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金融、绿色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被引量:7
1
作者 彭继增 朱远航 陈腾背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12,共16页
在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和中低端收入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如何有效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基于2012—2021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数字金融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效应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 在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和中低端收入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如何有效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基于2012—2021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数字金融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效应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可以显著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绿色创新是数字金融释放制造业转型升级红利的重要传导机制,其中策略性绿色创新在短期内发挥了主要作用,实质性绿色创新效用的发挥则存在一定时滞;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在东部地区、数字经济集聚区和低自然资源禀赋地区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较低的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和过度宽松环境规制会造成数字金融赋能效应的损失。据此提出重视数字金融发展,提高金融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效能,加速数字金融与绿色创新的深度融合,提高区域相关政策的靶向性,发挥环境约束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溢出效应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强国 数字金融 绿色创新 制造业转型升级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2
作者 王雨薇 赵德起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67,共8页
当前,制造业的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数字经济是破解制造业转型升级难题的有效途径。基于2014-2022年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转型升级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伴有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从实证的角度探讨数字经济对制造业... 当前,制造业的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数字经济是破解制造业转型升级难题的有效途径。基于2014-2022年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转型升级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伴有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从实证的角度探讨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均具有空间集聚性,且主要表现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在更换空间权重矩阵、替换解释变量后,结果仍具备稳健性;空间溢出效应显示,数字经济对本地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周边地区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要大于中西部地区。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企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转型升级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集聚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来自重庆市面板数据的证据
3
作者 熊卓然 张志民 钟玮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152,共7页
基于2010—2022年重庆市各区县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研究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作用路径与非线性关系。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在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 基于2010—2022年重庆市各区县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研究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作用路径与非线性关系。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在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发挥中介传导作用,数字化产业链水平发挥门槛调节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重庆主城都市区依托创新生态实现高效赋能,而渝东北、渝东南受制于数字基建形成弱传导困局。鉴于此,应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激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突破数字化产业链协同门槛,强化区域协同联动与差异化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转型升级 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化产业链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嵌入、双元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黎 雍会 +1 位作者 王磊 张记元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5,共15页
数据作为全新的生产要素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双元创新是助推数据要素有效嵌入实体经济的关键动力。基于双元创新视角,剖析数据要素嵌入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理论机制,运用2008—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数据作为全新的生产要素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双元创新是助推数据要素有效嵌入实体经济的关键动力。基于双元创新视角,剖析数据要素嵌入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理论机制,运用2008—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据要素嵌入能够有效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双元创新在数据要素嵌入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且更多地通过探索式创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利用式创新的中介效应尚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嵌入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在企业内部微观特征和外部宏观环境层面存在异质性。因此,建议应有效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营造数据要素赋能外部环境;持续提升企业探索式创新动力,激发数据要素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活力;积极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据要素与传统要素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嵌入 数据要素赋能 制造业转型升级 探索式创新 利用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被引量:23
5
作者 沈运红 杨金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共6页
文章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统计数据,深入研究了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制造业高度化和合理化转型升级,通过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 文章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统计数据,深入研究了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制造业高度化和合理化转型升级,通过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通过科技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效率推动制造业高度化和合理化转型升级。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科技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效率在制造业高度化转型升级中均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在制造业合理化转型升级中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度化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时间异质性,但对制造业合理化转型升级的影响不存在时间异质性;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度化和合理化转型升级的影响均存在空间异质性,对沿海区域的影响效应比内陆区域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科技人才集聚 科技创新效率 制造业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技术进步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春明 李朝阳 陈佳馨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6,共8页
制造业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技术进步提供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和基础。而数字经济作为推动技术进步和企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为传统制造业注入新的增长动力。基于2010—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 制造业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技术进步提供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和基础。而数字经济作为推动技术进步和企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为传统制造业注入新的增长动力。基于2010—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技术进步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并探究数字经济在此过程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时代下,技术进步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依旧具有很强的驱动效应;(2)在技术进步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过程中,数字经济可以有效发挥正向调节作用;(3)技术进步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显著的数字经济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进步 制造业转型升级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分析——基于珠三角数字经济的考察 被引量:17
7
作者 谢宝剑 李庆雯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和路径之一。选取珠三角地区2011—2020年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和路径之一。选取珠三角地区2011—2020年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消费升级和提高金融发展水平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外商投资规模扩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使这种驱动效应更加显著。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扩散作用和门槛效应,对于以数实融合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制造业转型升级 珠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逻辑、案例与路径——基于“技术-经济范式”演化的视角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燕 黄俊杰 陈臻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59,共11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其中的理论:“技术-经济范式”是技术创新对宏观、微观经济结构和运作模式重塑后产生的经济格局,它揭示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历经“...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其中的理论:“技术-经济范式”是技术创新对宏观、微观经济结构和运作模式重塑后产生的经济格局,它揭示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历经“技术体系-经济结构-社会制度”的演化过程。美国推行的数字经济相关政策虽有着鲜明特色,政策关注点与他国有所差异,但本质上均是遵循“技术-经济范式”的演化逻辑,围绕数字化顶层设计、数字化技术发展、数字化人才培训与培养、数字化协同创新、数字化生态系统,旨在驱动企业演化、产业演化、经济系统演化,最终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在中国制造业当前所面临的挑战下,通过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应从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完善技术创新与标准建设、加强数字化人才支撑、全方位推动协同创新、建设制造业企业梯队等方面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转型升级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理与路径——基于产业链视角 被引量:18
9
作者 秦艳 蒋海勇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59,共11页
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础,新质生产力成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其动力主要源于新质生产力作用下的企业链改造、空间链重构、供需链升级和价值链提升四个方面。随着新要素与新技术在产业链上的全面渗透融合... 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础,新质生产力成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其动力主要源于新质生产力作用下的企业链改造、空间链重构、供需链升级和价值链提升四个方面。随着新要素与新技术在产业链上的全面渗透融合,产业链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升,从而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布局不断优化。产业链上“智改数转网联”的推进,加速了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变革,并在“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的叠加作用下,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攀升。为了更好地发挥新质生产力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应推动算力网络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协同,加强新技术场景创新,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创新人才培养、金融等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制造业转型升级 作用机理 作用路径 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劳动生产率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被引量:5
10
作者 贺刚 唐李翊茉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52,共13页
基于中国2007—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评估人工智能应用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及转型升级的影响,并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一步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的... 基于中国2007—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评估人工智能应用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及转型升级的影响,并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一步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的渗透显著正向促进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分析揭示,人工智能主要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来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其中,劳动生产率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行业、企业规模和区域位置等因素对人工智能的影响效应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制造业转型升级 劳动生产率 PSM-DID 行业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11
作者 张蕾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17-I0017,共1页
制造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命脉,为中国社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推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工业化生产会消耗大量社会资源,并产生大量工业垃圾,导致中国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为追求更长远、更健康的发展,中国开始推进生态文明... 制造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命脉,为中国社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推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工业化生产会消耗大量社会资源,并产生大量工业垃圾,导致中国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为追求更长远、更健康的发展,中国开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转型升级 工业垃圾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中国生态环境 中国社会发展 工业化生产 不断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推动离散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现状、技术体系及应用挑战 被引量:37
12
作者 庄存波 刘检华 +3 位作者 隋秀峰 胡耀光 杨晨 胡晗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61-3069,共9页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已成为当前我国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主要手段,也是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在总体上发展迅速,但在推进离散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落地应用过程...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已成为当前我国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主要手段,也是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在总体上发展迅速,但在推进离散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落地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在物联的广度、应用的深度和数据的价值利用等方面还有待加强。为此,首先梳理和分析了工业互联网的起源、国内外发展现状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工业互联网推动离散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三维参考模型,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推动离散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工业物联网—工业务联网—工业智联网3个发展阶段,并详细阐述了对应的技术体系及面临的挑战,从而为工业互联网推动离散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离散制造 制造业转型升级 智能制造 两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及演化路径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 被引量:84
13
作者 曾繁华 何启祥 +1 位作者 冯儒 吴阳芬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5-50,共6页
当前我国传统制造业过于依赖要素投入,科技创新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已经不能适应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为摆脱这一困局,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快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本质在于通过不断提升制... 当前我国传统制造业过于依赖要素投入,科技创新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已经不能适应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为摆脱这一困局,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快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本质在于通过不断提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跃迁。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对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演化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制造业转型升级 全球价值链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杜传忠 杨志坤 宁朝山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24,31,共7页
互联网革命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产生极大而深入的推动作用,并且对我国制造业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价值链和管理方式等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最终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发现,在生产方式方面,互联网推动制造业大规... 互联网革命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产生极大而深入的推动作用,并且对我国制造业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价值链和管理方式等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最终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发现,在生产方式方面,互联网推动制造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促使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在商业模式方面,互联网平台创新传统原材料采购方式,形成线上线下市场营销新模式,促进制造业服务化更普遍;在价值链方面,互联网优化制造业价值链结构、提升运行效率以及促进各环节融合发展;在管理方式方面,互联网更新传统制造企业管理理念,完善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制造企业扁平化管理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制造业转型升级 生产方式 商业模式 管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地区经济增长 被引量:75
15
作者 张其仔 李蕾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11,共15页
本文在借助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制造业进行劳动-资本-技术三类要素密集型产业划分的基础上,对各省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整体上呈现出东部转型升级层次最高、趋势最明显,中部其次,西部转型升级层次最低... 本文在借助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制造业进行劳动-资本-技术三类要素密集型产业划分的基础上,对各省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整体上呈现出东部转型升级层次最高、趋势最明显,中部其次,西部转型升级层次最低、趋势最弱的特征。然后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采用个体固定效应不变系数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前者结果表明内涵于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后者结果表明发展水平不同的各省市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大多数省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大多数省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或不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未来对中国不同区域、不同省市应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加以支持和引导,以推动中国制造业一体化联动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转型升级 资本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 地区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1
16
作者 詹浩勇 冯金丽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2-109,共8页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引导集群式价值网络竞合与重构,以降低贸易成本和提升专业化水平为纽带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2006-2012年我国城市数据的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和区域比较表明,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集聚显著促进了本地制造业转型升级,...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引导集群式价值网络竞合与重构,以降低贸易成本和提升专业化水平为纽带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2006-2012年我国城市数据的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和区域比较表明,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集聚显著促进了本地制造业转型升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尚未对本地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显著推动作用,且两者的影响效应均弱于东部地区。同时,西部地区两大典型类别服务业集聚均缺乏对周边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东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则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此,西部地区应优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方向,加强城市间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先进服务要素集聚创造良好的区位环境,从而增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转型升级 集群式价值网络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积累、有效劳动供给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信息网络技术扩散的视角 被引量:20
17
作者 余东华 李捷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9-91,共13页
信息网络技术能够通过影响劳动者择业偏好、增加有效劳动供给、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本文在引入劳动者择业偏好的非线性特征和有效劳动供给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网络技术扩散背景下的企业、家庭和政府等市场主体行... 信息网络技术能够通过影响劳动者择业偏好、增加有效劳动供给、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本文在引入劳动者择业偏好的非线性特征和有效劳动供给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网络技术扩散背景下的企业、家庭和政府等市场主体行为,进而讨论了信息网络技术对行业间人力资本外部性和有效劳动供给弹性的差异化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表明,劳动者择业偏好的非线性会影响劳动密集型和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人力资本外部性,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有效劳动供给弹性小于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有效劳动供给弹性;当信息网络技术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时,高技能劳动者会不断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第一产业流向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最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由此可见,在信息网络技术作用下形成的人才红利足以弥补人口红利消失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信息网络技术扩散,提升劳动力供给的有效性,增加人力资本积累,能够形成有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技术 有效劳动供给 人力资本积累 制造业转型升级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理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9
18
作者 詹浩勇 冯金丽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6,共8页
理论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提升创新收益的中介效应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证研究发现该外溢效应依赖于城市经济基础和区位环境的支撑,同时还要克服阻碍这种外溢跨区域传递的制约条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先发工业化... 理论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提升创新收益的中介效应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证研究发现该外溢效应依赖于城市经济基础和区位环境的支撑,同时还要克服阻碍这种外溢跨区域传递的制约条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先发工业化城市已表现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积极影响,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尚缺乏对制造业的创新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转型升级 作用机理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服务化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志醒 刘东升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68,共10页
借助模糊C均值聚类法把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结构不合理。采用完全消耗系数度量生产服务化水平,分析表明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服务化水平较高,制造业生产投入... 借助模糊C均值聚类法把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结构不合理。采用完全消耗系数度量生产服务化水平,分析表明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服务化水平较高,制造业生产投入的服务类别主要是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批发和零售服务,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以制造业增加值率度量转型升级,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采用GMM回归方法,估计生产服务化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服务类型作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生产服务化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单一类别的服务投入对转型升级的作用都不显著,但作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投入 生产服务化 制造业转型升级 增加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的挑战与策略 被引量:13
20
作者 许艳丽 李资成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29,共6页
绿色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变革。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将引发劳动力市场变化,必须大力培养绿色技能人才。针对绿色技能人才绿色培养目标模糊、绿色专业不完善、绿色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队伍绿色教学水平有待... 绿色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变革。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将引发劳动力市场变化,必须大力培养绿色技能人才。针对绿色技能人才绿色培养目标模糊、绿色专业不完善、绿色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队伍绿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职业教育亟需通过确立绿色技能培养框架、开设绿色专业、完善绿色课程体系、加强绿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协同培养绿色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能人才 制造业转型升级 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