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直肠三维超声检查和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癌穿刺活检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为民 王怡 杨永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6期730-732,共3页
目的 分析经直肠超声 (TRUS)和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在前列腺癌穿刺活检中的作用 ,提出各种穿刺方式适用的条件 ,以求在减少穿刺并发症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阳性结果。方法 我院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1年 4月行前列腺穿刺病例5 4例 ,... 目的 分析经直肠超声 (TRUS)和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在前列腺癌穿刺活检中的作用 ,提出各种穿刺方式适用的条件 ,以求在减少穿刺并发症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阳性结果。方法 我院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1年 4月行前列腺穿刺病例5 4例 ,术前因为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异常病灶或超声检查未发现前列腺异常病灶但直肠指检前列腺较硬而均经血清PSA测定异常 ,经TRUS引导行病灶活检或系统 6点穿刺活检。结果  3 1人PSA≥ 2 0ng/ml,穿刺病理阳性 2 5例 ,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 80 .6% ,其中TRUS发现可疑病灶 (TRUS +) 2 1例均证实为癌。 2 3人PSA <2 0ng/ml,穿刺病理阳性 2例 ,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 8.7%。TRUS( +) 3例 ,仅 1例证实为癌。此两组病人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差异明显 (P <0 .0 1)。结论 当超声发现高度怀疑病灶同时PSA≥ 2 0ng/ml,建议病灶穿刺 ;超声检查阴性而PSA≥ 2 0ng/ml且前列腺体积明显增大者宜行 13点TRUS引导活检 ;若PSA <2 0ng/ml则首次活检时包扩病灶在内的 6点系统穿刺较为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活检 病灶 前列腺 PSA 前列腺特异抗原 检出率 经直肠 作用 系统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前列腺癌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与常规超声靶向引导穿刺活检的对比 被引量:8
2
作者 郭祎芬 李凤华 +3 位作者 谢少伟 夏建国 杜晶 王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04-130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下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MFI)与常规超声靶向引导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价值。方法对65例血清PSA升高(≥4ng/ml)的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分为A(4ng/ml≤PSA<10ng/ml)、B(10ng/ml≤PSA<20... 目的比较不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下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MFI)与常规超声靶向引导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价值。方法对65例血清PSA升高(≥4ng/ml)的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分为A(4ng/ml≤PSA<10ng/ml)、B(10ng/ml≤PSA<20ng/ml)、C(PSA≥20ng/ml)三组,活检前行经直肠灰阶、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及MFI检查。在超声引导下对每例患者行底、中、尖三切面12点穿刺。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PSA水平组中MFI与常规超声靶向引导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价值。结果 65例患者有230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A组、B组中MFI检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均高于灰阶及CDE(P<0.01),C组中MFI的敏感度、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灰阶及CDE(P<0.01)。三组间MFI靶向引导前列腺活检的敏感度和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PSA水平前列腺癌,MFI均较常规超声靶向引导穿刺活检的敏感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微血管成像 穿刺 前列腺特异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WI和DWI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系列诊断前列腺癌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鹏 杨文君 +4 位作者 陈志强 郭玉林 蔡磊 杨文静 李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T2WI+DWI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系列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0例PCa(阳性组)、50例前列腺增生(BPH)和10例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阴性组)的MRI、DWI资料和总PSA(tPSA)、游离PSA(fP... 目的探讨T2WI+DWI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系列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0例PCa(阳性组)、50例前列腺增生(BPH)和10例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阴性组)的MRI、DWI资料和总PSA(tPSA)、游离PSA(fPSA)与tPSA的比值(f/t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检测结果,比较T2WI+DWI及T2WI+DWI分别联合tPSA、f/tPSA、PSAD诊断PCa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值比较每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阳性组和阴性组间tPSA、f/tPSA、PSA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0、-4.52、14.41,P均<0.01);T2WI+DWI诊断PCa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AUC分别为92.00%、71.67%、80.91%和0.818,95%可信区间为0.752~0.885;以tPSA>10ng/ml、f/tPSA≤0.15、PSAD≥0.22ng/(ml.cm3)为诊断PCa的界值,T2WI+DWI分别联合tPSA、f/tPSA、PSAD诊断PCa的特异度、准确率和AUC均明显提高。T2WI+DWI联合PSAD诊断PCa的效能最好,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AUC分别为88.00%、90.00%、89.09%和0.890,95%可信区间为0.829~0.951。结论T2WI+DWI联合tPSA、f/tPSA、PSAD能够明显提高对PCa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特异抗原 磁共振成像 扩散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抗原异常患者抗感染药物治疗后血清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豪杰 盛璐 +3 位作者 陈燕忠 赵卫 孙忠全 钱伟庆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6-500,共5页
目的观察前列腺穿刺患者穿刺前行抗生素治疗后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和游离PSA(fPSA)水平变化,评价其变化对预测前列腺癌是否具有一定意义。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共80例4ng/mL<PSA<20ng/m... 目的观察前列腺穿刺患者穿刺前行抗生素治疗后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和游离PSA(fPSA)水平变化,评价其变化对预测前列腺癌是否具有一定意义。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共80例4ng/mL<PSA<20ng/mL的患者入组并被安排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采用随机法选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每天接受可乐必妥500mg、维持2周的药物治疗,对照组不接受可乐必妥治疗。两组于2周后均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在穿刺当日晨所有患者行PSA和fPSA测定。分析两组中PSA较穿刺前2周变化情况及与穿刺病理结果间的关系。结果在治疗组中PSA显著下降(P=0.030),对照组不明显。治疗组fPSA/tPSA比值和PSAD在治疗前后也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中变化均不明显。治疗组中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亚组中,PSA变化不明显,而增生和炎症亚组中变化明显。PSA变化率对诊断前列腺癌有一定意义,其最佳临界点为-5.65%,灵敏度为64.3%,特异度为88.5%。结论在PSA特定升高的患者中,抗感染治疗后PSA的变化对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良性病变有一定的意义,可帮助更准确地选择前列腺穿刺活检病例和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前列腺 前列腺增生 抗感染 前列腺特异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抗原灰区患者前列腺癌的风险预估 被引量:8
5
作者 陈鸣 傅晓红 +1 位作者 吴墅 万永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灰区(4~10 ng/mL)患者前列腺体积、游离PSA/总PSA(f-PSA/t-PSA)、PSA密度(PSA density,PSAD)、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直肠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transrectal ultrasono...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灰区(4~10 ng/mL)患者前列腺体积、游离PSA/总PSA(f-PSA/t-PSA)、PSA密度(PSA density,PSAD)、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直肠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CETRUS)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就诊怀疑为前列腺癌的119例PSA灰区患者的首次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部的(8+n)针穿刺方案。根据穿刺结果,分析具有不同前列腺体积、f-PSA/t-PSA比值、PSAD、彩色血流信号及CETRUS结果的患者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结果·所有患者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56.3%(67/119),良性前列腺增生占43.7%(52/119)。f-PSA/t-PSA比值≤0.15组的前列腺癌检出率高于f-PSA/t-PSA比值>0.15组(73.6%vs 42.4%,P=0.001);PSAD>0.2μg/L组的前列腺癌检出率高于PSAD≤0.2μg/L组(69.8%vs 48.7%,P=0.026);CETRUS阳性组的前列腺癌检出率高于CETRUS阴性组(72.4%vs 41.0%,P=0.001)。结论·在PSA灰区(4~10 ng/mL)患者中,f-PSA/t-PSA、PSAD及CETRUS结果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前列腺特异抗原 游离PSA/总PSA PSA 密度 经直肠超声 前列腺穿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癌组织前列腺干细胞抗原、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 被引量:4
6
作者 杨俊福 程传宇 +3 位作者 武玉东 赵亚兵 梁宏 魏金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7-719,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的表达及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PCa组织、20例前列腺高分级上皮样内瘤样病变(HG-PIN)及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PSCA的表达,术...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的表达及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PCa组织、20例前列腺高分级上皮样内瘤样病变(HG-PIN)及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PSCA的表达,术前ELISA法检测血清PSA水平。结果:BPH组织中无PSCA表达,HG-PIN、PCa组织中PSCA阳性率分别为70.0%(14/20)、80.6%(29/36),高于BPH组织(P<0.05)。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PCa组织中PSCA的阳性率分别为6/11、14/16、9/9,依次增高(P<0.05)。PSCA阳性率与PCa患者血清PSA水平无相关性(r=0.215,P>0.05)。结论:PSCA有可能是一种新的PCa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前列腺 前列腺特异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点穿刺活检术诊断单纯前列腺特异抗原增高型前列腺癌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勇辉 张丽英 邹冰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点穿刺活检术诊断单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增高型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4例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点穿刺活检术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直肠指诊及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均为阴性。...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点穿刺活检术诊断单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增高型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4例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点穿刺活检术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直肠指诊及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根据血清PSA分为4组:A组24例,PSA 4~20ng/ml;B组8例,PSA 21~30ng/ml;C组32例,PSA 31~100ng/ml;D组20例,PSA〉100ng/ml。结果 84例患者穿刺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49例穿刺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49/84,53.33%),其中A组检出1例(1/49,2.04%),B组检出4例(4/49,8.16%),C组检出24例(24/49,48.98%),D组检出20例(20/49,40.82%)。A、B、C、D组中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分别为4.17%(1/24)、50.00%(4/8)、75.00%(24/32)、100%(2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43,P〈0.05)。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点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少,对单纯PSA增高型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抗原 超声检查 穿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斑前列腺特异抗原的法医学检验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学博 莫耀南 +3 位作者 李守玮 吕宙 万立华 王清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尿液斑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在法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收集42例健康成年男性尿液,以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PSA水平,取其中10例已知PSA浓度的尿液样本在不同织物上制作的尿斑,检测PSA水平计算提取率。结果健康成年男性尿... 目的探讨男性尿液斑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在法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收集42例健康成年男性尿液,以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PSA水平,取其中10例已知PSA浓度的尿液样本在不同织物上制作的尿斑,检测PSA水平计算提取率。结果健康成年男性尿液中含有较高水平的PSA,平均浓度为(227.13±361.25)ng/mL,尿液PSA个体间的差异较大;不同织物材料和提取溶液间PSA的提取率存在明显差异(P<0.01);延长提取时间对纯棉材料PSA的提取率有明显影响(P<0.01),对涤棉和涤纶材料提取率的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成年男性尿液内含有高浓度的PSA,尿液斑PSA的提取率与织物材料、提取溶液及提取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前列腺特异抗原 尿液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前列腺特异抗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慕淳 孔祥波 +2 位作者 王伟华 桑原正明 川村贞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0-602,共3页
目的 :探讨检测骨髓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筛选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 :选择 2 0例前列腺癌患者 ,按同位素骨扫描结果 ,分为无骨转移的阴性组 (8例 )和有骨转移的阳性组 (12例 ) ,2 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对照组 ,分别检测骨髓... 目的 :探讨检测骨髓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筛选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 :选择 2 0例前列腺癌患者 ,按同位素骨扫描结果 ,分为无骨转移的阴性组 (8例 )和有骨转移的阳性组 (12例 ) ,2 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对照组 ,分别检测骨髓及血清中 PSA值 ,并测定骨髓 PSA与血清 PSA的比值。结果 :有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骨髓 PSA值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以骨髓 /血清 PSA比值为 0 .70作为筛选骨转移阳性的参考值时 ,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为 78% ,特异性为 86 % ,准确率为 73%。结论 :骨髓 PSA与前列腺癌骨转移有关 ,可作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肿瘤标记物 ,骨髓 /血清 PSA比值 0 .70可作为骨转移的筛检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肿瘤转移 前列腺特异抗原 骨肿瘤/继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特异膜抗原和人腺体激肽释放酶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涛 陈希 +4 位作者 王晓峰 侯树坤 朱积川 张小东 黄晓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 :采用巢式RT -PCR方法 ,检测前列腺癌合并骨转移的患者外周血中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PSMA)和人腺体激肽释放酶mRNA的表达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巢式RT -PCR的方法 ,检测外周血中PSA、PSMA和hK2mRNA表... 目的 :采用巢式RT -PCR方法 ,检测前列腺癌合并骨转移的患者外周血中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PSMA)和人腺体激肽释放酶mRNA的表达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巢式RT -PCR的方法 ,检测外周血中PSA、PSMA和hK2mRNA表达。结果 :巢式PCR能够检测到经淋巴细胞稀释的LNCaP细胞的PSA、PSM和hK2mRNA的灵敏度 ,稀释浓度分别为 1 0 -6、1 0 -6及 1 0 -7。检测初发伴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PSA、PSMA和hK2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 5 9.4 5 %、5 1 .35 %、5 9.4 6 % ,其中三种检测同时阳性的为 32 .4 3% ;检测接受内分泌治疗后出现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 5 7.1 4 %、85 .71 %、83.33% ,其中三种检测同时阳性的为 5 2 .4 8%。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健康男性及健康女性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以 β actinmRNA做为内参照 ,所有临床标本检测均为阳性。结论 :采用巢式RT PCR检测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PSMA、hK2和PSAmRNA有助于发现进入循环系统的前列腺癌细胞 ,提示隐匿性转移的存在。PSMA和hK2较适合用于内分泌治疗后患者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外周血 前列腺特异抗原 激肽释放酶 临床意义 巢式RT-PCR 骨转移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晚期前列腺癌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唯力 徐光勇 +3 位作者 杨光永 胡自力 刘川 乔天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特异抗原在晚期前列腺癌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分析11例晚期前列腺癌,包括肿瘤分期、PSA水平、转移部位与诊断方法、抗雄激素治疗反应、缓退瘤撤除反应。结果:PSA随临床分期增高而升高,它可以反映肿瘤对治疗的反应。... 目的:研究前列腺特异抗原在晚期前列腺癌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分析11例晚期前列腺癌,包括肿瘤分期、PSA水平、转移部位与诊断方法、抗雄激素治疗反应、缓退瘤撤除反应。结果:PSA随临床分期增高而升高,它可以反映肿瘤对治疗的反应。结论:PSA作为瘤标对晚期前列腺癌有意义,它可指导调整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晚期前列腺 PSA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前后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差异与移行带体积的相关回归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陆阳 陈晨 宋永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9-35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前列腺移行带的关系。方法:对60例经病理证实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患者进行手术前和术后1周的PSA水平测定,患者术前均行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移行带体积,采用单因素相关回归方法分析患者手术前...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前列腺移行带的关系。方法:对60例经病理证实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患者进行手术前和术后1周的PSA水平测定,患者术前均行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移行带体积,采用单因素相关回归方法分析患者手术前后PSA的差异与移行带的关系。结果:术后58例患者PSA水平下降,平均下降3.733μg/L,2例术后PSA水平升高,平均升高为7.11μg/L。手术前后PSA值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手术前后PSA的差值和前列腺移行带体积具有直线回归关系(b=0.011),移行带每减少1cm3,PSA就下降0.011μg/L;手术前后PSA的差值与移行带存在明显的直线相关关系(r=0.311)。结论:BPH患者血清PSA主要受前列腺体积的影响,而移行带的体积对PSA的影响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传导子及转录激活子-6、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荣生 罗冬娇 +3 位作者 陈立 童夏生 陈豪 王恩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018-1022,共5页
目的:观察信号传导子及转录激活子(STAT)-6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20例前列腺癌和3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均来自2005年1月-2008年5月的住院手术者,免疫组化法测定前列腺... 目的:观察信号传导子及转录激活子(STAT)-6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20例前列腺癌和3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均来自2005年1月-2008年5月的住院手术者,免疫组化法测定前列腺组织STAT-6和PSA蛋白的表达,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总PSA(tPSA)及游离PSA(fPSA),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PV),计算f/t比值和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结果:前列腺癌组前列腺组织的STAT-6和PSA蛋白的表达水平(OD值分别为0.24±0.08和0.31±0.09)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OD值分别为0.12±0.06和0.20±0.07)(P<0.01)。前列腺癌组血清tPSA及fPSA的含量和PSAD值[分别为(43±26)、(3.8±2.2)ng/mL和(0.88±0.66)ng.mL-1.cm-3]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分别为(6±4)、(1.2±0.8)ng/mL和0.12±0.09)ng.mL-1.cm-3]。两组之间f/t比值和PV值[分别为(0.14±0.10)、(61±35)cm3;(0.31±0.48)、(47±24)cm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TAT-6和PSA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形成过程,血清tP-SA、fPSA、PSAD可作为前列腺癌(PCa)筛查良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信号传导子及转录激活子 前列腺特异抗原 良性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前列腺液中低相对分子质量前列腺特异抗原及乳铁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克新 王晓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8-652,共5页
目的: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正常男性的前列腺液中低相对分子质量前列腺特异抗原(1W-PSA)及乳铁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蛋白双向电泳的方法,对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20例正常男性前列腺液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通过质谱... 目的: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正常男性的前列腺液中低相对分子质量前列腺特异抗原(1W-PSA)及乳铁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蛋白双向电泳的方法,对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20例正常男性前列腺液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通过质谱分析方法确定蛋白点的性质。随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来验证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前列腺液中发现了相对分子质量为10×10^3、等电点(pI)为8.5~9.3的蛋白点A和相对分子质量为35×10^3、pI为7~7.5的蛋白点B。进行质谱分析后确定、蛋白点A为1w-PSA,蛋白点B为乳铁蛋白(lactoferrin)。Western blotting检测进一步确定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前列腺液中有1w-PSA表达,而前列腺癌组织中和正常男性的前列腺液中未见1w-PSA的表达。另外,Western blotting检测还发现,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液的乳铁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男性,而前列腺癌组织中无乳铁蛋白的表达。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前列腺液中有1w-PSA表达,而正常男性的前列腺液中未见1w-PSA表达,1w-PSA可能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理变化存在一定关联,或许可以作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蛋白标志物。另外,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液的乳铁蛋白表达水平增高,正常男性前列腺液的乳铁蛋白表达水平较低,而前列腺癌的乳铁蛋白表达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乳铁蛋白 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病患者前列腺特异抗原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余惠 王建兵 +1 位作者 吴双正 盛敏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9期696-697,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病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抗原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影响
16
作者 刘坤 孟峻嵩 +6 位作者 王勇 庄海军 徐宗源 傅广波 王云炎 王功成 刘靓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50-1052,1058,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5~2010年在门诊和住院患者中大于40岁的男性分为糖尿病组(n=71)、高血压组(n=163)和对照组(n=378),分别填写调查表并进行血清PSA检测,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5~2010年在门诊和住院患者中大于40岁的男性分为糖尿病组(n=71)、高血压组(n=163)和对照组(n=378),分别填写调查表并进行血清PSA检测,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血清PS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PS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血清PSA水平略高于对照组血清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PSA水平低于正常人群,应防止低PSA导致前列腺癌漏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糖尿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抗原和高分子量角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染色法的改进及其应用价值
17
作者 陈春莲 邓仲端 周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9-340,F003,共3页
对前列腺特异抗原和高分子量角蛋白单克隆抗体染色法进行改进 :1在同一切片的一侧贴附可靠的阳性对照组织 ;2应用微波处理 ,尽可能保存和修复抗原 ;3在显微镜下严格控制显色 ,务必达到背景清晰。此法用于前列腺的癌前病变和前列腺癌疑... 对前列腺特异抗原和高分子量角蛋白单克隆抗体染色法进行改进 :1在同一切片的一侧贴附可靠的阳性对照组织 ;2应用微波处理 ,尽可能保存和修复抗原 ;3在显微镜下严格控制显色 ,务必达到背景清晰。此法用于前列腺的癌前病变和前列腺癌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高分子量角蛋白 单克隆抗体 免疫染色法 前列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和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8
作者 宋奇隆 李小虎 +4 位作者 王啸 钱银锋 朱婉秋 候唯姝 余永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68-1272,共5页
目的 探讨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PI-RADS V2)、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多参数磁共振(MP-MRI)并经直肠超声(ERUS)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为PCa的患者178例,由2名10年以上前列腺MRI诊... 目的 探讨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PI-RADS V2)、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多参数磁共振(MP-MRI)并经直肠超声(ERUS)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为PCa的患者178例,由2名10年以上前列腺MRI诊断工作经验的影像医师对其实施PI-RADS V2评分;同时测量患者的血清PSA。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PI-RADS V2评分、PSA与PCa预后Gleason分级分组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I-RADS V2评分、PSA诊断有临床意义PCa的价值,并分别用ROC曲线分析PI-RADS V2评分对前列腺外周带(PZ)及移行带(TZ)有临床意义PCa诊断的价值。结果 PI-RADS V2评分与预后Gleason分级分组相关系数r_s=0.733,P<0.01;PSA与预后Gleason分级分组相关系数r_s=0.496,P<0.01。PI-RADS V2诊断有临床意义PC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9,敏感度为0.935,特异度为0.800;PSA诊断有临床意义PCa的AUC为0.820,敏感度为0.804,特异度为0.720;PI-RADS V2评分诊断前列腺PZ有临床意义PCa的AUC为0.905,敏感度为0.932,特异度为0.733;PI-RADS V2评分诊断前列腺TZ有临床意义PCa的AUC为0.967,敏感度为0.938,特异度为0.900。结论 PI-RADS V2评分、PSA与PCa预后Gleason分级分组呈正相关;PI-RADS V2评分对有临床意义PCa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且PI-RADS V2评分对TZ有临床意义PCa的诊断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GLEASON PI-RADS V2 前列腺特异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抗原和雌激素、孕激素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幼萍 周涛 叶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研究前列腺特异抗原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R、PR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10 2例乳腺癌的抗人体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结果 :2 6例PSA阳性(2 5 5 % ) ,PSA+ 和ER+ 、PR之间存... 研究前列腺特异抗原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R、PR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10 2例乳腺癌的抗人体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结果 :2 6例PSA阳性(2 5 5 % ) ,PSA+ 和ER+ 、PR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P <0 0 5 )。PSA+ 、ER+ 的乳腺癌液下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PSA- 、ER- 的乳腺癌 (P <0 0 5 )。结论 :PSA、ER、PR表达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乳腺癌的PSA与肿瘤大小、生物学特性、ER状态及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列腺特异抗原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以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为基础的生物学活性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器
20
作者 齐小娟 王政 +2 位作者 蔡朱男 张斌 余应年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9-236,共8页
目的 构建可在体外应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检测具有酶活性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生物检测器。方法 构建原核细胞表达质粒,从而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在供体和受体荧光蛋白之间以PSA特异性识别氨基酸序列SSYYSG连接的融合蛋白。... 目的 构建可在体外应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检测具有酶活性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生物检测器。方法 构建原核细胞表达质粒,从而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在供体和受体荧光蛋白之间以PSA特异性识别氨基酸序列SSYYSG连接的融合蛋白。将纯化的融合蛋白依次用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商品化的纯品PSA及精液切割,检测其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现象的变化。结果 糜蛋白酶、商品化的纯品PSA及精液切割均可有效抑制融合蛋白的FRET现象,并表现出对时间和剂量的依赖关系。而胰蛋白酶在90min内未见FRET抑制现象。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FRET检测器可成功检测具有酶活性的PSA ,为活性PSA的检测提供一种可选择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前列腺特异抗原 荧光蛋白 生物传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