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肚菌中功能活性物质的提取及精深加工研究进展
1
作者 商桑 尹旭敏 +4 位作者 曾小峰 颜蜜 刁源 曾顺德 高伦江 《南方农业》 2025年第3期111-114,共4页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真菌,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并含有多糖、多酚和维生素等多种功能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血糖、血脂和抗疲劳等功能。为给羊肚菌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的开发提供参考,综述了羊肚菌中...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真菌,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并含有多糖、多酚和维生素等多种功能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血糖、血脂和抗疲劳等功能。为给羊肚菌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的开发提供参考,综述了羊肚菌中功能活性物质的提取及精深加工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功能活性物质 加工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性淀粉微胶囊壁材在生物功能活性物质传递系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妍 马蓁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8-248,共11页
生物功能活性物质对机体有益,在启动、塑造和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中可发挥关键作用,采用以抗性淀粉为壁材的微胶囊包埋技术可有效解决生物功能活性物质体内利用率低及稳定性差等问题,同时具有不易被酶解、精准释放等良好特性。文章总结了... 生物功能活性物质对机体有益,在启动、塑造和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中可发挥关键作用,采用以抗性淀粉为壁材的微胶囊包埋技术可有效解决生物功能活性物质体内利用率低及稳定性差等问题,同时具有不易被酶解、精准释放等良好特性。文章总结了抗性淀粉微胶囊的常用制备方法及优势,简述抗性淀粉在不同生物功能活性物质传递系统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影响生物功能活性物质释放的因素,为后续抗性淀粉微胶囊的有关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淀粉 微胶囊 生物功能活性物质 释放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活性物质、抗氧化能力及有机酸的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卫春会 黄亮 +2 位作者 姚亚林 吴树坤 黄治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4,共6页
本文探究了山葡萄酒的功能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变化规律和相关性,并分析了山葡萄酒中有机酸的变化规律。利用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发酵过程中山葡萄酒中的功能活性物质、抗氧化能力和有机酸含量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表明:山... 本文探究了山葡萄酒的功能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变化规律和相关性,并分析了山葡萄酒中有机酸的变化规律。利用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发酵过程中山葡萄酒中的功能活性物质、抗氧化能力和有机酸含量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表明:山葡萄酒中的总酚和黄酮含量较丰富,分别可达(5482±36)和(1075±2)mg/L,花青素含量(334.8±7)mg/L;三种功能活性物质与Fe^(3+)还原力、DPPH·清除率及ABTS^(+)·清除率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山葡萄酒中的功能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酒石酸下降明显,柠檬酸和乙酸有少量增加,乳酸增加明显且168 h后含量达2.22 g/L。综上,山葡萄中的活性物质在发酵过程中能充分溶出,增强山葡萄酒的抗氧化能力,突出山葡萄酒的营养价值;有机酸中的酒石酸降低,增加了口感柔和的乳酸含量,使山葡萄酒口感明显改善,从而提高酒体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酒 功能活性物质 抗氧化能力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草的生物学功能及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超齐 常娟 +3 位作者 王平 尹清强 党晓伟 高天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417-3422,共6页
艾草是一类多年生的菊科蒿属植物。艾叶的营养活性物质有挥发性油类、黄酮类、三萜类和桉叶烷类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癌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艾草提取物及其加工的艾粉、艾杆等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或饲料原料,在... 艾草是一类多年生的菊科蒿属植物。艾叶的营养活性物质有挥发性油类、黄酮类、三萜类和桉叶烷类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癌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艾草提取物及其加工的艾粉、艾杆等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或饲料原料,在畜牧生产中已有报道,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艾草的主要营养活性物质及其组学功能、艾草在畜牧生产应用的现状,以期为艾草在畜牧生产上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营养活性物质 营养活性物质组学功能 畜牧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代谢的损伤防护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冯杨梦晓 德央 +5 位作者 任青兮 周志磊 姬中伟 罗桑江才 松桂花 毛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8-306,共9页
我国酒类产品消费市场日益庞大,与此同时也伴随着日益增加的健康风险。该文阐述了酒精在人体吸收、转运、排泄和分解的具体过程,分析了在此过程中可能对人体组织和器官造成的损伤。综述了能够减轻酒精损伤和加速醒酒解酒的功能活性物质... 我国酒类产品消费市场日益庞大,与此同时也伴随着日益增加的健康风险。该文阐述了酒精在人体吸收、转运、排泄和分解的具体过程,分析了在此过程中可能对人体组织和器官造成的损伤。综述了能够减轻酒精损伤和加速醒酒解酒的功能活性物质,并归纳总结了对应的作用机理。此外,对目前在研究中使用范围较广的酒精代谢动物模型进行了介绍,包括模式动物的选择、造模方法的优化以及早期生物标志物的识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代谢 酒精性肝损伤 活性功能物质 醒酒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荸荠与黑荸荠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魏连会 刘宇峰 +5 位作者 姬妍茹 董艳 杨庆丽 宋淑敏 石杰 孙兴荣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73,共6页
将荸荠与黑荸荠烘干磨粉处理,对其营养成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荸荠及其黑荸荠多糖,二者均由葡萄糖、D-半乳糖、D-阿拉伯糖组成,黑荸荠中D-半乳糖含量增加;通过对氨基酸组分的分析,发现荸荠中含有11种氨基酸,黑荸荠中含有13种氨基酸,黑... 将荸荠与黑荸荠烘干磨粉处理,对其营养成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荸荠及其黑荸荠多糖,二者均由葡萄糖、D-半乳糖、D-阿拉伯糖组成,黑荸荠中D-半乳糖含量增加;通过对氨基酸组分的分析,发现荸荠中含有11种氨基酸,黑荸荠中含有13种氨基酸,黑荸荠中氨基酸种类增加;黑荸荠中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还原糖、多糖等营养物质含量增高,主要矿物元素P、Fe、Na、Ca含量增加;功能活性物质黄酮、多酚、类黑精含量显著增加。与鲜荸荠相比,黑荸荠中营养物质和功能活性成分含量均增加,因此黑荸荠可作为荸荠的一种新的加工产品来提高其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荸荠 荸荠 营养成分 氨基酸 功能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3
7
作者 汤虎 张浩 +5 位作者 栾倩 黄凤洪 郑明明 邓乾春 向霞 杨陈 《农产品加工》 2016年第11期43-47,共5页
微胶囊因其优越的结构和性能特征使得微胶囊技术成为当今世界重点发展的技术之一,它的出现解决了工业领域中的许多难题。通过阐述微胶囊的优良特性、常用壁材分类、主要制备技术,以及微胶囊在化妆品、医药、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对微... 微胶囊因其优越的结构和性能特征使得微胶囊技术成为当今世界重点发展的技术之一,它的出现解决了工业领域中的许多难题。通过阐述微胶囊的优良特性、常用壁材分类、主要制备技术,以及微胶囊在化妆品、医药、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对微胶囊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壁材 芯材 功能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蓝莓果汁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能力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虹甫 杨鑫焱 +3 位作者 刘昕宇 张宇 满朝新 姜毓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27-133,共7页
利用植物乳杆菌LJ26发酵蓝莓果汁,利用Box-Benhnken设计响应面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确认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24 h和发酵剂接种量3%,获得的发酵蓝莓果汁中活菌数达1×10^9 cfu/mL。对发酵前后蓝莓果汁中功能活... 利用植物乳杆菌LJ26发酵蓝莓果汁,利用Box-Benhnken设计响应面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确认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24 h和发酵剂接种量3%,获得的发酵蓝莓果汁中活菌数达1×10^9 cfu/mL。对发酵前后蓝莓果汁中功能活性物质进行检测,发酵后果汁中酚类物质含量增加了43.42%,花青素含量提高了5.88%。通过体外自由基清除试验和Caco-2细胞氧化损伤缓解试验检测了发酵前后蓝莓果汁的抗氧化能力变化,结果发现发酵后蓝莓果汁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显著提高,缓解Caco-2细胞氧化损伤能力显著增强,证明植物乳杆菌LJ26可以作为提高蓝莓果汁品质的菌株,为蓝莓深加工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蓝莓发酵工艺 功能活性物质 抗氧化能力 CACO-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的药用价值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郭利群 冯凤兆 +3 位作者 吴琳 陈歆 周楷博 彭黎旭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11-17,共7页
辣木所含营养丰富,是一种功能神奇的热带保健植物,有着潜在的药用价值和悠久的利用历史。综述近年来辣木营养价值、医疗功效,以及所含功能活性物质的研究成果及辣木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展望辣木的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 辣木 药用价值 营养价值 功能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晾晒干燥特性及干燥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赛飞 周荣 +3 位作者 沈建 欧阳杰 马田田 白贞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2年第1期97-105,共9页
为探究新鲜海带在晾晒情况下海带总多糖、甘露醇和褐藻胶含量的变化,掌握其晾晒干燥特性并建立可准确预测干燥进程的干燥模型,以湿基含水率、干燥速率、干燥时间为指标,海带湿基含水率达到18%以下作为干燥终点,分析山东荣成海域海带在... 为探究新鲜海带在晾晒情况下海带总多糖、甘露醇和褐藻胶含量的变化,掌握其晾晒干燥特性并建立可准确预测干燥进程的干燥模型,以湿基含水率、干燥速率、干燥时间为指标,海带湿基含水率达到18%以下作为干燥终点,分析山东荣成海域海带在光照度大于30000 Lx且相对湿度小于70%情况下晾晒,湿基含水率以及海带总多糖、甘露醇和褐藻胶含量的变化,并用6个干燥数学模型拟合建立海带晾晒干燥模型。结果显示:海带根部厚度不同,但初始含水率接近,均在88%~92%之间。晾晒过程主要分为调整阶段、快速降水阶段和慢速降水阶段,干燥速率经历加速和降速两个阶段。不同的新鲜海带,其初始总多糖、甘露醇、褐藻胶含量有差异,经长时间晾晒后,总多糖含量下降最大,褐藻胶次之,甘露醇变化最小。使用6个常见的干燥数学模型拟合分析,Page模型R^(2)的均值为0.990,均方根误差R_(MSE)的均值为0.0224,最能准确描述海带晾晒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情况。选择建模外的一组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得出M_(R)模拟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95(P<0.05),两者显著相关,表明该模型可以相对较好地描述新鲜海带在自然晾晒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本研究成果可为后期与热泵的联合干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海带 晾晒干燥 功能活性物质 干燥模型 水产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威宁短柱油茶与册亨红球油茶籽油品质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龙莉 高超 +4 位作者 杨露 廖德胜 韦红莉 仇杰 周运超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3-191,共9页
为探明我国贵州地区独特的高寒山区和低热河谷区2个自然环境下本地特有油茶物种的油茶籽油品质的差异性,同时选育优质木本油料品种,从威宁短柱油茶和册亨红球油茶种质资源中筛选出稳产、抗病的优株共计14份,对2种类型油茶单位冠幅产量... 为探明我国贵州地区独特的高寒山区和低热河谷区2个自然环境下本地特有油茶物种的油茶籽油品质的差异性,同时选育优质木本油料品种,从威宁短柱油茶和册亨红球油茶种质资源中筛选出稳产、抗病的优株共计14份,对2种类型油茶单位冠幅产量、茶籽油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与功能性活性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油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威宁短柱油茶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册亨红球油茶,而单位冠幅产量低于册亨红球油茶;2种茶籽油的脂肪酸均由SFA、MUFA和PUFA组成,3种成分含量最高的分别为WN-8(14.72%)、QXN-5(84.75%)和QXN-4(11.17%);茶籽油功能性活性物质主要包括α-VE、总酚、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7.90 mg/100 g(WN-1)~34.27 mg/100 g(QXN-3)、3.41 mg/kg(WN-9)~40.46 mg/kg (WN-8)、79.33 mg/kg (QXN-2)~364.73 mg/kg (WN-7)、204.40 mg/kg (WN-6)~350.10 mg/kg (WN-7)。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油脂质量排名前三的优株依次为WN-7、WN-8、WN-5,威宁短柱油茶籽油品质高于册亨红球油茶籽油,两者综合平均得分分别为0.275和-0.4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脂肪酸组分 功能活性物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