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间接驱动柱几何内界面减速段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涂绍勇 蒋炜 +12 位作者 尹传盛 于承新 范征锋 袁永腾 蒲昱东 缪文勇 胡昕 李晋 杨轶濛 车兴森 董云松 杨冬 杨家敏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28,共7页
研究收缩几何下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增长对于惯性约束聚变靶丸降低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增长和混合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神光100 kJ激光装置上开展了辐射驱动柱几何内界面减速段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实验,观测到模耦合现象,以及收缩几... 研究收缩几何下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增长对于惯性约束聚变靶丸降低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增长和混合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神光100 kJ激光装置上开展了辐射驱动柱几何内界面减速段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实验,观测到模耦合现象,以及收缩几何独有的Bell-Plesset(BP)效应,理论预估BP效应导致的扰动增长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实验中观察到驱动不对称性引入的2阶模扰动,M2不对称性约为11%,提出了通过增加黑腔长度来优化驱动不对称性的方法。柱几何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增长研究将有助于理解收缩几何效应在高能量密度条件下对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增长的影响,为优化惯性约束聚变靶丸设计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几何 减速段 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间接驱动 惯性约束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F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实验中调制传递函数的测量 被引量:5
2
作者 袁永腾 缪文勇 +3 位作者 丁永坤 赵宗清 郝轶聃 曹柱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5-248,共4页
在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实验中,实际X光强度分布经过成像系统后会发生改变。要准确得到实际的光强分布,必须对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进行精确地测量。通过对刀口图像分析得到了系统的线扩散函数,再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调制传递函数,最后通... 在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实验中,实际X光强度分布经过成像系统后会发生改变。要准确得到实际的光强分布,必须对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进行精确地测量。通过对刀口图像分析得到了系统的线扩散函数,再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调制传递函数,最后通过维纳滤波和约束最小二乘方滤波两种方法对图像进行了重建,得到比较清晰的边界情况和图像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 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调制传递函数 线扩散函数 点扩散函数 图像重建 边缘扩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F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实验用柱状激波管的研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秀榕 周斌 +1 位作者 杜艾 李晓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0-86,共7页
在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中,点火靶丸表面(界面)的粗糙度和缺陷所产生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是决定点火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设计和研制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分解实验用靶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神光-Ⅱ激光装... 在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中,点火靶丸表面(界面)的粗糙度和缺陷所产生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是决定点火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设计和研制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分解实验用靶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神光-Ⅱ激光装置的特点,设计并研制了一种新型柱状激波管。该靶型由三种介质组成,分别为调制聚苯乙烯(CH)圆片、柱状碳气凝胶(CRF)和CH微套管。调制CH圆片和柱状CRF通过微加工技术装配到CH微套管内,封装后形成柱状激波管。介绍了该靶型的设计原理和详细的制备工艺,并对相应的靶参数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柱状CRF气凝胶具有较好的成型性,长度、直径和密度分别为1000μm、730μm和250mg·cm-3;CH圆片的厚度和直径分别为15μm和730μm,表面调制图形的周期和峰谷差分别为100μm和4.3μm;实验得到的柱状激波管的轴向和径向最大装配误差分别为2μm和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柱状激波管 柱状碳气凝胶 旋涂工艺 微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驱动柱内爆流体力学不稳定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吴俊峰 叶文华 张维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3-376,共4页
给出了LARED S程序对直接驱动柱内爆流体力学不稳定性模拟的物理方程,介绍了一种直接驱动柱内爆靶的结构,给出了模拟中使用活动网格追踪和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对OMEGA激光器直接驱动柱内爆实验物理模型进行了简化处理:使用理想气... 给出了LARED S程序对直接驱动柱内爆流体力学不稳定性模拟的物理方程,介绍了一种直接驱动柱内爆靶的结构,给出了模拟中使用活动网格追踪和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对OMEGA激光器直接驱动柱内爆实验物理模型进行了简化处理: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假设烧蚀层、标识层和内部填充材料为同一介质,只在密度上有差别;采用全电离和单温近似,在内爆过程中仅考虑热传导过程而忽略辐射和非局域电子热传导等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LARED S程序与LASNEX程序的计算结果基本上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直接驱动柱内爆 FCT算法 高精度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体力学平衡位形计算及其不稳定性模拟
5
作者 刘剑君 沈勇 沈治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0期7524-7528,共5页
论述了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磁流体力学平衡位形重建与计算、不稳定性计算与分析模拟研究中的主要技术。介绍该领域计算机模拟与仿真研究的进展与主要成果,对环流器二号托卡马克装置上典型的偏滤器位形的平衡重建及磁流体稳定性进行了模拟。
关键词 磁流体平衡位形 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聚变内爆流体不稳定性基础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立锋 叶文华 +58 位作者 陈竹 李永升 丁永坤 赵凯歌 张靖 李志远 杨云鹏 吴俊峰 范征锋 薛创 李纪伟 王帅 杭旭登 缪文勇 袁永腾 涂绍勇 尹传盛 曹柱荣 邓博 杨家敏 江少恩 董佳钦 方智恒 贾果 谢志勇 黄秀光 傅思祖 郭宏宇 李英骏 程涛 高振 方丽丽 王保山 王英华 曾维新 卢艳 旷圆圆 赵振朝 陈伟 戴振生 谷建法 葛峰峻 康洞国 张桦森 乔秀梅 李蒙 刘长礼 申昊 许琰 高耀明 刘元元 胡晓燕 徐小文 郑无敌 邹士阳 王敏 朱少平 张维岩 贺贤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0,共60页
激光聚变有望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一直是国际研究的前沿热点。目前实现激光惯性约束聚变所面临的最大科学障碍(属于内禀困难)是对内爆过程中高能量密度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引起的非线性流动的有效控... 激光聚变有望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一直是国际研究的前沿热点。目前实现激光惯性约束聚变所面临的最大科学障碍(属于内禀困难)是对内爆过程中高能量密度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引起的非线性流动的有效控制,对其研究涵盖高能量密度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流体力学、计算科学、强冲击物理和高压原子物理等多个学科,同时还要具备大规模多物理多尺度多介质流动的数值模拟能力和高功率大型激光装置等研究条件。作为新兴研究课题,高能量密度非线性流动问题充满了各种新奇的现象亟待探索。此外,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及其引起的湍流混合,还是天体物理现象(如星系碰撞与合并、恒星演化、原始恒星的形成以及超新星爆炸)中的重要过程,涉及天体物理的一些核心研究内容。本文首先综述了高能量密度非线性流动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梳理了其中的挑战和机遇。然后介绍了传统中心点火激光聚变内爆过程发生的主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在大量分解和综合物理研究基础上,凝练出了目前制约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内爆性能的主要流体不稳定性问题。接下来,总结了国外激光聚变流体不稳定性实验物理的研究概况。最后,展示了内爆物理团队近些年在激光聚变内爆流体不稳定性基础性问题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该团队一直从事激光聚变内爆非线性流动研究与控制,以及聚变靶物理研究与设计,注重理论探索和实验研究相结合,近年来在内爆重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问题的解析理论、数值模拟和激光装置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该研究方向在国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聚变 惯性约束聚变 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高能量密度物理 非线性流动 辐射流体力学 内爆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光Ⅱ装置上间接驱动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实验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吴俊峰 缪文勇 +12 位作者 王立锋 曹柱荣 郁晓瑾 叶文华 郑无敌 刘杰 王敏 江少恩 裴文兵 朱少平 丁永坤 张维岩 贺贤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9-76,共8页
在神光Ⅱ激光装置上开展了一系列辐射烧蚀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实验。平面靶烧蚀加速飞行轨迹实验结果与LARED-S模拟结果的比较表明腔壁辐射源能流明显小于激光注入孔的辐射能流,且辐射源的非平衡Planckian谱对靶的飞行轨迹和扰... 在神光Ⅱ激光装置上开展了一系列辐射烧蚀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实验。平面靶烧蚀加速飞行轨迹实验结果与LARED-S模拟结果的比较表明腔壁辐射源能流明显小于激光注入孔的辐射能流,且辐射源的非平衡Planckian谱对靶的飞行轨迹和扰动增长有重要影响。实验分别观测到初始小扰动幅度烧蚀RT明显的增长和初始大扰动幅度尖钉变窄和气泡变宽的清晰物理图像。通过提高空间分辨率,实验获得了二次和三次谐波的增长数据,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神光Ⅱ激光装置上开展的流体不稳定性实验考核了LARED-S程序的一维和二维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瑞利-泰勒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2A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扭曲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沈勇 董家齐 何宏达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7-453,共7页
扭曲模是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一种常见的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而安全因子(q)和比压(β)对扭曲模的产生、发展以及稳定化有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从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角度,基于HL-2A装置实验的一炮典型的偏滤器放电位形,研... 扭曲模是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一种常见的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而安全因子(q)和比压(β)对扭曲模的产生、发展以及稳定化有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从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角度,基于HL-2A装置实验的一炮典型的偏滤器放电位形,研究了安全因子q和极向比压卢。对内扭曲模和外扭曲模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参数条件下的扭曲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当磁轴上的安全因子q_0<1时,内扭曲模有可能不稳定。当q_0>1时,内扭曲模是稳定的。而极向比压卢。对内、外扭曲模都有去稳作用,峰化的等离子体电流剖面(或安全因子剖面)对扭曲模有稳定作用。有关扭曲模稳定化措施中,必须综合考虑安全因子剖面和等离子体比压值,以利于实现托卡马克高性能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扭曲模 安全因子 等离子体比压 HL-2A托卡马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不稳定性实验中条纹相机像场畸变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郝轶聃 袁永腾 缪文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03-1507,共5页
针对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问题,分析了X光条纹相机固有的像场畸变对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瑞利-泰勒不稳定性面向背光实验结果的大范围影响,利用非线性插值、非线性坐标变换及代数方法提出了针对该问题的专门的数据处... 针对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问题,分析了X光条纹相机固有的像场畸变对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瑞利-泰勒不稳定性面向背光实验结果的大范围影响,利用非线性插值、非线性坐标变换及代数方法提出了针对该问题的专门的数据处理方法,并给出了一个在实际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例子。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消除瑞利-泰勒不稳定性面向背光实验结果中的全局像场畸变影响。该方法结合傅里叶分析技术,较好地还原了扰动界面的真实频谱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场畸变 X光条纹相机 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预混火焰胞状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宁 张帆 +3 位作者 钟生辉 于江飞 彭志军 刘海峰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31,38,共8页
在一个恒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开展了一系列圆柱形膨胀乙醇预混火焰胞状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临界贝克莱数、扰动对数增长率和临界火焰半径等理论分析研究了乙醇预混火焰胞状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初始压力1MPa、初始温度358K、... 在一个恒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开展了一系列圆柱形膨胀乙醇预混火焰胞状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临界贝克莱数、扰动对数增长率和临界火焰半径等理论分析研究了乙醇预混火焰胞状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初始压力1MPa、初始温度358K、当量比0.8~1.6条件下,乙醇预混火焰胞状不稳定性非单调性增加,在当量比为1.2时不稳定性最为强烈。原因是热扩散(thermal diffusion,TD)不稳定性分子扩散影响明显,随着当量比的变化而急剧变化,当量比增加,扰动对数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相反,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对当量比并不敏感。此外,在当量比低于1.2时,几乎保持恒定的临界贝克莱数和急剧减小的火焰厚度导致临界火焰半径大幅下降,并在1.2处达到最小值。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显示出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 热扩散不稳定性 数值模拟 内燃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地壳厚度转变带动力学不稳定与前缘盆地构造挤压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建坤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5-502,共8页
太行山是我国最大地壳厚度转变带之一 .本文从地壳厚度转变带动力学不稳定性出发 ,应用地壳黏 -弹性、幂律流体本构关系开展了二维有限元模拟 .结果表明 ,由于山西高原重力荷载 ,太行山地壳厚度转变带将发生下地壳黏性流变 ,下地壳流变... 太行山是我国最大地壳厚度转变带之一 .本文从地壳厚度转变带动力学不稳定性出发 ,应用地壳黏 -弹性、幂律流体本构关系开展了二维有限元模拟 .结果表明 ,由于山西高原重力荷载 ,太行山地壳厚度转变带将发生下地壳黏性流变 ,下地壳流变将导致盆地区中、下地壳动力学性质脱耦 ,形成中、下地壳间近水平剪切 .这一剪切是诱发上地壳有效水平挤压应力在地壳厚度转变带不断减小、在盆地内不断增大的主要原因 .经 8.6Ma后 ,在3km高原重力作用下 ,盆地区上地壳可形成约 30MPa近水平挤压 .华北东部盆地北西西 -南东东的挤压主要受太行山地壳厚度转变带下地壳流变所造成的动力学制约 ,与区域板块作用导致的远程应力场可能无直接联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流变 力学不稳定性 有限元数值模拟 地壳厚度转变带 太行山 华北东部盆地 构造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冷原子-分子转化动力学:受激拉曼绝热过程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少英 刘杰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0-295,共16页
获得超冷分子是超冷原子分子物理领域的新的热点研究课题。分子具有更多的自由度,能级结构密集、复杂,直接激光冷却存在困难。目前,人们一般借助外场把超冷原子耦合获得超冷分子。受激拉曼绝热通道技术(stimulated Raman adiabatic pass... 获得超冷分子是超冷原子分子物理领域的新的热点研究课题。分子具有更多的自由度,能级结构密集、复杂,直接激光冷却存在困难。目前,人们一般借助外场把超冷原子耦合获得超冷分子。受激拉曼绝热通道技术(stimulated Raman adiabatic passage,STIRAP)作为其中一种非常有效地将超冷原子转化为超冷分子的方法已被广泛地研究。该文主要针对STIRAP过程中超冷原子-分子转化系统的动力学,绝热性、稳定性等理论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分子转化系统 受激拉曼绝热过程 暗态 绝热参量 绝热保真度 力学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内爆物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蒲昱东 陈伯伦 +18 位作者 黄天晅 缪文勇 陈家斌 张继彦 杨国洪 易荣清 韦敏习 杜华冰 彭晓世 余波 蒋炜 晏骥 景龙飞 唐琦 宋仔峰 江少恩 杨家敏 刘慎业 丁永坤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9-140,共12页
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利用辐射烧蚀驱动靶丸球形内爆,在减速阶段将内爆动能转化成热斑内能,同时压缩燃料,达到点火条件,实现聚变点火。根据目前认识,影响内爆压缩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内爆对称性、燃料熵增因子、内爆速度和混合。内... 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利用辐射烧蚀驱动靶丸球形内爆,在减速阶段将内爆动能转化成热斑内能,同时压缩燃料,达到点火条件,实现聚变点火。根据目前认识,影响内爆压缩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内爆对称性、燃料熵增因子、内爆速度和混合。内爆物理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发展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实验表征方法,获取这些影响因素随靶设计参数的变化规律,建立相应的实验调控能力,最终达到不断提升内爆性能的目的。为此,在内爆对称性方面,开展了Bi球自发光实验,用于研究点火脉冲前2ns驱动不对称性;在内爆速度方面,开展了球面弯晶单能流线实验,测量得到内爆速度和剩余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在混合方面,开展了内壳层示踪涂层内爆混合实验,测量得到环形发光图像。为考察综合内爆性能,在神光Ⅱ和神光Ⅲ原型装置上开展了DT内爆实验,获得了中子产额随初始靶参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内爆 内爆对称性 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照明实验用平面调制微靶的制备及参数测量 被引量:10
14
作者 叶君建 周斌 +3 位作者 徐翔 何钜华 沈军 傅思祖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11-1514,共4页
介绍了用于侧照明实验研究瑞利-泰勒流体力学不稳定性(Rayleigh-Taylor instability)实验的聚苯乙烯和铝平面调制微靶的制备工艺。通过图形转移,靶型切割和装配工艺的控制,结合靶参数测量,获得了厚度在几十μm、表面具有波长50μm和55μ... 介绍了用于侧照明实验研究瑞利-泰勒流体力学不稳定性(Rayleigh-Taylor instability)实验的聚苯乙烯和铝平面调制微靶的制备工艺。通过图形转移,靶型切割和装配工艺的控制,结合靶参数测量,获得了厚度在几十μm、表面具有波长50μm和55μm、振幅从几到几十μm、微靶宽度约为200μm、剖面正弦调制图形清晰的两种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利-泰勒(R-T)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聚苯乙烯 平面调制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光背光观测烧蚀面扰动引起内界面扰动的增长 被引量:6
15
作者 袁永腾 缪文勇 +12 位作者 丁永坤 鄢扬 赵宗清 刘慎业 刘忠礼 张继彦 黄翼翔 杨国洪 张海鹰 曹柱荣 胡昕 于燕宁 张文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5-628,共4页
侧向背光照相能直接反映靶表面扰动幅度的变化情况。在神光Ⅱ装置上,实验利用侧向背光照相技术,对烧蚀面扰动引起的内界面扰动增长进行了观测。实验结果表明,观察到的内界面扰动幅度大于期望值。分析认为,造成内界面较大扰动增长的原因... 侧向背光照相能直接反映靶表面扰动幅度的变化情况。在神光Ⅱ装置上,实验利用侧向背光照相技术,对烧蚀面扰动引起的内界面扰动增长进行了观测。实验结果表明,观察到的内界面扰动幅度大于期望值。分析认为,造成内界面较大扰动增长的原因主要是2维效应。X光辐照的主要是烧蚀面的中间部分,烧蚀面扰动引起的内界面的扰动就呈现出一幅从中间的扰动区域逐渐过渡到四周的图像。由此,提出了新的靶优化设计方案,应尽可能减小沿背光方向的样品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烧蚀面 侧向背光照相 2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F分解实验用双介质调制靶的研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秀榕 周斌 +1 位作者 杜艾 李晓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8-123,共6页
为了研究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用靶丸不同密度界面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增长,设计并制备了聚苯乙烯(CH)/碳气凝胶(CRF),CRF/硅气凝胶(SiO2)和CH/Al三种双介质调制靶。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密度分别为250和800mg/cm3的CRF气凝胶薄片;... 为了研究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用靶丸不同密度界面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增长,设计并制备了聚苯乙烯(CH)/碳气凝胶(CRF),CRF/硅气凝胶(SiO2)和CH/Al三种双介质调制靶。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密度分别为250和800mg/cm3的CRF气凝胶薄片;采用激光微加工工艺分别在两种不同密度的CRF薄片和工业用纯Al箔上引入调制图形;采用旋涂工艺在Al箔和CRF薄片(250mg/cm3)的调制表面制备一层CH薄膜,得到CH/Al和CH/CRF双介质调制靶,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CRF薄片(800mg/cm3)表面制备一层低密度SiO2气凝胶,得到CRF/SiO2双介质调制靶。采用电子天平、扫描电子显微镜、工具显微镜和台阶仪对所制备的CH/CRF,CRF/SiO2和CH/Al三种双介质调制靶进行靶参数测量。结果表明:三种双介质调制靶层与层之间结合紧密,界面清晰,调制图形为正弦,靶参数测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双介质调制靶 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碳气凝胶 旋涂工艺 激光微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 keV能点多层膜KB显微镜成像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伊圣振 穆宝忠 +4 位作者 蒋励 朱京涛 王占山 曹柱荣 董建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70-1774,共5页
研究了Kirkpatrick-Baez(KB)显微镜成像系统的结构设计、元件制备。通过分析掠入射角、放大倍数和反射镜曲率半径对成像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影响,确定了KB显微镜系统的初始结构参数,实现了2.5 keV能点多层膜KB显微镜的设计、制备以... 研究了Kirkpatrick-Baez(KB)显微镜成像系统的结构设计、元件制备。通过分析掠入射角、放大倍数和反射镜曲率半径对成像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影响,确定了KB显微镜系统的初始结构参数,实现了2.5 keV能点多层膜KB显微镜的设计、制备以及装调,在神光Ⅱ强激光装置上完成了像质标定实验。结果表明:2.5 keV能点多层膜KB显微镜在100μm视场内观测周期为20μm平面调制靶时的MTF高于0.6,与OMEGA装置同类型KB系统的空间分辨能力相当,明显优于现有的针孔相机和点投影成像技术。该显微镜与条纹相机配合,已成功实现对短扰动波长平面调制靶烧蚀演化行为的动态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kpatrick-Baez显微镜 等离子体诊断 调制传递函数 平面调制靶 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气凝胶/聚苯乙烯双介质柱状靶的研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秀榕 周斌 +6 位作者 徐翔 杜艾 钟艳红 张志华 沈军 吴广明 倪星元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43-1848,共6页
介绍了碳气凝胶/聚苯乙烯(CRF/CH)双介质柱状靶的制备方法。使用溶胶-凝胶法和微模具原位成型法制备了直径为820μm的间苯二酚-甲醛(RF)气凝胶微柱,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碳化后得到直径为730μm、密度为250 mg.cm-3的CRF微柱;采用浸渍... 介绍了碳气凝胶/聚苯乙烯(CRF/CH)双介质柱状靶的制备方法。使用溶胶-凝胶法和微模具原位成型法制备了直径为820μm的间苯二酚-甲醛(RF)气凝胶微柱,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碳化后得到直径为730μm、密度为250 mg.cm-3的CRF微柱;采用浸渍提拉法在CRF微柱柱面镀制一层厚度为26μm的CH薄膜,形成CRF/CH双介质结构;采用机械微切割技术制备了长度为1 mm,内径为730μm,壁厚为26μm的CRF/CH双介质柱状靶。实验研究了RF,CRF气凝胶微柱的制备工艺、微观形貌及CRF微柱轴向和径向的密度均匀性,探讨了影响CH薄膜厚度的主要因素,并对CH薄膜的表面形貌和两种材料之间的界面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双介质柱状靶 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碳气凝胶 提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均匀性对冲击波平面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业军 田宝贤 +3 位作者 王钊 梁晶 韩茂兰 汤秀章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91-695,共5页
利用两种方法研究了激光空间均匀性对冲击波平面性的影响。一种是根据冲击波在靶背卸载辐射可见光的平面性来判断冲击波平面性;另一种是基于成像型速度干涉仪测量的靶背自由面速度变化引起干涉条纹跃变间断面的平面性判断冲击波平面性,... 利用两种方法研究了激光空间均匀性对冲击波平面性的影响。一种是根据冲击波在靶背卸载辐射可见光的平面性来判断冲击波平面性;另一种是基于成像型速度干涉仪测量的靶背自由面速度变化引起干涉条纹跃变间断面的平面性判断冲击波平面性,同时由条纹移动后持续时间了解流体力学不稳定性演化情况。研究表明,不均匀性为2%的激光驱动的冲击波平面性较好,能发射高速飞片,且飞片具有很好的平面性与完整性;不均匀性为5%的激光产生的冲击波平面性很差,不能发射完整的高速飞片。说明激光均匀性对冲击波平面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F准分子激光 激光均匀性 冲击波平面性 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Al双介质调制靶的研制
20
作者 朱秀榕 周斌 +6 位作者 叶君建 谢志勇 杜艾 张志华 沈军 吴广明 倪星元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3-837,共5页
介绍了用于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实验的聚苯乙烯(CH)/Al双介质调制靶的制备方法。采用激光微加工工艺在50μm厚Al箔表面制备了调制周期为55μm、峰谷差为4.7μm的调制图形;采用旋涂工艺在Al箔表面制备了20μm厚CH薄膜,经过后期的微切割、微... 介绍了用于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实验的聚苯乙烯(CH)/Al双介质调制靶的制备方法。采用激光微加工工艺在50μm厚Al箔表面制备了调制周期为55μm、峰谷差为4.7μm的调制图形;采用旋涂工艺在Al箔表面制备了20μm厚CH薄膜,经过后期的微切割、微装配工艺,得到了宽度为200μm、总厚度为70μm的CH/Al双介质调制靶。该靶型于2010年在"神光-Ⅱ"激光装置中进行了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双介质 调制靶 激光微加工 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