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阴癌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业委员会 吴强 +1 位作者 林仲秋 周晖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5-359,共5页
外阴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of the vulva)是一种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占所有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5%,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肿瘤可发生于外阴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组织,主要病理学类型有鳞癌、恶性黑色素... 外阴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of the vulva)是一种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占所有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5%,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肿瘤可发生于外阴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组织,主要病理学类型有鳞癌、恶性黑色素瘤、腺癌、基底细胞癌、肉瘤及转移性癌等。其中鳞癌、腺癌等外阴上皮性肿瘤的转移以淋巴转移为主,许多研究均显示外阴癌的预后与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外阴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等,手术治疗包括外阴肿瘤部位的根治性切除以及腹股沟淋巴结的系统性切除术等。因系统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术后发生下肢淋巴回流障碍、下肢和外阴淋巴水肿等并发症的几率较高,自1994年MD·安德森癌症中心Levenback等[1]发表第一篇关于外阴癌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研究成果之后,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00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斌等[2]开始了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技术研究;2012年,Levenback等[3]提出对于外阴肿瘤直径≤4 cm的早期外阴癌且腹股沟淋巴结没有明显肿大的患者,可以采用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取代腹股沟淋巴结系统性切除术;2017年江苏省肿瘤医院吴强等[4,5]研究发现,外阴癌腹股沟前哨淋巴结大多数位于耻骨联合两侧的耻骨结节旁,命名为耻骨结节旁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江苏省肿瘤医院 临床研究成果 外阴癌 耻骨联合 腹股沟淋巴结 淋巴水肿 恶性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孙晓 丛斌斌 +7 位作者 邱鹏飞 张朝蓬 周正波 刘雁冰 陈鹏 赵桐 王春建 王永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评估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行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IM-SLNB)的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对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就诊的64例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行前瞻性单臂入组研究,采取腋窝淋巴结... 目的:评估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行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IM-SLNB)的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对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就诊的64例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行前瞻性单臂入组研究,采取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同时均应用新的核素注射技术进行IM-SLNB。结果:64例患者中内乳区前哨淋巴结(IM-SLN)显像为38例,显像率为59.4%(38/64)。38例IM-SLN显像患者中IM-SLNB成功率为100%(38/38),并发症发生率为7.9%(3/38),IM-SLN转移率为21.1%(8/38)。肿瘤位于内上象限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的患者,其IM-SLN转移率较高(P<0.001和P=0.017)。患者临床获益率为59.4%(38/64),其中12.5%(8/64)另接受了内乳区放疗、46.9%(30/64)避免了不必要的内乳区放疗。结论: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应进行IM-SLNB,尤其对于肿瘤位于内上象限及怀疑存在较多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的患者,以获得内乳区淋巴结的转移状态,指导乳腺癌患者内乳区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内乳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晓 王永胜 +5 位作者 陈鹏 周正波 李永清 刘雁冰 王春建 赵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652-165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患者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5月来自全国13家医院的325例接受SLNB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CIS患者237例,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M)患者88例,分析前哨...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患者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5月来自全国13家医院的325例接受SLNB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CIS患者237例,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M)患者88例,分析前哨淋巴结(SLN)的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等指标。结果:325例患者的SLN阳性率为6.15%。237例DCIS患音的SLN阳性率为3.80%,超声示肿瘤较大和高组织学分级的患者SLN阳性率较高。88例DCISM患者阳性率为12.5%,年轻患者SLN阳性率较高。结论:DCISM患者需要接受SLNB,接受乳房切除术的DCIS患者需要同时接受SLNB,接受保乳手术的DCIS患者可以不同时接受SLN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导管内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临床可疑腋淋巴结超声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晓 李太玉 +3 位作者 王永胜 陆作为 仲伟霞 周正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479-1482,共4页
目的:评估腋淋巴结可疑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行超声引导腋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57例超声提示腋淋巴结异常或腋淋巴结临床查体可触及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腋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测结果及... 目的:评估腋淋巴结可疑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行超声引导腋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57例超声提示腋淋巴结异常或腋淋巴结临床查体可触及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腋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测结果及常规病理结果。结果:超声引导腋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测乳腺癌可疑腋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3%、100%、80.9%、100%和50.5%。76.3%的患者通过针吸细胞学检测准确地预测了腋淋巴结转移,避免了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50.5%的超声提示腋淋巴结异常但针吸细胞学阴性的患者可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替代腋淋巴结清扫术。结论:超声引导腋淋巴结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测可快速、较为准确地判定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的状况,应该作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细针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新型示踪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盼盼 王永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31-1036,共6页
随着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成为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处理模式,关于活检示踪剂的研究成为乳腺癌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示踪剂包括蓝染料、核素及二者的结合,但这两种示踪剂存在的某些不足导致发达国家仅... 随着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成为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处理模式,关于活检示踪剂的研究成为乳腺癌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示踪剂包括蓝染料、核素及二者的结合,但这两种示踪剂存在的某些不足导致发达国家仅有60%的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国仅占约5%,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少。近年来,各种新型示踪剂的研究层出不穷,如吲哚菁绿、使用微气泡的对比增强超声和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等。该文回顾了这三种物质的特性及作为示踪剂的相关研究,这些新型示踪技术仍处于初级研究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实验以便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示踪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诊断口腔鳞癌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元丁 唐休发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4期324-326,共3页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诊断cN_0口腔鳞癌患者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新手段,采用蓝色染料定位法、核素示踪法定位前哨淋巴结,对其进行病理学检查,可较精确地预测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该技术成功率达到 95%~100%,敏感度达到80%,阴性预测率达...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诊断cN_0口腔鳞癌患者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新手段,采用蓝色染料定位法、核素示踪法定位前哨淋巴结,对其进行病理学检查,可较精确地预测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该技术成功率达到 95%~100%,敏感度达到80%,阴性预测率达到100%,这对医生决定是否对患者进行选择性颈清扫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淋巴结转移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蓝色染料定位法 核素示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涵琳 陆安伟 黄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宫颈癌是生殖系统肿瘤中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常见的女性恶性疾病[1]。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3.5万,由于宫颈癌筛查的普及,早期宫颈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并有年轻化趋势,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也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更... 宫颈癌是生殖系统肿瘤中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常见的女性恶性疾病[1]。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3.5万,由于宫颈癌筛查的普及,早期宫颈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并有年轻化趋势,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也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个体化、人性化及尽量减少创伤。因此,如何拟定手术范围,使用何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已成为早期宫颈癌临床治疗的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宫颈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治疗方法 生殖系统肿瘤 方式 宫颈癌筛查 年轻化趋势 恶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荧光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吴爽 孙晓 +4 位作者 丛斌斌 毕钊 周鹏鹏 石志强 王永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4-178,共5页
背景与目的: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与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it)偶联可使ICG在淋巴结显像中具有靶向性。探讨ICG-Rit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可行性。方法:入组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 背景与目的: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与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it)偶联可使ICG在淋巴结显像中具有靶向性。探讨ICG-Rit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可行性。方法:入组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96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00例次SLNB)。ICG与Rit质量比为93.75μg∶375.00μg。术前行ICG-Rit、联合示踪剂(亚甲蓝及核素示踪剂)乳房注射,联合法行SLNB,对检出淋巴结进行荧光显像检测,记录荧光显像淋巴结及灰度值,分析ICG-Rit淋巴结显像情况并评价对比联合法的一致性。观察患者过敏反应并检测术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ICG-Rit病例显像率为97.0%(97/100)。ICG-Rit显像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均数为2.44,中位数为2;低于核素法检出SLN的均数(2.80)和中位数(3)。ICG-Rit对比联合法SLNB的准确率为97.0%(97/100),灵敏度为96.2%(25/26),假阴性率为3.8%(1/26),kappa值为0.973(P<0.001)。显像淋巴结灰度值最高254,显像淋巴结灰度值集中在220~254,<220者术中荧光不易察觉,缺乏连续性。入组患者术前未见过敏反应,术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未增高。结论:ICG-Rit能够减少对非SLN(non-SLN,n-SLN)的显像。对比联合法,准确率和符合率高,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吲哚菁绿-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安全性 被引量:28
9
作者 王永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685-688,共4页
循证医学Ⅰ、Ⅱ级证据支持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安全性。本文就SLNB对腋窝淋巴结的准确分期、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SLNB替代腋清扫术后腋窝复发率和并发症、SLNB的放射安全性、SLNB新的适应症进行讨论。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示踪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爽 孙晓 +1 位作者 丛斌斌 王永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0-544,共5页
传统的示踪剂核素和蓝染料存在一定缺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试图研发一款功能优化的新型示踪剂,有助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推广。吲哚菁绿价格较低,使用安全,但穿透力有限(1 cm)且缺乏靶向性。超声造影... 传统的示踪剂核素和蓝染料存在一定缺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试图研发一款功能优化的新型示踪剂,有助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推广。吲哚菁绿价格较低,使用安全,但穿透力有限(1 cm)且缺乏靶向性。超声造影剂可实时动态地观察显影淋巴管和淋巴结,但成功率和准确性相对较低。超顺磁氧化铁作为前哨淋巴结示踪剂,操作方便,可避免医源性核素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示踪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镇木 黄少明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294,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淋巴结清扫 染料识别法 放射性物示踪 r探针定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妇科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活检相关问题及前沿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芸 范典 +1 位作者 周圣涛 王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28,共4页
淋巴结受累是影响早期妇科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前哨淋巴结(SLN)被认为是最先接受原发肿瘤引流的淋巴结,发生淋巴转移的可能性最高。近年来,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早期妇科恶性肿瘤中发展迅速,已有部分基础及临床研究初步阐明妇... 淋巴结受累是影响早期妇科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前哨淋巴结(SLN)被认为是最先接受原发肿瘤引流的淋巴结,发生淋巴转移的可能性最高。近年来,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早期妇科恶性肿瘤中发展迅速,已有部分基础及临床研究初步阐明妇科肿瘤淋巴转移机制,并初步证实SLNB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及良好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但SLNB在早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仍面临诸多问题,如淋巴结跳跃转移现象带来的漏检、示踪剂的种类、注射部位不同带来的检出率差异以及病理评估结果对预后的影响、辅助治疗的决定意义等。本综述拟对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各类早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相关进展进行总结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子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外阴癌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规范化操作指南(2022精要版) 被引量:1
13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36,共1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区域淋巴结状况作为重要的预后指标,可指导患者的淋巴结分期,并对后续治疗策略产生影响。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标志着乳腺癌淋巴结外科处理进入微创时代,但其安全有效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应建立在规范...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区域淋巴结状况作为重要的预后指标,可指导患者的淋巴结分期,并对后续治疗策略产生影响。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标志着乳腺癌淋巴结外科处理进入微创时代,但其安全有效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应建立在规范化操作前提下。为此,2022年第49卷第22期《中国肿瘤临床》乳腺癌诊疗进展-指南与共识栏目刊发了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组织业内专家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定《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规范化操作指南》,该指南内容涉及SLNB适应证、示踪剂选择与应用、组织标本处理、腋窝SLNB、新辅助治疗与SLNB、内乳SLNB,希望为乳腺癌相关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实践提供有益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清扫 新辅助治疗 规范化操作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后续治疗 淋巴结状况 预后指标 标本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快速评估技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汤琦 李惠 +4 位作者 晋萍 张祥武 唐一吟 周绍强 陈德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161-1165,共5页
目的:探讨现场快速评估(rapid on-site evaluation,ROSE)技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中的应用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云南省肿瘤医院确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375例,分为... 目的:探讨现场快速评估(rapid on-site evaluation,ROSE)技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中的应用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云南省肿瘤医院确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375例,分为行SLNB组195例(A组)、新辅助化疗后行SLNB组180例(B组),术中应用ROSE技术联合冰冻对A组444枚和B组479枚的前哨淋巴结进行快速诊断。以术后石蜡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同时再行细胞学巴氏染色及H&E染色对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绘制各检测方法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并行McNemar检验,评估ROSE技术的诊断效率、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ROSE技术平均诊断时间为6.53 min/例。A组和B组的ROSE技术的AUC值分别为0.929和0.961、敏感度分别为82.35%和93.81%、特异度分别为97.56%和98.43%,A、B组与其他常规检测诊断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80、P=1.000)。结论:ROSE技术联合冰冻用于乳腺癌SLNB能有效提高诊断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快速评估技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乳房切除切口鉴别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建军 任予 +4 位作者 陈武科 任宏 党诚学 常东民 刘大鹏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目的 探讨经乳房切除切口鉴别前哨淋巴结 (SLN)的价值及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准确性。方法 按接受手术的先后顺序将 72例病人分为经乳房切除切口组 (B组 ,36例 )和腋窝切口组 (A组 ,36例 ) ,采用专利蓝 (Patentblueviolet)癌周注射鉴... 目的 探讨经乳房切除切口鉴别前哨淋巴结 (SLN)的价值及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准确性。方法 按接受手术的先后顺序将 72例病人分为经乳房切除切口组 (B组 ,36例 )和腋窝切口组 (A组 ,36例 ) ,采用专利蓝 (Patentblueviolet)癌周注射鉴别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结果 SLN鉴别成功率为 83% ( 60 /72 ) ,SLN有转移的 1 8例中 ,唯一转移者 6例 ( 33 3% ) ,B组鉴别成功率 94% ( 34/36) ,预测腋淋巴结的准确性 1 0 0 % ;A组鉴别成功率为 72 % ( 2 6/36) ,预测液淋巴结的准确性为 1 0 0 %。结论 采用蓝染剂经乳房切除切口 ,比腋窝切口更能精确地鉴别前哨淋巴结 ,提高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前哨淋巴结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非前哨淋巴结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燕玉 陈翔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4-737,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转移患者中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6月于本院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136例乳腺癌... 目的:分析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转移患者中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6月于本院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136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对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NSLN转移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患者136例,其中NSLN阴性62例,NSLN阳性74例,比较资料发现原发肿瘤大小、脉管癌栓、SLN阳性数目及SLN阳性比例是影响乳腺癌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资料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脉管癌栓、SLN阳性比例是乳腺癌患者NSLN发生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脉管癌栓、SLN阳性比例是乳腺癌患者NSLN发生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当乳腺癌患者存在脉管癌栓、SLN阳性比例≥0.5时更容易发生NSLN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前哨淋巴结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规范化处理
17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294-1294,共1页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标志着乳腺癌淋巴结手术进入微创时代,循证医学I类证据支持SLNB是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安全、有效的腋窝诊断技术,前哨淋巴结阴性及低肿瘤负荷患者行SLNB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腋窝淋巴结复发风险...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标志着乳腺癌淋巴结手术进入微创时代,循证医学I类证据支持SLNB是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安全、有效的腋窝诊断技术,前哨淋巴结阴性及低肿瘤负荷患者行SLNB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腋窝淋巴结复发风险和并发症极低。作为乳腺癌区域淋巴结微创诊断技术,SLNB安全有效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应建立在规范化操作前提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阴性 区域淋巴结 循证医学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规范化操作 复发风险 诊断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内乳区淋巴结诊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毕钊 邱鹏飞 王永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104-1107,共4页
内乳区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IMLN)引流整个乳腺约25%的淋巴液,其转移状况为乳腺癌预后指标之一,也是确定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internal mammary-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IM-SLNB)... 内乳区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IMLN)引流整个乳腺约25%的淋巴液,其转移状况为乳腺癌预后指标之一,也是确定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internal mammary-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IM-SLNB)作为微创诊断技术实现对IMLN的评估,有助于为患者制定更为准确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在乳晕周围腺体内增加注射部位和注射剂量的新型注射技术显著提高内乳区前哨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sentinel lymph node,IMSLN)检出率,使得常规开展IM-SLNB成为可能。随着内乳区淋巴引流规律的深入研究,新型注射技术引导下的IM-SLNB的准确性目前已得到初步验证。本文将对乳腺癌内乳区淋巴结诊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内乳区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验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周径与淋巴水肿相关症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凤莲 路潜 +2 位作者 赵权萍 金三丽 崔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双上肢周径及淋巴水肿相关症状发生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上臂连续周径测量法确定患者双上肢周径;采用乳腺癌淋巴水肿症状体验指数评估患者淋巴水肿相关症状情况。结果19例(...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双上肢周径及淋巴水肿相关症状发生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上臂连续周径测量法确定患者双上肢周径;采用乳腺癌淋巴水肿症状体验指数评估患者淋巴水肿相关症状情况。结果19例(12.3%)双上肢周径差>2cm,99例(64.3%)双上肢周径差<1cm,36例(23.4%)双上肢周径差1~2cm。不同双上肢周径差患者淋巴水肿症状个数、症状严重程度、症状困扰及症状体验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双上肢周径差越大,症状个数、症状严重程度、症状困扰总分及症状体验总分显著增加(P<0.05,P<0.01)。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双上肢周径差大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患者(P<0.01)。结论较大比例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存在淋巴水肿相关症状。通过症状评估可筛查出早期的隐匿水肿患者,需尽早为其提供干预措施预防或延缓淋巴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上肢周径 淋巴水肿 症状 体征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