附加扭簧对弹性机构动力平衡的影响 。
关键词 扭簧 弹性机构 动力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压气机的气动力设计及风轮运行的动力平衡计算(续)
20
作者 宋柳昌 黄玉莉 《渔业机械仪器》 1987年第6期11-11,25,共2页
在完成风轮的空气动力特性计算之后,我们就能继续研究风力机在外负荷不变的条件下,当实际风速变化时,保持风力机转速不变的系统平衡问题.此项工作是评价风力机在自然风力发生变化时,是否能保持风力机正常运行的重要依据,也可依此... 在完成风轮的空气动力特性计算之后,我们就能继续研究风力机在外负荷不变的条件下,当实际风速变化时,保持风力机转速不变的系统平衡问题.此项工作是评价风力机在自然风力发生变化时,是否能保持风力机正常运行的重要依据,也可依此判断风力机在强风下的运行性能。因此,这一工作在风力机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压气机 动力设计 风轮运行 动力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