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探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7
1
作者 韩涛 米成嵘 王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62-1764,共3页
目的分析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探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及应用细针穿刺抽吸的意义;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细针穿刺抽吸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32例。超声造影后观察前哨淋巴结,记录数目,进行细针穿刺抽吸检测淋巴... 目的分析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探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及应用细针穿刺抽吸的意义;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细针穿刺抽吸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32例。超声造影后观察前哨淋巴结,记录数目,进行细针穿刺抽吸检测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造影对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为78.13%(25/32)。前哨淋巴结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病理检查的敏感度为84.00%,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87.50%。结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细针抽吸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分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前哨淋巴结 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定位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红 陈君雪 +1 位作者 张宏伟 谭云山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 对应用HE染色和不同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 ,SLN)转移进行评价。方法  7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 ,腋窝均未扪及肿大腋淋巴结 ,分别采用染料、核素及联合应用染料与核素的方法进行淋巴示踪 ,其中 ... 目的 对应用HE染色和不同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 ,SLN)转移进行评价。方法  7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 ,腋窝均未扪及肿大腋淋巴结 ,分别采用染料、核素及联合应用染料与核素的方法进行淋巴示踪 ,其中 6 0例找到SLN ,切除SLN后行腋淋巴结切除术。对SLN和其它腋淋巴结的病理组织学特点进行分析比较 ,并对SLN分别以抗CKAE1/AE3 、抗CK7、抗CK2 0 用Envision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在腋淋巴结阳性病人中SLN的转移率为 72 % ( 2 6 / 36 ) ,非SLN的转移率为 16 % ( 39/ 2 4 8) (P <0 .0 0 1)。对SLN进行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 ,可使 5 .0 %的病人的病理分期提高。应用抗CK7、抗CK2 0 、抗CKAE1/AE3 染色的灵敏度分别为 10 0 %、3.9%、10 0 % ,特异度分别为 10 0 %、10 0 %、10 0 % ,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 0 %、10 0 %、10 0 %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10 0 %、74 .5 %、10 0 %。结论 抗CK7和抗CKAE1/AE3 用于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肿瘤转移是敏感的指标 ,而抗CK2 0 对乳腺癌上皮细胞的敏感度差 ,不宜用于乳腺癌微转移的检测。对SLN应用免疫组化染色 ,可提高病理分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定位 免疫组织化学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实践指南更新及展望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美琪 陈海龙 +2 位作者 胡跃 邓甬川 郑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1-387,共7页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癌最常见和最先转移的部位,是早期乳腺癌患者重要的独立预后因子。准确的腋窝淋巴结分期对局部治疗的选择、全身综合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是一项腋窝淋巴结准确分期的微创...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癌最常见和最先转移的部位,是早期乳腺癌患者重要的独立预后因子。准确的腋窝淋巴结分期对局部治疗的选择、全身综合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是一项腋窝淋巴结准确分期的微创活检技术。循证医学Ⅰ级证据证实,对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SLNB可安全而有效地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从而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是,SLNB的开展有其特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尤其是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多灶性或多中心病灶、有既往乳腺活检手术史、新辅助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临床医师应该遵循指南并结合临床实践综合考虑。通常认为如果SLNB阳性则应该进一步行ALND。随着临床实践的积累和最新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乳腺癌腋窝治疗正从单一的手术治疗走向个体化的多学科干预。充分而准确的术前腋窝淋巴结分期将越来越多原来需行SLNB的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通过更微创的穿刺活检提前筛选出来,因此SLNB的阳性率将大幅度降低,提示今后部分早期乳癌腋窝处理可能将步入一个免除SLNB的无创时代。本文就SLNB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及展望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乳腺肿瘤/病理学 乳腺肿瘤/外科学 腋/外科学 淋巴结切除术 淋巴结/病理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8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梁阔 康骅 +3 位作者 海涛 张雁 王晓辉 张锋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染料法腔镜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中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亚甲蓝染色法对83例Ⅰ、Ⅱ期乳腺癌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ESLNB),然后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EALND)。对获取的全部淋巴结行病理检查,评价前哨淋巴结检出率... 目的探讨染料法腔镜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中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亚甲蓝染色法对83例Ⅰ、Ⅱ期乳腺癌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ESLNB),然后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EALND)。对获取的全部淋巴结行病理检查,评价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及假阴性率。结果83例中73例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87.9%(73/83)。ESLNB准确率97.3%(71/73),灵敏性88.2%(15/17),特异性100.0%(56/56)。结论染料法腔镜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可行,能够对早期乳腺癌进行准确分期,但体重指数高、肿瘤部位在内侧、术前肿瘤切除活检、腔镜技术欠熟练等是影响前哨淋巴结检出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腔镜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亚甲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腔镜下应用核素联合染料示踪法对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附41例报告) 被引量:6
5
作者 郭贵龙 张毅 +2 位作者 范林军 杨新华 姜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在乳腔镜下采用核素联合染料示踪法对新辅助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探讨通过前哨淋巴结(SLN)对腋窝淋巴结内癌细胞转移情况进行预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行新辅助化疗2~4个疗程后的乳腺癌患者41例,术前15~18h在... 目的在乳腔镜下采用核素联合染料示踪法对新辅助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探讨通过前哨淋巴结(SLN)对腋窝淋巴结内癌细胞转移情况进行预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行新辅助化疗2~4个疗程后的乳腺癌患者41例,术前15~18h在肿块或活检腔周围分4点注射99Tcm标记的硫胶体0.5~1.0mCi(1Ci=3.7×1010Bq),术中在同样部位皮下注射美蓝4~6ml。使用γ探测仪在存在高放射活性的部位进行体表定位,腋窝注射溶脂剂,吸脂后,乳腔镜下行SLNB,然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将检出的淋巴结制成石蜡切片行常规病理检查,将结果显示有癌细胞转移的淋巴结确定为转移阳性;对病理检查显示为转移阴性的SLN进一步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K19的表达。计算采用SLN进行预测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结果41例患者中,39例患者(95.12%)检出SLN,共126枚,每例平均3.07(1~5)枚。病理检查显示,18例患者的SLN转移阳性(均为真阳性),21例SLN转移阴性(其中20例为真阴性,1例为假阴性)。SLN对腋窝淋巴结内癌细胞转移情况的预测准确性为97.43%,敏感性为94.74%,特异性100%,假阴性率为5.26%,假阳性率0%。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1例病理检查显示转移阴性的SLN内CK19表达阳性。所有患者均对SLNB术后的美容效果较为满意。结论乳腔镜下应用核素联合染料示踪法能提高SLN的检出率,且具有微创、美容的优点。通过SLN内癌细胞转移情况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内癌细胞的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内窥镜 染色与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蓝示踪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雷秋模 雷杰言 +1 位作者 徐亮 漆幼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3028-3030,共3页
目的探讨亚甲蓝注射液染色示踪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1年10月—2009年12月经联合检测方法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182例,采用1%亚甲蓝注射液4 ml分4点注射于肿瘤周围或已切除瘤腔壁周围乳腺组织内,局部... 目的探讨亚甲蓝注射液染色示踪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1年10月—2009年12月经联合检测方法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182例,采用1%亚甲蓝注射液4 ml分4点注射于肿瘤周围或已切除瘤腔壁周围乳腺组织内,局部按摩5~10 min后,先行SLNB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两标本均标记送常规切片或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查。参照美国Louisvill大学对SLNB技术的评价标准:检出率=检出前哨淋巴结(SLN)的例数/接受活检的例数×100%;准确率=(SLN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SLNB总例数×100%;灵敏度=SLN阳性例数/腋窝淋巴结(ALN)转移例数×100%;假阴性率=SLN假阴性例数/ALN转移例数×100%。结果本组182例患者中,发现SLN 172例(检出率为94.50%),未发现10例,SLN全部染色143例,大部分染色16例,小部分染色8例,极小部分染色5例。SLN转移69例,微转移1例,无转移102例,未发现跳跃性转移。而ALND转移80例,无转移92例,灵敏度为87.50%(70/80)。SLN与ALN经病理检查完全符合162例,准确率为94.18%(162/172);假阴性10例,假阴性率为12.50%(10/80);假阳性0例。活检出SLN平均为1.5枚(0~4枚),ALN平均为12枚(10~36枚)。结论 SLN是肿瘤淋巴转移必经的第一站淋巴结,SLNB预测淋巴转移准确率高,亚甲蓝染色法在SLNB中安全价廉、效果好、易推广,SLNB可以取代ALND,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亚甲蓝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崔仁忠 杨接辉 潘承欣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4期1584-1586,1590,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作为淋巴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收治并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作为淋巴示踪剂,对...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作为淋巴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收治并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作为淋巴示踪剂,对照组单用亚甲蓝为淋巴示踪剂,两组均先行常规SLNB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两标本均送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检出率、灵敏度、假阴性率、一致率和Kappa值分别为98.00%(98/100)、95.74%(45/47)、4.26%(2/47)、96.94%%(95/98)和0.860;对照组检出率、灵敏度、假阴性率、一致率和Kappa值分别为94.00%(94/100)、86.96%(40/46)、13.04%(6/46)、93.62%(88/94)和0.758。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灵敏度、假阴性率、一致率和Kappa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作为淋巴示踪剂具有实时可视,定位精确等优点,可获更高检出率、准确率,同时降低假阴性率,为乳腺癌外科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吲哚菁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谢海霞 常淑芳 孙江川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SLNB)用于宫颈癌早期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2001~2013年国内外关于SLNB确定早期宫颈癌盆腔... 目的:系统评价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SLNB)用于宫颈癌早期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2001~2013年国内外关于SLNB确定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的研究,用Meta分析的相关软件MetaDiscl.4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筛选出文献ll篇,患者共581例。最后合并的早期宫颈癌SLNB的敏感度为0.86(95%C10.78~0.91),特异度为0.98(95%C10.97~0.99)。结论:合并后早期宫颈癌SLNB的敏感度、特异度较高,其对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宫颈癌 盆腔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可行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于跃 贾淞淋 盛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6,共7页
目的评价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NCT)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可行性。方法以"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及"前哨淋巴结活检"为自由词和主题词于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和PubMed、Medline及Embase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 目的评价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NCT)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可行性。方法以"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及"前哨淋巴结活检"为自由词和主题词于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和PubMed、Medline及Embase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按照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对所获得文献进行筛选。根据NCT前腋窝淋巴结状况分为腋窝淋巴结阴性组和腋窝淋巴结阳性组。对纳入文献记录提取必要数据后,使用STATA软件将各项研究结果合并后计算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及假阴性率。结果共纳入41项原创性研究,共计5 848例患者。腋窝淋巴结阴性组患者2 050例,其中1 891例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0.94(95%CI 0.92~0.96),假阴性率为0.07(95%CI 0.04~0.10)。腋窝淋巴结阳性组患者3 798例,3 059例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0.87(95%CI 0.84~0.90),假阴性率为0.13(95%CI 0.11~0.16)。结论 NCT前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可在NCT后行SLNB,NCT前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则不建议NCT后行SLN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检出率 假阴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在简化的腋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亚兵 沈历宗 吴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2568-2570,共3页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早期乳腺癌简化的腋淋巴结清扫(ALND)中的应用及效果,了解EPOS法快速免疫组化发现前口哨淋巴结(SLN)微转移的能力及准确性。方法:30例早期乳腺癌行美蓝染色SLNB术中行SLN冰冻切片联合EPOS法快速免疫组...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早期乳腺癌简化的腋淋巴结清扫(ALND)中的应用及效果,了解EPOS法快速免疫组化发现前口哨淋巴结(SLN)微转移的能力及准确性。方法:30例早期乳腺癌行美蓝染色SLNB术中行SLN冰冻切片联合EPOS法快速免疫组化检查,其中阴性者28例分成两组,15例行简化的ALND(仅清扫胸小肌外侧组淋巴结,简化组),13例行标准ALND(标准组)。结果:EPOS法快速免疫组化使SLN假阴性率降了50%,简化组后腋窝引流时间、积液及患肢水肿发生率较标准组减少,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短期随访无腋窝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EPOS法联合冰冻切片可减少SLN的假阴性率,SLN阴性可安全使用简化的ALND,减小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微转移 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蓝染色法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保乳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廖燕如 尹梅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80-382,385,共4页
目的:探讨美蓝染色法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乳腺癌患者保乳治疗(BCT)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蓝染色法对38例乳腺癌BCT患者进行SLNB,标本送术中连续冰冻及常规病理检查,SL-NB阳性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SLNB阴性者仅行SLNB。计... 目的:探讨美蓝染色法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乳腺癌患者保乳治疗(BCT)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蓝染色法对38例乳腺癌BCT患者进行SLNB,标本送术中连续冰冻及常规病理检查,SL-NB阳性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SLNB阴性者仅行SLNB。计算SLNB的检出率、特异性及灵敏度,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情况。结果:38例BCT患者的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为94.7%(36/38);共切除SLN 73枚,每例1~4(平均2.2)枚。术中连续冰冻敏感度94.1%(16/17),准确率97.2%(35/36),特异性100%(20/20),假阴性5.9%(1/17)。SLNB并发症与ALN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美蓝染色法SLNB在BCT中应用,既廉价、简便、准确,又能指导选择性ALND,避免乳腺癌患者过度治疗,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保留乳房治疗 腋窝淋巴结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21
12
作者 贺新伟 王学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63-65,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患者运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的临床效果,为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将经协...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患者运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的临床效果,为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将经协商、会诊后采用SLNB治疗的70患者设为观察组,将80例采用ALND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均采用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生活质量调查,同时进行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肩关节最大外展角比较,以此评价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用时通过术后随访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比较,观察组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疼痛、活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2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最大外展角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2周、4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上肢麻木、上肢疼痛、活动受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肢淋巴结水肿、腋窝积液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NB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在控制术后并发症、改善上肢功能方面显著优于ALND,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能够替代ALND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淋巴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中的初步研究
13
作者 孙阳春 李斌 +3 位作者 吴令英 张蓉 俞高志 张功逸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3-255,26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前哨淋巴结(SLN)在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3例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根治性外阴切除术+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前在肿瘤周围皮下粘膜注射1%亚甲蓝溶液1.5ml。术中先行SLN活检术(SLNB... 目的:初步探讨前哨淋巴结(SLN)在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3例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根治性外阴切除术+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前在肿瘤周围皮下粘膜注射1%亚甲蓝溶液1.5ml。术中先行SLN活检术(SLNB),根据染料指示在腹股沟术野内对淋巴结组织进行精细解剖,分离出蓝染的淋巴结为SLN,SLN与清扫术中的非前哨淋巴结(NSLN)分别送栓,通过HE染色常规病理检查对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例患者均有SLN检出,分别为1、5、3枚。清扫手术切除NSLN分别为19、32、16枚。3例中1例出现淋巴结转移,为l枚SLN转移;其余2例无淋巴结转移发生。没有假阴性情况出现,无与本研究相关的损伤及副反应发生。结论:SLNB应用于外阴恶性黑色素瘤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外阴恶性黑色素瘤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在胃癌外科中的应用
14
作者 鲁明典 刘弋 梁起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在胃癌外科中应用的意义。方法术中在肿瘤四周注射亚甲蓝,寻找并摘取前哨淋巴结。进行HE染色及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IHCCK)染色检查。结果76例患者中66例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86.8%。T1+T2及T3+T4期检出率...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在胃癌外科中应用的意义。方法术中在肿瘤四周注射亚甲蓝,寻找并摘取前哨淋巴结。进行HE染色及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IHCCK)染色检查。结果76例患者中66例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86.8%。T1+T2及T3+T4期检出率分别为94.1%、84.7%。由T1+T2期及T3+T4期胃癌前哨淋巴结预测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的敏感性为100%及67.5%,特异性均为100%,准确率为100%及74%,假阴性率为0及32.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是预测T1、T2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角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寇德强 邱镜丹 +1 位作者 王全胜 王建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2-395,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单独应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选择2014年7-12月接受手术的7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33~67岁,中位年龄50岁,随机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7),分别以ICG和亚甲蓝作为示踪剂...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单独应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选择2014年7-12月接受手术的7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33~67岁,中位年龄50岁,随机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7),分别以ICG和亚甲蓝作为示踪剂实施SLN活检。手术切除标本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测,证实存在SLN转移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SLN阴性者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 ICG法检出率为94.3%,成功检出SLN 111个,平均每例检出3.2个SLN,准确率94.3%,灵敏度100%,假阴性率0%;亚甲蓝法检出率为91.9%,成功检出SLN 78个,平均每例检出2.1个SLN,准确率89.2%,灵敏度92.9%,假阴性率为7.7%。两组平均检出个数和假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ICG法进行SLN活检成功率高,假阴性率低,临床效果优于亚甲蓝法,有望单独应用于乳腺癌SLN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组织 吲哚花青绿 亚甲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前沿进展 被引量:22
16
作者 丛斌斌 曹晓珊 +1 位作者 于金明 王永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6-240,共5页
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了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影像学诊断的能力,能够检测到腋窝淋巴结更早、更小的转移灶,通过影像学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淋巴结的转移状况,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完善的术前腋窝分期。对于术前超声影像学检查为腋窝淋... 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了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影像学诊断的能力,能够检测到腋窝淋巴结更早、更小的转移灶,通过影像学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淋巴结的转移状况,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完善的术前腋窝分期。对于术前超声影像学检查为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是否可以避免术中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目前有两项大型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通过微泡超声造影显像技术引导腋窝前哨淋巴结术前穿刺活检,正在探索一种高效、准确和超微创的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术前影像学检查大大提高了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的检出率,但也让一部分患者失去了通过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机会,对临床查体淋巴结阴性但超声发现可疑淋巴结并通过穿刺活检确诊转移的患者是否适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本文也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研究。另外,对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汇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前哨淋巴结 影像学检查 前沿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振平 李占文 +7 位作者 胡云锵 刘纯 杨华峰 王雯 杨海涛 陈冬 徐亚军 周尚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81-683,共3页
目的:评估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itallymphnodebiopsySLNB)对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Ⅰ、Ⅱ期原发女性乳腺癌41例,体检无腋淋巴结肿大或虽有肿大而估计非转移性。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亚甲蓝示踪定位... 目的:评估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itallymphnodebiopsySLNB)对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Ⅰ、Ⅱ期原发女性乳腺癌41例,体检无腋淋巴结肿大或虽有肿大而估计非转移性。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亚甲蓝示踪定位,行SLNB和腋淋巴结清扫(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ALND)。术后对全部前哨淋巴结(SLN)和腋淋巴结(ALN)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41例中检出SLN者32例,检出率为78.0%。其中N0组25例准确度为96.0%;阳性预测符合率100%;假阴性0例,阴性预测符合率100%。N1组7例准确度仅57.1%,假阴性2例,阴性预测符合率0。结论:应用亚甲蓝示踪定位SLNB,能准确预测(T1、T2)N0M0乳腺癌患者的转移状态,宜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组织检查 前哨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其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庄亚强 莫军扬 +1 位作者 任占平 梁志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3-556,561,共5页
【目的】探讨美蓝法示踪和定位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并探索常规病理检查(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IHC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判断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灶的价值。【方法】66例乳腺癌患者... 【目的】探讨美蓝法示踪和定位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并探索常规病理检查(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IHC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判断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灶的价值。【方法】66例乳腺癌患者,用美蓝示踪行SLNB,对SLN及腋窝淋巴结(ALN)进行HE染色;随机选取40例SLN进一步行细胞角蛋白19(CK19)的IHC染色及RT-PCR检测;比较3种方法对SLN微转移灶检出的敏感性、准确率及假阴性率的差异。【结果】66例中,美蓝示踪成功检出63例,检出率达95.5%。IHC与RT-PCR比较无差异,而与HE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美蓝法SLNB也有很高的检出率,由于常规病理检查对微转移的诊断率低,结合IHC及RT-PCR检测能则有效判断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状态,提高SLN中微转移的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 免疫组织化学 RT-PCR CK19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联合亚甲蓝与纳米炭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对比 被引量:23
19
作者 邹伟伟 白玉 +5 位作者 王希龙 程凯 孙洪光 武孟孟 蒋京汝 杨振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57-1860,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成像联合亚甲蓝、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乳腺癌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患者134例,使用ICG联合亚甲蓝者48例,使用纳米炭者86例。结果:...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成像联合亚甲蓝、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乳腺癌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患者134例,使用ICG联合亚甲蓝者48例,使用纳米炭者86例。结果:ICG联合亚甲蓝组与纳米炭组前哨淋巴结(SLNs)的检出率(P>0.05)、检出数目(P>0.05)、灵敏度(P>0.05)、准确率(P>0.05)、假阴性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体质指数(BMI)并不影响两组SLNB的检出率及准确率(均P>0.05)。结论:ICG联合亚甲蓝与纳米炭示踪乳腺癌SLNs具有相同的检出率、检出数目、灵敏度、准确率、假阴性率,并且均操作简便,便于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吲哚菁绿 亚甲蓝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警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春森 林舜国 +3 位作者 韩晖 陈大良 郑宇辉 杨发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81-282,共2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 ,SLN)预警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方法 对 5 6例乳腺癌行亚甲蓝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标本常规行HE染色、免疫组化病理检查。 结果 SLN成功检出 5 2例( 5 2 /5 ... 目的 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 ,SLN)预警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方法 对 5 6例乳腺癌行亚甲蓝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标本常规行HE染色、免疫组化病理检查。 结果 SLN成功检出 5 2例( 5 2 /5 6 ,92 8% ) ,常规病理检查证实SLN转移 2 2例 ;SLN无转移 ,但非SLN发现转移者 1例 ,假阴性率为 4 3% ( 1/2 3)。常规病理检查无转移的 2 9例患者 ,免疫组化检测发现 1例CK - 19( + )、EMA( + ) ,另 1例CK - 19( + ) ,CEA( + ) ,而所属非前哨淋巴结无肿瘤转移。 结论 乳腺癌亚甲蓝前哨淋巴结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淋巴结组织检查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