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经腹腔镜和开腹的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或中间型减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柳禹 曹莉莉 +3 位作者 周莉 陈功立 王瑞伟 梁志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8-302,共5页
目的:比较经腹腔镜和开腹晚期上皮性卵巢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DS)或(IDS)的手术效果,探讨经腹腔镜和IDS用于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晚期上皮性... 目的:比较经腹腔镜和开腹晚期上皮性卵巢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DS)或(IDS)的手术效果,探讨经腹腔镜和IDS用于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237例,根据手术途径分为腹腔镜组210例,其中96例接受PDS,114例接受IDS;开腹组27例,其中22例接受PDS,5例接受IDS。比较两组的手术风险、术后相关参数和远期疗效。结果:手术风险: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中输血、术中损伤比例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相关参数:腹腔镜组的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开始化疗时间、术后并发症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内IDS较PDS的手术时间(3.3±1.0小时vs 3.8±1.0小时)和术中输血比例(16.7%vs 33.3%)显著减少,开腹组内IDS较PDS的手术时间(3.4±0.6小时vs 5.2±1.7小时)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OS和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内PDS和IDS的OS(92.0个月vs 56.0个月)、PFS(26.0个月vs 22.0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内PDS和IDS的OS(57.5个月vs 35.2个月)、PFS(33.0个月vs 17.0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镜相较于开腹肿瘤细胞减灭术,IDS相较于PDS,都可以降低手术风险且并不影响患者的预后,对于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而言都是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 腹腔镜 开腹 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和中间型减瘤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腹腔镜和开腹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侯征 牛子儒 +3 位作者 郭红燕 韩劲松 吴郁 梁华茂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9-204,共6页
目的探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腹腔镜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肿瘤直径≤10 cm的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手术病理分期为Ⅲa~Ⅳ期上... 目的探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腹腔镜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肿瘤直径≤10 cm的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手术病理分期为Ⅲa~Ⅳ期上皮性卵巢癌126例资料,行腹腔镜手术50例,开腹手术76例。2组年龄、BMI、肿瘤直径、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和病理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手术参数及随访结果。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344.6±125.9)min vs.(443.1±124.2)min,t=-4.335,P=0.000],出血少[中位数200(20~2000)ml vs.600(50~3500)ml,Z=-6.241,P=0.000],术后排气早[2(1~7)d vs.4(1~13)d,Z=-5.380,P=0.000],开始化疗早[11.5(3~39)d vs.15.5(8~65)d,Z=-2.724,P=0.006],但肿瘤细胞减灭术满意率低[32.0%(26/50)vs.64.5%(49/76),χ2=12.734,P=0.000]。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0)。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数35月vs.27月,log-rankχ2=0.861,P=0.353)和总生存率(3年生存率86.6%vs.77.6%,5年生存率70.0%vs.58.9%,log-rankχ2=1.381,P=0.2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严格选择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行腹腔镜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是可行的,其预后并不逊于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 初次肿瘤细胞 腹腔镜手 开腹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姚远洋 王世军 +3 位作者 李小平 马彧 崔恒 魏丽惠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35-638,共4页
目的:探讨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CS)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及其对临床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ICS的卵巢癌及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化疗情况等与预后的关系。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ICS术前CA125及CP2是否正... 目的:探讨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CS)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及其对临床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ICS的卵巢癌及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化疗情况等与预后的关系。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ICS术前CA125及CP2是否正常、术后有无残留病灶3项指标对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ICS术中探查病灶大小及术后有无残留病灶两项指标对总生存时间(OS)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49,P=0.001)。②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ICS术前CA125是否正常、术后有无残留病灶是影响PFS的独立因素(P=0.011,P=0.002);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是影响PFS的相关因素。③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ICS术前CP2是否正常、术后有无残留病灶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P=0.021,P=0.003);肿瘤的组织类型、ICS术后是否辅以全身化疗是影响OS的相关因素。结论:①ICS术前CA125及CP2正常、ICS术后无残留病灶的患者预后更好。②ICS术中尽可能切除肉眼病灶,术后辅助规范足量化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肿瘤细胞 无进展生存期 总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在晚期卵巢上皮性癌中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婷 张国楠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43-746,共4页
卵巢上皮性癌发病隐蔽,恶性程度高,晚期患者预后差,传统的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对于晚期患者常常难以达到理想肿瘤细胞减灭,而术前化疗的广泛应用使得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CS)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就ICS的概念、发展历程、手术切除... 卵巢上皮性癌发病隐蔽,恶性程度高,晚期患者预后差,传统的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对于晚期患者常常难以达到理想肿瘤细胞减灭,而术前化疗的广泛应用使得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CS)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就ICS的概念、发展历程、手术切除率,生存结局、相关并发症以及对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治疗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肿瘤细胞 晚期卵巢上皮性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后盆腔脏器切除在卵巢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汤洁 刘东丽 +2 位作者 臧荣余 李子庭 吴小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0-435,共6页
背景与目的:在卵巢癌的手术中,将盆腔肿瘤与受累的结直肠一并切除,同时行肠吻合的改良后盆腔脏器切除术,有助于提高肿瘤细胞减灭效果,同时减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评价晚期卵巢癌初次手术中行改良后盆腔脏器切除的可行性... 背景与目的:在卵巢癌的手术中,将盆腔肿瘤与受累的结直肠一并切除,同时行肠吻合的改良后盆腔脏器切除术,有助于提高肿瘤细胞减灭效果,同时减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评价晚期卵巢癌初次手术中行改良后盆腔脏器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妇瘤科在卵巢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中经腹膜外整块切除子宫附件、盆腔腹膜和部分结直肠并行结肠直肠吻合的改良盆腔脏器切除50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7岁(37~85岁),FIGO分期为Ⅱc期1例(2.0%)、Ⅲc期40例(80.0%)、Ⅳ期9例(18.0%)。26例(52.0%)患者还进行了除大网膜切除外的1个或多个其他腹部手术,用吻合器行结肠直肠吻合30例(60.0%),手工吻合20例(40.0%),无一例行预防性肠造瘘。平均手术时间224 min(150~32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 268 mL(100~3 000 mL),平均输红细胞900 mL(0~2 200 mL)。84.0%患者术后残余肿瘤最大径≤1 cm。88.0%患者术后病理证实肿瘤累及肠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吻合口漏和直肠阴道瘘各1例(4.0%),术后无造瘘率达98.0%,无围手术期死亡。48例患者术后接受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中位生存时间33.8个月。结论:卵巢癌初次减灭术中行改良后盆腔脏器切除有助于提高盆腔内肿瘤减灭效果,行结肠直肠吻合安全可行,无须预防性回肠造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初次肿瘤细胞 改良后盆腔脏器切除 低位直肠前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俞 崔书中 +2 位作者 巴明臣 吴印兵 唐鸿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74-2577,共4页
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作为治疗进展期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腹膜假性黏液瘤等腹腔恶性肿瘤并腹水的有效措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 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作为治疗进展期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腹膜假性黏液瘤等腹腔恶性肿瘤并腹水的有效措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以往单纯的CRS通常只能处理肉眼可见病灶.而CRS联合HIPEC则综合利用手术、区域化疗、热疗和大容量液体的灌洗作用。清除和消灭腹腔内游离的癌细胞和微小癌灶,是目前恶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模式。本文旨在对CRS联合HIPEC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恶性肿瘤 腹腔热灌注化疗 细胞 临床应用 治疗 CHEMOTHERAPY surgery 腹膜假性黏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卵巢癌中间型瘤体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比单纯中间型瘤体减灭术研究解读 被引量:20
7
作者 贾慧珣 李俊 史庭燕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80-786,共7页
背景:新诊断的晚期卵巢癌的治疗通常包括瘤体减灭术和全身化疗。本研究旨在探索中间型瘤体减灭术(interval debulking surgery,IDS)中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是否会改善接受新辅助化疗的Ⅲ... 背景:新诊断的晚期卵巢癌的治疗通常包括瘤体减灭术和全身化疗。本研究旨在探索中间型瘤体减灭术(interval debulking surgery,IDS)中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是否会改善接受新辅助化疗的Ⅲ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方法:在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Ⅲ期临床试验中,我们随机将245例患者分配至IDS联合顺铂HIPEC组(100 mg/m^2)或接受单纯IDS组。这些患者都接受了3个疗程的卡铂[5~6 mg/(m L·min^(-1))曲线下面积]和紫杉醇(175 mg/m^2体表面积)至少达到疾病稳定状态。手术时,对患者进行评估:如果能达到无残留病灶(完全瘤体减灭)或残留病灶最大直径小于10 mm(满意瘤体减灭)才进行随机分组。术后再接受3个疗程的卡铂和紫杉醇化疗。主要研究终点是无复发生存期(relapse-free survival,R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不良反应。结果:在意向性治疗分析中,123例患者中110例(89%)接受单纯瘤体减灭术(手术组)的患者及99/122(81%)例接受瘤体减灭术联合HIPEC(手术联合HIPEC组)的患者出现了疾病复发或死亡(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比HR=0.66;95%CI:0.50~0.87;P=0.003)。手术组的中位RFS为10.7个月,手术联合HIPEC组中位RFS为1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7年,手术组和手术联合HIPEC组分别有76例(62%)和61例(50%)患者死亡(HR=0.67;95%CI:0.48~0.94;P=0.02)。手术组中位OS为33.9个月,手术联合HIPEC组中位OS为45.7个月。两组中发生3级或4级不良事件的患者比例相似(手术组为25%,手术联合HIPEC组27%,P=0.76)。结论:在Ⅲ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在IDS术中行HIPEC比单纯IDS获得了更长的RFS和OS,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上皮性卵巢癌 中间 腹腔化疗 质量 灌注化疗 新辅助化疗 总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假黏液瘤182例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鑫宝 林育林 +1 位作者 姬忠贺 李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943-949,共7页
目的: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是一种主要来源于阑尾黏液性肿瘤的恶性肿瘤综合征,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是国际推荐的PMP标... 目的: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是一种主要来源于阑尾黏液性肿瘤的恶性肿瘤综合征,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是国际推荐的PMP标准治疗。本研究旨在评估CRS+HIPEC治疗PMP的疗效及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01年1月至2008年5月采用CRS+HIPEC治疗182例PMP临床数据库,进行生存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独立预后因素,并分析围手术期安全性。结果:182例PMP患者接受CRS+HIPEC治疗,低级别PMP 73例(40.1%),部分低级别、部分高级别PMP 50例(27.5%),高级别PMP 53例(29.1%),PMP伴印戒细胞6例(3.3%);中位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dex,PCI)30分,PCI≥20分为134例(74.0%);肿瘤细胞减灭程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评分0~1分者为79例(44.1%);死亡48例(26.4%),生存134例(73.6%),中位生存时间64.7个月(95%CI:43.1~84.3个月)。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4个独立预后因素:年龄(HR=12.079,95%CI:1.605~90.916)、CC(HR=0.211,95%CI:0.069~0.641)、是否有吻合口(0个vs.>1个)(HR=5.519,95%CI:1.176~25.907)、吻合口数量(1个vs.>1个)(HR=7.543,95%CI:1.592~35.732)。围手术期死亡率、严重不良事件率分别为1.6%、19.8%。结论:PMP患者在腹膜肿瘤专科单位接受CRS+HIPEC治疗,达到完全肿瘤细胞减灭,可延长生存,围手术期安全性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假黏液 肿瘤细胞 腹腔热灌注化疗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卵巢上皮性癌初次手术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天伯 王晶 +2 位作者 于丽波 赵婷婷 于歌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1-295,共5页
目的:探讨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以及影响手术结果的因素。方法: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对2003~2007年我院收治的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111例的临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晚期卵巢上皮性癌... 目的:探讨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以及影响手术结果的因素。方法: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对2003~2007年我院收治的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111例的临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3年生存率为37.8%,5年生存率为11.7%。单因素分析表明,分期晚、分化差、非浆液性病理类型、合并胸水、合并上腹部转移、术后化疗少于6疗程、术后出现并发症者预后差。多因素分析表明残余病灶、组织学分化以及并发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合并上腹部转移、低分化、非浆液性易降低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比例从而影响预后。结论:临床期别、组织学分化、病理类型、术后化疗疗程、术后并发症、是否合并上腹部转移及胸水是影响晚期卵巢上皮性癌预后的因素,其中残余病灶、组织学分化以及并发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晚期卵巢上皮性癌较易发生上腹部转移,合并上腹部转移影响手术满意减灭率。应积极的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辅以铂类为基础的6疗程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卵巢上皮性癌 初次肿瘤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复发性卵巢癌无瘤生存期影响因素及治疗后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洁 王晓慧 +1 位作者 张苗 刘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无瘤生存期(DFI)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案患者的生存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按复发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术后化疗22例(手术组),单纯化疗34例... 目的:探讨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无瘤生存期(DFI)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案患者的生存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按复发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术后化疗22例(手术组),单纯化疗34例(化疗组)。结果:1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初次术后化疗疗程数及初次术后残余病灶大小与患者DFI有关(P〈0.05),年龄与DFI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临床分期、初次术后残余病灶大小是DFI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分期越早、初次术后残余病灶越小,DFI越长。2手术组较化疗组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分别为30月与16月(χ^2=10.849,P=0.010)。复发后化疗组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65%,32%,8%,0,手术组分别为95%,75%,29%,0;手术组复发后生存率较化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卵巢癌患者DFI与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初次术后化疗疗程数及初次术后残余病灶大小相关,临床分期、初次术后残余病灶大小是DFI的独立影响因素。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化疗可提高患者复发后的近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卵巢癌 二次肿瘤细胞 化疗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例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蔚琳 黄惠芳 +3 位作者 连利娟 潘凌亚 沈铿 吴鸣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总结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化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 ,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 2 8例 ,复发后 2 5例行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 ,2 8例患者均接受化疗。结果 :... 目的 :总结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化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 ,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 2 8例 ,复发后 2 5例行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 ,2 8例患者均接受化疗。结果 :2 8例患者中 11例存活 (39.3% )。复发后应用PVB或PEB方案的 18例患者存活 10例 (5 5 .6 % ) ;应用其他化疗方案的 10例患者存活仅 1例 (10 %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应用PVB或PEB≥ 6疗程患者的生存率与 <6疗程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卵巢内胚窦瘤复发后应尽可能行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卵巢内胚窦 预后 临床特点 化疗 治疗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腹膜假黏液瘤诊治现状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颖 李鑫宝 +5 位作者 林育林 马茹 徐大钊 赵鑫 闫风彩 李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7-223,共7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腹膜假黏液瘤患者的诊治现状、自然病程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20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的具有完整自然病程的腹膜假黏液瘤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临床病理特征、非规范...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腹膜假黏液瘤患者的诊治现状、自然病程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20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的具有完整自然病程的腹膜假黏液瘤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临床病理特征、非规范化治疗情况(误诊时间、误治时间、既往抗肿瘤治疗情况)、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cytoreductive surgery+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CRS+HIPEC)治疗情况[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情况、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dex,PCI)评分、细胞减灭程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评分、脏器切除数量、腹膜切除区域数量、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AE)等]、随访生存时间,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影响5年生存的预后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94例患者,其中男性57例(60.6%),女性37例(39.4%),中位年龄54(24~76)岁,既往抗肿瘤治疗者59例(62.8%),中位误诊时间0.8(0~62.5)个月,中位误治时间15.3(0~214.8)个月。所有患者均行CRS+HIPEC治疗,中位手术时间10.1(4.8~16.5)h,中位脏器切除数2(0~8)个,中位腹膜切除区域数5(0~9)个,中位PCI评分32(3~39)分,CC评分2~3分者达80.9%(76/94),SAE发生率35.1%(33/94)。94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期30.8(2.4~218.4)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8%、63.8%、44.7%和23.4%。分层分析显示,既往腹腔化疗(46.5个月vs.26.3个月)、PSS 1~3分(39.0个月vs.21.9个月)、低/高级别病理类型(41.5/40.9个月vs.20.1个月)、KPS≥80分(41.5个月vs.23.9个月)、无淋巴结转移(35.5个月vs.17.1个月)、Ki-67<50%(46.4个月vs.20.8个月)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延长(P<0.05)。5年生存预后分析中,单因素分析显示以下5个因素与5年生存率有关:PSS评分(P=0.021)、既往腹腔化疗(P=0.008)、病理类型(P=0.004)、淋巴结转移(P=0.008)和Ki-67表达程度(P=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出以下3个影响5年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既往腹腔化疗(HR=0.458,95%CI:0.253~0.827,P=0.010)、淋巴结转移(HR=2.879,95%CI:1.345~6.163,P=0.006)、Ki-67≥50%(HR=2.502,95%CI:1.418~4.417,P=0.002)。结论:PMP非规范化治疗现象较普遍,误治时间长,淋巴结转移及Ki-67高表达是独立不良预后因素,CRS+HIPEC术前腹腔灌注化疗可能为PMP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腹腔热灌注化疗 腹膜假黏液 真实世界研究 自然病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假黏液瘤保留卵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华栋(综述) 马瑞卿 付凤仙(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2-166,共5页
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以黏液外分泌细胞在腹膜、网膜或脏器表面种植导致腹腔内大量淡黄色胶冻状黏液腹水形成为特征,发病率约为2/100万[1~3]。PMP本质为黏液性肿瘤腹盆腔广泛的种植转移,对... 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以黏液外分泌细胞在腹膜、网膜或脏器表面种植导致腹腔内大量淡黄色胶冻状黏液腹水形成为特征,发病率约为2/100万[1~3]。PMP本质为黏液性肿瘤腹盆腔广泛的种植转移,对于女性PMP患者,卵巢为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卵巢受累率可达50%,且往往较早出现,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术中通常选择切除双侧卵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假黏液 腹水形成 肿瘤细胞 转移部位 临床综合征 腹盆腔 保留卵巢 腹腔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国家腹膜癌中心30年来对PSOGI的贡献
14
作者 Brendan John Moran 安松林(翻译) 李雁(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284-1287,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之前,腹膜恶性肿瘤被认为是癌广泛转移的表现,缺乏理想治疗方法。之后,基于临床研究,国际肿瘤学界对此观念发生转变,认为部分经选择的病例,接受以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 20世纪90年代之前,腹膜恶性肿瘤被认为是癌广泛转移的表现,缺乏理想治疗方法。之后,基于临床研究,国际肿瘤学界对此观念发生转变,认为部分经选择的病例,接受以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为核心的综合治疗不但能够有效控制疾病进展,还有可能达到临床治愈。英国贝辛斯托克医院是最早开展腹膜肿瘤诊治和研究的中心之一,30余年来,在腹膜肿瘤的诊疗和国际腹膜表面恶性肿瘤学会(peritoneal surface oncology group international,PSOGI)的创立发展等领域均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994年,贝辛斯托克医院在Paul H. Sugarbaker教授指导下开展了第1例CRS,目前每年完成CRS超过350例;1998年,贝辛斯托克医院主持召开了第1届PSOGI大会;建立多学科团队,发展和推广CRS+HIPEC治疗策略;制订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和恶性腹膜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MPM)指南;开展联合CRS和多脏器移植治疗腹膜肿瘤等临床研究。贝辛斯托克是PSOGI的基础,也是PSOGI发展和延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取得更大进展和更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恶性肿瘤 腹膜假黏液 肿瘤细胞 腹腔热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