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红楼梦》金陵判词英译“文学性”再现研究——以杨译本和霍译本为例 |
许宗瑞
张云丹
|
《外国语文研究》
|
2024 |
0 |
|
2
|
由女性主义看《红楼梦》判词的英译 |
张瑞娥
陈德用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3 |
3
|
|
3
|
唐宋并重 情理法兼顾——论蒲松龄的拟判词创作 |
段战戈
|
《蒲松龄研究》
|
2013 |
2
|
|
4
|
译者主体性与古典诗歌修辞翻译——以《红楼梦·金陵判词》四种英译为例 |
马风华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4 |
3
|
|
5
|
判词的历史沿革及其在宋代的发展 |
姜小东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2 |
0 |
|
6
|
《红楼梦》判词文化意象英译对比研究 |
鲁俐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15 |
0 |
|
7
|
金陵十二钗判词排序探析 |
刘蕊杏
|
《安顺学院学报》
|
2014 |
0 |
|
8
|
《聊斋志异》中的判词与清代实际诉讼判词的比较 |
高璐
|
《榆林学院学报》
|
2009 |
0 |
|
9
|
一种语言同写著 两部红楼异风流——金陵判词翻译的“信、达、雅” |
毛新耕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
0 |
|
10
|
从符号学角度看十二钗判词意象英译 |
梁书恒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7 |
0 |
|
11
|
金陵十二钗判词中人物姓名的英译本解读——浅谈霍克斯《红楼梦》版本主要人物命名 |
赵丽娟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2
|
《红楼梦》霍克斯译本之文化缺失浅析——以贾迎春判词为例 |
郭勇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3
|
迷离幻境“真事隐”──金陵十二钗判词译文初析 |
李绍年
|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14
|
论古代判词的现实价值 |
陈静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7 |
1
|
|
15
|
从文学翻译批评“六条标准”评析金陵判词中译本——以杨宪益译本和霍 克斯译本为例 |
李小路
史耕山
|
《海外英语》
|
2020 |
1
|
|
16
|
基于文体分析的金陵十二钗判词翻译研究 |
李玺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18 |
0 |
|
17
|
也谈元春判词 |
韩延波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8
|
中国古代判词的艺术之美 |
张玲
|
《艺术科技》
|
2021 |
0 |
|
19
|
绝妙判词 |
|
《语文世界(上旬刊)》
|
1997 |
0 |
|
20
|
文化翻译观指导下《黑神话:悟空》角色“判词”英译研究 |
吴继红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