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5、PC7、VEGF-C、D及其受体VEGFR-3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转移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常超 王平 张利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42-748,共7页
背景与目的:浸润与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性,经血管和淋巴管播散是肿瘤转移的两条重要途径。淋巴管是实体肿瘤转移的最早通路之一,但与肿瘤血管相比,对肿瘤淋巴管的研究甚少。近年,随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 背景与目的:浸润与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性,经血管和淋巴管播散是肿瘤转移的两条重要途径。淋巴管是实体肿瘤转移的最早通路之一,但与肿瘤血管相比,对肿瘤淋巴管的研究甚少。近年,随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D,VEGF-D@以及多种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志物,如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hyaluronan receptor-1,LYVE-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肾小球足突膜蛋白(glomerular podocyte membrance mucoprotein,podoplanin@和同源异型盒转录因子(the 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or,Prox-1@等先后被鉴定,淋巴管生成已成为肿瘤转移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探讨前蛋白转换酶(proprotein convertase,PC@5、7,VEGF-C、-D及其受体VEGFR-3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在NSCLC发生发展、淋巴转移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以20例经病理确诊的NSCLC组织、肿瘤周边组织为实验组,以9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上述组织中PC5、PC7、VEGF-C、VEGF-D及VEGFR-3mRNA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NSCLC组织中PC5、PC7、VEGF-C、VEGF-D及VEGFR-3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肿瘤周边组织及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②PC5、PC7、VEGF-C、VEGF-D及VEGFR-3mRNA的表达量与NSCLC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但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P=0.000,P=0.000,P=0.012,P=0.000,P=0.004@、PTNM分期(P=0.011,P=0.012,P=0.013,P=0.011,P=0.028@显著相关。③PC5与VEGF-C(r=0.461,P=0.041@、VEGF-D(r=0.793,P=0.000@及VEGFR-3(P=0.498,P=0.026@mRNA表达存在相关性;PC7与VEGF-C(r=0.450,P=0.047@、VEGF-D(r=0.699,P=0.001@及VEGFR-3(r=0.616,P=0.004@mRNA表达存在相关性。并且,VEGF-C与VEGF-D(r=0.532,P=0.016@、VEGF-C与VEGFR-3(r=0.607,P=0.001@及VEGF-D与VEGFR-3mRNA的表达(r=0.451,P=0.048@均存在相关性。结论: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VEGF-D、VEGFR-3及调节其成熟的转换酶PC5、PC7mRNA在NSCLC中表达显著增高,并且通过VEGF-C、VEGF-D/VEGFR-3信号通路诱导淋巴管内皮细胞新生和淋巴管生成,促进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生长;VEGF-C、VEGF-D及其受体VEGFR-3可能成为检测NSCLC淋巴转移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分子指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是一种简单客观敏感的检测肿瘤微转移的方法,有助于早期肺癌淋巴微转移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蛋白转换酶5、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