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阴癌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业委员会 吴强 +1 位作者 林仲秋 周晖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5-359,共5页
外阴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of the vulva)是一种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占所有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5%,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肿瘤可发生于外阴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组织,主要病理学类型有鳞癌、恶性黑色素... 外阴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of the vulva)是一种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占所有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5%,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肿瘤可发生于外阴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组织,主要病理学类型有鳞癌、恶性黑色素瘤、腺癌、基底细胞癌、肉瘤及转移性癌等。其中鳞癌、腺癌等外阴上皮性肿瘤的转移以淋巴转移为主,许多研究均显示外阴癌的预后与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外阴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等,手术治疗包括外阴肿瘤部位的根治性切除以及腹股沟淋巴结的系统性切除术等。因系统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术后发生下肢淋巴回流障碍、下肢和外阴淋巴水肿等并发症的几率较高,自1994年MD·安德森癌症中心Levenback等[1]发表第一篇关于外阴癌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研究成果之后,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00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斌等[2]开始了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技术研究;2012年,Levenback等[3]提出对于外阴肿瘤直径≤4 cm的早期外阴癌且腹股沟淋巴结没有明显肿大的患者,可以采用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取代腹股沟淋巴结系统性切除术;2017年江苏省肿瘤医院吴强等[4,5]研究发现,外阴癌腹股沟前哨淋巴结大多数位于耻骨联合两侧的耻骨结节旁,命名为耻骨结节旁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 江苏省肿瘤医院 临床研究成果 外阴癌 耻骨联合 腹股沟淋巴结 淋巴水肿 恶性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探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7
2
作者 韩涛 米成嵘 王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62-1764,共3页
目的分析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探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及应用细针穿刺抽吸的意义;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细针穿刺抽吸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32例。超声造影后观察前哨淋巴结,记录数目,进行细针穿刺抽吸检测淋巴... 目的分析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探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及应用细针穿刺抽吸的意义;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细针穿刺抽吸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32例。超声造影后观察前哨淋巴结,记录数目,进行细针穿刺抽吸检测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造影对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为78.13%(25/32)。前哨淋巴结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病理检查的敏感度为84.00%,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87.50%。结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细针抽吸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分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前哨淋巴结 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孙晓 丛斌斌 +7 位作者 邱鹏飞 张朝蓬 周正波 刘雁冰 陈鹏 赵桐 王春建 王永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评估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行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IM-SLNB)的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对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就诊的64例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行前瞻性单臂入组研究,采取腋窝淋巴结... 目的:评估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行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IM-SLNB)的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对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就诊的64例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行前瞻性单臂入组研究,采取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同时均应用新的核素注射技术进行IM-SLNB。结果:64例患者中内乳区前哨淋巴结(IM-SLN)显像为38例,显像率为59.4%(38/64)。38例IM-SLN显像患者中IM-SLNB成功率为100%(38/38),并发症发生率为7.9%(3/38),IM-SLN转移率为21.1%(8/38)。肿瘤位于内上象限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的患者,其IM-SLN转移率较高(P<0.001和P=0.017)。患者临床获益率为59.4%(38/64),其中12.5%(8/64)另接受了内乳区放疗、46.9%(30/64)避免了不必要的内乳区放疗。结论: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应进行IM-SLNB,尤其对于肿瘤位于内上象限及怀疑存在较多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的患者,以获得内乳区淋巴结的转移状态,指导乳腺癌患者内乳区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内乳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晓 王永胜 +5 位作者 陈鹏 周正波 李永清 刘雁冰 王春建 赵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652-165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患者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5月来自全国13家医院的325例接受SLNB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CIS患者237例,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M)患者88例,分析前哨...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患者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5月来自全国13家医院的325例接受SLNB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CIS患者237例,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M)患者88例,分析前哨淋巴结(SLN)的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等指标。结果:325例患者的SLN阳性率为6.15%。237例DCIS患音的SLN阳性率为3.80%,超声示肿瘤较大和高组织学分级的患者SLN阳性率较高。88例DCISM患者阳性率为12.5%,年轻患者SLN阳性率较高。结论:DCISM患者需要接受SLNB,接受乳房切除术的DCIS患者需要同时接受SLNB,接受保乳手术的DCIS患者可以不同时接受SLN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导管内癌 前哨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临床可疑腋淋巴结超声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晓 李太玉 +3 位作者 王永胜 陆作为 仲伟霞 周正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479-1482,共4页
目的:评估腋淋巴结可疑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行超声引导腋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57例超声提示腋淋巴结异常或腋淋巴结临床查体可触及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腋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测结果及... 目的:评估腋淋巴结可疑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行超声引导腋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57例超声提示腋淋巴结异常或腋淋巴结临床查体可触及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腋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测结果及常规病理结果。结果:超声引导腋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测乳腺癌可疑腋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3%、100%、80.9%、100%和50.5%。76.3%的患者通过针吸细胞学检测准确地预测了腋淋巴结转移,避免了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50.5%的超声提示腋淋巴结异常但针吸细胞学阴性的患者可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替代腋淋巴结清扫术。结论:超声引导腋淋巴结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测可快速、较为准确地判定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的状况,应该作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细针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崔仁忠 杨接辉 潘承欣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4期1584-1586,1590,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作为淋巴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收治并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作为淋巴示踪剂,对...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作为淋巴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收治并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作为淋巴示踪剂,对照组单用亚甲蓝为淋巴示踪剂,两组均先行常规SLNB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两标本均送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检出率、灵敏度、假阴性率、一致率和Kappa值分别为98.00%(98/100)、95.74%(45/47)、4.26%(2/47)、96.94%%(95/98)和0.860;对照组检出率、灵敏度、假阴性率、一致率和Kappa值分别为94.00%(94/100)、86.96%(40/46)、13.04%(6/46)、93.62%(88/94)和0.758。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灵敏度、假阴性率、一致率和Kappa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作为淋巴示踪剂具有实时可视,定位精确等优点,可获更高检出率、准确率,同时降低假阴性率,为乳腺癌外科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吲哚菁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晕下亚甲蓝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169例应用报告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建东 刘梅 +7 位作者 李席如 张艳君 李捷 郑一琼 马冰 晋援朝 陈凛 李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1期1006-1008,共3页
目的探讨乳晕下注射亚甲蓝示踪法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3月,对169例(年龄33~70岁,中位年龄45岁)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术中乳晕下注射亚甲蓝2 ml行... 目的探讨乳晕下注射亚甲蓝示踪法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3月,对169例(年龄33~70岁,中位年龄45岁)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术中乳晕下注射亚甲蓝2 ml行SLNB。SLN病理为阴性的患者,SLNB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163例(96.4%)成功实施SLNB,6例(3.6%)术中未能发现SLN,立即改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行SLNB的163例中,23例术中冰冻报告SLN癌转移,即行ALND;140例冰冻切片检查SLN未见癌转移。6例术后HE染色检查发现SLN存在1枚微转移淋巴结,5例接受ALND,1例拒绝行腋窝淋巴结清扫。135例SLNB代替ALND者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3~62个月),均未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亚甲蓝法SLNB安全、有效、简便易行,SLNB阴性的患者,可以替代AL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 乳腺癌 亚甲蓝 腋窝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定位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红 陈君雪 +1 位作者 张宏伟 谭云山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 对应用HE染色和不同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 ,SLN)转移进行评价。方法  7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 ,腋窝均未扪及肿大腋淋巴结 ,分别采用染料、核素及联合应用染料与核素的方法进行淋巴示踪 ,其中 ... 目的 对应用HE染色和不同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 ,SLN)转移进行评价。方法  7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 ,腋窝均未扪及肿大腋淋巴结 ,分别采用染料、核素及联合应用染料与核素的方法进行淋巴示踪 ,其中 6 0例找到SLN ,切除SLN后行腋淋巴结切除术。对SLN和其它腋淋巴结的病理组织学特点进行分析比较 ,并对SLN分别以抗CKAE1/AE3 、抗CK7、抗CK2 0 用Envision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在腋淋巴结阳性病人中SLN的转移率为 72 % ( 2 6 / 36 ) ,非SLN的转移率为 16 % ( 39/ 2 4 8) (P <0 .0 0 1)。对SLN进行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 ,可使 5 .0 %的病人的病理分期提高。应用抗CK7、抗CK2 0 、抗CKAE1/AE3 染色的灵敏度分别为 10 0 %、3.9%、10 0 % ,特异度分别为 10 0 %、10 0 %、10 0 % ,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 0 %、10 0 %、10 0 %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10 0 %、74 .5 %、10 0 %。结论 抗CK7和抗CKAE1/AE3 用于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肿瘤转移是敏感的指标 ,而抗CK2 0 对乳腺癌上皮细胞的敏感度差 ,不宜用于乳腺癌微转移的检测。对SLN应用免疫组化染色 ,可提高病理分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定位 免疫组织化学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新型示踪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盼盼 王永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31-1036,共6页
随着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成为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处理模式,关于活检示踪剂的研究成为乳腺癌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示踪剂包括蓝染料、核素及二者的结合,但这两种示踪剂存在的某些不足导致发达国家仅... 随着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成为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处理模式,关于活检示踪剂的研究成为乳腺癌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示踪剂包括蓝染料、核素及二者的结合,但这两种示踪剂存在的某些不足导致发达国家仅有60%的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国仅占约5%,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少。近年来,各种新型示踪剂的研究层出不穷,如吲哚菁绿、使用微气泡的对比增强超声和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等。该文回顾了这三种物质的特性及作为示踪剂的相关研究,这些新型示踪技术仍处于初级研究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实验以便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示踪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21
10
作者 贺新伟 王学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63-65,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患者运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的临床效果,为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将经协...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患者运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的临床效果,为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将经协商、会诊后采用SLNB治疗的70患者设为观察组,将80例采用ALND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均采用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生活质量调查,同时进行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肩关节最大外展角比较,以此评价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用时通过术后随访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比较,观察组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疼痛、活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2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最大外展角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2周、4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上肢麻木、上肢疼痛、活动受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肢淋巴结水肿、腋窝积液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NB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在控制术后并发症、改善上肢功能方面显著优于ALND,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能够替代ALND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淋巴结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谢海霞 常淑芳 孙江川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SLNB)用于宫颈癌早期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2001~2013年国内外关于SLNB确定早期宫颈癌盆腔... 目的:系统评价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SLNB)用于宫颈癌早期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2001~2013年国内外关于SLNB确定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的研究,用Meta分析的相关软件MetaDiscl.4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筛选出文献ll篇,患者共581例。最后合并的早期宫颈癌SLNB的敏感度为0.86(95%C10.78~0.91),特异度为0.98(95%C10.97~0.99)。结论:合并后早期宫颈癌SLNB的敏感度、特异度较高,其对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 宫颈癌 盆腔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在胃癌外科中的应用
12
作者 鲁明典 刘弋 梁起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在胃癌外科中应用的意义。方法术中在肿瘤四周注射亚甲蓝,寻找并摘取前哨淋巴结。进行HE染色及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IHCCK)染色检查。结果76例患者中66例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86.8%。T1+T2及T3+T4期检出率...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在胃癌外科中应用的意义。方法术中在肿瘤四周注射亚甲蓝,寻找并摘取前哨淋巴结。进行HE染色及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IHCCK)染色检查。结果76例患者中66例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86.8%。T1+T2及T3+T4期检出率分别为94.1%、84.7%。由T1+T2期及T3+T4期胃癌前哨淋巴结预测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的敏感性为100%及67.5%,特异性均为100%,准确率为100%及74%,假阴性率为0及32.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是预测T1、T2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角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诊断口腔鳞癌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元丁 唐休发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4期324-326,共3页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诊断cN_0口腔鳞癌患者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新手段,采用蓝色染料定位法、核素示踪法定位前哨淋巴结,对其进行病理学检查,可较精确地预测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该技术成功率达到 95%~100%,敏感度达到80%,阴性预测率达...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诊断cN_0口腔鳞癌患者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新手段,采用蓝色染料定位法、核素示踪法定位前哨淋巴结,对其进行病理学检查,可较精确地预测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该技术成功率达到 95%~100%,敏感度达到80%,阴性预测率达到100%,这对医生决定是否对患者进行选择性颈清扫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淋巴结转移癌 前哨淋巴结 蓝色染料定位法 核素示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涵琳 陆安伟 黄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宫颈癌是生殖系统肿瘤中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常见的女性恶性疾病[1]。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3.5万,由于宫颈癌筛查的普及,早期宫颈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并有年轻化趋势,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也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更... 宫颈癌是生殖系统肿瘤中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常见的女性恶性疾病[1]。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3.5万,由于宫颈癌筛查的普及,早期宫颈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并有年轻化趋势,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也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个体化、人性化及尽量减少创伤。因此,如何拟定手术范围,使用何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已成为早期宫颈癌临床治疗的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宫颈癌 前哨淋巴结 治疗方法 生殖系统肿瘤 方式 宫颈癌筛查 年轻化趋势 恶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荧光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爽 孙晓 +4 位作者 丛斌斌 毕钊 周鹏鹏 石志强 王永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4-178,共5页
背景与目的: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与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it)偶联可使ICG在淋巴结显像中具有靶向性。探讨ICG-Rit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可行性。方法:入组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 背景与目的: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与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it)偶联可使ICG在淋巴结显像中具有靶向性。探讨ICG-Rit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可行性。方法:入组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96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00例次SLNB)。ICG与Rit质量比为93.75μg∶375.00μg。术前行ICG-Rit、联合示踪剂(亚甲蓝及核素示踪剂)乳房注射,联合法行SLNB,对检出淋巴结进行荧光显像检测,记录荧光显像淋巴结及灰度值,分析ICG-Rit淋巴结显像情况并评价对比联合法的一致性。观察患者过敏反应并检测术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ICG-Rit病例显像率为97.0%(97/100)。ICG-Rit显像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均数为2.44,中位数为2;低于核素法检出SLN的均数(2.80)和中位数(3)。ICG-Rit对比联合法SLNB的准确率为97.0%(97/100),灵敏度为96.2%(25/26),假阴性率为3.8%(1/26),kappa值为0.973(P<0.001)。显像淋巴结灰度值最高254,显像淋巴结灰度值集中在220~254,<220者术中荧光不易察觉,缺乏连续性。入组患者术前未见过敏反应,术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未增高。结论:ICG-Rit能够减少对非SLN(non-SLN,n-SLN)的显像。对比联合法,准确率和符合率高,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吲哚菁绿-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识别技术在子宫内膜癌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斌 吴令英 +5 位作者 李晓光 鲁海珍 白萍 李淑敏 章文华 高菊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40-643,共4页
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术中进行前哨淋巴结(SLN)识别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31例。术中将示踪剂亚甲蓝分多点注射于子宫浆膜下,进而追踪识别蓝染的淋巴结为SLN。切取SLN后再行其它淋巴... 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术中进行前哨淋巴结(SLN)识别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31例。术中将示踪剂亚甲蓝分多点注射于子宫浆膜下,进而追踪识别蓝染的淋巴结为SLN。切取SLN后再行其它淋巴结切除,SLN与其它淋巴结分送常规病理检查。结果:31例中4例(12.9%)在注射亚甲蓝过程中发生泄漏,无淋巴管着色。其余27例(87.1%)均有子宫浆膜面及双侧骨盆漏斗韧带内的淋巴管着色,其中22例盆腔内淋巴管同时着色。27例淋巴管着色的病例中23例(85.2%)识别出SLN,共计90枚,平均每例3.9枚(1~10枚)。除1枚(1.1%)SLN位于腹主动脉旁区域外,其余89枚(98.9%)分布于盆腔的各组淋巴结中,主要为闭孔38枚(42.2%)、髂内19枚(21.1%)。本组中27例(87.1%)患者接受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4例(12.9%)行盆腔淋巴结取样术。31例中7例(22.6%)同期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手术共切除淋巴结926枚,平均每例29.8枚(14~55枚)。3例(9.7%)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SLN转移,另1例转移患者无SLN检出。未发现与本研究相关的损伤及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亚甲蓝在子宫内膜癌术中进行SLN识别具有可行性,此技术简便、安全,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淋巴结转移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淋巴结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实践指南更新及展望 被引量:13
17
作者 周美琪 陈海龙 +2 位作者 胡跃 邓甬川 郑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1-387,共7页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癌最常见和最先转移的部位,是早期乳腺癌患者重要的独立预后因子。准确的腋窝淋巴结分期对局部治疗的选择、全身综合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是一项腋窝淋巴结准确分期的微创...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癌最常见和最先转移的部位,是早期乳腺癌患者重要的独立预后因子。准确的腋窝淋巴结分期对局部治疗的选择、全身综合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是一项腋窝淋巴结准确分期的微创活检技术。循证医学Ⅰ级证据证实,对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SLNB可安全而有效地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从而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是,SLNB的开展有其特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尤其是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多灶性或多中心病灶、有既往乳腺活检手术史、新辅助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临床医师应该遵循指南并结合临床实践综合考虑。通常认为如果SLNB阳性则应该进一步行ALND。随着临床实践的积累和最新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乳腺癌腋窝治疗正从单一的手术治疗走向个体化的多学科干预。充分而准确的术前腋窝淋巴结分期将越来越多原来需行SLNB的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通过更微创的穿刺活检提前筛选出来,因此SLNB的阳性率将大幅度降低,提示今后部分早期乳癌腋窝处理可能将步入一个免除SLNB的无创时代。本文就SLNB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及展望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乳腺肿瘤/病理学 乳腺肿瘤/外科学 腋/外科学 淋巴结切除 淋巴结/病理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8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梁阔 康骅 +3 位作者 海涛 张雁 王晓辉 张锋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染料法腔镜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中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亚甲蓝染色法对83例Ⅰ、Ⅱ期乳腺癌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ESLNB),然后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EALND)。对获取的全部淋巴结行病理检查,评价前哨淋巴结检出率... 目的探讨染料法腔镜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中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亚甲蓝染色法对83例Ⅰ、Ⅱ期乳腺癌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ESLNB),然后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EALND)。对获取的全部淋巴结行病理检查,评价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及假阴性率。结果83例中73例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87.9%(73/83)。ESLNB准确率97.3%(71/73),灵敏性88.2%(15/17),特异性100.0%(56/56)。结论染料法腔镜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可行,能够对早期乳腺癌进行准确分期,但体重指数高、肿瘤部位在内侧、术前肿瘤切除活检、腔镜技术欠熟练等是影响前哨淋巴结检出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腔镜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亚甲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腔镜下应用核素联合染料示踪法对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附41例报告)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贵龙 张毅 +2 位作者 范林军 杨新华 姜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在乳腔镜下采用核素联合染料示踪法对新辅助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探讨通过前哨淋巴结(SLN)对腋窝淋巴结内癌细胞转移情况进行预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行新辅助化疗2~4个疗程后的乳腺癌患者41例,术前15~18h在... 目的在乳腔镜下采用核素联合染料示踪法对新辅助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探讨通过前哨淋巴结(SLN)对腋窝淋巴结内癌细胞转移情况进行预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行新辅助化疗2~4个疗程后的乳腺癌患者41例,术前15~18h在肿块或活检腔周围分4点注射99Tcm标记的硫胶体0.5~1.0mCi(1Ci=3.7×1010Bq),术中在同样部位皮下注射美蓝4~6ml。使用γ探测仪在存在高放射活性的部位进行体表定位,腋窝注射溶脂剂,吸脂后,乳腔镜下行SLNB,然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将检出的淋巴结制成石蜡切片行常规病理检查,将结果显示有癌细胞转移的淋巴结确定为转移阳性;对病理检查显示为转移阴性的SLN进一步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K19的表达。计算采用SLN进行预测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结果41例患者中,39例患者(95.12%)检出SLN,共126枚,每例平均3.07(1~5)枚。病理检查显示,18例患者的SLN转移阳性(均为真阳性),21例SLN转移阴性(其中20例为真阴性,1例为假阴性)。SLN对腋窝淋巴结内癌细胞转移情况的预测准确性为97.43%,敏感性为94.74%,特异性100%,假阴性率为5.26%,假阳性率0%。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1例病理检查显示转移阴性的SLN内CK19表达阳性。所有患者均对SLNB术后的美容效果较为满意。结论乳腔镜下应用核素联合染料示踪法能提高SLN的检出率,且具有微创、美容的优点。通过SLN内癌细胞转移情况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内癌细胞的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内窥镜 染色与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1
20
作者 寇德强 邱镜丹 +1 位作者 王全胜 王建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2-395,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单独应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选择2014年7-12月接受手术的7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33~67岁,中位年龄50岁,随机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7),分别以ICG和亚甲蓝作为示踪剂...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单独应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选择2014年7-12月接受手术的7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33~67岁,中位年龄50岁,随机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7),分别以ICG和亚甲蓝作为示踪剂实施SLN活检。手术切除标本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测,证实存在SLN转移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SLN阴性者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 ICG法检出率为94.3%,成功检出SLN 111个,平均每例检出3.2个SLN,准确率94.3%,灵敏度100%,假阴性率0%;亚甲蓝法检出率为91.9%,成功检出SLN 78个,平均每例检出2.1个SLN,准确率89.2%,灵敏度92.9%,假阴性率为7.7%。两组平均检出个数和假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ICG法进行SLN活检成功率高,假阴性率低,临床效果优于亚甲蓝法,有望单独应用于乳腺癌SLN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组织 吲哚花青绿 亚甲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