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伍炎俊 莫健文 陈少娴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0期85-86,共2页
目的研究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观察组患者进行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观察组患者进行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2.4±4.0)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2.0±5.8)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7%(42/4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4%(35/4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用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 高位肛周脓肿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估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老年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田磊 秦澎湃 +1 位作者 何毅 穆世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607-610,共4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估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FSD)与传统切开挂线术(TSF)治疗老年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肛肠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FSD组117例,TSF组103例,采用1∶...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估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FSD)与传统切开挂线术(TSF)治疗老年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肛肠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FSD组117例,TSF组103例,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筛选出82对匹配队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恢复、疼痛程度、肛肠动力学、肛管功能及复发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倾向性评分,近邻匹配法进行1∶1匹配。结果匹配后FSD组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TSF组[(4.21±1.18)和(5.04±1.36)分],临床总有效率高于TSF组[96.34%(79/82)和87.80%(72/82)],创面愈合时间短于TSF组[(12.34±2.45)和(14.67±2.8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FSD组肛管功能长度、最大耐受量及初始感觉阈值均大于TSF组[(2.86±0.34)和(2.31±0.46)cm;(135.21±19.87)和(119.52±20.13)ml;(25.16±2.57)和(22.89±2.9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FSD组Wexner评分低于TSF组[(0.92±0.27)和(1.17±0.35)分];复发率低于TSF组[3.66%(3/82)和12.20%(1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SD治疗老年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术后创面愈合快、对肛管功能损伤小,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位复杂性肛瘘 切开线对口引流术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肛周脓肿患者创面愈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文学 杨金江 徐新政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9期2032-2034,共3页
目的:观察将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应用于肛周脓肿患者的治疗对其术后创面愈合及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至2024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30)采用常规切开引流术治疗与观察组(n=30)采用切开... 目的:观察将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应用于肛周脓肿患者的治疗对其术后创面愈合及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至2024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30)采用常规切开引流术治疗与观察组(n=30)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手术与术后相关指标如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的恢复以及术后1m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更短(P<0.05)。术后两组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明显下降,肛管最大收缩压明显升高,观察组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疗效较好,能有效缩短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对肛门功能影响较小,且并发症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线对口引流术 肛周脓肿 创面愈合 肛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双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后蹄铁型肛周脓肿30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商义 张才全 何德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切开线引流术 蹄铁型肛周脓肿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武 陆路 +1 位作者 阳光 宋向晖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4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100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挂线术... 目的:探讨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100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各项临床指标水平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医疗成本、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接受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效果更加理想,且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更快,治疗安全性更高,因而具有更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切开线治疗术 切开线对口引流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拖线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肖慧荣 万顺兰 徐玲 《江西中医药》 2003年第12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切开线对口拖线引流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治疗方法 手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7
作者 肖兴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比较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瓮安县中医院肛肠皮肤科就诊的8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0)。... 目的:比较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瓮安县中医院肛肠皮肤科就诊的8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0)。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手术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其创面愈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瘢痕的面积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Wexner便秘评分系统的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情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均较为理想。与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相比,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安全性更高,患者伤口愈合的速度更快,病情的复发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线对口引流术 低位切开高位线 高位复杂性肛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朱慧婷 王业皇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0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76例,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挂线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76例,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挂线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社会功能、心理状态、身体机能及认知能力评分和肛门括约肌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能够有效改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线对口引流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肛门括约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晋大伟 冀宗辉 宋军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1期3976-3977,共2页
目的研究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应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其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禹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7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予以对照组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予以观察组切开挂线... 目的研究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应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其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禹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7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予以对照组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予以观察组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水平变化。结果术后观察组肛门括约肌功能优良率[94.59%(35/37)]高于对照组[70.27%(2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可有效改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切开线对口引流术 肛门括约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在复杂性肛瘘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金成 陈浩 刘宏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7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在复杂性肛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联合对口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在复杂性肛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联合对口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7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少,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线对口引流术 复杂性肛瘘 临床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10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虞哲波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3期285-286,共2页
复杂性肛瘘由于其病变部位的特殊解剖和功能,手术操作困难且容易损伤肛管直肠环和肛门括约肌,术后易复发,临床上属难治性肛瘘。1997年3月至2009年10月,作者运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108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报道... 复杂性肛瘘由于其病变部位的特殊解剖和功能,手术操作困难且容易损伤肛管直肠环和肛门括约肌,术后易复发,临床上属难治性肛瘘。1997年3月至2009年10月,作者运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108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线对口引流术 复杂性肛瘘 临床观察 治疗 肛门括约肌 肛管直肠环 难治性肛瘘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辉 李昆伦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2期62-62,64,共2页
目的:对比传统切开挂线方法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30例,按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挂线手术方案;观察组实施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手术方... 目的:对比传统切开挂线方法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30例,按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挂线手术方案;观察组实施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恢复周期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传统切开线方法 切开线对口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切开双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马蹄型肛周脓肿的效果
13
作者 周业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1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切开双挂线引流术对高位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进行治疗的68例高位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实施切开挂线术的患者设为切开挂线术组(34... 目的:探讨使用切开双挂线引流术对高位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进行治疗的68例高位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实施切开挂线术的患者设为切开挂线术组(34例),将其中实施切开双挂线引流术的患者设为切开双挂线引流术组(34例)。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切口愈合的时间、住院的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病情的复发情况。结果:切开双挂线引流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切开挂线术组患者,P<0.05。术后,切开双挂线引流术组患者切口愈合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切开挂线术组患者,P<0.05;切开双挂线引流术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低于切开挂线术组患者,P<0.05。术后6个月内,切开双挂线引流术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低于切开挂线术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切开双挂线引流术对高位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术后其切口愈合的时间、住院的时间较短,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情的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马蹄型肛周脓肿 切开线引流术 切开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切口挂虚线引流术治疗低位肛瘘肛周脓肿的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鑫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2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切口挂虚线引流术治疗低位肛瘘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低位肛瘘肛周脓肿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多切口挂虚线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多切口挂虚线引流术治疗低位肛瘘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低位肛瘘肛周脓肿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多切口挂虚线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肛周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发生率。结果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排便次数和排便时间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时间、疼痛时间和痊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潴留、便秘、漏气、肛门失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肛周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多切口挂虚线引流术治疗低位肛瘘肛周脓肿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切口线引流术 传统切开配合线引流术 低位肛瘘肛周脓肿 临床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HIV/AIDS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研究
15
作者 陈翔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5期58-60,共3页
目的评价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9例合并HIV/AIDS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27例行改良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2例行高位旷置引流+负压吸引术,术后采用复方黄柏涂剂坐浴... 目的评价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9例合并HIV/AIDS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27例行改良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2例行高位旷置引流+负压吸引术,术后采用复方黄柏涂剂坐浴联合百克瑞纱布敷料外用。观察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复发情况、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29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6~21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0.41±3.24)d,平均愈合时间为(35.69±12.56)d,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Williams肛门功能分级:29例患者术前Williams分级均为A级,至随访结束,29例患者Williams分级仍为A级。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肛门失禁情况。平均生活质量评分为(80.9±5.6)分,术后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对合并HIV/AIDS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改良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或高位旷置+负压吸引术治疗可有效保护肛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要注意术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及对围手术期合并症的预防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位复杂性肛瘘 切开线对口引流术 复方黄柏涂剂 百克瑞纱布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16
作者 廖木春 陈小岚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7期107-108,共2页
目的:对比使用切开挂线引流术和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5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分为Matched组(n=25)和Research组(n=25)。对... 目的:对比使用切开挂线引流术和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5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分为Matched组(n=25)和Research组(n=25)。对Matched组患者进行切开挂线引流术,对Research组患者进行隧道式拖线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及痊愈的时间。结果:治疗后,与Matched组患者相比,Research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痊愈的时间均更短(P <0.05)。结论:与对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切开挂线引流术相比,对其进行隧道式拖线术的临床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隧道式拖线 切开挂线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焦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析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肛瘘患者,以术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各30例。对比组采取传统肛瘘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治疗前后肛门功能评... 目的探析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肛瘘患者,以术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各30例。对比组采取传统肛瘘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治疗前后肛门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39.06±5.42)min、住院时间(5.39±0.36)d短于对比组的(48.18±6.55)min、(7.22±0.45)d,术中出血量(10.11±1.36)ml少于对比组的(14.07±2.49)ml,疼痛评分(2.46±0.39)分低于对比组的(4.27±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肛门功能评分(0.74±0.26)分低于对比组的(1.11±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比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患者采取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能够优化临床指标,更好的改善肛门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传统肛瘘切开挂线引流术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肛门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术式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对比
18
作者 熊育建 王常平 +3 位作者 向文 林飞 黄宇 陶维祝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8期57-58,共2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三间隙引流术、单纯切开引流术与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方法:选择云阳县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35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45)、B组(n=44)与C组(n=46)。用三间隙引...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三间隙引流术、单纯切开引流术与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方法:选择云阳县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35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45)、B组(n=44)与C组(n=46)。用三间隙引流术对A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单纯切开引流术对B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切开挂线引流术对C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三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A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的时间短于B组患者与C组患者,P<0.05。B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的时间短于C组患者,P<0.05。术后6个月,A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的评分高于B组患者与C组患者,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低于B组患者与C组患者,P<0.05;B组患者的QOL评分高于C组患者,其VAS评分低于C组患者,P<0.05。术后3个月内,A组患者肛瘘的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与C组患者,P<0.05;C组患者肛瘘的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与用单纯切开引流术或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相比,用三间隙引流术治疗此病的效果更佳,能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降低其术后肛瘘的发生率,缩短其切口愈合的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切开引流术 切开挂线引流术 三间隙引流术 肛周脓肿 肛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