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岛棉枯萎病对产量性状的贡献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余力 何玉梅 +1 位作者 海丽齐汗.哈力克 梅拥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46-1351,共6页
【目的】阐明海岛棉枯萎病病情指数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为选育抗枯萎病高产海岛棉品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加性-显性模型,对7个海岛棉品种(系)及其F1代17个组合病情指数和4个产量性状的资料,利用估算条件方差分量和预测条件遗传效应... 【目的】阐明海岛棉枯萎病病情指数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为选育抗枯萎病高产海岛棉品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加性-显性模型,对7个海岛棉品种(系)及其F1代17个组合病情指数和4个产量性状的资料,利用估算条件方差分量和预测条件遗传效应值的统计方法,分析苗期和花铃期枯萎病病指对4个产量性状的遗传影响。【结果】苗期病指对铃重有极显著的加性贡献(CRA=5%);花铃期病指对单株铃数有显著的加性贡献(CRA=100%);苗期病指和花铃期病指对铃数、铃重和皮棉产量均有极显著的显性贡献(贡献率为36%~53%)。病情指数对产量性状的加性效应贡献因亲本而不同;亲本V3、V4、V5单株铃数的加性效应达到了10%的显著水平,但两个时期病指对7个亲本单株铃数的加性贡献均为0.00,说明病指对单株铃数无显著影响;两期病指对亲本V2、V4、V6、V7的铃重具有正向极显著的加性贡献,对亲本V1、V3、V5的铃重具有负向极显著的加性贡献。两个时期的病指对多数组合的单株铃数、铃重、单株皮棉产量有正向极显著的显性贡献。【结论】海岛棉苗期和花铃期枯萎病病指对3个产量性状各遗传组分的贡献率大小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不同组合及其亲本两个时期的病指对产量性状不同遗传组分贡献的效应值因亲本和组合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棉 枯萎病 病情指数 产量 加性-显性模型 贡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型×环境互作下小麦氮代谢相关性状的遗传和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琳琳 王平 +4 位作者 王振林 孙爱清 杨敏 王春微 尹燕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9-560,共12页
【目的】选育氮高效的小麦品种,可有效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对环境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小麦氮代谢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为小麦氮高效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7个小麦品种及其组配的12个杂交组合,进行田间盆栽试... 【目的】选育氮高效的小麦品种,可有效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对环境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小麦氮代谢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为小麦氮高效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7个小麦品种及其组配的12个杂交组合,进行田间盆栽试验。设置3个氮水平,利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氮代谢相关的10个性状进行遗传与相关性分析。【结果】株高、开花期和成熟期单茎干物重、开花期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总量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花后氮素同化量受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影响较大,氮素利用效率、氮素生理效率以加性×环境互作效应为主。10个性状狭义遗传力总体不高(平均值为0.56),广义遗传力总体较高(平均值为0.881)。互作广义遗传力均达到1%显著水平,表明不同的氮水平对遗传表达有较大影响。氮素利用效率、氮素生理效率和开花期氮素积累量的互作狭义遗传力较大,表明不同氮水平对这些性状的选择效果不同。通过加性效应预测值得出,亲本DK138和JN10的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生理效率的加性效应为显著正效应。大多数组合的显性主效应与不同氮水平下的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在方向上不尽一致,表明小麦氮高效杂交后代的选择宜考虑特定的氮水平条件。显性效应预测值表明,组合JN10×W9903的氮素生理效率显性效应值最大且达到显著水平,是氮素生理效率较高的组合。相关分析表明,两两性状间以加性遗传相关为主。氮素生理效率与株高呈加性正相关关系,达到10%显著水平。除株高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外,氮素利用效率与其他性状间以显性环境互作相关为主。氮素利用效率与氮素生理效率之间的显性×环境互作相关系数达到10%显著水平。氮素利用率与氮素生理效率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相关系数为正值且达1%显著水平。【结论】通过性状分析表明,株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氮素生理效率的间接选择性状,氮素利用效率与氮素生理效率这两个性状进行协同改良。品种DK138和JN10可作为亲本以提高后代的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生理效率。杂交组合LM14×W9903表现出良好的后代选育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代谢 遗传 加性-显性模型 基因型×环境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黄矮病小麦品系粒重遗传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曹亚萍 张明义 +2 位作者 范绍强 宁东贤 王全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采用Griffing方法I,对抗黄矮病 (BYDV)小麦品系单株粒重、单穗粒重和千粒重遗传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3种粒重遗传符合加性 显性遗传模型 ,细胞质作用对千粒重影响较小 ,株粒重和穗粒重则存在明显核质互作 ;3个抗黄矮病品系中“临抗 1号”... 采用Griffing方法I,对抗黄矮病 (BYDV)小麦品系单株粒重、单穗粒重和千粒重遗传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3种粒重遗传符合加性 显性遗传模型 ,细胞质作用对千粒重影响较小 ,株粒重和穗粒重则存在明显核质互作 ;3个抗黄矮病品系中“临抗 1号”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方差最大 ,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也较高 ,亲本组合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为优良抗病丰产亲本 ,在抗病育种中有较大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矮病 小麦 抗病品系 粒重 遗传特 -显性遗传模型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麦饲草品质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瑞清 曹连莆 +2 位作者 李诚 邵红雨 李春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8-261,共4页
为了对小黑麦饲草品质性状进行深入研究,利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Ⅱ,采用加性-显性模型对6个小黑麦亲本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5个饲草品质性状的基因效应和遗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的遗传受加... 为了对小黑麦饲草品质性状进行深入研究,利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Ⅱ,采用加性-显性模型对6个小黑麦亲本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5个饲草品质性状的基因效应和遗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的遗传受加性、显性和上位性及环境效应控制,粗纤维、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的遗传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粗灰分的遗传受加性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饲草品质性状中除无氮浸出物外其它性状均表现出明显的自交衰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饲草品质 基因效应 -显性遗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M模型的油用向日葵籽实含油率动态发育遗传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包海柱 高聚林 +1 位作者 马庆 胡树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3-538,共6页
应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在内的加性-显性-母体遗传模型(ADM模型)及非条件和条件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环境下油用向日葵籽实含油率在发育时期的数据资料,估算油用向日葵籽实含油率在某一发育时间(0→t)或某一特定发育时... 应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在内的加性-显性-母体遗传模型(ADM模型)及非条件和条件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环境下油用向日葵籽实含油率在发育时期的数据资料,估算油用向日葵籽实含油率在某一发育时间(0→t)或某一特定发育时间段(t-1→t)的发育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油用向日葵籽实含油率的表现主要取决于显性遗传效应和母体遗传效应.种子核基因、二倍体母体植株基因在粗脂肪积累的不同发育时期存在着表达水平上的差异,加性遗传效应和母体效应存在发育期间的间断表达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开花后0 ~ 10d和30~40d的时段内未能检测到加性遗传效应,25d120d时段是加性效应表达的高峰期;显性效应在开花后的45d内均有极显著水平的表达,其中在开花后的15 ~ 30d的时段是显性微效多基因被激活及表达的活跃期,即杂种优势表现最为突出的时期;母体效应在开花后的35 ~ 45d内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其中最活跃期为开花后的40d135d时段;在开花后的20d内(开花后初期和中期),基因效应的表达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向日葵 含油率 -显性-母体遗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产量相关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崔荣彬 宁海龙 《大豆科技》 2010年第6期4-6,共3页
利用5个大豆品种配制的10个组合作为研究材料,运用朱军(1997)提出的包括加性、显性、上位、加性×环境、显性×环境、上位×环境效应的混合模型方法分析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大豆株高、节数、... 利用5个大豆品种配制的10个组合作为研究材料,运用朱军(1997)提出的包括加性、显性、上位、加性×环境、显性×环境、上位×环境效应的混合模型方法分析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大豆株高、节数、荚数和单株粒重的加性效应,节数、荚数和粒数的显性效应,株高和节数上位效应,株高和粒重的加性环境效应,5个产量相关性状的显性×环境效应,株高、荚数、粒数和粒重的上位×环境效应达到显著水平;株高和主茎节数、主茎节数和单株荚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株高和单株粒重、主茎节数和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等成对性状间的表型相关系数和遗传相关系数均为显著的正相关,表明这些成对性状可以协同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产量相关 -显性-上位模型 遗传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复交方式复杂遗传模型的构建与扩展
7
作者 许自成 朱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1-617,共7页
根据广义遗传模型的建模原理,以复交方式的交配设计为基础,扩展了三交和双交组合的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包括胚、胚乳、细胞质、母体效应4套遗传体系的种子模型;并系统地构建了三(双)交组合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关键词 作物 复交方式 遗传模型 -显性-上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耐低氮基因型的筛选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于明磊 秦智伟 +1 位作者 徐静静 周秀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6-51,共6页
以14个黄瓜基因型为筛选材料,将盛果期所检测的10个指标与耐低氮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发现叶绿素b含量是最理想的黄瓜耐低氮性筛选指标。以此指标筛选得到D0328和D0422两个叶绿素b含量最高和最低的品种,分别作为父本和母本形... 以14个黄瓜基因型为筛选材料,将盛果期所检测的10个指标与耐低氮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发现叶绿素b含量是最理想的黄瓜耐低氮性筛选指标。以此指标筛选得到D0328和D0422两个叶绿素b含量最高和最低的品种,分别作为父本和母本形成杂交组合。通过D0422×D0328构建6个世代(P1、P2、F1、F2、BC1P1和BC1P2)遗传分析体系,分析结果表明:黄瓜耐低氮性是数量性状,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其遗传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低氮指数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加性-显性模型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基因型差异的遗传行为研究
9
作者 汪李平 向长萍 王运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2-446,共5页
对硝酸盐含量有明显差异的2个小白菜品种江苏矮脚黄(P1)、上海青(P2)及其杂交一代(F1)、杂交二代(F2)和回交一代(B1、B2)6个群体共计460株进行了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并采用联合尺度检验法分析其硝酸盐含量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小白... 对硝酸盐含量有明显差异的2个小白菜品种江苏矮脚黄(P1)、上海青(P2)及其杂交一代(F1)、杂交二代(F2)和回交一代(B1、B2)6个群体共计460株进行了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并采用联合尺度检验法分析其硝酸盐含量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属于数量性状,其遗传表现符合加性 显性遗传模型,小白菜高硝酸盐含量对低硝酸盐含量性状为部分显性,显性度为0.45。通过对遗传力的估计值计算结果表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广义遗传力为56.1%,狭义遗传力为21.6%,显性作用和环境影响都较大。因此,选育低硝酸盐含量的品种,应注重在高世代(如F5或F6)进行选择,不宜采用个体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硝酸盐含量 品种 江苏矮脚黄 上海青 杂交一代 杂交二代 回交一代 群体 数量 遗传表现 -显性遗传模型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