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图语言任务在卒中后失语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中的刺激模式及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晓琳 张斌龙 +6 位作者 樊瑞文 徐敏杰 黄幸 舒鑫 李昌明 谭中建 常静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8-672,共5页
卒中后失语的认知神经学机制研究为语言学各个层面的阐释提供了研究思路。词图研究范式的不同刺激模式及语言刺激模型可根据语言损伤的特点应用于不同损伤类型的失语症康复中,结合功能磁共振成像可以更客观地呈现脑损伤及恢复机制,语言... 卒中后失语的认知神经学机制研究为语言学各个层面的阐释提供了研究思路。词图研究范式的不同刺激模式及语言刺激模型可根据语言损伤的特点应用于不同损伤类型的失语症康复中,结合功能磁共振成像可以更客观地呈现脑损伤及恢复机制,语言任务和影像学的交互应用也成为失语症机制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图语言任务 卒中后失语 功能磁共振成像 刺激模式 语言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诱发大鼠运动病刺激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付静宜 孙祖玥 +1 位作者 于立身 刘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比较 4种刺激模式对运动病的诱发效应。方法 :将 60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三角形 组、三角形 组、梯形 组和梯形 组。以刺激前后食高岭土量为指标 ,对三角形 组和 组分别采用三角形刺激模式 (频率 0 .1 Hz,峰速 2 4... 目的 :比较 4种刺激模式对运动病的诱发效应。方法 :将 60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三角形 组、三角形 组、梯形 组和梯形 组。以刺激前后食高岭土量为指标 ,对三角形 组和 组分别采用三角形刺激模式 (频率 0 .1 Hz,峰速 2 4 0°/ s)刺激 1 h和 1 .5 h,对梯形 组和 组分别采用梯形刺激模式 (加速度 1 0°/ s2 ,峰速 2 4 0°/ s,持续 5 min,减速至 0 )刺激 1 h和 1 .5 h,诱发运动病。结果 :在所用的 4种刺激模式中 ,三角形 组和梯形 组高岭土摄入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梯形 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同时三角形 组和梯形 组高岭土摄入量与三角形 组比差异也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用三角形 组或梯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动病 病因学 刺激模式 高岭土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刺激模式下人工耳蜗使用者EABR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肖琨 张学渊 +1 位作者 陈小宏 黄青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76-82,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模式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波形和阈值的影响。方法对9名Nucleus 24M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分别测试电极E3,E10,E20(分别代表蜗底、蜗中、蜗顶)在不同刺激模式(MP1+2、MP1、MP2、BP+1、CG)下的EAB...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模式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波形和阈值的影响。方法对9名Nucleus 24M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分别测试电极E3,E10,E20(分别代表蜗底、蜗中、蜗顶)在不同刺激模式(MP1+2、MP1、MP2、BP+1、CG)下的EABR阈值,比较分析强度为200~255电流级(currentlev-el,CL;约阈上30电流级)刺激时各电极在五种刺激模式下引出的EABRⅢ波和Ⅴ波引出率、潜伏期及其幅值。结果(1)Ⅲ波总检出率为44.44%,电极3,10,20的Ⅲ波检出率分别为22.22%,42.22%,68.89%,蜗顶较高(!2=58.2,df=4,P﹤0.01)。单极模式下的Ⅲ波检出率较高(!2=28.5,df=4,P﹤0.01)。(2)MP2刺激模式下Ⅲ波平均潜伏期为2.06ms,电极3,10,20间无统计学差异(P=0.299﹥0.05)。(3)MP1+2,MP1,MP2,BP+1,CG模式下EABRⅤ波检出率分别为96.3%,94.4%,96.3%,14.8%,33.3%,单极模式下(MP1+2,MP1,MP2)的Ⅴ波检出率较高(!2=75.667,df=4,P<0.005)。三个电极位点间无明显差别(!2=2.600,df=2,P=0.273>0.05)。(4)在蜗顶诱发EABR的电刺激阈值较低,E20和E3(P=0.001<0.01)、E20和E10(P=0.002<0.01)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单极、双极、共地模式的阈值依次升高,而单极模式MP1、MP2、MP1+2之间无统计学差异。(5)电极3,10,20的Ⅴ波潜伏期分别为4.09±0.16ms,4.02±0.19ms,3.70±1.21ms,蜗顶的Ⅴ波潜伏期短于蜗中段和蜗底(P=0.001<0.01,P=0.001<0.01)。刺激模式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309>0.05)。(6)EABRⅤ波振幅在电极位点间(P=0.06>0.05)及刺激模式间(P=0.093>0.05)均无统计学差异。但个体差异大,可认为蜗顶和单极刺激模式倾向于获得较大的振幅。(7)本实验同时采用了同侧和对侧记录,发现同侧记录的波形和对侧记录的波形相似,部分反而更清晰,波形分化更好,随刺激强度的下降Ⅴ波消失稍晚。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术后单极刺激下易检测出EABR波形,检出率高,波形分化较好,波幅大,而采用双极及共地模式EABR阈值较高或难以引出波形。为此,建议在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进行EABR测试时可首选单极刺激模式,从易诱发出振幅较大的波形的蜗顶电极开始,并且有可能的话进行同侧与对侧同时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 人工耳蜗 阈值 刺激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S cycling训练的刺激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姜洪源 魏伟 马长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FES cycling训练的刺激模式的设计方法,使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腿部肌肉能够协调运动,获得较高的运动效率。方法:对训练中的蹬踏运动结构进行建模,同时结合腿部肌肉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对运动中的运动效率进行分析,以运动...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FES cycling训练的刺激模式的设计方法,使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腿部肌肉能够协调运动,获得较高的运动效率。方法:对训练中的蹬踏运动结构进行建模,同时结合腿部肌肉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对运动中的运动效率进行分析,以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获取运动效率最高的刺激模式。结论和结果:得到一种运动效率更高的刺激模式,同时也为不同结构形式的FES cycling刺激模式的设计提供了一种较为通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脚踏车训练系统 刺激模式 动力学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声刺激模式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短潜伏期负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肖青 陈建勇 +4 位作者 沈佳丽 汪玮 王璐 沈敏 陈向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声刺激模式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LAVS)患者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的影响,建立ASNR引出的最佳声刺激模式。方法选取24例48耳经颞骨CT确诊为L... 目的探讨不同声刺激模式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LAVS)患者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的影响,建立ASNR引出的最佳声刺激模式。方法选取24例48耳经颞骨CT确诊为LAVS、短声听性脑干反应(click ABR)波V阈值大于或等于90 dB nHL的受试者,分别进行click ABR、500 Hz(tone burst 500 Hz,TB-500 Hz)和1 000 Hz(tone burst 1 000 Hz,TB-1 000 Hz)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one burst ABR)测试,记录三种声刺激模式下ASNR的引出率、阈值、95 dB nHL刺激声强下的ASNR幅值和潜伏期。结果①click、TB-500 Hz、TB-1 000 Hz声刺激下ASNR引出率分别为60.41%(29/48)、68.18%(30/44)、52.38%(22/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500 Hz ASNR引出率相对较高;②click、TB-500 Hz、TB-1 000 Hz声刺激诱发的ASNR平均阈值分别为90.8±3.48、87.36±4.39、89.23±4.79 dB nHL,TB-500 Hz声刺激下的ASNR阈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lick、TB-500 Hz、TB-1 000 Hz声刺激诱发的ASNR平均潜伏期分别为3.13±0.29、4.32±0.57、4.12±0.21 ms,click声诱发的ASNR潜伏期较短纯音诱发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lick、TB-500 Hz、TB-1 000 Hz声刺激诱发的ASNR平均幅值分别为0.29±0.22、0.39±0.31、0.33±0.21μV,TB-500 Hz声刺激下ASNR的幅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VAS患者短纯音诱发的ASNR潜伏期较click声诱发的明显延长;利用TB-500 Hz声刺激可获得更高的ASNR引出率及振幅,有利于ASNR的正确识别及可疑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 刺激模式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躯体感觉双刺激模式通过减少大脑神经同步活动减轻豚鼠和患者的耳鸣程度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旭 黄治物 +2 位作者 Marks KL Martel DT Wu C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6-567,共2页
耳鸣是指患者没有受到外界声源或电刺激时,主观上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是耳科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据报道,在美国有15%的人口受到耳鸣的影响。耳鸣会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困扰。然而... 耳鸣是指患者没有受到外界声源或电刺激时,主观上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是耳科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据报道,在美国有15%的人口受到耳鸣的影响。耳鸣会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困扰。然而,目前已有的耳鸣治疗方法仅能缓解患者的耳鸣反应,而不能完全治愈耳鸣。背侧耳蜗核是哺乳动物听觉通路上第一个多感官融合的位点,其主要的输出神经元细胞是梭形细胞。在耳鸣的中枢化机制中,耳鸣是由于神经活动节律失常引起的,其中神经自发活动和同步活动增加是其两个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因此背侧耳蜗核被认为是耳鸣神经活动异常节律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活动 大脑神经 躯体感觉 听觉通路 耳鸣 患者 刺激模式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单极刺激模式对ECAP波形幅值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锦秀 敖枭 +1 位作者 洪梦迪 李晓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38-842,共5页
目的对人工耳蜗患者运用神经反应遥测技术(NRT),来测量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CAP)的阈值和幅值并进行比较,探索其在不同单极刺激模式下的区别。方法本研究选择20例植入体型号为Freedom植入体(CI24RE) Contour Advance的人工耳蜗患者,分... 目的对人工耳蜗患者运用神经反应遥测技术(NRT),来测量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CAP)的阈值和幅值并进行比较,探索其在不同单极刺激模式下的区别。方法本研究选择20例植入体型号为Freedom植入体(CI24RE) Contour Advance的人工耳蜗患者,分别测试其电极3号,电极10号和电极20号的ECAP阈值,再测量其在MP1,MP2,MP1+2三种刺激模式下的ECAP幅值并进行比较。结果电极3号的平均ECAP阈值为175.35±17.42CL,电极10号的平均ECAP阈值为169.10±12.89CL,电极20号的平均ECAP阈值为161.25±17.28CL,电极3号的ECAP阈值显著高于电极20号(P<0.05)。对不同刺激模式下的ECAP幅值进行比较,在电极3号中,各种刺激模式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电极10号中,MP1刺激模式与MP1+2刺激模式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电极20号中,MP1刺激模式显著高于MP2刺激模式(P<0.05),同时MP1刺激模式也显著高于MP1+2刺激模式(P<0.05)。结论在MP1刺激模式下可以获得更大的ECAP波幅,且波形明显,在临床中进行NRT测试时可优先选择MP1刺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神经反应遥测技术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单极刺激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速抗阻训练:周期性增肌的新刺激模式 被引量:2
8
作者 于亮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40,共1页
在抗阻训练中"力-速度关系"是影响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训练负荷对肌肉肥大、力量和爆发力影响的研究很多,但关于抗阻训练动作速度的精细化研究较少。传统速度抗阻训练定义为:动作(离心和向心结合)完成时间<4s。慢速抗阻训... 在抗阻训练中"力-速度关系"是影响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训练负荷对肌肉肥大、力量和爆发力影响的研究很多,但关于抗阻训练动作速度的精细化研究较少。传统速度抗阻训练定义为:动作(离心和向心结合)完成时间<4s。慢速抗阻训练定义为:向心或离心阶段持续2~6.5s,总时间4~13s。极慢速度抗阻训练定义为:向心或离心动作≥10s或总时间≥14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训练 刺激模式 训练负荷 动作速度 爆发力 精细化研究 肌肉肥大 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视性弱视幼猫模式刺激治疗前后P-VEP改变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桂香 胡聪 杨先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1-361,共1页
本实验比较了敏感期斜视性弱视幼猫经过标准化和量化的模式刺激及遮盖治疗后视皮质的P-VEP改变,评价模式刺激治疗斜视性弱视幼猫的可靠性.
关键词 斜视性弱视 幼猫 模式刺激 治疗 P-V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刺激对斜视性弱视猫治疗效果的P-VEP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桂香 胡聪 +1 位作者 徐进 杨先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 观察六面标准化模式刺激治疗箱治疗斜视性弱视幼猫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 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 VEP)改变 ,评价模式刺激治疗箱治疗斜视性弱视幼猫效果的可靠性。方法  4周龄正常、斜视和治疗组幼猫各 12只。斜视... 目的 观察六面标准化模式刺激治疗箱治疗斜视性弱视幼猫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 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 VEP)改变 ,评价模式刺激治疗箱治疗斜视性弱视幼猫效果的可靠性。方法  4周龄正常、斜视和治疗组幼猫各 12只。斜视组和治疗组均在 4周龄时行外直肌切断 +部分切除手术 ,产生内斜视。8周龄时 ,治疗组行非斜视眼眼睑缝合造成遮盖治疗模型 ,其中 6只猫只接受自然刺激治疗 ( 组 ) ,另 6只猫追加模式刺激治疗( 组 )。麻醉下记录 P- VEP,比较治疗 、 组治疗前后 P1 波振幅和潜时变化。结果 斜视性弱视眼治疗 4周和 8周后 ,其 P- VEP P1 波振幅和潜时改变在 2治疗组之间均具有统计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性弱视 幼猫 模式刺激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神经肌肉电刺激疲劳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怀宇 周兆英 +1 位作者 熊沈蜀 方康玲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96-298,共3页
研究在多种连续刺激模式作用下 ,人体肱二头肌的疲劳特性以及受试者的生理反应现象。利用自行研制的多功能 FNS肢体运动控制平台 ,以男性正常人曲肘运动为控制目标 ,将体表电极置于肱二头肌运动点上 ,通过 FNS运动状态测量装置 ,获取曲... 研究在多种连续刺激模式作用下 ,人体肱二头肌的疲劳特性以及受试者的生理反应现象。利用自行研制的多功能 FNS肢体运动控制平台 ,以男性正常人曲肘运动为控制目标 ,将体表电极置于肱二头肌运动点上 ,通过 FNS运动状态测量装置 ,获取曲肘角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实验结果表明 ,在任何一种刺激模式作用下 ,肱二头肌均呈现非线性时变特性 ;缓慢连续变化的刺激脉冲能有效地缓解肌肉疲劳程度 ;刺激脉冲频率应控制在 (30~ 5 0 ) Hz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疲劳 刺激模式 肘关节运动 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参数与ECAP阈值关系的研究
12
作者 孟丽 肖灵 于钟德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S1期241-242,共2页
0引言人工耳蜗是唯一可以帮助感音神经性重度耳聋患者恢复部分听力的装置。人工耳蜗系统中的语音处理策略是将外界的语音信号进行处理后,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编码的方式发送到植入体并传输到相应的电极刺激耳蜗内残余的听觉神经,目前商用... 0引言人工耳蜗是唯一可以帮助感音神经性重度耳聋患者恢复部分听力的装置。人工耳蜗系统中的语音处理策略是将外界的语音信号进行处理后,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编码的方式发送到植入体并传输到相应的电极刺激耳蜗内残余的听觉神经,目前商用人工耳蜗产品较多采用的连续交错采样法(CIS,Continuous Interleaved Sampling)策略受刺激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P 人工耳蜗 语音处理 语音信号 重度耳聋 Sampling 植入体 听觉神经 刺激参数 单极刺激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强迫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月龄 陈璐 朱春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8-182,共5页
近年来安全无创的经颅磁刺激技术在强迫症临床治疗上取得一些新进展。研究发现,刺激靶点的选择对强迫症症状改善有一定影响,一般优先选择背外侧前额叶和辅助运动区。为提高标准方案的效果持续时间,发展了θ爆发式脉冲刺激模式,该模式对... 近年来安全无创的经颅磁刺激技术在强迫症临床治疗上取得一些新进展。研究发现,刺激靶点的选择对强迫症症状改善有一定影响,一般优先选择背外侧前额叶和辅助运动区。为提高标准方案的效果持续时间,发展了θ爆发式脉冲刺激模式,该模式对强迫症患者来说足够安全但未必有效。与常规刺激方案相比,加速和维持型的增强方案具有更高的时间和临床效益。另外,新近发展的深部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症的效果尚可,前景可期。总体而言,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强迫症的效果良好,但缺少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和评估治疗是否“有效”的统一标准,且研究对象局限于难治性强迫症患者。未来可结合增强方案开展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扩大研究对象选择范围,并建立科学的疗效评估及反馈机制,为强迫症的经颅磁刺激治疗提供科学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经颅磁刺激 刺激靶点 刺激模式 增强方案 θ爆发式脉冲刺激 深部经颅磁刺激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克隆选择学说到危险模式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悦 朱立平 张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0-433,共4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就人体内复杂的免疫系统如何在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之间维持动态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模式,本文对这些模式的基本观点做一简要回顾,借此反映半个世纪以来免疫学发展的历程。
关键词 克隆选择学说 SNSD模式 双信号模式 协同刺激模式 INS模式 危险模式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经颅磁刺激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鲁萍萍 王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9-334,共16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会损伤记忆、注意和执行等认知功能,引起异常的脑活动及脑区间功能连接.尽管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存在药物副作用和起效延迟等问题.经颅磁刺激作为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创伤后应激障碍会损伤记忆、注意和执行等认知功能,引起异常的脑活动及脑区间功能连接.尽管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存在药物副作用和起效延迟等问题.经颅磁刺激作为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综述经颅磁刺激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调控认知功能和脑活动的相关研究,系统探讨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中经颅磁刺激模式、刺激靶点和疗效评估等问题,并提出未来借助更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定位、建立全面有效的评估体系和结合新的记忆理论探索具有长期临床改善效果的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 脑功能 刺激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通路实验模式的视觉失匹配负波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敏 赖永秀 +2 位作者 任鹏 邱丽君 尧德中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62-964,共3页
采用视听觉的跨通路刺激实验模式,通过对ERP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在非注意条件下,顶叶和颞叶的负电位波形不规则,且一致性差;而额叶及枕叶(接近视觉初级投射区)均出现了较明显的视觉早期偏差相关负成分,其潜伏期范围在140~170ms之间,存... 采用视听觉的跨通路刺激实验模式,通过对ERP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在非注意条件下,顶叶和颞叶的负电位波形不规则,且一致性差;而额叶及枕叶(接近视觉初级投射区)均出现了较明显的视觉早期偏差相关负成分,其潜伏期范围在140~170ms之间,存在通道特异性,与听觉MMN类似。据此得出:视觉早期偏差相关负成分应该是由视觉通路痕迹产生的视觉MMN;视觉早期偏差相关负成分的源有两个,一个位于额叶,另一个位于初级视皮层所在的枕叶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通路刺激实验模式 ERP实验 失匹配负波 通道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心理学关于模式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35-42,共8页
一、模式识别及其研究历史所谓模式,是指刺激的空间组合和时间组合。三条直线组成一个三角形,是一个视觉模式;几个音素组成一个音节,几个音节组成一个单词,是一个听觉的模式;闻到一种菜的芳香,是一个嗅觉模式。总之,在实际生活... 一、模式识别及其研究历史所谓模式,是指刺激的空间组合和时间组合。三条直线组成一个三角形,是一个视觉模式;几个音素组成一个音节,几个音节组成一个单词,是一个听觉的模式;闻到一种菜的芳香,是一个嗅觉模式。总之,在实际生活中,作用于我们感官的刺激物,不是个别的光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细胞集合 棋盘图形 混淆度 认知心理学 刺激模式 皮层 模板理论 结构理论 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期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的年龄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学文 蔡方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T10期82-85,74,共5页
对157名0-14岁正常小儿和20名正常成人的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VEP)研究发现P1波是各年龄最稳定波,半岁前是PVEP发育的最快速期,生后头3个月。P1波潜优期每天约缩短1ms,3-6月0.5ms,于2岁后接近成人值,出生3月后双眼协同性视觉功... 对157名0-14岁正常小儿和20名正常成人的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VEP)研究发现P1波是各年龄最稳定波,半岁前是PVEP发育的最快速期,生后头3个月。P1波潜优期每天约缩短1ms,3-6月0.5ms,于2岁后接近成人值,出生3月后双眼协同性视觉功能已有显著发育,同个体双眼间P1潜伏期不应相关6.2ms,尤其不应相差8.3ms,左右眼P1波幅比值(低值/高值)不应小于0.6,尤其是应小于0.5。根据PVEP发育规律,建议按新生儿,1月-,2月-,3月,6月-,1岁-,2岁-分别设立正常值,3岁后取成人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诱发电位 模式翻转刺激 婴幼儿 PVE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听觉诱发电位P50的特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兴时 张明岛 +4 位作者 王红星 楼翡璎 梁建华 陈冲 陈欣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65-1167,共3页
目的研究正常人听觉诱发电位P50的特征。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采用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对92名健康受试者进行听觉诱发电位P50检测。结果正常人S1-PS0潜伏期(60.9±12.7)ms,波幅(5.4±3.... 目的研究正常人听觉诱发电位P50的特征。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采用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对92名健康受试者进行听觉诱发电位P50检测。结果正常人S1-PS0潜伏期(60.9±12.7)ms,波幅(5.4±3.4)μV;S2-P50潜伏期(66.1±12.5)ms,波幅(2.0±1.4)μV;S2-P50波幅显著低于S1-P50波幅(P〈0.01)。S2/S1波幅比值(45.4±24.6)%,其95%可信区间42.7%~48.1%;波幅S1-S2和100(1-S2/S1)分别为(3.2±2.9)μV和(54.3±24.6)%,95%可信区间分别为2.8~3.5μV和51.6%~57.0%。男女间S1-P50与S2-P50的潜伏期和波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听觉诱发电位P50是反映大脑感觉门功能状态指标,其较佳表达式是波幅S1-S2和100(1-S2/S1)两种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人 听觉诱发电位 P50 感觉门 条件-测试刺激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的P50感觉门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俊清 叶兰仙 许崇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07-611,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P50感觉门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运用条件-测试刺激模式和刺激序列模式检测7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周前后的P50听觉诱发电位,并以36名正常人为对照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P50感觉门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运用条件-测试刺激模式和刺激序列模式检测7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周前后的P50听觉诱发电位,并以36名正常人为对照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比较阳性症状为主组(阳性组)与阴性症状为主组(阴性组)患者的P50;采用多元回归分析P50抑制及其治疗前后变化与PANSS评分的关系。结果治疗前,条件-测试刺激模式下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均较对照组的T-P50波幅升高而P50抑制降低(P<0.05),而刺激序列模式下有较高的高频刺激P50波幅和较低的P50抑制(P<0.05)。但无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两个患者亚组之间两种模式P50诱发电位各成分、P50抑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总的患者组中治疗前两种模式P50抑制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无明显相关(P>0.05),但条件-测试刺激模式P50抑制的变化率与PANSS的激活性因子分变化率相关(b=0.39,P<0.05),刺激序列模式P50抑制变化率分别与激活性因子分和抑郁因子分的变化率相关(b=0.44,P<0.05;b=0.49,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50感觉门控异常与其主要临床症状群相关,但P50抑制的变化可能是反映患者的激越或抑郁情绪变化有关的电生理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条件-测试刺激模式 刺激序列模式 P50感觉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