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P780钢无凸缘圆筒件极限拉深系数及网格划分方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斯凡 龚红英 +3 位作者 王斌 李会肖 姜民主 仇丹丹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44-146,共3页
采用数值模拟试验和物理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DP780双相高强钢板无凸缘圆筒件拉深系数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试验基于Dynaform5.9平台进行,采用不同的网格划分方式对DP780双相高强钢拉深成形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并根据试验获得了D... 采用数值模拟试验和物理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DP780双相高强钢板无凸缘圆筒件拉深系数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试验基于Dynaform5.9平台进行,采用不同的网格划分方式对DP780双相高强钢拉深成形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并根据试验获得了DP780双相高强钢的极限拉深系数,最后通过物理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780 双相高强钢 极限拉深系数 Dynaform软件 网格划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涵哲 林俊彦 +1 位作者 王治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1,共8页
[目的]为准确测算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设施所需规模,需对车站各接驳交通方式下客流的分担率进行研究并预测。[方法]基于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南村万博站、同和站等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进站客流接驳数据的实地调查,在传统MNL(多项Logit... [目的]为准确测算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设施所需规模,需对车站各接驳交通方式下客流的分担率进行研究并预测。[方法]基于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南村万博站、同和站等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进站客流接驳数据的实地调查,在传统MNL(多项Logit)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天气、进出站接驳特征差异的影响,构建基于MNL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模型标定。[结果及结论]模型标定结果表明,仅接驳距离特征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性别、出行目的等与轨道交通接驳方式选择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所研究的调查数据未捕捉到出行者年龄和接驳交通方式选择的相关性;对同和站晚高峰进站客流的晴天和雨天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进行检验,准确率分别达到86.0%和77.2%,说明考虑天气因素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是优于传统模型的。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应用于用地属性相似的目标站点,证实了该模型在实际客流预测中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客流 接驳交通方式划分 改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sted-Logit模型的经济圈交通方式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易富君 邓卫 周竹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4期110-115,共6页
在分析经济圈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出行费用、出行时间和舒适性等指标作为广义费用函数的主要构成属性,建立了基于Nested-Logit模型的经济圈交通方式划分方法.并采用出行疲劳恢复时间来描述不同交通方式出行的舒适程度,然... 在分析经济圈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出行费用、出行时间和舒适性等指标作为广义费用函数的主要构成属性,建立了基于Nested-Logit模型的经济圈交通方式划分方法.并采用出行疲劳恢复时间来描述不同交通方式出行的舒适程度,然后用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求得疲劳恢复时间的价值.Nested-Logit模型是在一般多项Logit模型基础上的一种改进模型,考虑了各交通方式之间的相关性,对具有相似性的交通方式进行了分类,因此该模型更接近实际情况,相对合理.同时通过分析这两种模型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一种求解Nested-Logit模型的方法,该方法程序化强,便于应用.最后以长三角经济圈部分城市之间的交通方式划分作为实例,说明了该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圈 Nested—Logit模型 交通方式划分 疲劳恢复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交通方式划分与系统最优配流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罗朝晖 梁碧清 韦增欣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79-82,共4页
由于现实交通流具有时变性,为了更好地缓解交通问题,交通配流规划者不仅要研究静态交通路径的选择,更要研究动态交通路径的选择和动态交通方式的选择。本文根据静态混合交通方式划分配流模型与动态系统最优一阶等价条件推广得到动态混... 由于现实交通流具有时变性,为了更好地缓解交通问题,交通配流规划者不仅要研究静态交通路径的选择,更要研究动态交通路径的选择和动态交通方式的选择。本文根据静态混合交通方式划分配流模型与动态系统最优一阶等价条件推广得到动态混合交通方式划分与配流模型,并证明了该模型一阶条件等价于瞬时的DSO条件和Logit方式分离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交通 方式划分 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行驶信用券计划管理瓶颈拥挤和方式划分 被引量:4
5
作者 田丽君 陈捷娜 +1 位作者 许岩 李红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6-131,共6页
在相互竞争的双模式交通系统中,考虑用户异质性,本文探讨了均匀行驶信用券计划对方式划分和帕累托提高特性的影响.在这一计划下,政府首先发布一定数量的行驶信用券,并均匀地分发给每一位出行者,允许出行者根据自身需求在市场中自由购买... 在相互竞争的双模式交通系统中,考虑用户异质性,本文探讨了均匀行驶信用券计划对方式划分和帕累托提高特性的影响.在这一计划下,政府首先发布一定数量的行驶信用券,并均匀地分发给每一位出行者,允许出行者根据自身需求在市场中自由购买或出售信用券.根据预先设定的行驶信用券收取规模,使用快速路的出行者将会在经过瓶颈时被收取一定数量的信用券.研究结果表明,均匀行驶信用券计划总能让一部分快速路出行者转向地铁模式;对于同质用户来说,无论信用券收取数量多少,帕累托提高特性始终成立,然而对于异质用户来说,只有当行驶信用券收取数量小于某一临界值时,帕累托提高特性才能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均匀行驶信用券计划 瓶颈模型 方式划分 用户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D模型的区域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安文娟 陈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4-827,909,共5页
分析了MD模型的基本原理;综合考虑出行时间、费用、安全、方便和舒适等5个因素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完善了出行牺牲量的量化方法,加入了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的量化指标及其量化方法;建立了基于改进的MD模型的区域交通方式分担率预... 分析了MD模型的基本原理;综合考虑出行时间、费用、安全、方便和舒适等5个因素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完善了出行牺牲量的量化方法,加入了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的量化指标及其量化方法;建立了基于改进的MD模型的区域交通方式分担率预测方法,并提出了预测流程及预测模型中关键变量的求解算法;以沪宁通道内客运方式分担率的预测为实例,对比分析了改进前后MD模型及Logit模型的预测结果。验证了改进后MD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区域交通方式选择过程,预测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交通规划 交通方式划分 M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贾俊刚 杨东援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9-12,共4页
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模式识别能力,而交通方式划分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分类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尝试运用概率神经网络进行交通方式划分的建模,并给出了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对方式划分问题不仅具有很强的解释性,同时具有很好的可... 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模式识别能力,而交通方式划分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分类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尝试运用概率神经网络进行交通方式划分的建模,并给出了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对方式划分问题不仅具有很强的解释性,同时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神经网络 交通方式划分 模式识别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理性的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被引量:6
8
作者 左志 潘晓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1-536,共6页
考虑出行者有限理性的特点,建立改进的交通方式划分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出行者方式选择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以及各交通方式在不同因素下的表现;运用TODIM方法,计算各交通方式的价值;基于有限理性,建立交通方式选择Probit模型;讨论模型... 考虑出行者有限理性的特点,建立改进的交通方式划分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出行者方式选择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以及各交通方式在不同因素下的表现;运用TODIM方法,计算各交通方式的价值;基于有限理性,建立交通方式选择Probit模型;讨论模型中参数变化对交通方式划分的影响;对比上班和购物出行,分析不同出行目的对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有限理性的交通方式划分模型能够体现不同出行目的下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偏好;参数θ体现出行者的认知程度,在该模型里应在(0,2)中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方式划分模型 TODIM方法 有限理性 多准则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分配方式改进对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的意义——对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冯虹 杨玉茗 田添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5年第2期51-54,共4页
在教育公平的系统中,考试招生机会公平属于教育过程公平。《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这项措施对于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的意义在于: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促进区域间考试招生机会公... 在教育公平的系统中,考试招生机会公平属于教育过程公平。《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这项措施对于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的意义在于: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促进区域间考试招生机会公平;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促进城乡间考试招生机会公平;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促进校际考试招生机会公平;完善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促进群体间考试招生机会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过程公平 划分方式 考试招生机会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行方式划分模型的摩托车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雨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6期9131-9134,9138,共5页
分析了摩托车交通带来的安全问题和污染问题,建立了LogitKernel方式划分模型,并从完全禁摩和公交优先引导两种交通策略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交通策略实施后摩托车出行分担量的转移情况。结果表明:从正面引导减少摩托车出行的公交优先策略... 分析了摩托车交通带来的安全问题和污染问题,建立了LogitKernel方式划分模型,并从完全禁摩和公交优先引导两种交通策略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交通策略实施后摩托车出行分担量的转移情况。结果表明:从正面引导减少摩托车出行的公交优先策略对限制摩托车出行并不明显。因此要想改善摩托车出行带来的交通问题,必须采用渐进的模式实施禁摩交通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式划分 禁摩策略 公交优先 LogitKerne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准则交通分配和方式划分相结合的网络均衡
11
作者 张天然 钱红波 +1 位作者 赵娅丽 叶亮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63-1367,1389,共6页
分析了综合交通体系下不同时间价值的出行者路径和方式的时间、费用交易选择行为.运用了交通方式路径虚拟和对路径费用重新排序的方法,给出了双准则交通分配和方式划分的综合模型、有效路径算法和用户均衡算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法,举... 分析了综合交通体系下不同时间价值的出行者路径和方式的时间、费用交易选择行为.运用了交通方式路径虚拟和对路径费用重新排序的方法,给出了双准则交通分配和方式划分的综合模型、有效路径算法和用户均衡算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法,举例分析了交通改进措施和交通政策对交通分配和方式划分的灵敏度.模型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出行者在权衡时间价值和费用下的路径和方式选择,并可定量研究交通方式服务水平提高和交通政策对交通方式引导和缓解路段拥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分配 方式划分 双准则 虚拟路径 算法及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交通方式划分与用户最优配流模型
12
作者 梁碧清 韦增欣 +1 位作者 陈巧萍 罗朝晖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0年第11期113-117,共5页
针对实际交通网络中交通配流不仅考虑路径的选择,还要考虑交通方式选择的问题,研究了单起点时的动态交通私家车与公交车的方式划分与配流模型,证明了该模型一阶条件等价于瞬时的DUO条件和方式划分logit函数。
关键词 动态交通 方式划分 用户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D模型的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划分预测方法
13
作者 王秋平 孙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0-345,共6页
基于MD模型预测原理,结合城市居民出行特征,综合考虑旅客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对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对传统MD模型中包含的出行牺牲量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求得了各交通方式的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量化值,并得到了基于MD模型的城市... 基于MD模型预测原理,结合城市居民出行特征,综合考虑旅客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对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对传统MD模型中包含的出行牺牲量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求得了各交通方式的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量化值,并得到了基于MD模型的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划分预测模型.模型可用于预测新增交通方式的诱增交通量与划分结构,分析预测年公交车、地铁费用变量与出行方式划分结构之间的规律.最后结合西安市的调查实例,验证了该预测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论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划分预测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出行牺牲量 MD模型 出行方式划分 费用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水稻育苗方式划分
14
作者 魏红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7期102-102,共1页
水稻育苗方式多种多样,依据育苗早晚及秧龄长短可分为两个类型:常规育苗和超早育苗。超早育苗又分为一段超早育苗和两段超早育苗(简称两段育苗)。依照苗床水分管理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早育苗、湿润育苗和水育苗。
关键词 水稻育苗 方式划分 苗床水分管理 育苗方式 常规育苗 两段育苗 类型 秧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热工水力分析的系统程序改进及验证
15
作者 连强 朱隆祥 +3 位作者 唐思邈 黄涛 张勇 潘良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8-866,共9页
福岛核事故后非能动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先进反应堆的热工安全设计,而池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PRHRS)也在国产华龙一号中提供了不依赖外部能源驱动的安全保障。尽管RELAP5程序在反应堆瞬态热工水力特性分析方面开展了大量验证工作,但由于... 福岛核事故后非能动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先进反应堆的热工安全设计,而池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PRHRS)也在国产华龙一号中提供了不依赖外部能源驱动的安全保障。尽管RELAP5程序在反应堆瞬态热工水力特性分析方面开展了大量验证工作,但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池式热交换器模型,RELAP5程序低估了池式PRHRS的换热功率及系统流量。因此本文根据池式热交换器工作条件选用棒束池式沸腾换热模型及大管径管内冷凝换热模型,在RELAP5程序中植入了池式热交换器模型,针对两种换热模型分别进行了分离效应验证。基于应急工况池式能量排出系统(PERSTO)实验台架分析了节点划分方式对池式PRHRS热工水力行为的影响,对比了改进程序及原始程序对整体性实验台架系统瞬态参数的模拟能力。经过分离效应验证和整体效应验证,确认了改进程序在池式PRHRS热工水力分析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热工水力 系统程序改进 节点划分方式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空间中划分大尺度异常雨型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任宏利 高丽 +1 位作者 张培群 李维京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6-224,共9页
使用1962~2001年的逐日台站降水资料,考察中国夏季大尺度低频降水的时空特征.对于20 d以上的低频尺度降水异常,在前8个主要EOF模态支撑的相空间中,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了6种大尺度异常雨型:东北型、黄河型、秦岭淮河型、长江江南型、... 使用1962~2001年的逐日台站降水资料,考察中国夏季大尺度低频降水的时空特征.对于20 d以上的低频尺度降水异常,在前8个主要EOF模态支撑的相空间中,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了6种大尺度异常雨型:东北型、黄河型、秦岭淮河型、长江江南型、华南型和少雨型.分析表明,这些雨型的物理意义明确,具有较好的持续性,优于使用2维概率密度函数的划分结果,从而说明相空间中的聚类分型是整体性和区域性兼顾的划分方式,同时也证实了多维相空间的不均匀性.统计结果显示,新雨型在季节内交替出现,能够反映出大尺度异常降水的低频演变特征,并且具有不同于季风雨带变化的特点.通过分析新雨型在历史上的分布情况,并与以往分型相比较,进一步反映出新雨型划分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 雨型 聚类分析方法 概率密度函数 2001年 多维相空间 降水资料 时空特征 低频降水 降水异常 物理意义 划分方式 不均匀性 演变特征 异常降水 分布情况 EOF 华南型 分析表 持续性 区域性 整体性 合理性 客观性 河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集计MNL模型的轨道交通方式预测 被引量:19
17
作者 何明 过秀成 +3 位作者 冉江宇 吴才锐 祝伟 刘超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0年第2期136-142,共7页
以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划分为研究对象,将轨道交通方式预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转移曲线法预测无轨道交通条件下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比例结构,第二阶段选取时间、费用作为效用函数的特征变量,以交通行为调查的RP和SP联合数据为基础,计算... 以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划分为研究对象,将轨道交通方式预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转移曲线法预测无轨道交通条件下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比例结构,第二阶段选取时间、费用作为效用函数的特征变量,以交通行为调查的RP和SP联合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各种交通方式向轨道交通转移率,建立了应用于轨道交通方式预测的非集计MNL模型.最后以苏州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划分为例,进行了模型参数估计和轨道交通分担率的预测.结果表明,常规公交和自行车交通方式向轨道交通转移比例较高,该模型能较全面地考虑居民出行选择的各方面影响因素,模型的预测实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城市轨道 非集计MNL模型 效用函数 方式划分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集计模型在交通方式结构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浩然 任刚 王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8年第5期44-49,共6页
建立出行者基本属性与交通方式选择的关系模型,研究影响和引导城市交通方式结构的有效措施.采用非集计模型建立出行者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和出行属性与个体出行方式选择的函数关系,从城市统计资料中获取城市居民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和出... 建立出行者基本属性与交通方式选择的关系模型,研究影响和引导城市交通方式结构的有效措施.采用非集计模型建立出行者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和出行属性与个体出行方式选择的函数关系,从城市统计资料中获取城市居民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和出行属性数据,应用非集计模型来推算和预测交通方式结构.居民出行交通方式选择与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和出行属性之间有较稳定的关系,其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甚微.非集计模型所推算的交通方式结构较为精确,用于交通方式结构的预测是可行的.所建立的模型亦用于研究影响交通方式选择的关键因素.非集计模型可用于交通方式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通过对可控影响因素的引导和调整,达到优化交通方式结构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方式划分 交通方式结构 非集计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里昂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史习渊 徐珺 《上海城市规划》 2008年第5期59-62,共4页
以法国里昂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其拥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以及同时面对小汽车高保有量巨大压力的特性,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了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部分因素,并且重点突出了小汽车与公共交通之间的强烈竞争关系。
关键词 方式划分 影响因素 小汽车 公共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NV下”式的受动特性与成立动因 被引量:11
20
作者 屈哨兵 《汉语学报》 2006年第1期10-17,共8页
本文认为“在NV下”式隐含着被动观念,将与动词短语发生关系的“在……下”看成是一种可能被标。第一部分分析“在NV下”句的受动格局和受事分布;第二部分立出始发和现存两个指标分析“在NV下”式在隐含着被动观念的同时对所涉事件的划... 本文认为“在NV下”式隐含着被动观念,将与动词短语发生关系的“在……下”看成是一种可能被标。第一部分分析“在NV下”句的受动格局和受事分布;第二部分立出始发和现存两个指标分析“在NV下”式在隐含着被动观念的同时对所涉事件的划分方式上的内部差异;第三部分对“在 NV下”式的成立动因,分别从历时条件、框架蕴含、动性显化和语际诱发进行了辨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NV下”式 被动观念 可能被标 动因 受动 动词短语 内部差异 划分方式 指标分析 第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