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列车运行调整的高速铁路运输网络韧性评估方法
1
作者 李卓 何瑞春 +2 位作者 李文霞 陈晓明 黄岩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74-1987,共14页
韧性能够全面反映干扰持续影响下高速铁路运输网络性能的累积变化。针对现有高铁运输网络韧性研究未考虑网络时变特征、忽略应急恢复策略等问题,考虑不同时段列车流的异质性,分析列车服务的时间属性,基于时序特性构建高速铁路时序运输网... 韧性能够全面反映干扰持续影响下高速铁路运输网络性能的累积变化。针对现有高铁运输网络韧性研究未考虑网络时变特征、忽略应急恢复策略等问题,考虑不同时段列车流的异质性,分析列车服务的时间属性,基于时序特性构建高速铁路时序运输网络,分析网络化运营下干扰事件对本线和跨线列车的影响,以列车运行偏离原计划最小为目标,将列车运行调整作为突发干扰下的应急恢复策略。从乘客出行视角建立考虑出行时间成本的网络性能指标,提出基于列车运行调整的高速铁路运输网络韧性评估方法。采用滚动时域算法分阶段对列车运行进行调整,并设计网络性能求解算法。基于中国高速铁路实证运行数据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网络韧性与受干扰影响的列车数并不是严格负相关,高铁运输网络韧性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性,对网络性能影响较大的干扰多分布于京广、京沪、徐兰、沪昆4条干线的交汇处,特别是以郑州和长沙为枢纽的邻接区段。由于网络在不同时间承载的列车流不同,即使同一区域的干扰,韧性也存在时间分布差异性。此外,不同应急恢复策略对网络性能的恢复效果不同,基于韧性的关键区段排名也会发生变化,与中断区间站前折返和取消运行的策略相比,基于列车运行调整能够最小化网络性能损失,提高网络韧性。所提出的方法将列车运行调整与网络韧性评估相结合,可为铁路运营部门有效量化突发干扰下的网络性能提供方法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网络韧性 应急恢复 列车运行调整 时序网络 滚动时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旅客满意度的高速列车运行调整优化研究
2
作者 董傲冉 刘斌 +2 位作者 田志强 邓智文 李和壁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4-1015,共12页
为应对突发的列车延误情况,铁路部门需及时生成相应的延误处置策略。延误处置策略的人性化程度是旅客评价高速铁路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此,提升延误处置策略的人性化程度是高速铁路稳固市场需求的重要方式。为降低高速铁路列车延误对... 为应对突发的列车延误情况,铁路部门需及时生成相应的延误处置策略。延误处置策略的人性化程度是旅客评价高速铁路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此,提升延误处置策略的人性化程度是高速铁路稳固市场需求的重要方式。为降低高速铁路列车延误对旅客出行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一种考虑旅客满意度的列车运行调整优化方法。总结列车运行特征、旅客出行特征、延误时间等旅客满意度影响因素,考虑列车运行、换乘接续和运行调整等约束条件,构建了考虑旅客满意度和运行调整的列车运行调整双目标优化模型。确定旅客满意度目标为主要目标,采用ε-约束法将运行调整目标转化为ε约束,根据模型特点设计了一种分支定切算法用于模型求解,将停站通过约束与发到间隔约束转化为有效割,与Gomory基本有效割结合提升了模型求解效率。以京沪高铁北京南―徐州东下行区段为背景,设置多组参数验证了模型合理性及算法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有效降低列车运行调整过程中旅客满意度的变化,在调整少量列车及列车运行线的情况下快速恢复线路正常行车秩序;设计的分支定切算法可在合理时间内获得优于商用求解器的可行解,体现了算法良好的求解性能;ε取值的变化使模型适用于多种情况,可为铁路部门提供更丰富的延误处置策略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运行调整 分支定切算法 旅客满意度 列车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断条件下高铁列车运行调整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
3
作者 赵文强 周磊山 +1 位作者 白紫熙 韩昌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9-990,共12页
高速铁路运营过程中,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可能导致列车通行中断,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日常运输组织工作中常用调度手段的一体化调整优化方法,包括取消列车、短编组列车重联、启用热备车等调度手段,在考虑列车运行图基本约束的基础上... 高速铁路运营过程中,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可能导致列车通行中断,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日常运输组织工作中常用调度手段的一体化调整优化方法,包括取消列车、短编组列车重联、启用热备车等调度手段,在考虑列车运行图基本约束的基础上,增加考虑车底运用约束与旅客需求约束,构建列车运行图与动车组运用的一体化调整优化模型,以实现在运用调度手段优化列车运行图的同时,兼顾对动车组交路计划的考虑。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深度学习驱动的智能遗传优化算法,改进交叉变异的选择模式,经过深度学习得出在不同输入条件下的最佳的交叉变异选择方案,从而提高了遗传算法的质量和效率。为了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京沪高铁全线的23个车站为基础设计了一组实验,以120min的中断时长为例,算法求解耗时1971s,求得加权后总目标函数为12151079。通过求解结果分析,与传统的遗传算法相比,该算法的求解结果在旅客总晚点时长方面降低了11.7%,耗时降低了10.8%。随后通过设置不同的中断区间,对不同中断条件下的列车运行调整进行分析,并设置不同的调度手段组合,对比分析不同调度手段组合在目标函数优化效果和求解时间上的差异,为铁路运营部门提供不同的决策方案。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深度学习驱动的智能遗传优化算法可以快速且有效地优化列车通行中断问题,为调度人员提供优质可行的解决方案,保证铁路资源的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运行调整 列车运行 深度学习 改进的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时天窗下重载铁路列车运行调整两阶段优化研究
4
作者 白治翔 冯琳 +1 位作者 李博 周进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40,共10页
临时天窗的开始时间、地点及持续时间具有不确定性,短时间制定科学合理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案难度较大,为降低重载铁路开设临时天窗造成的不良影响,开展临时天窗下重载铁路列车运行调整两阶段优化研究。定义多个优化参数,基于两阶段法,构... 临时天窗的开始时间、地点及持续时间具有不确定性,短时间制定科学合理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案难度较大,为降低重载铁路开设临时天窗造成的不良影响,开展临时天窗下重载铁路列车运行调整两阶段优化研究。定义多个优化参数,基于两阶段法,构建自主两阶段优化模型。第一阶段自主列车合并模型M1,通过定义天窗影响度,量化天窗影响,自主决策列车合并。第二阶段临时天窗及列车运行同步调整模型M2,接收第一阶段传递的列车信息,基于实时调整后的天窗,调整列车到发时刻。以某重载铁路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求解算法的适用性,并基于编程软件编写程序,自动绘制调整后的列车运行图,从而为重载铁路调度指挥人员及施工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列车运行调整 临时天窗 两阶段优化 收敛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抽线⁃插线”的高速铁路网络列车运行调整优化方法
5
作者 李登辉 彭其渊 +2 位作者 赵军 张子悦 张永祥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21,共14页
考虑停运列车、调整列车到发时刻和顺序等调整措施,研究含多条线路并开行若干跨线列车的高速铁路网络在区间能力完全丧失下的列车运行调整问题。基于在运行图中“抽线-插线”的思想,通过提前为列车在途经区间生成若干备选运行线,构建整... 考虑停运列车、调整列车到发时刻和顺序等调整措施,研究含多条线路并开行若干跨线列车的高速铁路网络在区间能力完全丧失下的列车运行调整问题。基于在运行图中“抽线-插线”的思想,通过提前为列车在途经区间生成若干备选运行线,构建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充分考虑车站平面布置,提出适应路网条件下更为准确的车站能力建模方法。设计两阶段算法进行求解:第1阶段不考虑列车非作业停站的起停附加时分,构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确定列车到发顺序和停运情况;第2阶段基于阶段1得到的列车到发顺序,全面考虑起停附加时分,构建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重新对未停运列车在途经车站的到发时刻进行优化。以含164个车站、829列列车的网络为背景,构造一组含单点和多点干扰的大规模切实算例,对所提出方法的性能和实用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调度 列车运行调整 路网 整数线性规划 两阶段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调整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聂磊 张星臣 +2 位作者 赵鹏 杨浩 胡安洲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共6页
设置合理的调整策略是保证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调整质量的重要条件。本文介绍综合评价不同调整策略的关键技术 ,并利用列车运行组织模拟实验系统 ,对多种运营条件下的列车运行调整策略进行模拟分析 。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运行调整 模拟 调整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线列车运行调整的最早冲突优化方法 被引量:26
7
作者 史峰 黎新华 +1 位作者 秦进 邓连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13,共8页
针对单线铁路列车运行调整问题的特点,建立单线列车运行调整的数学模型,提出最早冲突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生成松弛运行调整计划,再对松弛计划中的冲突逐一选择最早冲突优先化解,松弛计划中的全部冲突得以序列化化解后获得阶段计划。最... 针对单线铁路列车运行调整问题的特点,建立单线列车运行调整的数学模型,提出最早冲突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生成松弛运行调整计划,再对松弛计划中的冲突逐一选择最早冲突优先化解,松弛计划中的全部冲突得以序列化化解后获得阶段计划。最早冲突优化方法克服了组合化解冲突产生的巨大方案数,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实例证明最早冲突优化方法生成的阶段计划质量高、运算快,完全能满足行车调度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组织 列车运行调整 松弛运行调整计划 最早冲突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换极大代数和序优化的高速列车运行调整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晓娟 韩宝明 +1 位作者 李得伟 李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4-130,共7页
针对因高速铁路列车延误而需要进行列车运行调整的问题,采用转换极大代数方法建立高速列车运行过程模型。以模型中的参数为输入,采用基于列车最小运行间隔时间将列车依次向后顺延、在图定停车站增加越行、在不停站车站停车并被越行这3... 针对因高速铁路列车延误而需要进行列车运行调整的问题,采用转换极大代数方法建立高速列车运行过程模型。以模型中的参数为输入,采用基于列车最小运行间隔时间将列车依次向后顺延、在图定停车站增加越行、在不停站车站停车并被越行这3种运行调整方法,对列车延误后的运行图进行调整,并通过更新列车运行过程模型中的状态矩阵,形成不同的调整方案。将所有调整方案输入基于序优化方法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案优化模型中,通过仿真计算得到总延误时间最少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案。以武广高速铁路下行列车运行图调整为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延误 列车运行调整 转换极大代数方法 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铁路列车运行调整的禁忌搜索算法 被引量:18
9
作者 董守清 王进勇 闫海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4-119,共6页
关于列车运行调整(TOA)的优化模型和算法,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算法可分为仿真方法、运筹学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TOA问题具有约束性强、优化指标众多、动态性、实时性、组合优化特性等特点。因此结合目前铁路运输工作... 关于列车运行调整(TOA)的优化模型和算法,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算法可分为仿真方法、运筹学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TOA问题具有约束性强、优化指标众多、动态性、实时性、组合优化特性等特点。因此结合目前铁路运输工作组织实际,以列车晚点率最小为优化目标,通过在可行解空间内部搜索待调整列车最优铺画顺序的方法求解TOA问题。建立了基于混合0-1线性规划模型的双线铁路列车运行调整的优化模型,提出了采用禁忌搜索算法搜索列车优化铺画顺序的方法。经在京广线、京沪线部分区段投入实际应用,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组织 列车运行调整 优化模型 禁忌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移动闭塞条件下列车运行调整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莉艳 李平 +1 位作者 贾利民 杨峰雁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2257-2260,2263,共5页
针对我国铁路运能运量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提出了采用移动闭塞制式加大行车密度以缓解上述矛盾的方案。首先在对移动闭塞与固定闭塞差异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移动闭塞条件下列车的运行调整模型。其次基于专家系统技术建立了移动... 针对我国铁路运能运量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提出了采用移动闭塞制式加大行车密度以缓解上述矛盾的方案。首先在对移动闭塞与固定闭塞差异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移动闭塞条件下列车的运行调整模型。其次基于专家系统技术建立了移动闭塞条件下的列车运行调整仿真系统。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细致分析。该仿真系统的建立将为移动闭塞条件下的列车运行提供了仿真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闭塞 列车运行调整 专家系统 仿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乘客等待时间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模型 被引量:10
11
作者 乔珂 赵鹏 禹丹丹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7-32,39,共7页
研究突发事件导致列车晚点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问题.从乘客角度出发,提出了"首站控制"和"多站协调控制"两类列车运行调整策略.考虑列车能力约束和列车区间运行时间、追踪间隔时间等运行条件约束,以受突... 研究突发事件导致列车晚点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问题.从乘客角度出发,提出了"首站控制"和"多站协调控制"两类列车运行调整策略.考虑列车能力约束和列车区间运行时间、追踪间隔时间等运行条件约束,以受突发事件影响的全部乘客等待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基于两类调整策略的列车运行调整模型,采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以某简化线路为算例,与不采取控制策略相比,两类策略下乘客等待时间均节省约9%,结果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能够为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提供辅助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列车运行调整策略 整数规划模型 列车晚点 乘客等待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传染性疫情条件下高速列车运行调整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孟学雷 程晓卿 +2 位作者 高如虎 钱名军 贾利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1-1222,共12页
为了应对突发传染性疫情对高速列车运输工作的影响,降低疫情在高速铁路旅客运输过程中扩散的风险,安全、高效地完成突发疫情条件下高速铁路旅客运输任务,对突发疫情条件下高速列车运行调整问题展开研究。在分析传染性疫情对高速列车运... 为了应对突发传染性疫情对高速列车运输工作的影响,降低疫情在高速铁路旅客运输过程中扩散的风险,安全、高效地完成突发疫情条件下高速铁路旅客运输任务,对突发疫情条件下高速列车运行调整问题展开研究。在分析传染性疫情对高速列车运行影响的基础上,根据其严重程度,将车站所在地划分为“疫情爆发地”和“疫情发生地”。为压缩旅客在站内乘降时的接触时间,降低疫情传播可能性,针对车站所在地疫情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增加列车追踪间隔、车站发到时间间隔及禁停等措施,设计疫情影响条件下列车到站追踪间隔和车站发到时间计算方法。以列车总晚点时间为目标,以列车在“疫情爆发地”车站禁停规则、在“疫情发生地”车站到达间隔、列车在区间最少运行时分、在站最少停站时分为约束,建立考虑旅客接触时间的高速列车运行调整模型。针对该模型,运用量子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了突发传染疫情条件下的列车运行调整计划,该计划准确响应了突发疫情条件下减少旅客接触的要求,并很好地控制了高速列车的总晚点时间。将计算结果与经典粒子群算法计算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计算效率提高12.54%。给出的算例计算结果证明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和算法的高效性,所提出的方法可为突发疫情条件下的列车运行调度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传染性疫情 高速铁路 列车运行调整 旅客接触时间 量子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列车运行调整问题的粒子群算法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世明 赖毅平 江冀海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460-4463,共4页
列车运行调整问题是一种特殊的NP完全问题,不仅具有众多约束,并且有着列车等级要求和延迟传播限制,使得该问题搜索空间庞大,可行解范围狭小,往往难以获得较优解。为求解列车运行调整问题,针对此特殊性,将捕食搜索策略思想引入到粒子群... 列车运行调整问题是一种特殊的NP完全问题,不仅具有众多约束,并且有着列车等级要求和延迟传播限制,使得该问题搜索空间庞大,可行解范围狭小,往往难以获得较优解。为求解列车运行调整问题,针对此特殊性,将捕食搜索策略思想引入到粒子群算法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速度限制的调整方式,同时辅以自适应控制,使得算法在大范围搜索时更易跳出局部最小解,而在小范围搜索时粒子飞行速度更慢,搜索更精确。将该算法用于列车运行调整问题,所得调整方案比遗传算法和普通粒子群算法结果更逼近原开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调节自适应 粒子群算法 列车运行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替代图的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编制及优化方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涛 张琦 +1 位作者 赵宏涛 苗义烽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6-133,共8页
借助对列车优先级、节点、替代弧和替代对等参数的定义,以列车追踪运行间隔时间、列车连发间隔时间和列车间越行地点等为约束条件,以替代图中最长路径最短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替代图的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编制及优化模型。采用本地搜索算... 借助对列车优先级、节点、替代弧和替代对等参数的定义,以列车追踪运行间隔时间、列车连发间隔时间和列车间越行地点等为约束条件,以替代图中最长路径最短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替代图的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编制及优化模型。采用本地搜索算法对模型求解,经过原始计划生成和初级优化,得到有瑕疵(冲突)的但资源利用率较高的初始调整计划。当初始调整计划未满足需求或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受到扰动需要修正时,采用分层多级优化分枝定界算法,对初始调整计划对应的替代图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得到优化的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由于替代图与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的对应关系,用这2种算法对替代图分阶段求解和优化,可以得到满足不同需求的调整计划。通过对模拟环境的仿真,验证了模型和优化方法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调整计划 替代图 分枝定界算法 本地搜索算法 列车优先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单线列车运行调整体系 被引量:25
15
作者 章优仕 金炜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52,共6页
针对单线列车运行的特点,提出了“相邻列车”的概念,根据此概念建立了单线列车运行调整模型,并推导了列车运行图偏差函数作为模型调整目标.鉴于列车运行调整问题的解空间太大,用一般的运筹学方法难以有效地求解,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优... 针对单线列车运行的特点,提出了“相邻列车”的概念,根据此概念建立了单线列车运行调整模型,并推导了列车运行图偏差函数作为模型调整目标.鉴于列车运行调整问题的解空间太大,用一般的运筹学方法难以有效地求解,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求解算法.该算法根据被调整列车的等级将原问题分解成若干子问题,并在对每个子问题求解的过程中,运用遗传算法在解空间中寻优.仿真结果显示了该模型和算法在应用于实际运行调整时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调整 遗传算法 优化 单线铁路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线列车运行调整满意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陈彦如 彭其渊 蒋阳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2,共5页
基于列车运行调整模型建立的复杂性与求解的困难性,以及满意优化理论在求解大规模组合问题的优越性,将满意优化理论用于复线列车运行调整中,建立了完善的复线列车运行调整满意优化模型,为我国铁路复线列车运行调整优化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 满意优化 列车运行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的地铁列车运行调整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路飞 宋沐民 田国会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针对移动闭塞条件下地铁列车运行的特点,将降低列车群的总晚点时间和提高相邻列车对客流的吸纳水平作为性能指标,建立地铁列车运行调整模型。应用Agent、多Agent协作技术,构建地铁列车Agent,设计地铁列车运行调整算法,给出基于规则的地... 针对移动闭塞条件下地铁列车运行的特点,将降低列车群的总晚点时间和提高相邻列车对客流的吸纳水平作为性能指标,建立地铁列车运行调整模型。应用Agent、多Agent协作技术,构建地铁列车Agent,设计地铁列车运行调整算法,给出基于规则的地铁列车运行调整控制策略。根据列车群晚点程度的不同,列车运行调整分为全局调整和局部调整。全局调整采用偏移计划运行图方法,局部调整采用滚动优化方法,通过多次调整达到恢复计划运行图的目的,并分别给出相应的调整方法和调整步骤。以北京1号线为背景进行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多Agent协作技术的地铁列车运行调整方法是合理的,并具有动态的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调整 多Agent控制策略 移动闭塞 地铁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的序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雍君 周磊山 余吉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列车运行调整是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中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在CTC条件下,及时制定列车运行调整计划对实现列车运行过程追踪自动化,保证安全高效完成行车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建立列车运行调整序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重载铁路实... 列车运行调整是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中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在CTC条件下,及时制定列车运行调整计划对实现列车运行过程追踪自动化,保证安全高效完成行车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建立列车运行调整序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重载铁路实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各种运行扰动因素,提出调整列车运行秩序的策略,从经验中找出列车运行计划的调整序列,从而快速求得序优化模型的解。按照调整策略优化排列作业顺序有效提高调度指挥效率,为优化列车运行调整制定合理、有效的策略提供方法和依据。应用调整策略优化方法构建的调度系统能满足列车运行调整的实时性要求,为求解列车运行调整模型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调整 策略 冲突疏解 列车运行时刻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客运为主繁忙干线区段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的优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夏苗 查伟雄 李轶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0-14,共5页
通过对以客运为主繁忙干线区段上列车运行调整的过程、目标、方法进行分析,构造了相应问题的优化模型,提出求解策略与算法;并以株洲至衡阳北区段为背景进行计算机模拟,3 m in 左右能得到一个较满意方案。
关键词 繁忙干线 列车运行调整 计算机辅助调度 客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先进 杨肇夏 杜鹏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19,共5页
针对列车运行调整问题,运用多智能体系统(MAS)技术,将列车运行调整方案的制定过程抽象为多用户(列车)对车站股道和区间线路等共享资源的占用预约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智能体模型。车站和区间被抽象为资源Agent,列车被抽象为用户Agent,由... 针对列车运行调整问题,运用多智能体系统(MAS)技术,将列车运行调整方案的制定过程抽象为多用户(列车)对车站股道和区间线路等共享资源的占用预约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智能体模型。车站和区间被抽象为资源Agent,列车被抽象为用户Agent,由资源Agent和用户Agent组成多Agent系统,Agent之间采用合同网协议进行协作。列车运行调整方案由Agent之间的分布式自主决策和相互协作产生。协作过程中的数据通信采用KQML标准设计,并增加消息等级,以提高通信和系统的效率。仿真实验表明,采用基于MAS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 列车运行调整 分布式方法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