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制粒温度熟化软颗粒饲料品质分析及其对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砾 潘文静 +4 位作者 方玉芬 刘浩 向宇欣 万蒙 祝爱侠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0,共6页
试验旨在测定不同制粒温度熟化软颗粒的饲料品质及其对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在固定其他加工工艺参数的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的制粒温度(90、100、110、120、130℃)制备熟化软颗粒饲料,测定不同制粒温度对熟化软颗... 试验旨在测定不同制粒温度熟化软颗粒的饲料品质及其对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在固定其他加工工艺参数的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的制粒温度(90、100、110、120、130℃)制备熟化软颗粒饲料,测定不同制粒温度对熟化软颗粒饲料品质及其对罗非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熟化软颗粒饲料的制粒温度为130℃时,熟化软颗粒的内聚性为0.4、黏度为1032.01 cP、硬度为2508.48 g、下沉速度为8.22 cm/s、溶失率为8.83%、淀粉糊化度为80%。随着制粒温度的升高,罗非鱼的末重、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逐渐提高,并在130℃达到最大值(P>0.05)。研究表明,当制粒温度为130℃时,罗非鱼熟化软颗粒饲料的综合品质较好,罗非鱼的生长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制粒温度 熟化软颗饲料 饲料品质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粒温度对饲喂含植酸酶日粮肉仔鸡生长性能及钙磷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春 朱忠珂 +3 位作者 李勤凡 王建华 汪儆 蔡青和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51,共5页
选用160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4个重复,以正常磷日粮为对照,研究在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分别于不同温度(75℃、80℃、85℃)制粒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钙、磷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制粒温度条件下,低磷日粮添加植酸酶均可... 选用160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4个重复,以正常磷日粮为对照,研究在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分别于不同温度(75℃、80℃、85℃)制粒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钙、磷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制粒温度条件下,低磷日粮添加植酸酶均可提高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75℃组好于其他温度组;②与对照组比较,2、3、4组肉仔鸡磷排出量(g/kg采食日粮)分别降低了33.45%、32.41%和29.66%(P<0.05);③除75℃组胫骨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各试验组各项胫骨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④各组血清磷、血清钙、血清碱性磷酸酶差异不显著(P>0.05);⑤与对照组比较,各试验组的总磷、钙、粗蛋白、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提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粒温度 肉仔鸡 生长性能 磷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粒温度和粉碎粒度对颗粒饲料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亮 杨在宾 +3 位作者 杨维仁 姜淑贞 张桂国 梁明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5-29,共5页
采用肉鸡常用的玉米和小麦型两种日粮,三个制粒温度梯度(80、85、90℃)进行了颗粒饲料质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制粒温度提高,可以提高颗粒饲料的PDI、MPDI、硬度和淀粉糊化度(P〈0.05),随着制粒温度的升高(80~90℃),无论是玉米... 采用肉鸡常用的玉米和小麦型两种日粮,三个制粒温度梯度(80、85、90℃)进行了颗粒饲料质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制粒温度提高,可以提高颗粒饲料的PDI、MPDI、硬度和淀粉糊化度(P〈0.05),随着制粒温度的升高(80~90℃),无论是玉米型和小麦型日粮,均可以改善颗粒饲料的品质;从颗粒饲料质量比较,小麦型日粮优于玉米型日粮(P〈0.05)。采用4种不同的粉碎机筛片(1.0、1.5、2.0、2.5 mm),粉碎大宗原料(玉米、小麦、豆粕),获得4种几何平均粒径(378、430、516μm和590μm)的粉状饲料,研究粉碎粒度对颗粒饲料品质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条件下的粉碎粒度没有影响颗粒饲料的品质(P〉0.05)。研究结论:制粒温度的升高可以改善颗粒饲料的品质,尤其是小麦型日粮。粉碎粒度没有影响颗粒饲料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粒温度 粉碎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对制粒温度及其在预混料中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君梅 李德发 +1 位作者 朴香淑 杨文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38,共3页
选4种维生素C产品(单体VC、乙基纤维包被VC、脂肪包被VC、微胶囊包被VC),按300mg/kg计量添加至全价配合日粮中,混合均匀后在不同温度下制粒,取调制后的样品-20℃保存,备测维生素C。预混料(含维生素C30g/kg)及制粒后的颗粒料在室温(18℃... 选4种维生素C产品(单体VC、乙基纤维包被VC、脂肪包被VC、微胶囊包被VC),按300mg/kg计量添加至全价配合日粮中,混合均匀后在不同温度下制粒,取调制后的样品-20℃保存,备测维生素C。预混料(含维生素C30g/kg)及制粒后的颗粒料在室温(18℃~25℃)下贮存3个月,隔一定时间取样,备测维生素C。结果表明,VC保存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各种维生素C对制粒温度和在预混料中的稳定性依次为:单体VC<乙基纤维包被VC<脂肪包被VC≤微胶囊包被VC。胆碱对维生素C稳定性影响很大,在不含胆碱预混料中,普通VC保存3个月存留率可达90%以上,在含胆碱的预混料中仅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混料 维生素C 稳定性 存留率 制粒温度 贮存时间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制粒温度和添加益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祥东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8-22,共5页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制粒温度和添加益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平均体重为(62.38±1.22)g的1日龄肉仔鸡6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试验采用3个制粒温度(75、85和90℃)×益生素水平(...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制粒温度和添加益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平均体重为(62.38±1.22)g的1日龄肉仔鸡6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试验采用3个制粒温度(75、85和90℃)×益生素水平(0和5.20 logcfu/g),共6个日粮,试验分为1~21 d和22~42 d两个阶段。结果显示:日粮添加的益生素在75、85和90℃条件下制粒,制粒后,饲料中的益生素含量回收率达90%以上。与75和90℃制粒温度相比,85℃制粒温度显著降低了22~42 d和1~42 d肉鸡的日增重(P <0.05)。日粮添加益生素显著降低了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 <0.05)。85和90℃制粒温度添加益生素较75℃肠黏膜sIgA分别提高了61%和51%(P <0.05)。日粮制粒温度和益生素对42 d黏膜sIgA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显著交互作用(P <0.05);与90℃制粒温度相比,75和85℃制粒温度添加益生素显著降低了黏膜sIgA的含量(P <0.05);日粮添加益生素,其中90℃较85℃显著降低了血清IgM的含量(P <0.05)。结论 :在不同制粒温度添加下,日粮添加益生素降低了采食量和料重比,提高肠道黏膜sIgA的含量。75和90℃制粒温度较85℃提高了42 d肉鸡的日增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素 制粒温度 生长性能 免疫性能 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粒温度过高将降低肉鸡生长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D. CRESWELL M. BEDFORD +1 位作者 余学兰(译) 凌宝明(校) 《广东饲料》 2006年第4期15-17,共3页
本文综述了6个探讨制粒温度与肉鸡生长性能关系的试验。试验的制粒温度范围为65~105℃。所有的试验结果都表明:过高的制粒温度将会降低肉鸡生长性能,这主要体现在体重和料肉比方面,有一个试验还发现高制粒温度会增加肉鸡死亡率;试验结... 本文综述了6个探讨制粒温度与肉鸡生长性能关系的试验。试验的制粒温度范围为65~105℃。所有的试验结果都表明:过高的制粒温度将会降低肉鸡生长性能,这主要体现在体重和料肉比方面,有一个试验还发现高制粒温度会增加肉鸡死亡率;试验结果还显示,制粒温度尤其不能超过85℃。高制粒温度降低肉鸡生长性能的原因尚未明了,但很有可能是高温使饲料中的某些热敏营养物质损失,这些损失包括维生素、赖氨酸以及使淀粉和蛋白质形成不可消化的复合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粒温度 生长性能 肉鸡 温度过高 温度范围 温度降低 物质损失 试验 死亡率 料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粒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P.Spring 王华朗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7-38,共2页
通过试验测定了不同制粒温度对纤维素酶、细菌淀粉酶、真菌淀粉酶和戊聚糖酶的影响。试验样品为含有不同酶制剂的大麦—小麦—大豆饼型饲料,压模直径为2.5mm,制粒温度分别为60、70、80、90和100℃。酶分析通过可溶性... 通过试验测定了不同制粒温度对纤维素酶、细菌淀粉酶、真菌淀粉酶和戊聚糖酶的影响。试验样品为含有不同酶制剂的大麦—小麦—大豆饼型饲料,压模直径为2.5mm,制粒温度分别为60、70、80、90和100℃。酶分析通过可溶性底物试验和测定酶降低饲粮粘度的能力来进行。可溶性底物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真菌淀粉酶和戊聚糖酶在制粒温度达到80℃时仍维持其活性,而细菌淀粉酶在制粒温度高达90℃时仍维持其活性;戊聚糖酶对饲粮粘度影响很小,甚至无影响;纤维素酶在不同制粒温度下均可降低饲粮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粒温度 酶热稳定性 粘度
全文增补中
鱼用饲料配制需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以林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6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鱼饲料 饲料规格 粉碎 制粒温度 磷源 油脂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条件下不同处理时间对活菌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海燕 吕明霞 曹斌 《饲料博览》 2005年第6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高温 活菌 微生态 处理时间 枯草芽孢杆菌 制粒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瘟时代”饲料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全利 《北方牧业》 2019年第7期12-14,共3页
时下我们这个行业最热点的话题非'非洲猪瘟'莫属,不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更是此起彼伏,愈演愈烈。大家都想尽心尽力地为养猪行业做点事情,都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见解与担当,但更多的是顾左右而言他,或者表决心式地取悦客户和民众,... 时下我们这个行业最热点的话题非'非洲猪瘟'莫属,不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更是此起彼伏,愈演愈烈。大家都想尽心尽力地为养猪行业做点事情,都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见解与担当,但更多的是顾左右而言他,或者表决心式地取悦客户和民众,很少有人回归到饲料行业的角度谈问题的解决方案。笔者认为唯有回归到事物发展的本质,用科学的态度积极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厂 管理者 非洲猪瘟病毒 饲料产品 猪饲料 饲料行业 制粒温度 疫病防治 饲料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植酸酶的应用
11
作者 李晓东 《畜禽业》 1995年第1期20-21,共2页
植酸,又称肌醇六磷酸,几乎所有的植物性饲料中都存在有植酸及其盐类。植酸及其盐中的磷与钙、镁、铁、锌等元素发生螯合作用而形成沉淀,同时还与蛋白质结合成植酸盐复合体,从而降低了必需元素的可利用性和蛋白质的可消化性。常用植物性... 植酸,又称肌醇六磷酸,几乎所有的植物性饲料中都存在有植酸及其盐类。植酸及其盐中的磷与钙、镁、铁、锌等元素发生螯合作用而形成沉淀,同时还与蛋白质结合成植酸盐复合体,从而降低了必需元素的可利用性和蛋白质的可消化性。常用植物性饲料中植酸磷的含量占总量合量的百分比见表1—1。植酸磷虽是营养因子,但对单胃动物来说又是抗营养因子,无法利用。 在植物组织中含有大量的植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植酸盐 植酸磷 植物性饲料 日粮 单胃动物 抗营养因子 制粒温度 无机磷 蛋白质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ngthening pelletization of manganese ore fines containing high combined water by high pressure roll grinding and optimized temperature elevation system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德庆 余为 +1 位作者 周仙霖 潘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3485-3491,共7页
Pelletization is one of useful processes for the agglomeration of iron ore or concentrates. However, manganese ore fines are mainly agglomerated by sintering due to its high combined water which adversely affects the ... Pelletization is one of useful processes for the agglomeration of iron ore or concentrates. However, manganese ore fines are mainly agglomerated by sintering due to its high combined water which adversely affects the roasting performance of pellets. In this work, high pressure roll grinding(HPRG) process and optimization of temperature elevation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to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fired manganese ore pellets. It is shown that the manganese ore possesses good ballability after being pretreated by HPRG twice, and good green balls were produc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blending 2.0% bentonite in the feed, balling for 7 min at 16.00% moisture. High quality roasted pellets with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2711 N per pellet were manufactured through preheating at 1050 °C for 10 min and firing at 1335 °C for 15 min by controlling the cracks formation. The fired manganese pellets keep the strength by the solid interconnection of recrystallized pyrolusite grains and the binding of manganite liquid phase which filled the pores and clearance among minerals. The product pellets contain high Mn grade and low impurities, and can be used to smelt ferromanganese, which provides a possible way to use imported manganese ore fines containing high combined water to produce high value ferromangane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ganese ore fines containing high combined water PELLETIZATION high pressure roll grinding optimized temperatureelevation system consolidation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