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萨诃与凉州瑞像信仰的末法观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善庆 沙武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3,共5页
刘萨诃与凉州瑞像信仰在西北地区拥有强大影响力,前后经历北朝、隋唐、五代和宋代数百年的历史。这种信仰包含强烈的末法思想。本文从文献和图像两个角度进行论证,并认为这种思想和释道安、释道宣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 刘萨诃 凉州瑞像 末法观 释道安 释道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萨诃研究综述 被引量:7
2
作者 尚丽新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5-143,共9页
文章在描述和分析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今的刘萨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无论是资料的考订、汇集和阐释方面,以及通过跨学科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呈现刘萨诃在宗教史、学术史上的意义等其它方面,刘萨诃研究都还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余地和必要。
关键词 刘萨诃 宗教史 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泉刘萨诃资料辑释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浩军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8年第2期99-103,共5页
刘萨诃是活动于东晋末至南北朝时期的一位高僧,记载他的事迹和传说的佛典和史籍很多;近40年来,学者们进行刘萨诃研究,成果颇丰,对相关资料的搜罗运用似乎到了"竭泽而渔"的程度,但其中却缺少了一般典籍所不载,而为酒泉本地所... 刘萨诃是活动于东晋末至南北朝时期的一位高僧,记载他的事迹和传说的佛典和史籍很多;近40年来,学者们进行刘萨诃研究,成果颇丰,对相关资料的搜罗运用似乎到了"竭泽而渔"的程度,但其中却缺少了一般典籍所不载,而为酒泉本地所独有的一些资料。刘萨诃迁化于酒泉,在酒泉留下了一些遗迹。本文汇辑《肃镇华夷志》、《重修肃州新志》以及《西峰宝刹碑记》中有关刘萨诃的资料,以供专家采摭利用;同时还结合实地考察,对这些资料予以考订和阐释,以期拾遗补阙,为进一步拓宽刘萨诃研究领域,解决研究中提出的新问题,把该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泉 刘萨诃研究 资料 辑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高窟第72窟中的凉州圣容像变
4
作者 巫鸿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6,共13页
莫高窟第72窟南墙上的通壁壁画的题材和构图为莫高窟仅见,具有重要的美术史和宗教学意义。通过集中考察其主题、内容、空间结构、叙事线索以及宗教概念,并与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就构图和图像进行比较。
关键词 莫高窟第72窟 圣容像 刘萨诃 莫高窟第61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州建德大地震与番禾瑞像信仰的形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善庆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4-92,共9页
北周建德年间番禾瑞像曾经发生多次佛首跌落事件。释道安和释道宣直接将其与北周政权的覆亡和北周武帝发动的灭法运动相联系。正是因为这种"预言"功能,番禾瑞像信仰随后兴盛起来。然而经过考察发现,番禾瑞像佛首跌落事件实际... 北周建德年间番禾瑞像曾经发生多次佛首跌落事件。释道安和释道宣直接将其与北周政权的覆亡和北周武帝发动的灭法运动相联系。正是因为这种"预言"功能,番禾瑞像信仰随后兴盛起来。然而经过考察发现,番禾瑞像佛首跌落事件实际上和建德年间凉州大地震存在密切的关系;释道安和释道宣对此却避而不谈,直接将此与政权存亡和佛教兴衰联系起来。这段记载大概也是曲笔之作,反映出两位高僧大德的末法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禾瑞像信仰 刘萨诃 凉州地震 释道安 释道宣 末法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铁余起事佛教背景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朝富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4-90,共7页
白铁余起事利用的是佛本生信仰,与一般以弥勒为号召起义的事例不同。白铁余称"月光王",又称"光明圣皇帝",均为佛本生故事中的现实王形象,背景取于《贤愚经》。白铁余起事还利用了刘萨诃信仰,刘萨诃为稽胡族的民族神... 白铁余起事利用的是佛本生信仰,与一般以弥勒为号召起义的事例不同。白铁余称"月光王",又称"光明圣皇帝",均为佛本生故事中的现实王形象,背景取于《贤愚经》。白铁余起事还利用了刘萨诃信仰,刘萨诃为稽胡族的民族神,他在江南广寻圣迹和预测番禾瑞像时皆以佛陀现世代言人自比,其"苏合圣"称名的典故来自《贤愚经》。白铁余起事同时借助了刘萨诃和《贤愚经》的影响,为信众描绘了一个光明的理想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铁余 月光王 光明王 刘萨诃 贤愚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州瑞像示现之“正光说”献疑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善庆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6-153,共8页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是凉州瑞像研究的主要文献,只是因为它充满神话色彩,研究者需要抽丝剥茧,才能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据此可以推测6世纪初当地确有造像活动,但是未必发生在"正光"年间。因为这则材料中有关时间的记载都普遍...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是凉州瑞像研究的主要文献,只是因为它充满神话色彩,研究者需要抽丝剥茧,才能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据此可以推测6世纪初当地确有造像活动,但是未必发生在"正光"年间。因为这则材料中有关时间的记载都普遍缺乏准确性,在佛教上层精英的眼中,"正光"是佛教僧团发展的一个转折点,瑞像的无首状态和正光佛教态势契合,因此"正光说"可能也是高僧传经布道的一种权宜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瑞像 正光 刘萨诃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唐代倚山立佛式“圣容像”——从开元二十五年贾元封等八人造玉石圣容像谈起
8
作者 张小刚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0-222,共13页
凉州番禾县圣容像是十六国北朝时期,中国北方高僧刘萨诃西行至番禾御谷所预言的八十余年后在这里裂山而出的石像。敦煌石窟中凉州番禾县圣容像的标准形象是右臂直垂于体侧,右手掌心朝外作与愿印,左手于胸前握袈裟衣角,身后表现山岩的立... 凉州番禾县圣容像是十六国北朝时期,中国北方高僧刘萨诃西行至番禾御谷所预言的八十余年后在这里裂山而出的石像。敦煌石窟中凉州番禾县圣容像的标准形象是右臂直垂于体侧,右手掌心朝外作与愿印,左手于胸前握袈裟衣角,身后表现山岩的立佛造像(倚山立佛像)。在今山西与古凉州等地区发现的唐代类似姿势并且题作“圣容像”的造像,很可能也是凉州番禾县圣容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容像 敦煌石窟 凉州番禾县瑞像 刘萨诃 倚山立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西峰宝刹碑记》札记
9
作者 吴浩军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8-162,共5页
酒泉西峰寺因刘萨诃和尚而建,至迟在7世纪上半叶就已存在,并立有碑碣。现存西峰宝刹碑立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碑文撰写者为弘治元年(1488)大整肃中被谪戍边卫的方士赵玉芝。本文对《西峰宝刹碑记》进行了校录考释,从碑记及其他资料中... 酒泉西峰寺因刘萨诃和尚而建,至迟在7世纪上半叶就已存在,并立有碑碣。现存西峰宝刹碑立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碑文撰写者为弘治元年(1488)大整肃中被谪戍边卫的方士赵玉芝。本文对《西峰宝刹碑记》进行了校录考释,从碑记及其他资料中探讨了撰碑者赵玉芝、碑文所述刘萨诃和尚,以及西峰寺在明代的几次大规模的修葺或重建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修西峰宝刹碑记》 刘萨诃 赵玉芝 西峰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州番禾县瑞像故事及造型 被引量:14
10
作者 肥田路美 牛源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6年第2期165-180,共16页
本文就番禾县瑞像的由来、发展及其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类探讨并就瑞像的定义提出了新的看法。
关键词 番禾县瑞像 刘萨诃 当地瑞像 现身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