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均衡视角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推进、难点及优化——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被引量:2
1
作者 范雅琳 王继新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8,共10页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是全面提升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的重要路径,也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研究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分析了相关政策与推进行动...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是全面提升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的重要路径,也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研究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分析了相关政策与推进行动,并从资源配置与行动规则两方面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的难点。针对智能设施不均衡、师资配置不均衡、社会资源不均衡,以及配套资源亟需优化、教学模式有待创新、普及效果难以衡量等问题,研究从健全经费保障与成本分担机制、完善人才供给与在职选育制度、优化知识体系与配套资源、建立科学监测评价机制几方面提出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均衡 人工智能教育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整合性分析——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静漪 宗晓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31,154,共9页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发展程度与县域的经济社会条件、教育相关制度、参与主体及其行动策略、评价准则等要素紧密相连,而既有研究对其复杂要素缺乏整合分析。因此,可借鉴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通用术语”,构建县...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发展程度与县域的经济社会条件、教育相关制度、参与主体及其行动策略、评价准则等要素紧密相连,而既有研究对其复杂要素缺乏整合分析。因此,可借鉴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通用术语”,构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整合性分析框架,从外生变量、运行机制、改革结果及评价准则等方面整合县域义务教育改革的相关变量,并厘清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有助于县域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整体设计,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进行静态与动态分析,提升对发展中相关问题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完善发展机制和政策,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程度上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县域 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规则分析——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下对黄河流域实践的考察
3
作者 毛寿龙 赵小渝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54,共12页
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作为新时代中国治水工作的重要实践,对于改善水资源利用方式、提升水资源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以黄河流域为例,从边界、位置、选择、聚合、范围、信息、偿付等七个关键维度,系统分析... 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作为新时代中国治水工作的重要实践,对于改善水资源利用方式、提升水资源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以黄河流域为例,从边界、位置、选择、聚合、范围、信息、偿付等七个关键维度,系统分析了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下的治水规则及其实施情况。研究发现,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为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管理提供了明确指导。然而,制度实施阶段规则操作化不足、规则适应性有限和规则有效性欠缺等问题仍然存在,影响了制度效能的充分发挥。未来研究和实践可从完善多层级嵌套的规则体系,促进持续性、系统性制度创新,发展多维度、多目标融合的绩效评价等层面对参与规则加以改进,以提升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实施效果,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刚性约束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应用规则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下中国住房政策过程透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徐涛 魏淑艳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2-287,共6页
运用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研究住房政策过程首先要确定政策舞台,但是单一舞台牵涉众多行动者和复杂行动链,故将其区分为三个具有制约关系的舞台:中央政策舞台、部委政策正式舞台和部委政策非正式舞台。前两个舞台的功能分别是选择政策目... 运用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研究住房政策过程首先要确定政策舞台,但是单一舞台牵涉众多行动者和复杂行动链,故将其区分为三个具有制约关系的舞台:中央政策舞台、部委政策正式舞台和部委政策非正式舞台。前两个舞台的功能分别是选择政策目标和拟定政策方案,最后一个舞台被界定为一个针对政策方案的问题网络。三个舞台受到了住房业属性、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及应用规则三个外生变量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情境结构并具有不同功能。住房政策过程在舞台内以及舞台间的互动中得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政策过程 住房政策 行动舞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下流域生态补偿的应用规则:基于新安江的实践 被引量:32
5
作者 王雨蓉 陈利根 +1 位作者 陈歆 龙开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48,共8页
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依靠制度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当前,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正在广泛地改变流域生态环境和流域水资源利用的使用方式。不过,该制度受到复杂规则体系的约束,这些规则以及规则采取的形式,可能会对该制度的... 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依靠制度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当前,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正在广泛地改变流域生态环境和流域水资源利用的使用方式。不过,该制度受到复杂规则体系的约束,这些规则以及规则采取的形式,可能会对该制度的最终结果产生关键影响。本文从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出发,讨论流域生态补偿的应用规则体系,剖析我国首个跨区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试点项目——新安江生态补偿,分析有可能实现持续利用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应用规则,及其在流域生态补偿中的逻辑关系和具体表现,并从效率、公平、问责、适应性四个方面对规则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流域生态补偿规则体系为规定补偿主体、增加生态系统服务额外性、界定生态补偿的条件性、调节利益分配以及与其他社会目标相适应等行为提供了普遍遵循的规则,为解决流域生态补偿中存在的一般性问题提供解决方向。新安江实践表明,位置规则明晰补偿主体和责任、边界规则选择参与者标准、选择规则规定允许的行动集合、偿付规则创新补偿渠道和分级制裁,是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基石;信息规则确定可用完整的信息、聚合规则适当放权于当地居民、范围规则建立与流域匹配的管理机构,是促进流域生态补偿持续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创造责任共担的多元职位规则,改进市场化的边界规则和偿付规则,建设多元化、市场化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形成有效的补偿规则体系,将有利于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实现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补偿 应用规则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新安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源竞争中的行为逻辑与应用策略——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秀芹 魏钶君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110,共10页
高校生源质量的现实诉求促进了生源竞争问题的研究和生源竞争理论的发展。已有研究把生源竞争视为基本的分析单位,忽略了生源竞争中不同主体的利益结构与互动关系。借鉴奥斯特罗姆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我们将招生制度改革及政策调整作... 高校生源质量的现实诉求促进了生源竞争问题的研究和生源竞争理论的发展。已有研究把生源竞争视为基本的分析单位,忽略了生源竞争中不同主体的利益结构与互动关系。借鉴奥斯特罗姆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我们将招生制度改革及政策调整作为生源竞争行为的外生变量,将生源竞争行为理解为高校及考生在行动情境中的相互作用,依据高校和考生两个主体的行为选择及互动结构,建议高校完善招生应用策略,完善兼顾宏观和微观要素的综合招生宣传体系,提高生源的有效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源竞争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行动情境 行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家庭离散问题的制度与规则分析——基于IAD框架的应用规则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聂飞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23,共6页
应用规则在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系统分析行动者行为与结果的重要外生变量,它常以"必须、禁止和允许"等形式影响着行动者的行为选择,实现秩序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的结果,使得行动与结果关联性增强,奥斯特罗姆... 应用规则在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系统分析行动者行为与结果的重要外生变量,它常以"必须、禁止和允许"等形式影响着行动者的行为选择,实现秩序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的结果,使得行动与结果关联性增强,奥斯特罗姆根据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内影响行动情境的要素构建了七类经典应用规则。家庭离散不仅是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更是农村留守家庭非常态生存的本质特征和困难的归结点。从七类应用规则出发,结合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可以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家庭离散问题背后的制度与规则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应用规则 家庭离散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AD框架的医疗制度与医患行为者关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陆方 王锦帆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64,共3页
医患关系作为复杂的社会关系,深深地嵌入到其所处的社会组织、关系、文化和制度系统中。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制定和出台的各项医疗制度无疑对医患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利用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IAD)解释医疗制度与医患行为者的关系,并从医... 医患关系作为复杂的社会关系,深深地嵌入到其所处的社会组织、关系、文化和制度系统中。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制定和出台的各项医疗制度无疑对医患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利用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IAD)解释医疗制度与医患行为者的关系,并从医疗制度的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举例分析不同制度影响下医患双方互动的作用模式及产生的关系结果,识别医疗制度对行为者的影响路径,剖析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次原因和形成机制,为医疗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制度 行为 互动 医患关系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情境:IAD框架下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乡城情境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聂飞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6-125,共10页
在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下,农民工及其家庭的生存空间可划分为农村行动情境与城市行动情境,这有助于描述与研究农民工的行动选择与生存状态。基于影响行动情境的内部变量和应用规则对农民及家庭的行动选择、结果以及影响进行深入解析可以... 在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下,农民工及其家庭的生存空间可划分为农村行动情境与城市行动情境,这有助于描述与研究农民工的行动选择与生存状态。基于影响行动情境的内部变量和应用规则对农民及家庭的行动选择、结果以及影响进行深入解析可以发现:在农村,传统农业转型缓慢,农业现代化滞后,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农民不得不离乡背井;在城市,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户籍"坚冰"难破,人的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农民想留却留不下。在非均衡的制度安排下,农民工通过家庭化迁移来实现家庭弥合并非易事,不得不处于"半市民"状态,家庭处于离散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情境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农民工 家庭迁移 人口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进步对高校学术领域治理规则的影响--以奥斯特罗姆的“信息规则”为分析起点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务农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77,共9页
技术是管理变革最根本的支配力量,但技术本身并不单独发挥作用,其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各种权力的容许。信息技术进步对学术领域治理规则最直接的影响是对信息规则的改变,而信息规则又是奥斯特罗姆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提出的7项相互关联... 技术是管理变革最根本的支配力量,但技术本身并不单独发挥作用,其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各种权力的容许。信息技术进步对学术领域治理规则最直接的影响是对信息规则的改变,而信息规则又是奥斯特罗姆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提出的7项相互关联的规则之一。从信息技术进步对学术治理信息规则的影响入手,分析学术治理领域信息规则改变对其他规则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遇到的阻抗力量和疏通路径。高校是知识生产的场域,信息技术进步给学术领域治理带来的影响又可从知识生产、知识交流和知识评价3个方面分析,因而相应的规则调整也可围绕这3个方面进行。但是,操作层面规则的调整涉及更深层次规则的调整,涉及不同层次规则包括“元立宪”层面规则之间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术治理 学术评价 评价规则 奥斯特罗姆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减负政策的制度轮廓与规制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伍海泉 李天峰 周付军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4,共10页
多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基础教育减负政策,但是中小学生依然饱受学业压力困扰,现实状况与政策愿景之间的鸿沟尚未完全消解。描绘我国基础教育减负政策的规制样态,是科学解释政策效用与优化政策的前提。运用制度语法工具并借助制度... 多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基础教育减负政策,但是中小学生依然饱受学业压力困扰,现实状况与政策愿景之间的鸿沟尚未完全消解。描绘我国基础教育减负政策的规制样态,是科学解释政策效用与优化政策的前提。运用制度语法工具并借助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对基础教育减负政策文本进行编码、解构和分析发现,基础教育减负政策围绕以政府为主体的集体选择层次,以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和家庭为主体的操作层次开展制度设计,具有不同层次主体的行动场景已界定、跨层次的联结嵌套共治格局已形成、集体选择层次的规制表达较为弱化、操作层次的信息反馈渠道遭遇阻塞、集体选择层次的奖惩激励措施分配失衡等规制特征。针对上述特征,未来可以从明确学生家长的主体责任、增加政策文本中的规则型制度陈述、健全操作层次的信息反馈渠道、补充面向操作层次的正向激励措施等方面强化减负政策的规制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减负政策 “双减”政策 制度语法工具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