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东省前汛期暴雨与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
被引量:
36
1
作者
纪忠萍
谷德军
+1 位作者
吴乃庚
谢炯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1-684,共14页
采用小波分析、功率谱和交叉谱分析、Lanczos滤波等方法探讨了1961—2008年广东省前汛期暴雨的变化及与影响广东省前汛期降水的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的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6月发生暴雨的日数明显增多,强度增强;...
采用小波分析、功率谱和交叉谱分析、Lanczos滤波等方法探讨了1961—2008年广东省前汛期暴雨的变化及与影响广东省前汛期降水的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的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6月发生暴雨的日数明显增多,强度增强;但90年代后期以来,前汛期暴雨的总日数却减少;前汛期暴雨总日数具有较明显的准6~7年周期振荡。广东省前汛期暴雨量占总降水量的37.7%,它与总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广东省前汛期降水与500 hPa关键区在大多数年份均存在显著的准单周、准双周振荡。虽然它们也存在30~60 d振荡,但不显著。500 hPa关键区与广东省前汛期降水在准双周振荡尺度上关系最密切,振荡超前或滞后的时间差在2 d之内。统计近48年4—6月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波谷前后3 d(个别4 d)广东省暴雨出现的概率为79%。采用典型个例的合成分析,得到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波谷附近有、无暴雨出现的大气环流场演变具有明显差异,可为广东省前汛期暴雨的中期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汛期暴雨
500
hPa关键区
准双周振荡
中期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61-2019年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的变化及前兆信号
被引量:
4
2
作者
于玲玲
纪忠萍
麦健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5-1126,共12页
为了提高前汛期降水集中期及雨量的短期气候预测能力,利用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59年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它在前冬大气环流场和海温场上的前兆信号及影响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近59年广东前汛期持...
为了提高前汛期降水集中期及雨量的短期气候预测能力,利用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59年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它在前冬大气环流场和海温场上的前兆信号及影响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近59年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过程108次,总日数398日,主要发生在5-6月,达到或者超过10日的长持续性暴雨过程主要出现在6月。持续性暴雨日数具有准2年、准7年及准12年的周期振荡;(2)前冬大气环流影响持续性暴雨日数异常偏多(少)的前兆信号:500 hPa欧洲(45°N-60°N,0°-30°E)脊(槽)偏强、西亚北部和中亚地区(30°N-50°N,50°E-70°E)及其以北的高空槽(脊)偏强,850 hPa南海北部(18°N-22°N,107°E-120°E)南风偏强(弱),它们主要通过调节后期东亚大槽和南海北部南风的强弱影响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3)前冬北太平洋中部(15°N-30°N,170°E-160°W)SST是影响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的SST关键区。在4~8年和8~18年尺度上它与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具有较好的相反变化关系。它通过影响后期大气环流影响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
汛期
持续性
暴雨
前
兆信号
前
冬大气环流关键区
前
冬SST关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雷达反演水汽在华南前汛期短时临近降水预报应用试验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诚忠
陈子通
+5 位作者
万齐林
林振敏
黄燕燕
戴光丰
钟水新
丁伟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1-810,共10页
为了改善数值预报模式短时临近降水预报能力,采用雷达水汽反演同化方案来提高模式初始水汽场质量.以华南精细预报模式对2013年5月进行了冷启动、热启动和热启动加雷达水汽同化等3个对比试验,并进一步详细分析2013年5月8-9日广东西南部...
为了改善数值预报模式短时临近降水预报能力,采用雷达水汽反演同化方案来提高模式初始水汽场质量.以华南精细预报模式对2013年5月进行了冷启动、热启动和热启动加雷达水汽同化等3个对比试验,并进一步详细分析2013年5月8-9日广东西南部到珠三角地区强降雨过程,探讨雷达反演水汽对短时临近降水预报的影响作用.分析结果显示3个试验结果反映精细模式冷启动不利于1~6 h的降水预报,模式热启动能较好预报前6h的降水,但对随后预报效果不佳.在热启动的基础上,考虑同化雷达反演的水汽后,不仅较好模拟前6h的降水,也可以预报出6~12h的降雨带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反演水汽
前汛期暴雨
短时临近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省前汛期暴雨与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
被引量:
36
1
作者
纪忠萍
谷德军
吴乃庚
谢炯光
机构
广州中心气象台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热带季风重点实验室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1-684,共14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预报员专项(CMATG2007Y04)
公益性行业(气象)专项(CTHY20100618)
+2 种基金
广东省科技厅项目(2006B37202004)
广东省气象局项目(2008A02)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0903)共同资助
文摘
采用小波分析、功率谱和交叉谱分析、Lanczos滤波等方法探讨了1961—2008年广东省前汛期暴雨的变化及与影响广东省前汛期降水的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的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6月发生暴雨的日数明显增多,强度增强;但90年代后期以来,前汛期暴雨的总日数却减少;前汛期暴雨总日数具有较明显的准6~7年周期振荡。广东省前汛期暴雨量占总降水量的37.7%,它与总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广东省前汛期降水与500 hPa关键区在大多数年份均存在显著的准单周、准双周振荡。虽然它们也存在30~60 d振荡,但不显著。500 hPa关键区与广东省前汛期降水在准双周振荡尺度上关系最密切,振荡超前或滞后的时间差在2 d之内。统计近48年4—6月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波谷前后3 d(个别4 d)广东省暴雨出现的概率为79%。采用典型个例的合成分析,得到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波谷附近有、无暴雨出现的大气环流场演变具有明显差异,可为广东省前汛期暴雨的中期预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前汛期暴雨
500
hPa关键区
准双周振荡
中期预报
Keywords
torrential rain in first rainy season
500 hPa key region
biweekly oscillation
medium-range forecast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61-2019年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的变化及前兆信号
被引量:
4
2
作者
于玲玲
纪忠萍
麦健华
机构
广东省气象台
中山市气象局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5-1126,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58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5096)。
文摘
为了提高前汛期降水集中期及雨量的短期气候预测能力,利用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59年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它在前冬大气环流场和海温场上的前兆信号及影响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近59年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过程108次,总日数398日,主要发生在5-6月,达到或者超过10日的长持续性暴雨过程主要出现在6月。持续性暴雨日数具有准2年、准7年及准12年的周期振荡;(2)前冬大气环流影响持续性暴雨日数异常偏多(少)的前兆信号:500 hPa欧洲(45°N-60°N,0°-30°E)脊(槽)偏强、西亚北部和中亚地区(30°N-50°N,50°E-70°E)及其以北的高空槽(脊)偏强,850 hPa南海北部(18°N-22°N,107°E-120°E)南风偏强(弱),它们主要通过调节后期东亚大槽和南海北部南风的强弱影响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3)前冬北太平洋中部(15°N-30°N,170°E-160°W)SST是影响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的SST关键区。在4~8年和8~18年尺度上它与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具有较好的相反变化关系。它通过影响后期大气环流影响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变化。
关键词
前
汛期
持续性
暴雨
前
兆信号
前
冬大气环流关键区
前
冬SST关键区
Keywords
Persistent rainstorm in the first rainy season
precursor signal
key region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pre-winter
key region of SST in pre-winter
分类号
P4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雷达反演水汽在华南前汛期短时临近降水预报应用试验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诚忠
陈子通
万齐林
林振敏
黄燕燕
戴光丰
钟水新
丁伟钰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1-81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075040
41475102
+5 种基金
41075083)
2013年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CMAGJ2013M34)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206010)
广东科技计划项目(2012A061400012
2011A032100006)
桂科攻1140004-1共同资助
文摘
为了改善数值预报模式短时临近降水预报能力,采用雷达水汽反演同化方案来提高模式初始水汽场质量.以华南精细预报模式对2013年5月进行了冷启动、热启动和热启动加雷达水汽同化等3个对比试验,并进一步详细分析2013年5月8-9日广东西南部到珠三角地区强降雨过程,探讨雷达反演水汽对短时临近降水预报的影响作用.分析结果显示3个试验结果反映精细模式冷启动不利于1~6 h的降水预报,模式热启动能较好预报前6h的降水,但对随后预报效果不佳.在热启动的基础上,考虑同化雷达反演的水汽后,不仅较好模拟前6h的降水,也可以预报出6~12h的降雨带变化趋势.
关键词
雷达反演水汽
前汛期暴雨
短时临近预报
Keywords
radar-retrieved water vapor
rainfall in annually first rainy season
short-range forecast
分类号
P43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东省前汛期暴雨与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
纪忠萍
谷德军
吴乃庚
谢炯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961-2019年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的变化及前兆信号
于玲玲
纪忠萍
麦健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雷达反演水汽在华南前汛期短时临近降水预报应用试验
张诚忠
陈子通
万齐林
林振敏
黄燕燕
戴光丰
钟水新
丁伟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