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方式对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及生育力的影响
1
作者 林啸笑 汤琳 +1 位作者 杨名洁 张百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0-898,共9页
目的比较不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方式对卵巢交界性肿瘤(BOT)患者的肿瘤预后及生育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2年10月121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BOT患者,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及生存曲线评估临床病理、手术方式... 目的比较不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方式对卵巢交界性肿瘤(BOT)患者的肿瘤预后及生育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2年10月121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BOT患者,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及生存曲线评估临床病理、手术方式及生育情况。结果121例BOT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期(RFS)率为65.8%,复发率为30.5%,53例患者尝试妊娠,40例(33.06%)成功妊娠。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的肿瘤复发、RFS和妊娠率无影响。多因素分析中,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Ⅱ期是同时影响BOT患者术后复发及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1,OR=6.504,95%CI=1.534~27.580;P=0.033,HR=2.589,95%CI=1.082~6.194),组织类型(黏液性)与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术后的复发风险呈负相关性(P=0.011,OR=0.270,95%CI=0.099~0.739)。单侧BOT的两种手术方式手术出血量(P=0.010)、术后住院时间(P=0.001)、抗生素使用时间(P=0.002)、瘤体破裂(P=0.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双侧BOT两组手术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年轻且有生育要求的BOT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术式都是安全有效的,综合评估临床病理因素后,可推荐单侧囊肿剥除术和双侧囊肿剥除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对于强烈意愿保留生育功能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晚的BOT患者,可在充分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谨慎进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术后尽快尝试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交界性肿瘤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复发 再生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卵巢交界性肿瘤61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宁蔚 廖治 +1 位作者 周飞 梅劼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45-550,共6页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T)的临床特征、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1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BO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7.66岁,67.21%的患者(41例)无明...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T)的临床特征、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1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BO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7.66岁,67.21%的患者(4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术前癌抗原125(CA_(125))升高者占74.14%(43/58),糖链抗原19-9(CA_(19-9))升高者占38.18%(21/56),人附睾蛋白4(HE4)升高者占8.70%(2/23)。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A期27例,ⅠB期8例,ⅠC期18例,ⅡB期2例,Ⅲ期6例。病理类型交界性浆液性卵巢肿瘤(S-BOT)32例,交界性黏液性卵巢肿瘤(M-BOT)27例,交界性浆黏液性卵巢肿瘤2例。M-BOT患者CA_(19-9)阳性率高于S-BOT者(60%vs 17.86%,P<0.05)。随访58例,9例复发,复发率15.52%。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与FIGO分期、肿瘤累及卵巢范围、卵巢手术方式有关(P<0.05),但多因素分析显示以上因素均不是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25例患者术后尝试妊娠,17例成功妊娠并足月分娩,1例正在妊娠;卵巢囊肿剥除组患者妊娠率高于单侧附件切除组(87.50%vs 64.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T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及肿瘤标志物,诊断时多为早期,年轻有生育要求患者可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手术方式首选附件切除术,早期BOT患者不推荐同时行分期手术。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者术后复发风险可接受,复发后可再次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交界性肿瘤 临床特征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预后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节多功能手术挡板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平 陈杨 夏于欣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0期6-6,共1页
安全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目前手术床的功能多变,样式新颖,各种类型的手术床体位安置垫、体位架、保护具等在各医院手术室中广泛应用。但如何安置有效且安全的手术体位,保证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成为众多手术参与者... 安全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目前手术床的功能多变,样式新颖,各种类型的手术床体位安置垫、体位架、保护具等在各医院手术室中广泛应用。但如何安置有效且安全的手术体位,保证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成为众多手术参与者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笔者根据临床操作经验,专门研制了一套操作简单、功能多变、价格低廉,同时可以满足不同手术体位需要,并有效防止患者坠床的手术挡板,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体位 功能手术挡板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环扎在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中的意义及争议 被引量:2
4
作者 黄佳明 姚书忠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95-497,共3页
随着子宫颈筛查技术的普及与规范,越来越多的年轻子宫颈癌患者被早期诊断,因此近年来子宫颈癌年轻化趋势越发明显,而此类人群往往有较强烈的生育要求,加之“二孩”、“三孩”政策的开放,生育年龄进一步推迟,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e... 随着子宫颈筛查技术的普及与规范,越来越多的年轻子宫颈癌患者被早期诊断,因此近年来子宫颈癌年轻化趋势越发明显,而此类人群往往有较强烈的生育要求,加之“二孩”、“三孩”政策的开放,生育年龄进一步推迟,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ertility-sparing surgery,FSS)逐渐受到更多妇产科医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医生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宫颈环扎 筛查技术 子宫颈癌 早期诊断 生育要求 生育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切除及评估在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中的价值和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蒋芳 向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86-488,共3页
子宫颈癌(cervicalcancer,CC)是发展中国家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应用和子宫颈癌筛查的推广,子宫颈癌的发生率在近几十年呈下降趋势,尽管如此,在2020年,全球仍有604000子宫颈癌新发病例和342000病例死于... 子宫颈癌(cervicalcancer,CC)是发展中国家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应用和子宫颈癌筛查的推广,子宫颈癌的发生率在近几十年呈下降趋势,尽管如此,在2020年,全球仍有604000子宫颈癌新发病例和342000病例死于子宫颈癌[1],并且,年轻女性依然是受影响的重要人群,子宫颈癌是20~39岁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切除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新发病例 子宫颈癌 年轻女性 下降趋势 癌症死亡 癌症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袁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479-2479,共1页
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是由我国著名的外科专家彭淑牖教授发明的。该手术解剖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普外、肝胆科等各类手术中。本科室在耳鼻喉科各类手术中尝试使用PMOD,体会到在鼻内镜手术中,PMOD有其独特的优势,使手术视野清晰,... 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是由我国著名的外科专家彭淑牖教授发明的。该手术解剖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普外、肝胆科等各类手术中。本科室在耳鼻喉科各类手术中尝试使用PMOD,体会到在鼻内镜手术中,PMOD有其独特的优势,使手术视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 手术 鼻内镜 应用 PMOD 手术并发症 外科专家 耳鼻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式移动多功能手术推车的研制和应用
7
作者 易秀兰 朱赤 +1 位作者 王以强 汪丽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9年第4期F003-F003,共1页
为了控制和杜绝交叉感染,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1996年1月,我们将手术室接送病人的推车进行改进,研制出一种轨道式移动多功能手术推车。该车1997年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为972416943),现介绍如下。1材料取长方... 为了控制和杜绝交叉感染,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1996年1月,我们将手术室接送病人的推车进行改进,研制出一种轨道式移动多功能手术推车。该车1997年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为972416943),现介绍如下。1材料取长方形不锈钢条,圆形钢管,不锈钢板,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推车 轨道式移动 功能手术推车 研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非侵袭性低级别浆液性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五例及文献复习
8
作者 李雷 冯凤芝 +5 位作者 范融 娄文佳 李源 仝佳丽 常晓燕 潘凌亚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285-289,共5页
目的分析卵巢非侵袭性低级别浆液性癌(low-grade serous carcinoma,LGSC)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病理诊断为卵巢非侵袭性LGSC且进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患者,对其临床病理特点、... 目的分析卵巢非侵袭性低级别浆液性癌(low-grade serous carcinoma,LGSC)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病理诊断为卵巢非侵袭性LGSC且进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患者,对其临床病理特点、手术过程和随访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共有5例非侵袭性LGSC且保留生育功能患者,中位年龄29岁(24~34岁);1例行开腹手术,4例行腹腔镜手术;4例手术行卵巢囊肿剔除,1例患者因为卵巢急性扭转坏死行受累附件切除。1例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为IB期,4例为IA期。所有患者术后均未接受进一步治疗。中位随访7个月(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复发,1例患者自然受孕且母胎情况良好。结论对于非侵袭性LGSC患者,能否保留生育功能、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术后的生育情况、复发率及随诊方案,仍是目前临床处理的棘手问题。本研究为年轻的非侵袭性LGSC患者提供了保留卵巢的选择,但患者的长期预后(包括生育和生存)尚有待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交界性肿瘤 微乳头亚型的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卵巢非侵袭性低级别浆液性癌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2
9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专业委员会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力保存专业委员会 +10 位作者 熊光武 张师前 李文 郭红燕 李蓉 刘开江 刘青 马晓欣 王刚 王颖梅 向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73-679,共7页
自1987年Dargent创立广泛子宫颈切除术(radical trachelectomy,RT)以来[1,2],早期子宫颈癌年轻患者的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ertility-sparing surgery,FSS)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以Dargent术式——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广泛子宫颈切除术(laparoscop... 自1987年Dargent创立广泛子宫颈切除术(radical trachelectomy,RT)以来[1,2],早期子宫颈癌年轻患者的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ertility-sparing surgery,FSS)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以Dargent术式——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广泛子宫颈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vaginal radical trachelectomy,LAVRT/VRT)为经典,开腹广泛子宫颈切除术(abdominal radical trachelectomy,ART)、腹腔镜广泛子宫颈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trachelectomy,LRT)、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广泛子宫颈切除术(robotic-assisted radical trachelectomy,RRT)等多种手术路径的RT并存,以子宫颈锥切术和单纯子宫颈切除术(simple trachelectomy,ST)等非根治性FSS为补充的新格局,使早期子宫颈癌年轻患者在治愈肿瘤的基础上达成生育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子宫颈癌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子宫颈切除术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年轻患者 腹腔镜辅助 手术路径 子宫颈锥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熊光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80-685,共6页
近年来,虽然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并明显呈年轻化趋势,但随着筛查的普及和诊断技术的进步,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比例大幅提高并得以及时手术治疗。但对于年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传统的手术方式,在肿瘤治疗的同时患者也丧失了生育能力... 近年来,虽然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并明显呈年轻化趋势,但随着筛查的普及和诊断技术的进步,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比例大幅提高并得以及时手术治疗。但对于年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传统的手术方式,在肿瘤治疗的同时患者也丧失了生育能力。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保证肿瘤治疗效果并保留其生育功能,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具有社会意义。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近年来逐渐受到妇科肿瘤学界的重视,如何在不降低患者生存率且不增加肿瘤复发率的情况下保留生育能力引起的讨论和争议日益增多。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副组长、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妇产科熊光武教授多年来一直关注这个问题的国际最新动态,也是国内最早的对年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进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SS)的专家之一,因此本刊邀请他就此手术的五个方面问题进行阐述,包括术前评估、术式选择和新辅助化疗(NACT)、淋巴结病理学评估、与妊娠相关问题的处理、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等,我刊在2021年4~8月连续刊登,并于2021年8月刊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师前教授和四川省肿瘤医院张国楠教授对此系列文章的专家点评,欢迎各位同道参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肿瘤医院 早期子宫颈癌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中国医师协会 妇科肿瘤学 肿瘤治疗效果 肿瘤复发率 专家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中与妊娠相关问题的处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光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89-594,共6页
近年来,虽然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并明显呈年轻化趋势,但随着筛查的普及和诊断技术的进步,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比例大幅提高并得以及时手术治疗。但对于年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传统的手术方式,在肿瘤治疗的同时患者也丧失了生育能力... 近年来,虽然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并明显呈年轻化趋势,但随着筛查的普及和诊断技术的进步,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比例大幅提高并得以及时手术治疗。但对于年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传统的手术方式,在肿瘤治疗的同时患者也丧失了生育能力。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保证肿瘤治疗效果并保留其生育功能,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具有社会意义。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近年来逐渐受到妇科肿瘤学界的重视,如何在不降低患者生存率且不增加肿瘤复发率的情况下保留生育能力引起的讨论和争议日益增多。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副组长、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妇产科熊光武教授多年来一直关注这个问题的国际最新动态,也是国内最早的对年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进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SS)的专家之一,因此本刊邀请他就此手术的五个方面问题进行阐述,包括术前评估、术式选择和新辅助化疗(NACT)、淋巴结病理学评估、与妊娠相关问题的处理、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等,我刊在2021年4~8月连续刊登,并将于2021年8月刊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师前教授和四川省肿瘤医院张国楠教授对此系列文章的专家点评,欢迎各位同道参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肿瘤医院 早期子宫颈癌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中国医师协会 妇科肿瘤学 肿瘤治疗效果 肿瘤复发率 专家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术式选择和新辅助化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光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5-389,共5页
近年来,虽然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并明显呈年轻化趋势,但随着筛查的普及和诊断技术的进步,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比例大幅提高并得以及时手术治疗。但对于年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传统的手术方式,在肿瘤治疗的同时患者也丧失了生育能力... 近年来,虽然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并明显呈年轻化趋势,但随着筛查的普及和诊断技术的进步,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比例大幅提高并得以及时手术治疗。但对于年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传统的手术方式,在肿瘤治疗的同时患者也丧失了生育能力。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保证肿瘤治疗效果并保留其生育功能,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具有社会意义。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近年来逐渐受到妇科肿瘤学界的重视,如何在不降低患者生存率且不增加肿瘤复发率的情况下保留生育能力引起的讨论和争议日益增多。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副组长、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妇产科熊光武教授多年来一直关注这个问题的国际最新动态,也是国内最早的对年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进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SS)的专家之一,因此本刊邀请他就此手术的五个方面问题进行阐述,包括术前评估、术式选择和新辅助化疗(NACT)、淋巴结病理学评估、与妊娠相关问题的处理、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等,我刊在2021年4~8月连续刊登,并将于2021年8月刊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师前教授和四川省肿瘤医院张国楠教授对此系列文章的专家点评,欢迎各位同道参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肿瘤医院 早期子宫颈癌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中国医师协会 妇科肿瘤学 新辅助化疗 肿瘤治疗效果 肿瘤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淋巴结病理学评估
13
作者 熊光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1-485,共5页
近年来,虽然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并明显呈年轻化趋势,但随着筛查的普及和诊断技术的进步,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比例大幅提高并得以及时手术治疗。但对于年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传统的手术方式,在肿瘤治疗的同时患者也丧失了生育能力... 近年来,虽然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并明显呈年轻化趋势,但随着筛查的普及和诊断技术的进步,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比例大幅提高并得以及时手术治疗。但对于年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传统的手术方式,在肿瘤治疗的同时患者也丧失了生育能力。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保证肿瘤治疗效果并保留其生育功能,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具有社会意义。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近年来逐渐受到妇科肿瘤学界的重视,如何在不降低患者生存率且不增加肿瘤复发率的情况下保留生育能力引起的讨论和争议日益增多。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副组长、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妇产科熊光武教授多年来一直关注这个问题的国际最新动态,也是国内最早的对年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进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SS)的专家之一,因此本刊邀请他就此手术的五个方面问题进行阐述,包括术前评估、术式选择和新辅助化疗(NACT)、淋巴结病理学评估、与妊娠相关问题的处理、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等,我刊在2021年4~8月连续刊登,并将于2021年8月刊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师前教授和四川省肿瘤医院张国楠教授对此系列文章的专家点评,欢迎各位同道参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肿瘤医院 早期子宫颈癌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中国医师协会 妇科肿瘤学 肿瘤治疗效果 肿瘤复发率 专家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手术在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中的应用优势及价值
14
作者 张旭垠 华克勤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2-605,共4页
几十年来,包括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在内的分期手术或减瘤术一直是卵巢恶性肿瘤治疗的常规标准手术方式。但在过去二十年中,随着发达国家和地区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未完成生育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数量亦不断增加。由于卵巢恶性肿瘤的标准... 几十年来,包括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在内的分期手术或减瘤术一直是卵巢恶性肿瘤治疗的常规标准手术方式。但在过去二十年中,随着发达国家和地区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未完成生育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数量亦不断增加。由于卵巢恶性肿瘤的标准手术治疗让女性患者丧失生育能力,因此,年轻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ertility sparing surgery,FSS)日渐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恶性肿瘤 双侧附件切除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分期手术 患者数量 微创手术 减瘤术 常规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睡眠紊乱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3
15
作者 查超超 李峙林 +1 位作者 王英伟 罗猛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9-1104,共6页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ND)可严重损害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延长住院时间,导致病死率增高及远期预后不良。睡眠紊乱被认为是诱发PND的重要因素,但其在PND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而围手术期积极干预睡眠紊乱能否有效预防PND亦存在...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ND)可严重损害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延长住院时间,导致病死率增高及远期预后不良。睡眠紊乱被认为是诱发PND的重要因素,但其在PND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而围手术期积极干预睡眠紊乱能否有效预防PND亦存在争议。为此,本文阐述了睡眠的基本功能与调控,围手术期睡眠紊乱的临床特征及其在PND发生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调控睡眠紊乱干预PND的潜在治疗策略,以指导临床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及远期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紊乱 全身麻醉 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睡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对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司尚坤 徐迎雪 +2 位作者 张维亮 季加富 张栋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348,共6页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中广泛表达,发挥神经-免疫调节作用。一方面,α7nAChR参与神经递质的传递、兴奋性信号的传导和突触可塑性的维持,对于保持神经认知功能的正常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α7n...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中广泛表达,发挥神经-免疫调节作用。一方面,α7nAChR参与神经递质的传递、兴奋性信号的传导和突触可塑性的维持,对于保持神经认知功能的正常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α7nAChR作为胆碱能抗炎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调节中枢系统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自噬等生理、病理过程,发挥免疫调节和神经保护作用,是改善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的潜在靶点。本文对α7nAChR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改善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手术 神经认知功能 胆碱能抗炎通路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方法及其疗效 被引量:5
17
作者 董频 李晓艳 +6 位作者 於子卫 金斌 祝江才 张佳 王国良 李莉 陈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探讨保全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和缺损一期修复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0年5月~2007年3月收治下咽癌患者39例,其中梨状窝癌27例,环后区癌8例,后壁区癌4例。以简便易行且损伤小为原则,在肿瘤切除的同时分别应用局部缝合、舌骨下肌群... 目的探讨保全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和缺损一期修复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0年5月~2007年3月收治下咽癌患者39例,其中梨状窝癌27例,环后区癌8例,后壁区癌4例。以简便易行且损伤小为原则,在肿瘤切除的同时分别应用局部缝合、舌骨下肌群皮瓣、胸大肌皮瓣、胃代食道等对缺损进行一期修复。结果胸舌骨肌肌筋膜瓣修补患侧喉梨状窝13例、咽后壁1例及咽舌根4例;环后、食道切除胃上提修复咽、食道7例;咽局部缝合5例;胸大肌皮瓣修补3例;替尔皮片修补4例,胸锁乳突肌皮瓣修补2例。患者在生存期内均获随访,约半数患者术后有轻度误咽,适应训练后好转;2例患者有误吸。所有患者喉功能均恢复,其中21例患者拔除套管后呼吸及发音功能正常,18例带套管呼吸。术后1a内死亡14例;术后存活〉3a有13例,〉5a有5例。颈部复发或颈淋巴转移再手术13例,最多手术次数6次;本组患者3a生存率43.3%(13/30),5a生存率37.5%(3/8)。结论根据下咽癌的不同部位和分期,选择保留喉功能的肿瘤切除术及咽、喉及颈段食管缺损的一期修复方法,可取得良好的功能恢复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肿瘤 皮瓣 咽修补术 功能保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裂区静脉形态分析在侧裂功能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易林华 李云林 +3 位作者 代金东 刘庆祝 马康平 郑瑞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267-2269,共3页
目的:通过对侧裂静脉形态的分析,评价在侧裂区功能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功能神经科手术治疗的33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男女之比为19∶14,平均年龄18.7岁(9~52岁)。结果:侧裂区大脑中浅静脉移行... 目的:通过对侧裂静脉形态的分析,评价在侧裂区功能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功能神经科手术治疗的33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男女之比为19∶14,平均年龄18.7岁(9~52岁)。结果:侧裂区大脑中浅静脉移行特点主要分为4型,1型为长干型49%(16/33),2型为短干疏松型15%(5/33),3型为短干紧凑型33%(11/33),4型为缺如型3%(1/33)。结论:侧裂区大脑中浅静脉移行特点主要存在4种分型,在侧裂区颅内电极放置和涉及额盖、颞盖和岛叶手术时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侧裂静脉 功能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脑语言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鹏 古妙宁 +3 位作者 蔡铁良 沈七襄 张正迪 施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脑语言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累及脑语言区并排除严重心肺疾病患者20例,于全麻下行开颅手术,术中唤醒前停用全麻用药,并以右美托咪定0.1~0.2μg·kg^-1·h^-1和瑞芬太尼0.0...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脑语言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累及脑语言区并排除严重心肺疾病患者20例,于全麻下行开颅手术,术中唤醒前停用全麻用药,并以右美托咪定0.1~0.2μg·kg^-1·h^-1和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维持,保持患者清醒至唤醒结束。观察并记录停药至清醒时间、唤醒时间、清醒时间,记录清醒程度和带管讲话状态评分,观察恶心、呕吐、躁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不良记忆。结果患者麻醉时间(563±48)min,手术时间(454±36)min,唤醒时间(58±21)min,停药至清醒时间(12±2)min,清醒时间(32±8)min。清醒期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aO2明显降低,PaCO2明显升高(P〈0.05)。患者清醒程度和带管讲话状态评分为优。无一例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躁动不良反应和不良记忆。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全麻下脑语言功能区手术的术中唤醒具有易调控、易唤醒、患者易配合、对循环、呼吸干扰轻微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功能手术 术中唤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下腺良性肿瘤功能性手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洁 何地 刘雁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230-237,共8页
下颌下腺切除术是治疗下颌下腺良性肿瘤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术后皮肤瘢痕、潜在的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和舌神经损伤,以及腺体摘除可能导致的口干等并发症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下颌下腺功能性手术日益被采用和改进,以... 下颌下腺切除术是治疗下颌下腺良性肿瘤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术后皮肤瘢痕、潜在的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和舌神经损伤,以及腺体摘除可能导致的口干等并发症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下颌下腺功能性手术日益被采用和改进,以期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本文围绕下颌下腺手术的美观切口设计,内镜和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的应用,以及下颌下腺区重要组织的功能保护等3个方面对下颌下腺良性肿瘤的功能性手术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良性肿瘤 下颌下腺疾病 功能手术 下颌下腺部分切除术 机器人外科手术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