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中苏和解的尝试与失败探析 |
曹广金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2
|
以译代评与再创阐说——鲁迅《〈穷人〉小引》中的梅列日科夫斯基影子 |
张勐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3
|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对外战略评析 |
刘光慧
|
《北方论丛》
CSSCI
|
1996 |
0 |
|
4
|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对华和解政策探析 |
曹广金
谢勇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5
|
勃列日涅夫和他的贴身警卫 |
进秀
|
《国际人才交流》
|
1994 |
0 |
|
6
|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犹太移民问题 |
维克多·德宁豪斯
安德烈·萨文
吴颖(译)
俞紫梅(译)
|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
2021 |
0 |
|
7
|
被遮蔽的“整体性”:对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反思 |
孟小非
|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3 |
0 |
|
8
|
一个应勃列日涅夫命令出场的人物——评《外来人》 |
北京师大外语系大批判组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4 |
0 |
|
9
|
勃列日涅夫以后的苏联 |
|
《社会主义研究》
|
1979 |
0 |
|
10
|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学习列宁《中国的战争》一文的体会 |
汪恩枫
|
《北方论丛》
|
1975 |
0 |
|
11
|
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决策过程新论 |
毛锐
于翠萍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2 |
1
|
|
12
|
苏联“全民国家”理论的过去和现在 |
王正泉
|
《社会主义研究》
|
1982 |
1
|
|
13
|
俄罗斯的茶炊 |
叶清玲
|
《俄语学习》
|
1999 |
1
|
|
14
|
美国的科际音乐理论杂志 |
徐康荣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5
|
苏联农业管理的新体制 |
厉为民
|
《世界农业》
|
1988 |
0 |
|
16
|
论苏联从变革走向倒退的历史教训 |
张雪山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7
|
领导干部讲话要避免出丑 |
蒋光宇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8
|
借外脑须防生“痴病” |
刘伯光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9
|
从干部任命制的视角解读苏共执政地位的丧失——写在苏联解体20周年之际 |
彭雪莲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20
|
俄罗斯国歌老曲新唱 |
戴桂菊
|
《俄语学习》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