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语言模型应用于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可信性研究
1
作者
朱国慧
陈春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评价“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中文大语言模型”在前牙美学修复领域问题解答中的可信性,并探究如何通过相关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已有模型在口腔专业问题解答中的可信度。方法:选取4个国内领先的中文大型语言模型——百川大模型3.0(A)...
目的:评价“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中文大语言模型”在前牙美学修复领域问题解答中的可信性,并探究如何通过相关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已有模型在口腔专业问题解答中的可信度。方法:选取4个国内领先的中文大型语言模型——百川大模型3.0(A)、智谱清言GLM-4(B)、文心一言3.5(C)及通义千问(D),针对十个典型前牙美学修复问题进行了测试。通过权威资料、学术文献及专家意见确立标准答案,并对比模型回答的准确性。采用柱状图直观展示各模型在每个问题上的召回率和幻觉率,以便于性能比较。在与大语言模型交互时加入了思维链(CoT)技术,观察是否能够对模型回答前牙美学修复相关问题时的召回率和幻觉率产生积极影响。针对A和B两款模型,打开联网功能,观察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是否可改进模型的回答质量。结果:A~D组模型平均召回率分别为0.4167±0.13、0.3505±0.20、0.3587±0.01和0.5619±0.04,平均幻觉率分别为0.4651±0.04、0.6946±0.13、0.5018±0.08和0.3119±0.09。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D组和A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D组在召回率和幻觉率上的优势较显著(t≈15.53,P<0.05)。引入CoT技术与模型交互,发现整体召回率有所提升,某些模型的幻觉率也出现了增长现象。当启用A模型和B模型的检索增强生成(RAG)功能时,显著提升了问题解答的召回率并降低了幻觉率(P<0.05)。结论: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所采用的方法或特性在提高答案准确性和减少不实信息方面显示出显著优势,在前牙美学修复问题解决上展现了更高的可信性。应用GoT虽能提升部分模型的正确率,也可能导致幻觉率上升。RAG策略能提高大语言模型的正确率,减少不实输出,增强模型在前牙美学修复领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前牙美学修复
召回率
幻觉率
思维链
检索增强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
8
2
作者
杨俊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25-126,共2页
目的 评价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76例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前牙美学修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铸瓷贴面修复,对照组采用树脂贴面修复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对比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
目的 评价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76例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前牙美学修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铸瓷贴面修复,对照组采用树脂贴面修复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对比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贴面完整率97.37%、颜色匹配率100.00%、边缘适合率100.00%、术后敏感率为0、患者治疗满意度97.3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将铸瓷贴面应用到前牙美学修复中,提高贴片的完整性、颜色匹配率及边缘适合性,提高修复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瓷贴面
前牙美学修复
术后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化微笑设计在前牙瓷贴面美学修复中的应用及其修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
17
3
作者
金巨楼
李韦萱
+2 位作者
刘定坤
邹俊东
刘志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6-921,I0008,共7页
目的:分析结合数字化微笑设计(DSD)进行前牙瓷贴面修复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及修复体的修复效果,探讨其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因四环素牙、氟斑牙、牙体着色、轻度釉质缺损和前牙散在间隙等原因要求进行美学修复,且临床诊断符...
目的:分析结合数字化微笑设计(DSD)进行前牙瓷贴面修复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及修复体的修复效果,探讨其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因四环素牙、氟斑牙、牙体着色、轻度釉质缺损和前牙散在间隙等原因要求进行美学修复,且临床诊断符合贴面修复适应证的患者32例共91颗前牙。术前采用DSD软件对患者进行牙齿形态的美学分析及虚拟修复效果的预览,并在设计结果指导下进行牙体预备,常规印模制取后制作IPS e-max瓷贴面,最后完成永久修复体的戴入。在治疗完成后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让患者对修复体的外形、与邻牙协调程度、颜色、发音、微笑效果和医患交流等6项内容作出满意度评价,并在治疗后1、3、6和12个月参照改良版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标准对瓷贴面的临床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对于各项调查内容的满意率均可达90%以上,其中对于微笑效果和医患交流2项满意率高达100%。将DSD应用于瓷贴面修复后,患者对于最终修复体的功能、美学效果和医患交流体验等各方面满意度较高。各时期修复体临床表现,修复后1个月,4颗牙齿出现轻度牙龈炎,3颗牙齿出现术后敏感;修复后3个月,1颗修复体出现不影响美观及功能的微小缺损,3颗牙齿出现牙龈轻度红肿,1颗修复体轻微变色;修复后6个月,1颗修复体出现切缘缺损,4颗牙齿出现轻度牙龈炎;修复后12个月,2颗牙齿出现修复体缺损,3颗牙齿修复体边缘欠密合,1颗牙齿出现牙龈炎。修复后出现牙龈炎症反应的患者在经过正确的口腔卫生指导后牙周状况均有明显好转,且上述缺损均不影响修复体的美观和功能,调磨后可正常使用,医患双方对修复体的修复效果均满意。结论:将DSD与瓷贴面修复联合应用是一种可获得较高患者满意度和理想修复效果的前牙美学修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美学修复
数字化微笑设计
瓷贴面
患者满意度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固化复合树脂前牙微创美学修复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
27
4
作者
王东杰
吴兵
陈晓红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通过注重美观和固位的细节,尽量保存牙体组织,达到前牙光固化复合树脂微创美学修复的完美效果。方法采用微创牙体预备,多色逐层、斜向分层充填固化,为使邻接关系得到自然恢复,采用雕形、轻压方式建立自然接触,不使用聚酯薄膜或成形...
目的通过注重美观和固位的细节,尽量保存牙体组织,达到前牙光固化复合树脂微创美学修复的完美效果。方法采用微创牙体预备,多色逐层、斜向分层充填固化,为使邻接关系得到自然恢复,采用雕形、轻压方式建立自然接触,不使用聚酯薄膜或成形片进行邻面成形等方法,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补牙体缺损。结果笔者对2003—2013年以来完成的2 000多颗前牙光固化复合树脂美学修复病例追踪观察,患者总满意率为95%。结论只要在固位及美观方面注重细节,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前牙美学修复效果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前牙美学修复
微创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动树脂注射充填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薛晶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3-661,共9页
随着流动树脂性能的提高,导板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流动树脂注射充填新技术在临床有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流动树脂的操作简便性和高度可塑性使其临床技术敏感性降低,结合导板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可优质、高效地完成复杂和疑难直接...
随着流动树脂性能的提高,导板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流动树脂注射充填新技术在临床有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流动树脂的操作简便性和高度可塑性使其临床技术敏感性降低,结合导板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可优质、高效地完成复杂和疑难直接粘接修复病例。本文对流动树脂材料的进展、注射充填技术的内涵和发展以及注射充填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和讨论,为流动树脂注射充填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树脂
注射充填技术
前牙美学修复
前牙
间隙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语言模型应用于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可信性研究
1
作者
朱国慧
陈春霞
机构
天津市口腔医院口腔修复一科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2,共5页
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2JCYBJC01240)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医学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3B175)
天津市口腔医院口腔修复学重点学科建设培育项目(编号:22XFZD6)。
文摘
目的:评价“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中文大语言模型”在前牙美学修复领域问题解答中的可信性,并探究如何通过相关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已有模型在口腔专业问题解答中的可信度。方法:选取4个国内领先的中文大型语言模型——百川大模型3.0(A)、智谱清言GLM-4(B)、文心一言3.5(C)及通义千问(D),针对十个典型前牙美学修复问题进行了测试。通过权威资料、学术文献及专家意见确立标准答案,并对比模型回答的准确性。采用柱状图直观展示各模型在每个问题上的召回率和幻觉率,以便于性能比较。在与大语言模型交互时加入了思维链(CoT)技术,观察是否能够对模型回答前牙美学修复相关问题时的召回率和幻觉率产生积极影响。针对A和B两款模型,打开联网功能,观察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是否可改进模型的回答质量。结果:A~D组模型平均召回率分别为0.4167±0.13、0.3505±0.20、0.3587±0.01和0.5619±0.04,平均幻觉率分别为0.4651±0.04、0.6946±0.13、0.5018±0.08和0.3119±0.09。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D组和A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D组在召回率和幻觉率上的优势较显著(t≈15.53,P<0.05)。引入CoT技术与模型交互,发现整体召回率有所提升,某些模型的幻觉率也出现了增长现象。当启用A模型和B模型的检索增强生成(RAG)功能时,显著提升了问题解答的召回率并降低了幻觉率(P<0.05)。结论: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所采用的方法或特性在提高答案准确性和减少不实信息方面显示出显著优势,在前牙美学修复问题解决上展现了更高的可信性。应用GoT虽能提升部分模型的正确率,也可能导致幻觉率上升。RAG策略能提高大语言模型的正确率,减少不实输出,增强模型在前牙美学修复领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前牙美学修复
召回率
幻觉率
思维链
检索增强生成
Keywords
Large language models
Anterior tooth aesthetic restoration
Recall rate
Hallucination rate
Chain of thoughts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分类号
R78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TP391.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
8
2
作者
杨俊秀
机构
宁夏银川市口腔医院修复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25-126,共2页
文摘
目的 评价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76例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前牙美学修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铸瓷贴面修复,对照组采用树脂贴面修复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对比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贴面完整率97.37%、颜色匹配率100.00%、边缘适合率100.00%、术后敏感率为0、患者治疗满意度97.3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将铸瓷贴面应用到前牙美学修复中,提高贴片的完整性、颜色匹配率及边缘适合性,提高修复的安全性.
关键词
铸瓷贴面
前牙美学修复
术后敏感
分类号
R783.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化微笑设计在前牙瓷贴面美学修复中的应用及其修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
17
3
作者
金巨楼
李韦萱
刘定坤
邹俊东
刘志辉
机构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6-921,I0008,共7页
基金
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研发项目资助课题(20180201056YY)
吉林省长春市地院(校、所)合作专项基金资助课题(17DY024)
文摘
目的:分析结合数字化微笑设计(DSD)进行前牙瓷贴面修复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及修复体的修复效果,探讨其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因四环素牙、氟斑牙、牙体着色、轻度釉质缺损和前牙散在间隙等原因要求进行美学修复,且临床诊断符合贴面修复适应证的患者32例共91颗前牙。术前采用DSD软件对患者进行牙齿形态的美学分析及虚拟修复效果的预览,并在设计结果指导下进行牙体预备,常规印模制取后制作IPS e-max瓷贴面,最后完成永久修复体的戴入。在治疗完成后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让患者对修复体的外形、与邻牙协调程度、颜色、发音、微笑效果和医患交流等6项内容作出满意度评价,并在治疗后1、3、6和12个月参照改良版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标准对瓷贴面的临床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对于各项调查内容的满意率均可达90%以上,其中对于微笑效果和医患交流2项满意率高达100%。将DSD应用于瓷贴面修复后,患者对于最终修复体的功能、美学效果和医患交流体验等各方面满意度较高。各时期修复体临床表现,修复后1个月,4颗牙齿出现轻度牙龈炎,3颗牙齿出现术后敏感;修复后3个月,1颗修复体出现不影响美观及功能的微小缺损,3颗牙齿出现牙龈轻度红肿,1颗修复体轻微变色;修复后6个月,1颗修复体出现切缘缺损,4颗牙齿出现轻度牙龈炎;修复后12个月,2颗牙齿出现修复体缺损,3颗牙齿修复体边缘欠密合,1颗牙齿出现牙龈炎。修复后出现牙龈炎症反应的患者在经过正确的口腔卫生指导后牙周状况均有明显好转,且上述缺损均不影响修复体的美观和功能,调磨后可正常使用,医患双方对修复体的修复效果均满意。结论:将DSD与瓷贴面修复联合应用是一种可获得较高患者满意度和理想修复效果的前牙美学修复方案。
关键词
前牙美学修复
数字化微笑设计
瓷贴面
患者满意度
效果评价
Keywords
aesthetic restoration of anterior teeth
digital smile design
porcelain veneer
patient satisfaction
clinical effect.
分类号
R78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固化复合树脂前牙微创美学修复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
27
4
作者
王东杰
吴兵
陈晓红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口腔科
北京市天通苑诊所口腔科
出处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37-139,共3页
文摘
目的通过注重美观和固位的细节,尽量保存牙体组织,达到前牙光固化复合树脂微创美学修复的完美效果。方法采用微创牙体预备,多色逐层、斜向分层充填固化,为使邻接关系得到自然恢复,采用雕形、轻压方式建立自然接触,不使用聚酯薄膜或成形片进行邻面成形等方法,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补牙体缺损。结果笔者对2003—2013年以来完成的2 000多颗前牙光固化复合树脂美学修复病例追踪观察,患者总满意率为95%。结论只要在固位及美观方面注重细节,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前牙美学修复效果优异。
关键词
复合树脂
前牙美学修复
微创
修复
Keywords
composite resin
aesthetic anterior tooth restoration
minimally invasive restoration
分类号
R78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动树脂注射充填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薛晶
机构
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
出处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3-661,共9页
基金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探索与研发项目-临床研究项目(LCYJ2023-YY-3)。
文摘
随着流动树脂性能的提高,导板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流动树脂注射充填新技术在临床有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流动树脂的操作简便性和高度可塑性使其临床技术敏感性降低,结合导板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可优质、高效地完成复杂和疑难直接粘接修复病例。本文对流动树脂材料的进展、注射充填技术的内涵和发展以及注射充填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和讨论,为流动树脂注射充填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流动树脂
注射充填技术
前牙美学修复
前牙
间隙
数字化
Keywords
flowable composite
injection technique
esthetic restoration of anterior teeth
anterior interdental space
digital
分类号
R781.0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语言模型应用于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可信性研究
朱国慧
陈春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杨俊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数字化微笑设计在前牙瓷贴面美学修复中的应用及其修复效果分析
金巨楼
李韦萱
刘定坤
邹俊东
刘志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光固化复合树脂前牙微创美学修复的临床体会
王东杰
吴兵
陈晓红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流动树脂注射充填技术的临床应用
薛晶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