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系统风险熵的涌现与动力学传播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汪送 王瑛 +2 位作者 杜纯 管明露 李春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8-120,134,共4页
随着系统复杂程度和耦合程度的提高,基于还原论思想的因果失效律不足以解释复杂系统安全事故的致因,因此必须采用基于复杂性科学和系统科学的事故分析方法。本文在评述现有的事故致因理论及模型后,给出了复杂系统安全事故的五类致因因... 随着系统复杂程度和耦合程度的提高,基于还原论思想的因果失效律不足以解释复杂系统安全事故的致因,因此必须采用基于复杂性科学和系统科学的事故分析方法。本文在评述现有的事故致因理论及模型后,给出了复杂系统安全事故的五类致因因素及其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并构建了基于致因因子风险状态的风险熵函数,分析了风险熵的涌现过程,同时在构建复杂系统事故致因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形式化地描述了风险熵在事故致因网络上的动力学传播过程。该研究结果可为复杂系统安全事故分析及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风险熵 涌现 动力学传播 事故致因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系统动力学传播视角的技术范式转换预警模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翁渊瀚 李南 王京安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2-160,共9页
本文针对内外部环境交互变化引起的企业战略不确定性展开研究,通过分析企业在应对复杂环境变化期间技术范式的变化趋势,从5个维度梳理出了影响企业技术范式转换的19个因素,构建了基于动力学传播的技术范式转换理论模型。在模型构建的基... 本文针对内外部环境交互变化引起的企业战略不确定性展开研究,通过分析企业在应对复杂环境变化期间技术范式的变化趋势,从5个维度梳理出了影响企业技术范式转换的19个因素,构建了基于动力学传播的技术范式转换理论模型。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了企业在具有混沌、非线性、动态等复杂系统特征的动态变化中应当如何主动把握技术范式转换节奏,保持自身竞争力。研究发现企业的技术范式转换受制于自我创新的战略决策,而企业内部的运行状态又影响着自我创新的战略决策,并从系统熵动力学传播的视角,打开了企业创新机会选择的黑箱,厘清了企业内部稳定性的变化过程,解释了影响技术范式转换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对技术范式变化的适时监控和对技术范式转换的及时预警方法,为企业实施创新战略决策和推进技术范式转换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范式 动力学传播 系统熵 预警网络 企业创新决策 动态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的航班延误传播特性分析
3
作者 杨新湦 谢小龙 魏明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针对现有易感染者-已感染者-已恢复者(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SIR)模型未考虑机场网络的拓扑结构对航班延误传播影响的问题,基于复杂网络理论计算机场网络的拓扑特征指标,利用熵权优劣解距离(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 针对现有易感染者-已感染者-已恢复者(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SIR)模型未考虑机场网络的拓扑结构对航班延误传播影响的问题,基于复杂网络理论计算机场网络的拓扑特征指标,利用熵权优劣解距离(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方法评估各个机场的综合重要度,将全部机场分为若干个类,据此建立不同类别机场航班延误传播的改进SIR模型,并求解模型的传播阈值;以2023年中国机场网络为例,将全部机场划分为5类,并用改进的SIR模型仿真不同初始条件下机场的航班延误传播。结果表明:改进的SIR模型在仿真延误传播时更具适用性;机场的综合重要度越高,延误传播范围越广、速度越快、恢复周期越长;当多个机场的航班发生延误时,E类机场的延误传播能力明显提升;机场网络拓扑结构对延误传播具有抑制性,延误难以波及全部机场。改进的SIR模型展现了机场重要度对延误传播的差异化影响,为航班延误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管理 延误传播 复杂网络 熵权TOPSIS 传播动力学 传播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结核病传播动力学特征与防控策略研究进展
4
作者 梁雪芳 王志英 朱志鹏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75-379,共5页
结核病是严重威胁公共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学校人群密集且流动性大,其传播风险尤为突出。尽管我国在结核病防控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对于校园内结核病传播动力学及有效防控策略的研究仍存在不足。本文旨在通过构建并优化适用于学校的结... 结核病是严重威胁公共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学校人群密集且流动性大,其传播风险尤为突出。尽管我国在结核病防控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对于校园内结核病传播动力学及有效防控策略的研究仍存在不足。本文旨在通过构建并优化适用于学校的结核病传播动力学模型,深入探讨不同学生群体间的易感性差异及其对疾病传播的影响机制;基于国内外典型校园结核病爆发案例,分析感染源追踪与传播链解析技术的应用价值;同时评估现有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并提出以数字化手段辅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为核心的综合防控策略设计思路。还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建议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政策支持体系与多方协作机制,为未来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促进学校公共卫生安全水平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结核病 传播动力学 防控策略 分子流行病学 疫苗接种策略 数字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上具有自适应行为的故障-恢复传播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志成 刘影 +1 位作者 陈钰书 唐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3-480,共8页
在故障-恢复动力学中,节点受内部或外部因素而故障失效后能够有概率自发恢复。考虑到未故障的节点存在避免故障的自适应行为,建立自适应网络上的故障-恢复传播模型。在该模型中,活跃节点为了改善自身局域环境以降低外部故障概率,将主动... 在故障-恢复动力学中,节点受内部或外部因素而故障失效后能够有概率自发恢复。考虑到未故障的节点存在避免故障的自适应行为,建立自适应网络上的故障-恢复传播模型。在该模型中,活跃节点为了改善自身局域环境以降低外部故障概率,将主动断开与故障邻居的连边,直到故障邻居恢复正常工作后再重新建立连接。基于点对近似思想建立了理论框架,用于预测故障率的时间演化趋势和系统的最终故障规模。大量的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预测的准确性,并发现系统具有相变和磁滞现象。在不同的自适应断边速率和外部故障速率下,自适应行为能使系统的磁滞区域产生或消失,系统将出现受初始故障规模影响的双稳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恢复传播动力学 自适应行为 点对近似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播动力学模型的超大型城市新发突发高致病性呼吸道传染病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罗佳瑶 雷志群 +4 位作者 闫小龙 王秋月 王睿 蒋红卫 魏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4-1270,共7页
目的探索中国超大型城市应对新发突发高致病性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时不同干预策略的效果,为有效应对新发突发呼吸道传染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构建易感-潜伏-感染-移出(SEIR)传播动力学模型,参考既往多种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致病性和传染性参... 目的探索中国超大型城市应对新发突发高致病性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时不同干预策略的效果,为有效应对新发突发呼吸道传染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构建易感-潜伏-感染-移出(SEIR)传播动力学模型,参考既往多种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致病性和传染性参数,并将其进行组合。模拟低、中、高传染性的新发突发高致病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中国1000万人口超大型城市暴发的场景下,比较实施不同非药物干预措施(NPIs)组合应对暴发后100 d内疫情的发展情况。结果高致病性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时,如果其传染性较低(R 0约为1.5),无需采取严格的NPIs就可以控制疫情。若其传染性为中等(R 0约为6),则需要根据其已有的感染规模采取不同强度的NPIs:在初始感染人数为50例时,采取中等强度的NPIs,100 d内可将感染及死亡比例控制在较低水平,病例所需住院床位控制在全国平均储备水平以下;但在已有感染规模超过100例时,则需要采取高强度的NPIs才能控制疫情发展。在其传染性极强(R 0约为10)的情况下,无论感染规模如何,应立即采取高强度NPIs才能有效控制疫情发展及感染、死亡规模。结论在面对新发高致病性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时,尽早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及感染规模采取合适的NPIs,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动力学 非药物干预措施 超大型城市 新发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8年宜昌市学校与非学校肺结核传播动力学模型研究
7
作者 刘乔 张皓 +6 位作者 陈秋萍 赵昀康 瞿会敏 Roger Frutos Laurent Gavotte 刘建华 陈田木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7-817,共11页
目的利用数学模型量化学校和非学校不同场所之间的结核病传播能力,为学校肺结核暴发疫情防控提供定量的循证依据。方法基于宜昌市传染病报告系统数据,通过调查收集结核病自然史参数和病例信息,将人口和报告的病例划分为学校和非学校两... 目的利用数学模型量化学校和非学校不同场所之间的结核病传播能力,为学校肺结核暴发疫情防控提供定量的循证依据。方法基于宜昌市传染病报告系统数据,通过调查收集结核病自然史参数和病例信息,将人口和报告的病例划分为学校和非学校两种场所,建立季节性和无季节性传播动力学模型,计算有效再生数(effective reproduction number,R_(eff))评估学校和非学校两种场所结核病传播能力。结果在研究期间,收集了来自湖北省宜昌市的43485例结核病病例的数据,其中学校结核病患者占3.39%。拟合优度分析表明,季节性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P<0.001)。季节性模型估计的结核病平均R_(eff)在宜昌市为0.21(IQR:0.16~2.92)。非学校结核病患者的平均R_(eff)是学校结核病患者的13倍。结论在该研究地区,结核病的传播性仍然不容忽视。非学校结核病患者相较于学校结核病患者传播能力更强。而结核病从非学校结核病患者到学校结核病患者的传播能力,对学校结核病患者有很大的影响。应严格采取具体的干预措施,如结核病筛查,以控制和预防学校结核病患者之间的结核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动力学模型 基本再生数 学校 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社团结构的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研究
8
作者 宋艳 杨倩 郭珊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9-805,共7页
为了研究复杂网络社团结构的传播机制与规律,在小世界和无标度网络的基础上,构建了2个具有社团结构的网络模型,这2种模型允许社团结构在个体和群体层面的连接方式不同.利用仿真模拟,分析了社团结构特性对传播动态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 为了研究复杂网络社团结构的传播机制与规律,在小世界和无标度网络的基础上,构建了2个具有社团结构的网络模型,这2种模型允许社团结构在个体和群体层面的连接方式不同.利用仿真模拟,分析了社团结构特性对传播动态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2个具有社团结构的网络模型中,随着模块度的变化,流行病的传播动态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演化趋势;社团内外不同的布线方式导致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不同,从而使得社团结构对流行病传播动态的影响机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社团结构 模块度 传播动力学 流行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传播动力学 被引量:23
9
作者 李翔 刘宗华 汪秉宏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10年第2期33-37,共5页
病毒的流行、谣言的散布、观点的传递都是在不同网络上的形形色色的传播现象,既存在着现象后的不同起因和特征,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共通的演化机理。汇总了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小组过去几年里在网络传... 病毒的流行、谣言的散布、观点的传递都是在不同网络上的形形色色的传播现象,既存在着现象后的不同起因和特征,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共通的演化机理。汇总了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小组过去几年里在网络传播动力学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传播动力学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及其新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夏承遗 刘忠信 +1 位作者 陈增强 袁著祉 《智能系统学报》 2009年第5期392-397,共6页
深刻理解传染病在社会群体中的传播规律、计算机病毒在因特网上的扩散过程是复杂系统和传染病动力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主要从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流行病的感染机制2个方面综述了当前国内外传播动力学研究的现状和最新进展,探讨... 深刻理解传染病在社会群体中的传播规律、计算机病毒在因特网上的扩散过程是复杂系统和传染病动力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主要从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流行病的感染机制2个方面综述了当前国内外传播动力学研究的现状和最新进展,探讨了传播动力学在疾病预防与免疫中的应用,最后指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例如带社区、层次结构的加权演化模型,动态网络结构下的疾病传播行为和微观感染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复杂网络 传播动力学 疾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传播动力学研究中的流行模拟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蔡全才 姜庆五 +4 位作者 郭强 徐勤丰 程翔 孙庆文 赵根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建立疾病传播动力学研究中模拟流行的方法。方法:在建立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Van guard DecisionPro软件中的Markov模型方法模拟疾病流行,以北京SARS流行模拟及模型的抽象研究为例说明其应用。结果:DecisionPro Marko... 目的:建立疾病传播动力学研究中模拟流行的方法。方法:在建立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Van guard DecisionPro软件中的Markov模型方法模拟疾病流行,以北京SARS流行模拟及模型的抽象研究为例说明其应用。结果:DecisionPro Markov模型可以直观地描述疾病传播动力学模型。在Markov模型中,各模型参数取值可以随时调整,并可通过编程实现;可以观察模型状态变量的实时变化,预测疾病的流行趋势;通过敏感性分析功能,可以研究模型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想定研究方法,可以定量评价输入参数变化对流行的影响。实例研究发现,该方法很适合流行模拟研究,可以用于干预措施效果的定量评价。结论:DecisionPro Markov模型方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模拟疾病流行的方法,可以用于传播动力学模型的抽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传播动力学 流行模拟 MARKOV模型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耦合网络及其传播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唐明 崔爱香 龚凯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11年第2期87-91,共5页
介绍国内外对耦合网络的研究进展,包括相关实证研究、耦合网络上的渗流理论和传播动力学的研究。
关键词 耦合网络 多层特性 渗流理论 传播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网络复杂特性及其传播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叶玉玲 李文卿 张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5-662,共8页
结合高速铁路网络的拓扑结构分析,建立了基于传播动力学理论的模型,研究突发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扩散规律及其传播过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分别构建了我国高速铁路物理网络和运输网络两个网络模型,并计算复杂网络条件下的相关统计特性指标... 结合高速铁路网络的拓扑结构分析,建立了基于传播动力学理论的模型,研究突发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扩散规律及其传播过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分别构建了我国高速铁路物理网络和运输网络两个网络模型,并计算复杂网络条件下的相关统计特性指标,从而判断高速铁路网络的类别和性质;同时基于高铁网络性质,建立了突发事件下列车晚点在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取值情况下的晚点传播扩散过程,并提出控制突发事件下列车晚点在网络中传播蔓延的措施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复杂网络 传播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传播动力学及预测模型效果初评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晓娜 李承毅 +5 位作者 方立群 冯丹 赵文娟 杨红 Sake J de Vlas 曹务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探索SARS的传播和流行规律及其与预防控制措施的关系;方法利用数学和传播动力学的方法,建立流行病学数学模型。将人群分为6类,即易感人群、暴露人群、疑似人群、确诊人群、恢复人群与死亡人群。应用天津市的流行资料调整各... 目的为进一步探索SARS的传播和流行规律及其与预防控制措施的关系;方法利用数学和传播动力学的方法,建立流行病学数学模型。将人群分为6类,即易感人群、暴露人群、疑似人群、确诊人群、恢复人群与死亡人群。应用天津市的流行资料调整各参数方程并进行拟合和模拟。结果基于确定性微分方程,对重要的流行参数给出了估计方法,评估疾病流行过程中的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结论模拟天津市SARS的流行情况,并对预防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提示在保持相应控制措施的情况下,SARS的流行是可以防止和控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流行病学数学模型 传播动力学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与舆情演化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小洋 何道兵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0-326,共7页
针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传统演化模型未引入动态参数等问题,结合传播动力学提出了一种动态扩散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舆情演化系统与数学模型。首先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其次对动态扩散网络进行了设计,并结合动... 针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传统演化模型未引入动态参数等问题,结合传播动力学提出了一种动态扩散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舆情演化系统与数学模型。首先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其次对动态扩散网络进行了设计,并结合动力学构建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数学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与现实社会真实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对比。结果表明:仿真结果数据与真实监测数据的相似度为0.838 6,相关系数为0.827 9;提出的数学模型揭示了微观个体信息与舆情传播的内在规律,与真实事件传播过程相吻合,证明了构建的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动态扩散网络 传播动力学模型 舆情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新闻社会效应的传播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瑞祥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6,共6页
大众传播动力学是分析环境新闻社会效应的重要理论框架。环境新闻报道要产生良性社会效应,要在三种动力机制作用下实现预期目标:通过环境新闻报道,推动"社会问题化"的实现(问题呈现层面);迅速形成社会动员态势(公众认知与态... 大众传播动力学是分析环境新闻社会效应的重要理论框架。环境新闻报道要产生良性社会效应,要在三种动力机制作用下实现预期目标:通过环境新闻报道,推动"社会问题化"的实现(问题呈现层面);迅速形成社会动员态势(公众认知与态度层面);获得及时有效的社会回应(实际行动层面)。社会问题化、媒体驱动型社会动员、媒体驱动型社会回应的形成与效果,是评价环境新闻报道质量与社会效应的三个重要的实践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新闻 社会效应 传播动力学 社会问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新冠奥密克戎BA.2和BA.5.2亚型毒株引发的本土疫情传播动力学分析及防控效果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雯婧 吴生根 +8 位作者 詹美蓉 黄峥强 蔡少健 陈武 欧剑鸣 黄杰锋 陈田木 邓艳琴 郑奎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65-1071,共7页
目的评价福建省2022年BA.2和BA.5.2毒株引发的本土疫情的防控措施迭代优化的科学性及防控效果,为应对未来新发或再发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传染病动力学理论,收集福建省2022年3月由BA.2亚型和2022年10月由BA.5.2亚型... 目的评价福建省2022年BA.2和BA.5.2毒株引发的本土疫情的防控措施迭代优化的科学性及防控效果,为应对未来新发或再发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传染病动力学理论,收集福建省2022年3月由BA.2亚型和2022年10月由BA.5.2亚型毒株引发的本土疫情的相关信息,建构带有潜伏期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新冠病毒感染的SEIAR(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asymptomatic-removed,SEIAR)模型,分析2起本土疫情的传播动力学特征,并评估防控效果。结果BA.2疫情的潜伏期为3 d(1~9 d),代间距为3 d(1~5 d),起始R t为3.0(95%CI:2.7~3.3),发病3170例;BA.5.2疫情的潜伏期为2 d(1~6 d),代间距为1 d(0~2 d),起始R t为1.9(95%CI:1.7~2.1),发病1540例;模型拟合BA.2和BA.5.2疫情的预测和实际发病数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χ_(BA.2)^(2)=31.53、χ_(BA.5.2)^(2)=27.88,P>0.05);如未启动应急响应,BA.2疫情将于4月7日达到高峰,估计峰值638035例;而BA.5.2疫情将于11月14日达到高峰,估计峰值685940例;BA.2疫情如提早发现1个潜伏期,规模将下降25.73%,提早2个潜伏期,将下降79.56%,推迟1个潜伏期,扩大13.72%;BA.5.2疫情如提早发现1个潜伏期,规模将下降35.04%,提早2个潜伏期,将下降92.47%,推迟1个潜伏期,扩大19.75%。结论2起本土疫情处置的指导思想和防控措施优化迭代,落实“四早”措施可有效降低疫情规模,且时机越早,控制成效越明显,这为防控新发或再发呼吸道传染病积累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传播动力学模型 新发或再发传染病 防控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在学习系统中知识流模型及其传播动力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付道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21,共8页
文章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德尔菲调查法确立泛在学习系统中信息传播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关系。其次通过文献分析、模式化研究和ISM模型方法,对泛在学习系统的知识流模型及其传播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结论:(1)泛在学习系统中知识... 文章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德尔菲调查法确立泛在学习系统中信息传播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关系。其次通过文献分析、模式化研究和ISM模型方法,对泛在学习系统的知识流模型及其传播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结论:(1)泛在学习系统中知识的流动依赖于系统中知识要素的相互影响,系统的知识流在信息传播的源头和目标之间来回游动,通过教学信息、传播者、信息链、编码、解码和吸收在泛在学习系统的上、中、下游三个部分间转移和流动,在外部环境和学习者内部心理因素的作用下,知识产生共享、应用和创新;(2)泛在学习系统中知识流传播动力机制主要由原动力、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三部分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学习 知识流模型 传播动力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四川部分包虫病传播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谦 陈凡 +7 位作者 张光葭 廖沙 喻文杰 何伟 王奇 李汭芮 霍芳 黄燕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第7期19-22,共4页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而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我国对包虫病的研究非常重视,对于包虫病发病机理、传播规律、防治策略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从棘球绦虫的作用、宿主免疫的影响、社会、经济行为因素等...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而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我国对包虫病的研究非常重视,对于包虫病发病机理、传播规律、防治策略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从棘球绦虫的作用、宿主免疫的影响、社会、经济行为因素等方面对青藏高原四川部分包虫病传播动力学的影响展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发病机理 传播动力学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P2P特定信息的传播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军平 蔡皖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6-99,113,共5页
鉴于P2P特定信息传播与传染病传播的相似性,传播动力学是P2P特定信息传播的最新研究方向。针对现有传播动力学模型都不能准确模拟P2P特定信息传播过程的问题,对现有的SEIR传播动力学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SEInR模型。该模型的主要特点包括... 鉴于P2P特定信息传播与传染病传播的相似性,传播动力学是P2P特定信息传播的最新研究方向。针对现有传播动力学模型都不能准确模拟P2P特定信息传播过程的问题,对现有的SEIR传播动力学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SEInR模型。该模型的主要特点包括:将传统的感染者(I)分为n个子类,每个子类赋予不同的模型参数;建立潜伏者(E)与移除者(R)之间的转换关系等。应用现代数学中的矩阵理论,得到SEInR模型的基本再生数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EInR模型比传统SEIR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模拟P2P特定信息传播过程,得到的基本再生数计算公式能够准确反映P2P特定信息的传播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特定信息 传播动力学 SEIR模型 基本再生数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