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同岳 毕钊 +1 位作者 邱鹏飞 王永胜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7-29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早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后接受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internal mammary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IM-SLNB)的准确性,同时探索IM-SLNB在指导分期、评估预后和优化辅助治疗策略上的优势...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早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后接受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internal mammary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IM-SLNB)的准确性,同时探索IM-SLNB在指导分期、评估预后和优化辅助治疗策略上的优势。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0月至2023年11月于山东省肿瘤医院经NAT后行IM-SLNB的132例女性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内乳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IMLN)转移的影响。同时评估NAT后IMLN转移状态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32例接受NAT后IM-SLNB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 ALN)和IMLN总体转移率分别为90.9%(120/132)和9.1%(12/132),ALN阳性/IMLN阳性组、ALN阳性/IMLN阴性组、ALN阴性/IMLN阳性组和ALN阴性/IMLN阴性组患者比例分别为8.3%(11/132)、43.1%(57/132)、0.7%(1/132)、47.7%(63/132)。NAT后内乳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为98.5%(132/134),其中2例患者因手术困难未行IM-SLNB。12例IMLN转移患者中6例患者术后病理分期发生了改变(2例由ⅢA期→ⅢC期,2例由ⅡB期→ⅢC期,1例由ⅡA期→ⅢA期,1例由ⅡA期→ⅢC期)。IMLN转移状况是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和IMLN阴性患者相比,IMLN阳性患者DFS及OS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NAT后淋巴结病理状态应同时考虑ALN和IMLN的病理状态。NAT后IMLN有术中显像患者应接受IM-SLNB,以期获得完整的淋巴结分期。NAT后IMLN转移状况是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内乳淋巴结 预后 新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贾瑞杰 石志强 +7 位作者 张琦 逯永晋 郑竣升 孙菁 毕钊 孙晓 王永胜 邱鹏飞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403,共10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internal mammary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IMSLNB)是区域淋巴结微创诊断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的淋巴结分期并指导辅助治疗决策,但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导致临床应用一直存在争议。本研...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internal mammary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IMSLNB)是区域淋巴结微创诊断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的淋巴结分期并指导辅助治疗决策,但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导致临床应用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IMSLNB在早期乳腺癌中的预后结果。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于我院就诊的7949例乳腺癌患者,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将患者分为IMSLNB组和no-IMSLN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主要研究终点为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次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区域复发生存期(region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RRFS)、无局部复发生存期(loc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LRFS)和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本研究经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SDTHEC20130324)。结果:990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IMSLNB组330例,no-IMSLNB组660例),IMSLNB组54例患者发现IMSLN转移,IMSLN转移率为16.4%;其中47例伴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移、7例仅IMSLN转移。中位随访时间41个月结果显示,IMSLNB组3年DFS(98.4%vs 94.2%,HR=0.509,95%CI:0.312~0.828,P=0.007)和5年DFS(92.5%vs87.3%,HR=0.214,95%CI:0.206~0.222,P=0.011)均显著优于no-IMSLNB组,但3年OS(99.1%vs99.4%,HR=0.618,95%CI:0.231~1.655,P=0.338)和5年OS(98.5%vs99.1%,HR=0.52,95%CI:0.51~0.53,P=0.3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SLNB组3年RRFS显著优于no-IMSLNB组(99.09%vs 97.73%,HR=0.066,95%CI:0.061~0.071,P=0.048),但3年LRFS(99.70%vs98.19%,HR=0.209,95%CI:0.201~0.217,P=0.130)和DMFS(95.76%vs96.06%,HR=0.865,95%CI:0.858~0.872,P=0.820)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FS的探索性亚组分析显示,诊断年龄(≤50岁)、绝经状态(绝经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淋巴管血管侵犯(lymphatic vessel infiltration,LVI)(是)、肿瘤位置(外侧)、分子分型[激素受体阳性(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阴性(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negative,HER2~-)]、病理学类型(浸润性导管癌)和ALN状态(阳性)各亚组患者可从IMSLNB显著获益(P<0.05)。结论:IMSLNB可以为早期乳腺癌患者提供更为准确的区域淋巴结分期,优化辅助放疗策略从而改善患者的RRFS和DFS,可作为区域淋巴结的微创分期技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内乳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活检 个体化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核酸扩增技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鑫 孙晓(综述) 王永胜(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9-263,共5页
一步核酸扩增(one-step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OSNA)技术是一种分子诊断技术,通过检测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中细胞角蛋白19mRNA的表达水平来评估淋巴结的转移状态。其具有快速、准确、半定量、可重复性高的特点,... 一步核酸扩增(one-step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OSNA)技术是一种分子诊断技术,通过检测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中细胞角蛋白19mRNA的表达水平来评估淋巴结的转移状态。其具有快速、准确、半定量、可重复性高的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的淋巴结诊断信息。对于避免二次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或过度ALND具有重要意义。乳腺癌降阶梯处理模式是当前外科医生追求的治疗策略,前哨淋巴结活检(SLN biopsy,SLNB)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精准、更为个性化的治疗,从而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强度和副作用。本文就OSNA检测在SLNB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一步核酸扩增技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 淋巴结转移诊断 新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陈晓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5-278,共4页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技术自1960年由Gould等首先在腮腺癌手术治疗中提出以来,在阴茎癌、乳腺癌、黑色素瘤、外阴癌、子宫颈癌等恶性肿瘤中得到逐步应用。目前,SLN活检在乳腺癌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子宫颈癌也被用于早...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技术自1960年由Gould等首先在腮腺癌手术治疗中提出以来,在阴茎癌、乳腺癌、黑色素瘤、外阴癌、子宫颈癌等恶性肿瘤中得到逐步应用。目前,SLN活检在乳腺癌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子宫颈癌也被用于早期疾病的淋巴结评估,但在其他肿瘤的应用较为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进展 前哨淋巴结活检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癌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5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业委员会 吴强 +1 位作者 林仲秋 周晖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5-359,共5页
外阴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of the vulva)是一种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占所有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5%,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肿瘤可发生于外阴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组织,主要病理学类型有鳞癌、恶性黑色素... 外阴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of the vulva)是一种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占所有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5%,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肿瘤可发生于外阴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组织,主要病理学类型有鳞癌、恶性黑色素瘤、腺癌、基底细胞癌、肉瘤及转移性癌等。其中鳞癌、腺癌等外阴上皮性肿瘤的转移以淋巴转移为主,许多研究均显示外阴癌的预后与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外阴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等,手术治疗包括外阴肿瘤部位的根治性切除以及腹股沟淋巴结的系统性切除术等。因系统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术后发生下肢淋巴回流障碍、下肢和外阴淋巴水肿等并发症的几率较高,自1994年MD·安德森癌症中心Levenback等[1]发表第一篇关于外阴癌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研究成果之后,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00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斌等[2]开始了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技术研究;2012年,Levenback等[3]提出对于外阴肿瘤直径≤4 cm的早期外阴癌且腹股沟淋巴结没有明显肿大的患者,可以采用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取代腹股沟淋巴结系统性切除术;2017年江苏省肿瘤医院吴强等[4,5]研究发现,外阴癌腹股沟前哨淋巴结大多数位于耻骨联合两侧的耻骨结节旁,命名为耻骨结节旁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活检 江苏省肿瘤医院 临床研究成果 外阴癌 耻骨联合 腹股沟淋巴结 淋巴水肿 恶性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及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曹晓珊 丛斌斌 +6 位作者 孙晓 邱鹏飞 刘雁冰 赵桐 陈鹏 王春建 王永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08-613,共6页
背景与目的:临床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阴的患者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axillary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ASLNB)能否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背景与目的:临床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阴的患者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axillary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ASLNB)能否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尚存在争议,且此前研究只评估ALN病理状况而未评估内乳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IMLN)状况。本研究旨在评估NAC后乳腺癌患者接受ASLNB和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internal mammary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IM-SLNB)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原发性乳腺癌(cT1-4N0-3M0)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3组:A组初始c N0且NAC后为yc N0,B组初始c N+且NAC后为ycN0,C组NAC后为ycN+。术前接受核素注射。术中A组和B组联合亚甲蓝行ASLNB。A组仅对腋窝前哨淋巴结(axillary sentinel lymph node,ASLN)阳性者行ALND;B组行ASLNB后转行ALND;C组直接行ALND。术前淋巴显像和(或)γ探测仪发现内乳前哨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sentinel lymph node,IM-SLN)的患者行IM-SLNB。结果:A组、B组和C组分别收集6例、45例和9例。A组ASLNB成功率为100%(6/6),仅1例ASLN阳性转行ALND。B组ASLNB成功率为100%(45/45),假阴性率为17.9%(5/28)。其中检出1枚、2枚和>2枚ASLN的假阴性率分别为27.3%(3/11)、20.0%(2/10)和0%(0/7)。C组所有患者ALN均有转移。IM-SLN总体显像率为63.3%(38/60)。IM-SLNB的总体成功率为97.4%(37/38),转移率为8.1%(3/37),并发症发生率为5.3%(2/38)。结论:对初始c N0且NAC后为yc N0者ASLN阴性时ASLNB可替代ALND;对初始c N+且NAC后为yc N0者,联合双示踪剂且检出>2枚ASLN可满足临床可接受的假阴性率(<10%);对NAC后仍为yc N+者应行ALND。NAC后IM-SLN显像者应行IM-SLNB,以获得完整分期、评估预后并指导术后放疗,有望完善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 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在乳腺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普生 罗云峰 +3 位作者 俞金龙 方驰华 史福军 邓鉴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29-1133,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在乳腺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科的39名Ⅰ、Ⅱ期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行CT淋巴造影,采集其数据并进行分割及三维重建,准确定位前哨淋巴结并进行... 目的探讨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在乳腺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科的39名Ⅰ、Ⅱ期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行CT淋巴造影,采集其数据并进行分割及三维重建,准确定位前哨淋巴结并进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可视化预演及临床手术,评价在数字三维技术指导下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结果 39例患者腋窝三维模型符合患者实际解剖,清晰显示前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与腋静脉、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等的三维关系。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检出率为100%,总符合率为87.18%(34/39),灵敏度为91.67%(11/12),假阴性率为8.33%(1/12)。术后随访半年,39例患者均未发现患侧腋窝皮下积液、感染、疼痛、水肿等并发症。结论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灵敏度和较低的假阴性率,可作为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三维技术 淋巴造影 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 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孙晓 丛斌斌 +7 位作者 邱鹏飞 张朝蓬 周正波 刘雁冰 陈鹏 赵桐 王春建 王永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评估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行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IM-SLNB)的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对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就诊的64例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行前瞻性单臂入组研究,采取腋窝淋巴结... 目的:评估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行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IM-SLNB)的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对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就诊的64例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行前瞻性单臂入组研究,采取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同时均应用新的核素注射技术进行IM-SLNB。结果:64例患者中内乳区前哨淋巴结(IM-SLN)显像为38例,显像率为59.4%(38/64)。38例IM-SLN显像患者中IM-SLNB成功率为100%(38/38),并发症发生率为7.9%(3/38),IM-SLN转移率为21.1%(8/38)。肿瘤位于内上象限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的患者,其IM-SLN转移率较高(P<0.001和P=0.017)。患者临床获益率为59.4%(38/64),其中12.5%(8/64)另接受了内乳区放疗、46.9%(30/64)避免了不必要的内乳区放疗。结论: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应进行IM-SLNB,尤其对于肿瘤位于内上象限及怀疑存在较多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的患者,以获得内乳区淋巴结的转移状态,指导乳腺癌患者内乳区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内乳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孙晓 王永胜 +5 位作者 陈鹏 周正波 李永清 刘雁冰 王春建 赵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652-165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患者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5月来自全国13家医院的325例接受SLNB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CIS患者237例,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M)患者88例,分析前哨...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患者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5月来自全国13家医院的325例接受SLNB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CIS患者237例,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M)患者88例,分析前哨淋巴结(SLN)的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等指标。结果:325例患者的SLN阳性率为6.15%。237例DCIS患音的SLN阳性率为3.80%,超声示肿瘤较大和高组织学分级的患者SLN阳性率较高。88例DCISM患者阳性率为12.5%,年轻患者SLN阳性率较高。结论:DCISM患者需要接受SLNB,接受乳房切除术的DCIS患者需要同时接受SLNB,接受保乳手术的DCIS患者可以不同时接受SLN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导管内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临床可疑腋淋巴结超声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晓 李太玉 +3 位作者 王永胜 陆作为 仲伟霞 周正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479-1482,共4页
目的:评估腋淋巴结可疑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行超声引导腋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57例超声提示腋淋巴结异常或腋淋巴结临床查体可触及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腋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测结果及... 目的:评估腋淋巴结可疑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行超声引导腋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57例超声提示腋淋巴结异常或腋淋巴结临床查体可触及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腋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测结果及常规病理结果。结果:超声引导腋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测乳腺癌可疑腋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3%、100%、80.9%、100%和50.5%。76.3%的患者通过针吸细胞学检测准确地预测了腋淋巴结转移,避免了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50.5%的超声提示腋淋巴结异常但针吸细胞学阴性的患者可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替代腋淋巴结清扫术。结论:超声引导腋淋巴结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测可快速、较为准确地判定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的状况,应该作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细针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前沿进展 被引量:22
11
作者 丛斌斌 曹晓珊 +1 位作者 于金明 王永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6-240,共5页
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了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影像学诊断的能力,能够检测到腋窝淋巴结更早、更小的转移灶,通过影像学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淋巴结的转移状况,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完善的术前腋窝分期。对于术前超声影像学检查为腋窝淋... 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了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影像学诊断的能力,能够检测到腋窝淋巴结更早、更小的转移灶,通过影像学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淋巴结的转移状况,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完善的术前腋窝分期。对于术前超声影像学检查为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是否可以避免术中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目前有两项大型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通过微泡超声造影显像技术引导腋窝前哨淋巴结术前穿刺活检,正在探索一种高效、准确和超微创的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术前影像学检查大大提高了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的检出率,但也让一部分患者失去了通过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机会,对临床查体淋巴结阴性但超声发现可疑淋巴结并通过穿刺活检确诊转移的患者是否适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本文也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研究。另外,对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汇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 影像学 前沿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示踪法联合荧光示踪法提高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成功率 被引量:14
12
作者 崔嵘嵘 林晓燕 +3 位作者 许诚 胡赟宏 王铮元 蔡丰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900-2903,2914,共5页
背景近年来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愈来愈受到重视,而示踪剂的选择对于其成功率至关重要。目的评价染料示踪法联合荧光示踪法在乳腺癌SLNB中的临床有效性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9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乳腺外... 背景近年来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愈来愈受到重视,而示踪剂的选择对于其成功率至关重要。目的评价染料示踪法联合荧光示踪法在乳腺癌SLNB中的临床有效性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9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乳腺外科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44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A组(226例,采用染料示踪法)和B组(223例,采用染料示踪法联合荧光示踪法)。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体质指数(BMI)〕,计算各组患者SLNB成功率。将患者以BMI(≤22.5 kg/m2和>22.5 kg/m2)、年龄(≤55岁和>55岁)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A组患者年龄、BMI小于B组(P<0.05)。223例BMI≤22.5kg/m2患者中,采用染料示踪法联合荧光示踪法SLNB成功率〔94.7%(108/114)〕高于采用染料示踪法〔78.0%(85/109)〕〔OR=5.082,95%CI(1.988,12.993)〕。226例BMI>22.5 kg/m2患者中,采用染料示踪法联合荧光示踪法SLNB成功率〔85.3%(93/109)〕高于采用染料示踪法〔63.2%(74/117)〕〔OR=3.378,95%CI(1.763,6.471)〕。不同BMI层之间同质(χ2BD=0.495,P=0.482)。去除BMI的混杂作用后,采用染料示踪法联合荧光示踪法SLNB成功率高于采用染料示踪法(χ2MH=25.979,P<0.001,ORMH=3.896)。244例≤55岁患者中,采用染料示踪法联合荧光示踪法SLNB成功率〔92.6%(112/121)〕高于采用染料示踪法〔75.4%(94/123)〕〔OR=3.928,95%CI(1.731,8.515)〕。205例>55岁患者中,采用染料示踪法联合荧光示踪法SLNB成功率〔87.3%(89/102)〕高于采用染料示踪法〔63.1%(65/103)〕〔OR=4.002,95%CI(1.975,8.111)〕。不同年龄层之间同质(χ2BD=0.006,P=0.939)。去除年龄的混杂作用后,采用染料示踪法联合荧光示踪法SLNB成功率高于采用染料示踪法(χ2MH=26.686,P<0.001,ORMH=3.92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示踪法、BMI、年龄是SLNB结果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类预测准确率为80.2%。结论染料示踪法联合荧光示踪法可有效提高乳腺癌SLNB成功率,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检 染料示踪法 荧光示踪法 吲哚菁绿 示踪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吲哚菁绿示踪剂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白海亚 刘慧民 +3 位作者 杨萍 龚晓军 姚东刚 卢俊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及两者联合在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7月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原发性乳腺癌171例随机分为ICG组、...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及两者联合在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7月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原发性乳腺癌171例随机分为ICG组、联合组、MB组,每组57例。均按常规行SLNB,然后行Ⅰ、Ⅱ水平腋窝淋巴清扫。结果159例成功检出SLN,共检出SLN 501枚,平均3.2枚/例。ICG组检出SLN 191枚,平均3.5枚/例;联合组检出SLN 186枚,平均3.3枚/例,SLN中荧光显影为184枚,同时蓝染131枚,仅显示荧光未显示蓝染53枚;MB组检出SLN 124枚,平均2.6枚/例。ICG组检出率96.5%(55/57),与联合组98.2%(56/5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MB组检出率84.2%(48/57),明显低于ICG组(χ^2=4.930,P=0.026)和联合组(χ^2=5.371,P=0.020)。SLN检出数目ICG组和联合组分别为(3.5±1.0)、(3.3±1.2)枚,明显多于MB组(2.6±1.4)枚(P值分别为0.000,0.001),但ICG组与联合组无统计学差异(P=0.484)。准确率ICG组98.2%(54/55)、联合组98.2%(55/56)、MB组93.8%(45/48),3组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2.177,P=0.337)。假阴性率ICG组3.8%(1/26)、联合组4.5%(1/22)、MB组14.3%(3/21),3组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2.234,P=0.327)。结论含有ICG示踪剂荧光定位,具有良好的可视性,定位准确、检出率高,优于单用MB法。单独使用ICG定位,即可达到理想的SLN检出率,不需要联合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检 示踪剂 吲哚菁绿 亚甲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联合纳米炭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岳健 裴静 +6 位作者 任敏 张敬杰 杨帆 张泽树 陶丹丹 王俊艳 王本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吲哚菁绿(ICG)联合纳米炭悬浊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0例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注射用ICG联合纳米炭悬浊液(联合组,57例)和单用纳米炭悬浊液(纳米炭组,53例)为示...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吲哚菁绿(ICG)联合纳米炭悬浊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0例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注射用ICG联合纳米炭悬浊液(联合组,57例)和单用纳米炭悬浊液(纳米炭组,53例)为示踪剂行SLNB。SLNB后随即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联合组中55例可见荧光所示淋巴管道,荧光显像率96.49%(55/57),前哨淋巴结检出率98.25%(56/57),准确率96.43%(54/56),假阴性率6.67%(2/30),灵敏度93.33%(28/30);纳米炭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94.34%(50/53),准确率96.00%(48/50),假阴性率8.33%(2/24),灵敏度91.67%(22/24)。联合组共检出前哨淋巴结309枚,纳米炭组共检出前哨淋巴结218枚,两组前哨淋巴结平均检出枚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检出率、准确率、假阴性率和灵敏度这4个评价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G与纳米炭悬浊液联合应用相比单用纳米炭悬浊液可提高前哨淋巴结检出数量,减少漏诊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炭 吲哚菁绿 前哨淋巴结活检 荧光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硫胶体术前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新华 古力努尔.哈布力哈吉 +2 位作者 董占飞 陆海健 倪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227-1231,共5页
目的:探讨用^(99m)Tc-硫胶体(^(99m)Tc-Sulfur colloid,SC)术前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7月到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于乳腺肿块周围3点、6点和12... 目的:探讨用^(99m)Tc-硫胶体(^(99m)Tc-Sulfur colloid,SC)术前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7月到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于乳腺肿块周围3点、6点和12点位置各注射^(99m)Tc-Sc37MBq后15min、30min、1h、2h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显像,术中用γ探针探测"热点"淋巴结分析术前淋巴显像与术中探测检测乳腺癌SLNB的结果。结果:术前^(99m)Tc-Sc淋巴显像成功确定60例患者(85.71%)的前哨淋巴结,5例患者(7.15%)发现腋窝以外的前哨淋巴结。淋巴显像确定SLN的成功率与原发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部位等因素无显著性相关(均P>0.05);与注射同位素到显像的时间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术中确定SLN的成功率在术前淋巴显像成功组与失败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SLN术前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99m)Tc-Sc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导向性,能较好的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硫胶体 淋巴显像 前哨淋巴结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美罗华用于原发性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囡 林保和 +5 位作者 欧阳涛 杨志 李金锋 许小保 张岩 马云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1-684,共4页
目的分析99mTc-美罗华作为示踪剂对102例原发性乳腺癌(其中1例为双乳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SLN)显像及活检的诊断效能。方法超声引导下于乳腺肿块周围及肿块表面皮下注射99mTc-美罗华后行SLN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与患者数码局部大体像... 目的分析99mTc-美罗华作为示踪剂对102例原发性乳腺癌(其中1例为双乳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SLN)显像及活检的诊断效能。方法超声引导下于乳腺肿块周围及肿块表面皮下注射99mTc-美罗华后行SLN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与患者数码局部大体像进行图像融合。术中凭此融合图像行腋窝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切除SLN后,行常规乳腺癌手术及腋下淋巴结清扫术,并送病理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103例次SLN显像成功率100%,共显示SLN177枚,分布于腋窝区、内乳区及乳腺组织内,平均1.72枚(177/103)。腋窝区SLNB成功率99.03%(102/103),共探测到SLN266枚,平均2.58枚(266/103)。病理发现腋窝SLN有转移者76例次,转移SLN110枚。与腋清扫淋巴结病理结果比较,SLNB的灵敏度为96.20%(76/79),特异性为100%(24/24),假阴性率为3.80%(3/79),准确率为97.09%(100/103)。结论应用新型SLN示踪剂99mTc-美罗华行乳腺癌SLN显像及活检成功率、灵敏度及准确率高,假阴性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华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其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庄亚强 莫军扬 +1 位作者 任占平 梁志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3-556,561,共5页
【目的】探讨美蓝法示踪和定位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并探索常规病理检查(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IHC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判断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灶的价值。【方法】66例乳腺癌患者... 【目的】探讨美蓝法示踪和定位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并探索常规病理检查(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IHC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判断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灶的价值。【方法】66例乳腺癌患者,用美蓝示踪行SLNB,对SLN及腋窝淋巴结(ALN)进行HE染色;随机选取40例SLN进一步行细胞角蛋白19(CK19)的IHC染色及RT-PCR检测;比较3种方法对SLN微转移灶检出的敏感性、准确率及假阴性率的差异。【结果】66例中,美蓝示踪成功检出63例,检出率达95.5%。IHC与RT-PCR比较无差异,而与HE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美蓝法SLNB也有很高的检出率,由于常规病理检查对微转移的诊断率低,结合IHC及RT-PCR检测能则有效判断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状态,提高SLN中微转移的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活检 免疫组织化学 RT-PCR CK19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所致皮瓣坏死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清默 欧阳忠 +1 位作者 黄于凡 陈双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97-1198,共2页
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最准确的方法,但会带来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s biopsy,SLNB)则可以避免这些术后并发症,并被认为是除炎性乳腺癌以外,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 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最准确的方法,但会带来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s biopsy,SLNB)则可以避免这些术后并发症,并被认为是除炎性乳腺癌以外,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标准处理。乳腺癌SLNB的示踪削包括蓝染料和核索标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坏死 腋窝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活检 SENTINEL 清扫术 术后并发症 标准处理 乳晕区 蓝染淋巴 蓝染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庄亚强 莫军扬 +1 位作者 戴文斌 朱宝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050-1051,共2页
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是近10年来乳腺外科研究的热点课题,目前国内对SLNB的研究较多,但针对老年患者是否也适合SLNB的报道较少。我们回顾分析了本院107例行SLNB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在老年患者中治疗的... 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是近10年来乳腺外科研究的热点课题,目前国内对SLNB的研究较多,但针对老年患者是否也适合SLNB的报道较少。我们回顾分析了本院107例行SLNB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在老年患者中治疗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老年患者 前哨淋巴结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应用(附96病例报告) 被引量:5
20
作者 凌飞海 马士辉 +3 位作者 崔世恩 黄志华 郑书楷 李晓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32-633,共2页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是判断预后和指导辅助治疗最重要的指标,评价腋窝淋巴结状态最准确的方法是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但容易出现患侧上肢水肿、疼痛和麻木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是判断预后和指导辅助治疗最重要的指标,评价腋窝淋巴结状态最准确的方法是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但容易出现患侧上肢水肿、疼痛和麻木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