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自由度含局部闭链式码垛机器人动力学优化设计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良安 马寅东 +1 位作者 单家正 解安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36-341,共6页
提出一种4自由度含局部闭链式码垛机器人动力学优化设计方法。在建立其刚体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在目标轨迹及确定运动规律下,以机器人大臂与小臂关节驱动力矩基于目标轨迹上的最大值最小作为动力学优化目标。在此基础上,构造有约束... 提出一种4自由度含局部闭链式码垛机器人动力学优化设计方法。在建立其刚体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在目标轨迹及确定运动规律下,以机器人大臂与小臂关节驱动力矩基于目标轨迹上的最大值最小作为动力学优化目标。在此基础上,构造有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并利用理想点法将该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成单目标优化问题加以解决。工程实例证明利用所提方法优化后得到的机器人尺度参数,能够使机器人在目标轨迹上的动力学性能明显改善,大臂与小臂关节驱动力矩峰值降幅分别为9.782%和8.207%,说明优化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垛机器人局部闭链轨迹规划 动力学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配气凸轮机构型线的动力学优化设计 被引量:13
2
作者 卢月娥 任述光 杨大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2-524,共3页
为减少内燃机配气机构的冲击振动 ,提高其动力性和经济性 ,用优化设计方法将配气机构简化为单质量振动系统 ,建立其动力学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以复合摆线 型凸轮为例 ,进行动力学优化设计 .结果表明 :优化方案和原方案相比 ,丰满系数... 为减少内燃机配气机构的冲击振动 ,提高其动力性和经济性 ,用优化设计方法将配气机构简化为单质量振动系统 ,建立其动力学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以复合摆线 型凸轮为例 ,进行动力学优化设计 .结果表明 :优化方案和原方案相比 ,丰满系数提高了 1.2 5 % ,动态最大正加速度在上升段下降 1% ,但在下降段上升了 5 % ,动态最大负加速度下降 6.4% ,系统动态速度及动态加速度振幅比未优化方案要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机构型线 动力学优化设计 内燃机 配气机构 单质量振动系统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超声封装高频换能器的动力学优化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福军 赵兴玉 +1 位作者 张大卫 武一民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6-540,共5页
为提高热超声封装效率、降低封装温度,研究了高频超声换能器的动力学优化设计.基于一维振动和波动理论,建立了换能器的解析模型,得到了压电振子、指数形聚能器和劈刀的波动方程.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参数化建模,分别对压电振子和聚... 为提高热超声封装效率、降低封装温度,研究了高频超声换能器的动力学优化设计.基于一维振动和波动理论,建立了换能器的解析模型,得到了压电振子、指数形聚能器和劈刀的波动方程.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参数化建模,分别对压电振子和聚能器进行优化设计.考虑材料、形状和尺寸对其振动特性的影响,得到了换能器最优模型.通过阻抗分析仪和多普勒激光测振仪对换能器进行电谐振和机械谐振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换能器在其工作频率附近不存在非纵振模态和其它寄生的振动形式,从而方便了超声信号发生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超声封装 超声换能器 动力学优化设计 激光多普勒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GA的动力学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毛保全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6-288,共3页
根据动力学优化设计问题的特点并利用复合形法对传统的GA进行了改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动力学优化设计方法。数值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结果正确 。
关键词 优化 遗传算法 动力学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子结构的探测器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树霖 刘莉 +2 位作者 陈昭岳 岳振江 孙浩然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68-975,共8页
针对传统结构优化设计中,精细化模型求解复杂结构动响应过于耗时的问题,引入保精度、高效的脉冲子结构方法,提出一种考虑结构动力学响应的优化设计流程,并对月球探测器太阳翼结构进行优化分析,获得了太阳翼结构设计参数,有效地提高了太... 针对传统结构优化设计中,精细化模型求解复杂结构动响应过于耗时的问题,引入保精度、高效的脉冲子结构方法,提出一种考虑结构动力学响应的优化设计流程,并对月球探测器太阳翼结构进行优化分析,获得了太阳翼结构设计参数,有效地提高了太阳翼动力学特性指标,改善了月球探测器关键位置处的动力学环境。结果表明,脉冲子结构方法可以有效应用于航天器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提高优化设计效率,所得优化结果对实际结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子结构方法 结构动响应分析 月球探测器 太阳翼 动力学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轴发动机振能转移优化设计方法与实验研究
6
作者 高永强 刘准 +1 位作者 廖明夫 陈忠斌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7-298,共12页
为优化带共用支承结构双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特性,使其在同等不平衡量下能够在较大的转速范围内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带共用支承结构双转子系统的振能转移优化设计方法,并对双转子系统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动力学特性计算和动力学... 为优化带共用支承结构双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特性,使其在同等不平衡量下能够在较大的转速范围内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带共用支承结构双转子系统的振能转移优化设计方法,并对双转子系统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动力学特性计算和动力学优化设计。优化后,该模型在各阶自激励模态下的可容度均超过0.8,能够满足可容模态设计要求。以某涡轴发动机为参考对象,设计并加工了一套带共用支承结构的双转子实验器,该实验器能够模拟4种不同刚度下带共用支承结构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使用该实验器进行了动力学特性计算验证实验,在4种刚度组合下,该实验器在各阶自激励模态下临界转速的误差均不大于7%,这表明建立的带共用支承结构双转子系统的模型是准确的。使用该实验器进行了不平衡响应峰值对比实验和抗振特性对比实验,与优化前的刚度组合相比,在最优的刚度组合下,动力涡轮的不平衡响应峰值降低了51.49%,最大许用不平衡量提升了79.21%,这说明振能转移优化设计对于降低动力涡轮的不平衡响应和提升动力涡轮的抗振特性效果显著。分别对振能转移优化前和振能转移优化后的实验器进行了长时间“共振”实验,优化前的实验器无法在临界转速处长时间运行,不满足可容模态设计要求,而对于优化后的实验器,动力涡轮在其自激励一阶模态临界转速处长时间运行时的不平衡响应增幅为5.37%,燃气发生器在其自激励一阶模态临界转速处长时间运行时的不平衡响应增幅为1.39%,能够满足可容模态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共用支承结构 动力学优化设计 振能转移 可容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学边界模拟中的振型修正与模态截断 被引量:15
7
作者 顾松年 高跃飞 姜节胜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9-614,共6页
对于航空复杂试件 ,通过柔性夹具动力学优化设计 ,模拟真实结构以为试件提供给试件的动力学边界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对振动试验中位移响应进行分析 ,强调指出 ,模拟结构真实动力学特性 ,要求试验试件与原试件的固频及振型一致。固... 对于航空复杂试件 ,通过柔性夹具动力学优化设计 ,模拟真实结构以为试件提供给试件的动力学边界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对振动试验中位移响应进行分析 ,强调指出 ,模拟结构真实动力学特性 ,要求试验试件与原试件的固频及振型一致。固频模拟较易实现 ,振型模拟则否 ,故文中主要关注振型模拟。对模态截断和振型修正这两个重要问题进行研究 ,给出以能量范数表示的模态截断判别函数 ,以及基于线性空间变换的振型修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特性 模态截断 振型修正 夹具动力学优化设计 环境振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月球探测器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昭岳 刘莉 岳振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02-1514,共13页
针对月球探测器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的分析耗时和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影响问题,提出了考虑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月球探测器结构快速优化框架。优化框架基于多域子结构运动综合方法,建立了月球探测器结构多域子结构模型,实现了模型规模的降低,... 针对月球探测器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的分析耗时和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影响问题,提出了考虑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月球探测器结构快速优化框架。优化框架基于多域子结构运动综合方法,建立了月球探测器结构多域子结构模型,实现了模型规模的降低,提高了模型分析效率;基于区间场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建立了结构参数不确定性模型,并开展了探测器结构参数区间灵敏度分析;基于区间可能度理论实现了不确定性优化问题的转换。通过两个优化算例进行方法验证,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本文的结构优化框架,可以明显提高结构优化效率;通过与确定性优化结果对比,验证了考虑结构不确定性的结构优化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探测器 力学环境 动力学优化设计 多域子结构方法 区间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数控内圆磨床开发设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如夫 孙庆鸿 +2 位作者 陈南 陈新 毛海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7-101,共5页
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是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高精度数控内圆磨床开发设计中的几项关键技术 :部件结构动力学优化的灵敏度分析、结合面动力学模型修正、主轴系统模型修正与优化的BP神经网络、分布频率的多重调谐阻尼器 ... 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是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高精度数控内圆磨床开发设计中的几项关键技术 :部件结构动力学优化的灵敏度分析、结合面动力学模型修正、主轴系统模型修正与优化的BP神经网络、分布频率的多重调谐阻尼器 (MTMD)抑制振动。利用上述技术开发的MK2 12 0A新型数控内圆磨床内孔磨削圆度已达 0 0 0 0 8~ 0 .0 0 11mm ,圆柱度 0 .0 0 15mm ,粗糙度Ra0 .1μm ,消除了表面的磨削振纹 ,而且整机重量比原磨床有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内圆磨床 机床动力学优化设计 转子系统 加工精度 部件结构 结合面 主轴系统 BP神经网络 模型 多重调谐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机传动链柔性建模与共振甄别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颜强 魏静 +1 位作者 张世界 郭剑鹏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57-1164,共8页
为精确对大型风电机组进行共振分析及优化,通过研究不同缩聚点个数的柔性齿对系统模态的影响,指出了柔性轮齿缩聚的必要性和推荐数量,并建立了考虑主轴柔性和齿轮传动系统全柔性的传动链动力学模型。根据求解的风机传动系统固有频率,提... 为精确对大型风电机组进行共振分析及优化,通过研究不同缩聚点个数的柔性齿对系统模态的影响,指出了柔性轮齿缩聚的必要性和推荐数量,并建立了考虑主轴柔性和齿轮传动系统全柔性的传动链动力学模型。根据求解的风机传动系统固有频率,提出共振甄别五大筛选原则,识别出系统潜在共振点,通过扫频时/频域分析,甄别出系统危险共振点。根据共振频率振型特点对齿轮箱进行了模型优化,依据共振点数量和风电机组重量决定优化方案,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以为大型风机多柔体动力学高精度建模和共振甄别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体动力学 大型风机传动链 潜在共振点甄别 动力学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度-质量-阻尼综合优化的船舶减振统一阻抗模型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德庆 杨康 王博涵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5-493,共9页
提出了船舶减振统一阻抗模型法,以结构阻抗值衡量减振能力,探讨同步进行刚度-阻振质量-阻尼材料综合配置的结构动力学布局优化设计。分别建立了基于结构原点阻抗、传递阻抗和阻抗级落差描述的三种动力学布局优化模型。以某军舰基座减振... 提出了船舶减振统一阻抗模型法,以结构阻抗值衡量减振能力,探讨同步进行刚度-阻振质量-阻尼材料综合配置的结构动力学布局优化设计。分别建立了基于结构原点阻抗、传递阻抗和阻抗级落差描述的三种动力学布局优化模型。以某军舰基座减振设计为例,验证所提出的统一阻抗模型法。算例中以基座各构件的厚度和大质量阻振方钢截面尺寸为尺寸设计变量,方钢和阻尼材料的布局为拓扑设计变量,利用模型映射变换方法,将该离散优化模型连续化。利用近似代理模型方法,求解该多频段动力学优化问题,验证刚度-阻振质量-阻尼材料同步优化设计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振动 动力学优化设计 减振 高传递损失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夹具与环境振动试验 被引量:21
12
作者 顾松年 姜节胜 周苏枫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阐明弹性夹具对环境振动试验的必要性 ,简介夹具动力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用试验验证不同动力特性的夹具对振动试验的影响 ,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提出修订现行环境振动试验规范的呼吁。
关键词 柔性夹具 动力特性 动力学优化设计 环境振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