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比较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与常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术后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泌尿外科2002年6月至2023年10月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719例(总队列),根据手术...目的探究比较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与常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术后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泌尿外科2002年6月至2023年10月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719例(总队列),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组(机器人组,n=409)和普通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组(普通组,n=310)。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生化复发率,术后1、3、6、12个月尿控恢复率,术后6、12个月的性功能恢复情况,并分析总队列中生化复发、尿控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本中心机器人组患者分期更晚,高病理T分期占比高(≥pT3分期,P<0.01)、淋巴结阳性率更高(P<0.01);并且机器人组在淋巴结清扫个数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2组在病理Gleason评分、生化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个月(P=0.004)、3个月(P<0.01)、6个月(P=0.002)、12个月(P=0.004)的尿控恢复率方面,机器人组患者显著高于普通组。在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表-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IIEF-5)评分方面,机器人组患者性功能恢复与普通组无统计学差异。在总队列中,高病理T分期(≥pT3分期,P<0.01)、高病理Gleason评分(>7分,P=0.036)、淋巴结清扫个数少(≤10个,P<0.01)、淋巴结阳性(P=0.046)是生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手术方式(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是术后12个月尿控恢复的影响因素(P=0.005)。结论与普通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相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患者的生化复发率,并且能够提高前列腺癌患者在术后1、3、6、12个月时的尿控恢复率。展开更多
背景与目的:多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寡转移性前列腺癌根治术可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的总生存受益,围手术期并发症是影响寡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研究旨在探讨寡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癌根治...背景与目的:多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寡转移性前列腺癌根治术可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的总生存受益,围手术期并发症是影响寡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研究旨在探讨寡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初步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6年1月247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数据,其中寡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25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222例。两组均采用Clavien-Dindo手术并发症分级标准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分级。观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下降比例并将并发症发生率与严重程度在寡转移组和非寡转移组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寡转移组术后3个月时21例(84.0%)出现下降PSA,下降比例低于局限组212例(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寡转移组共6例(24.0%)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严重并发症(Ⅲ度及以上)1例(4.0%),局限组共49例(22.1%)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严重并发症(Ⅲ度及以上)7例(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寡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并发症风险并非寡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限制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对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围手术期结果、功能性及肿瘤相关性结果进行比较。方法从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72位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接受了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术,手术均由同一名有经验的术者操作完成。收集及评估...目的对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围手术期结果、功能性及肿瘤相关性结果进行比较。方法从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72位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接受了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术,手术均由同一名有经验的术者操作完成。收集及评估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围手术期结果,功能及肿瘤相关结果。结果 36位病人接受了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另外36位病人接受了2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3D腹腔镜组比2D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167 min vs 218 min,P<0.001),平均出血量少(86.11 m L vs 177.78 m L,P<0.001),且两组术后3个月尿控率有统计学差异(88.89%vs 63.89%,P=0.026)。两组间手术并发症、性功能恢复及无生化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与2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相比,3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术后早期尿控情况更好。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腹腔镜Sandwich法尿道及周围组织重建技术对高风险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尿控的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治疗的高风险前列腺癌患者71例,采用腹腔镜Sandwich法尿道及周围组织重建技术47例,采用单纯尿道吻合技...目的探讨腹腔镜Sandwich法尿道及周围组织重建技术对高风险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尿控的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治疗的高风险前列腺癌患者71例,采用腹腔镜Sandwich法尿道及周围组织重建技术47例,采用单纯尿道吻合技术24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前列腺体积、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临床分期、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尿管拔除时间、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术后切缘阳性率、淋巴结阳性率及拔除尿管后第2、4、12、24、52周尿控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间年龄、体质量指数、前列腺体积、术前PSA、临床分期、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术后切缘阳性率、淋巴结阳性率、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ndwich法尿道及周围组织重建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24)、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01),拔除尿管第12周尿控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23)。结论腹腔镜Sandwich法尿道及周围组织重建技术安全可行,显著改善高风险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尿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比较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与常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术后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泌尿外科2002年6月至2023年10月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719例(总队列),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组(机器人组,n=409)和普通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组(普通组,n=310)。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生化复发率,术后1、3、6、12个月尿控恢复率,术后6、12个月的性功能恢复情况,并分析总队列中生化复发、尿控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本中心机器人组患者分期更晚,高病理T分期占比高(≥pT3分期,P<0.01)、淋巴结阳性率更高(P<0.01);并且机器人组在淋巴结清扫个数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2组在病理Gleason评分、生化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个月(P=0.004)、3个月(P<0.01)、6个月(P=0.002)、12个月(P=0.004)的尿控恢复率方面,机器人组患者显著高于普通组。在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表-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IIEF-5)评分方面,机器人组患者性功能恢复与普通组无统计学差异。在总队列中,高病理T分期(≥pT3分期,P<0.01)、高病理Gleason评分(>7分,P=0.036)、淋巴结清扫个数少(≤10个,P<0.01)、淋巴结阳性(P=0.046)是生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手术方式(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是术后12个月尿控恢复的影响因素(P=0.005)。结论与普通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相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患者的生化复发率,并且能够提高前列腺癌患者在术后1、3、6、12个月时的尿控恢复率。
文摘背景与目的:多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寡转移性前列腺癌根治术可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的总生存受益,围手术期并发症是影响寡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研究旨在探讨寡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初步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6年1月247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数据,其中寡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25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222例。两组均采用Clavien-Dindo手术并发症分级标准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分级。观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下降比例并将并发症发生率与严重程度在寡转移组和非寡转移组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寡转移组术后3个月时21例(84.0%)出现下降PSA,下降比例低于局限组212例(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寡转移组共6例(24.0%)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严重并发症(Ⅲ度及以上)1例(4.0%),局限组共49例(22.1%)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严重并发症(Ⅲ度及以上)7例(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寡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并发症风险并非寡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限制因素。
文摘目的对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围手术期结果、功能性及肿瘤相关性结果进行比较。方法从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72位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接受了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术,手术均由同一名有经验的术者操作完成。收集及评估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围手术期结果,功能及肿瘤相关结果。结果 36位病人接受了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另外36位病人接受了2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3D腹腔镜组比2D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167 min vs 218 min,P<0.001),平均出血量少(86.11 m L vs 177.78 m L,P<0.001),且两组术后3个月尿控率有统计学差异(88.89%vs 63.89%,P=0.026)。两组间手术并发症、性功能恢复及无生化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与2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相比,3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术后早期尿控情况更好。
文摘目的探讨腹腔镜Sandwich法尿道及周围组织重建技术对高风险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尿控的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治疗的高风险前列腺癌患者71例,采用腹腔镜Sandwich法尿道及周围组织重建技术47例,采用单纯尿道吻合技术24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前列腺体积、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临床分期、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尿管拔除时间、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术后切缘阳性率、淋巴结阳性率及拔除尿管后第2、4、12、24、52周尿控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间年龄、体质量指数、前列腺体积、术前PSA、临床分期、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术后切缘阳性率、淋巴结阳性率、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ndwich法尿道及周围组织重建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24)、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01),拔除尿管第12周尿控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23)。结论腹腔镜Sandwich法尿道及周围组织重建技术安全可行,显著改善高风险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