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鹅副黏病毒分离鉴定与治疗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孜恒 徐久鹏 +5 位作者 卢佳慧 常伽翌 范雨欣 袁嘉欣 李龙飞 徐彤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7期12-12,共1页
鹅副黏病毒病(Goose Paramyxovirus Disease,GPMVD)是鹅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减少、腹泻以及神经症状,剖检变化为腺胃乳头出血、肠道有出血等。该病毒与鸡新城疫(NDV)同为副黏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属的单股... 鹅副黏病毒病(Goose Paramyxovirus Disease,GPMVD)是鹅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减少、腹泻以及神经症状,剖检变化为腺胃乳头出血、肠道有出血等。该病毒与鸡新城疫(NDV)同为副黏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属的单股RNA病毒,但其抗原性不同。鹅副黏病毒对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鹅均有致病性,给我国养鹅业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目前疫苗免疫接种仍是该病主要的预防措施。然而由于鹅副黏病毒疫苗基因型与NDV的差异,加上多数养殖场(户)对GPMVD了解较少,导致疫苗接种覆盖率偏低,防护效果不佳等,因此鹅副黏病毒病仍时有发生,给鹅类健康养殖带来严重的威胁。在此背景下,鹅副黏病毒病的准确诊断对于及时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疫苗免疫接种 腺胃乳头 治疗试验 神经症状 副黏病毒科 健康养殖 养鹅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禽副黏病毒病防控措施
2
作者 董永毅 吴坤 《农家致富》 2020年第21期42-43,共2页
水禽副黏病毒病是一种以消化道病理变化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对水禽的危害较大,雏禽死亡率可达90%以上,给水禽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病原学副黏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属。本病毒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具有囊膜,囊膜表... 水禽副黏病毒病是一种以消化道病理变化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对水禽的危害较大,雏禽死亡率可达90%以上,给水禽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病原学副黏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属。本病毒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具有囊膜,囊膜表面有大量辐射型纤突。病毒广泛存在于病禽的内脏器官内(脾脏、肝脏、肠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传染病 副黏病毒科 负链RNA病毒 病毒 雏禽 纤突 内脏器官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犬瘟热的综合防治
3
作者 李欢 《中国工作犬业》 2025年第2期61-62,共2页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鼬鼠科及浣熊科部分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以典型的双向热型,上呼吸道、肺及胃肠卡他性炎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同时,临床上也发现有少数病犬可在皮肤上形成湿疹样病变,最终...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鼬鼠科及浣熊科部分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以典型的双向热型,上呼吸道、肺及胃肠卡他性炎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同时,临床上也发现有少数病犬可在皮肤上形成湿疹样病变,最终会导致足底皮肤过度角化进而增厚,因此,该病也称作厚足底病。犬瘟热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为负链RNA病毒。研究发现,犬瘟热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敏感。生存最适PH为7.0,实验发现,该病毒在-70℃条件下可存活数年,冻干可长期保存。但对紫外线、热和干燥敏感,0℃以上感染力迅速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接触性传染病 神经症状 卡他性炎 副黏病毒科 存活数 浣熊科 有机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貂犬瘟热病毒RT-PCR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于红鸽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第10期72-73,共2页
水貂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属于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属(Morbillivirus)。形状多种,病毒直径大小多在150-300nm。本实验通过RTPCR技术检测了水貂病料中犬瘟热病毒的感染情况,建立具有快速、灵敏... 水貂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属于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属(Morbillivirus)。形状多种,病毒直径大小多在150-300nm。本实验通过RTPCR技术检测了水貂病料中犬瘟热病毒的感染情况,建立具有快速、灵敏的RT-PCR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RT-PCR检测方法 DISTEMPER 副黏病毒科 参考毒株 麻疹病毒 AGAROSE 瘟热 琼脂糖凝胶电泳 下游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W蛋白的细胞定位差异及其影响机制
5
作者 YANG YAN-LING XUE JIA TENG QING-YUAN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8-228,共1页
新城疫病毒(NDV)严重危害全球养禽业。该病原为有囊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Orthoavulavirus属。NDV含有6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6个主要的结构蛋白NP、P、M、F、HN和L。此外,P基因转录过程中还能通过特定位点的“RNA编辑”使... 新城疫病毒(NDV)严重危害全球养禽业。该病原为有囊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Orthoavulavirus属。NDV含有6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6个主要的结构蛋白NP、P、M、F、HN和L。此外,P基因转录过程中还能通过特定位点的“RNA编辑”使读码框发生移码产生非结构蛋白V和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蛋白 养禽业 副黏病毒科 负链RNA病毒 RNA编辑 结构基因 定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兽研发现B型禽偏肺病毒细胞受体
6
《家禽科学》 2016年第8期26-,共1页
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由王笑梅研究员和高玉龙研究员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贠炳岭在美国出版的《生物化学》(J Biol Chem)杂志上发表最新成果,首次鉴定出了禽偏肺病毒的细胞受体。禽偏肺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肺病毒亚科... 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由王笑梅研究员和高玉龙研究员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贠炳岭在美国出版的《生物化学》(J Biol Chem)杂志上发表最新成果,首次鉴定出了禽偏肺病毒的细胞受体。禽偏肺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肺病毒亚科肺病毒属。感染火鸡引起火鸡鼻气管炎,感染鸡引起肿头综合征。该病毒感染后,常伴随着细菌感染,死淘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肺病毒 细胞受体 鼻气管炎 哈兽研 感染鸡 博士研究生 死淘率 副黏病毒科 病毒感染 病毒亚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仙居县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吴雪军 张璐 +1 位作者 谢荣辉 张传亮 《浙江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23-25,共3页
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农业农村部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PP... 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农业农村部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PPR的临床表现与牛瘟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小反刍兽疫 动物传染病 一类动物疫病 副黏病毒科 横断面调查 浙江省仙居县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控 被引量:2
8
作者 江波 吴楠 《北方牧业》 2024年第21期30-30,共1页
鸡新城疫是威胁家禽养殖业的重要疾病之一,由新城疫病毒引起,在鸡群中可引起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表现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1病原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的病原为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 鸡新城疫是威胁家禽养殖业的重要疾病之一,由新城疫病毒引起,在鸡群中可引起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表现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1病原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的病原为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NDV属于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中的副黏病毒属(Morbillivirus)。副黏病毒科包含许多对家畜和野生动物具有重要影响的病原体,例如麻疹病毒和牛瘟病毒。副黏病毒属的成员通常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能够引起严重的疾病。NDV的基因组为单链负链RNA。成熟的NDV粒子呈球形,直径为120~3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养殖业 副黏病毒科 牛瘟病毒 新城疫病毒 麻疹病毒 鸡新城疫 NDV 高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小反刍兽疫疫苗临床免疫效果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利峰 《河南农业》 2024年第3期63-63,72,共2页
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口炎、腹泻和肺炎等症状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俗称“羊瘟”,以山羊、绵羊为主要易感动物,潜伏期一般为4~5 d,最长可达21 d,病羊排泄分泌物是... 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口炎、腹泻和肺炎等症状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俗称“羊瘟”,以山羊、绵羊为主要易感动物,潜伏期一般为4~5 d,最长可达21 d,病羊排泄分泌物是其主要传染源,羊只尤其是山羊感染后临床症状严重。该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羊养殖业健康发展,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法定报告动物疫病,在我国为一类动物疫病,采取强制免疫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一类动物疫病 易感动物 强制免疫 副黏病毒科 法定报告 排泄分泌物 羊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博州地区羊小反刍兽疫母源抗体跟踪检测分析报告
10
作者 徐国祝 叶克拉 +2 位作者 佐·德力格尔 袁德军 高杰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7期28-28,共1页
小反刍兽疫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易感羊群发病率可高达90%~100%,严重情况下病死率高达100%。目前,小反刍兽疫无特效治疗药物,以... 小反刍兽疫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易感羊群发病率可高达90%~100%,严重情况下病死率高达100%。目前,小反刍兽疫无特效治疗药物,以疫苗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是预防控制小反刍兽疫的有效策略,当前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对小反刍兽疫采用的就是以疫苗接种为主,落地检疫隔离等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控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特效治疗药物 疫苗免疫接种 接触性传染病 母源抗体 疫苗接种 副黏病毒科 分析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蓝眼病的流行与诊治
11
作者 翁善钢 《养猪》 2017年第4期109-110,共2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几种由副黏病毒科病毒引起的猪病。这些疾病包括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墨西哥的蓝眼病(blue eye disease);90年代在澳大利亚出现的梅那哥病毒病,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出现的尼帕病毒...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几种由副黏病毒科病毒引起的猪病。这些疾病包括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墨西哥的蓝眼病(blue eye disease);90年代在澳大利亚出现的梅那哥病毒病,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出现的尼帕病毒病。此外,我国从90年代末开始,一些地区也出现了猪源性副黏病毒感染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眼病 梅那哥病毒 尼帕病毒 繁殖障碍 副黏病毒科 猪源 临床症状 血凝性 核衣壳蛋白 猪病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宾市羊场小反刍兽疫、山羊痘二联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估
12
作者 熊丽文 《广西畜牧兽医》 2023年第6期259-260,共2页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也称羊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和绵羊均易感,山羊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也称羊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和绵羊均易感,山羊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山羊痘(Goat pox)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山羊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羊群感染该疾病时,皮肤、黏膜处会出现大量的丘疹、结痂、水疱,严重威胁羊群的生长发育,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一类动物疫病 山羊痘病毒 接触性传染病 副黏病毒科 OIE 羊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小反刍兽疫综合防控措施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国范 《中国畜牧业》 2022年第11期85-86,共2页
小反刍兽疫通常又被称为羊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的传染性疫病,山羊和绵羊均对该病易感。该病自2007年首次在我国西藏自治区暴发,此后经过了一段平稳期,但是自2013年以来,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 小反刍兽疫通常又被称为羊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的传染性疫病,山羊和绵羊均对该病易感。该病自2007年首次在我国西藏自治区暴发,此后经过了一段平稳期,但是自2013年以来,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多个省份都有发生,患羊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口炎以及腹泻等症状,可造成较高的死亡率,给我国的羊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传染性疫病 副黏病毒科 综合防控措施 羊瘟 口炎 麻疹病毒 平稳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瘟热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余良 《中国动物保健》 2015年第12期54-55,共2页
目前,宠物饲养量逐年攀升,尤其在大城市,各种名贵犬种更是数不胜数。然而,犬类的疾病发生率也在增加,且控制难度大,尤其是犬瘟热,成了犬的头号杀手,笔者现就犬瘟热病做一介绍,供广大同仁参考。犬瘟热,又名犬瘟,主要危害幼犬,病犬以呈现... 目前,宠物饲养量逐年攀升,尤其在大城市,各种名贵犬种更是数不胜数。然而,犬类的疾病发生率也在增加,且控制难度大,尤其是犬瘟热,成了犬的头号杀手,笔者现就犬瘟热病做一介绍,供广大同仁参考。犬瘟热,又名犬瘟,主要危害幼犬,病犬以呈现双相发热、鼻炎、严重的消化道障碍和呼吸道炎症等为特征,后期少数病例可发生脑炎,本病对养犬业危害较大。1病原体病原体是犬瘟热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瘟热 犬瘟热病 养犬业 呼吸道炎症 宠物饲养 副黏病毒科 麻疹病毒 双相 控制难度 疾病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犬瘟热 被引量:2
15
作者 项东 项颖 +5 位作者 郝铁兵 柴新娥 杨昊天 王志强 张鹏宇 王爽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第3期45-46,共2页
1病原犬瘟热病毒(CDV)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为单股负链RNA病毒,有囊膜。犬瘟热病毒主要引起犬科肉食动物发病,但也能感染其他品种动物。作为一种包膜病毒,CDV对周围环境中的抗氧化剂有抵抗力,但其易受紫外线杀伤,对热和干燥环境极为... 1病原犬瘟热病毒(CDV)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为单股负链RNA病毒,有囊膜。犬瘟热病毒主要引起犬科肉食动物发病,但也能感染其他品种动物。作为一种包膜病毒,CDV对周围环境中的抗氧化剂有抵抗力,但其易受紫外线杀伤,对热和干燥环境极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食动物 犬瘟热病毒 负链RNA病毒 副黏病毒科 干燥环境 周围环境 抗氧化剂 麻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瘟热的中西医诊疗经验谈 被引量:1
16
作者 覃维 黄启津 +1 位作者 王娟娟 王春利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年第5期181-181,共1页
1病原特点本病致病原是犬瘟热病毒(CDV),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单链RNA病毒,别称为麻疹犬瘟热群。CDV适存于负温度值以下环境条件,当寄居于有机物载体且避光保存则时感染活力无限延长。对50℃以上高温耐抗力不强,持续的干燥、光照... 1病原特点本病致病原是犬瘟热病毒(CDV),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单链RNA病毒,别称为麻疹犬瘟热群。CDV适存于负温度值以下环境条件,当寄居于有机物载体且避光保存则时感染活力无限延长。对50℃以上高温耐抗力不强,持续的干燥、光照(含紫外线)、高温作用可将其大量灭活;对各种抗菌素表现不敏感;对多种常规消毒剂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 副黏病毒科 病原特点 高温作用 负温度 麻疹病毒 致病原 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瘟热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丹 陈阳 +10 位作者 苗艳 陈亮 兰世捷 沈思思 张蕾 冯万宇 黄宝银 于晨龙 王爽 王岩 张军 《中国工作犬业》 2022年第10期46-48,共3页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感染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其分布范围广,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是影响犬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本文从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相似疾病的鉴别性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感染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其分布范围广,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是影响犬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本文从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相似疾病的鉴别性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有效防治犬瘟热疾病提供更多方法及思路。一、病原犬瘟热病毒(CDV)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成员之一,是一种单链RNA病毒。病毒粒子有球形、长丝状以及畸形病毒粒子,病毒粒子有囊膜,其中以球形病毒粒子占比最多,其直径在120~350 n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传染病 性传染性疾病 犬瘟热 球形病毒 副黏病毒科 病毒粒子 犬类 麻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瘟热的诊断与防治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安房 杨树国 +2 位作者 武传余 董圣鹏 类维青 《北方牧业》 2022年第13期31-31,共1页
犬瘟热的病原是犬瘟热病毒,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可达到30%~80%,是危害犬的头号大病。1病原犬瘟热病毒(CDV)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一种单股RNA病毒,病毒对热和干燥比较敏感,在50℃~60℃情况下,30分钟即可灭活... 犬瘟热的病原是犬瘟热病毒,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可达到30%~80%,是危害犬的头号大病。1病原犬瘟热病毒(CDV)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一种单股RNA病毒,病毒对热和干燥比较敏感,在50℃~60℃情况下,30分钟即可灭活,在较冷的温度下,可存活较长时间,如:在2℃~4℃情况下可存活数周,在-60℃情况下可存活7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接触传染 犬瘟热 副黏病毒科 RNA病毒 诊断与防治 麻疹病毒 发病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瘟热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晶鑫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第3期190-190,共1页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犬瘟热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本病以双相体温升高、急性鼻卡他和随后的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最早发现于18世纪后叶,是当前养...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犬瘟热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本病以双相体温升高、急性鼻卡他和随后的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最早发现于18世纪后叶,是当前养犬业危害最大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接触性传染病 神经症状 卡他性肺炎 养犬业 急性鼻卡他 副黏病毒科 胃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瘟热诊治
20
作者 陈建军 陈洁 许瑞伟 《四川畜牧兽医》 2020年第8期49-51,共3页
1流行病学犬瘟热病毒(CDV)为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麻疹病毒属的成员,与牛瘟病毒(RPV)和麻疹病毒(MV)同属,三者在病毒结构和超微形态上几乎相同。1.1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病毒存在病犬的脾、肝、淋巴结、胸水和腹水、唾... 1流行病学犬瘟热病毒(CDV)为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麻疹病毒属的成员,与牛瘟病毒(RPV)和麻疹病毒(MV)同属,三者在病毒结构和超微形态上几乎相同。1.1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病毒存在病犬的脾、肝、淋巴结、胸水和腹水、唾液、泪液、鼻涕、血液、心包液中,通过食物、空气、水、用具等传播。1.2发病情况1.2.1发病季节犬瘟热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较多。寒冷季节犬类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出现炎症,进而因免疫力下降而发生犬瘟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 牛瘟病毒 病毒结构 麻疹病毒 超微形态 呼吸道感染 寒冷季节 副黏病毒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