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孔子生命教化的切己性 被引量:2
1
作者 高连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0-95,共6页
孔子作为先师所垂范的是一种相契于生命的教化。这种教化是孔子以切近于门弟子及时人生命感受的方式予以点拨和启迪的,因而体现为一种切己性。切己性根源于孔子对为学价值的贞定,此学被他称作"为己"之学。"为己"之... 孔子作为先师所垂范的是一种相契于生命的教化。这种教化是孔子以切近于门弟子及时人生命感受的方式予以点拨和启迪的,因而体现为一种切己性。切己性根源于孔子对为学价值的贞定,此学被他称作"为己"之学。"为己"之学是一种人自觉实现自己仁德而成其为人的生命之学。这"为己"之学的所致之道是孔子一以贯之的"仁"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教化 生命 切己 为己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切顶留巷底鼓机制及其防控 被引量:1
2
作者 华心祝 李琛 +3 位作者 刘啸 杨朋 陈登红 祁亚宝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5-968,共14页
沿空切顶巷道所处应力环境复杂、留巷服务期长,一次采动及留巷期间底鼓问题突出。以淮南丁集煤矿1462(1)轨顺切顶留巷条件为工程研究背景,建立离散元数值计算模型,分析得到一次采动至留巷稳定阶段底板非对称变形特征及其受力状态。构建... 沿空切顶巷道所处应力环境复杂、留巷服务期长,一次采动及留巷期间底鼓问题突出。以淮南丁集煤矿1462(1)轨顺切顶留巷条件为工程研究背景,建立离散元数值计算模型,分析得到一次采动至留巷稳定阶段底板非对称变形特征及其受力状态。构建一次采动至留巷稳定阶段两端固支二次超静定底板梁力学模型,并引入等效载荷概念求解得到了各分布力作用下底板挠度数学表达式,运用叠加原理推导出切顶留巷底板变形表达式。结合留巷条件,求得该巷道平均底鼓量为0.74 m,最大底鼓量为0.77 m,最大鼓起位置偏向采空区侧,距巷中1.15 m,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和数值计算结果较为吻合。依据所求得的底板变形表达式,分析了留巷底鼓影响因素,底鼓量与底板刚度的增加呈负指数减小,底板刚度在5~13 MN·m^(2)之间内变化时,巷道底鼓对其变化较为敏感;与底板载荷、支架载荷、煤帮载荷及应力集中系数λ均呈线性正相关,增长率分别为0.0826、0.0349、0.0272 m/MPa和0.007 m。基于对留巷底板受力变形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顶底互控、帮角加固、底板强化”的防控对策。工程实践表明,相较于留巷初期底板变形得以有效控制,底鼓降幅明显,所留巷道能够满足复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鼓机制 沿空留巷 顶卸压 底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甲酯处理对鲜切马铃薯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杨 王欢 +3 位作者 马星月 王浩 王喜菊 韩育梅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8,37,共11页
为明确水杨酸甲酯(MeSA)对鲜切马铃薯品质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以‘冀张十二号’马铃薯为试材,对比了不同浓度(0.1、0.5、1.0、1.5、2.0 mmol/L)MeSA溶液浸泡处理对4℃贮藏条件下0~12 d内鲜切马铃薯L*值、硬度、菌落总数、淀粉和抗坏血... 为明确水杨酸甲酯(MeSA)对鲜切马铃薯品质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以‘冀张十二号’马铃薯为试材,对比了不同浓度(0.1、0.5、1.0、1.5、2.0 mmol/L)MeSA溶液浸泡处理对4℃贮藏条件下0~12 d内鲜切马铃薯L*值、硬度、菌落总数、淀粉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最适浓度处理组的促褐变酶活性、抗氧化酶活性、细胞氧化损伤和衰老程度以及抗病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表明:MeSA溶液处理能够维持鲜切马铃薯的色泽、硬度、淀粉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并延缓微生物的生长,其中0.5 mmol/L处理组效果最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贮藏过程中该组鲜切马铃薯的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离子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酚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显著增加,0~6 h内StNPR1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因此,MeSA在鲜切马铃薯品质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水杨酸甲酯 品质改善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果蔬褐变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斌 林薇 袁晓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7-384,共18页
鲜切果蔬因具有方便快捷和干净卫生的优点而深受消费者欢迎,是一种新的果蔬消费形式,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果蔬经过鲜切加工后完整性丧失,鲜切果蔬在贮藏和销售期间切面很容易褐变,严重影响鲜切果蔬的商品性和保鲜期,制约鲜切果蔬产业... 鲜切果蔬因具有方便快捷和干净卫生的优点而深受消费者欢迎,是一种新的果蔬消费形式,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果蔬经过鲜切加工后完整性丧失,鲜切果蔬在贮藏和销售期间切面很容易褐变,严重影响鲜切果蔬的商品性和保鲜期,制约鲜切果蔬产业的发展。阐释鲜切果蔬褐变发生机理,并总结抗褐变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能为新型安全高效的抗褐变技术研发提供参考。本文从鲜切果蔬褐变类型、影响褐变的因素和防控思路等角度,系统综述了鲜切果蔬褐变发生机制和抗褐变技术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活性氧代谢和膜脂代谢在鲜切果蔬褐变中的潜在作用,以期为鲜切果蔬的褐变防控提供参考,降低鲜切果蔬产业中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面褐变 多酚氧化酶 膜脂代谢 抗褐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状态和槽深对预切槽辅助滚刀破岩影响的近场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建 沈君逸 +2 位作者 廖星川 刘福深 尚肖楠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200,共12页
首先,利用线弹性近场动力学本构模型(linear peridynamic solids,LPS)对预切槽辅助滚刀破岩问题进行了模拟,并将数值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其次,设置了σ_(x)=5 MPa、σ_(z)=20 MPa和σ_(x)=20 MPa、σ_(z)=5 MPa这2种应力状态,0、9... 首先,利用线弹性近场动力学本构模型(linear peridynamic solids,LPS)对预切槽辅助滚刀破岩问题进行了模拟,并将数值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其次,设置了σ_(x)=5 MPa、σ_(z)=20 MPa和σ_(x)=20 MPa、σ_(z)=5 MPa这2种应力状态,0、9、18和30 mm这4种预切槽深度,总计8种工况;最后,研究了应力状态和预切槽深度对岩石破坏形态和破岩效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滚刀峰值贯入力随槽深的变化规律和岩石破坏形态与试验结果相符,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在不同的槽深下,岩石存在2种破坏形态;当槽深为3 mm时,2个滚刀之间形成岩石破碎区;当槽深大于3 mm时,2个滚刀之间形成完整的岩块;当大主应力沿z方向时,会产生中央贯通裂纹;而当大主应力沿x方向时,则不会生成中央贯通裂纹;随着槽深增大,岩石损伤集中在预切槽附近区域,破岩效率也随之增高;当槽深≥18 mm时,峰值贯入力和比能较小,且两者受应力状态影响也较小。为实现不同应力条件下破岩性能的优化平衡、延长滚刀的使用寿命并降低施工成本,建议预切槽深度不小于18 mm;当预切槽深度无法达到该要求时,可在水平方向为大主应力方向时适当增加预切槽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滚刀破岩 近场动力学 应力状态 槽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软厚煤层切顶卸压沿空留巷主动超前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盛 徐瑞泽 +5 位作者 刘佳伟 朱让河 马强 王高尚 张帆 赵龙刚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3,共11页
目的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在我国煤矿开采中应用广泛,但在极软厚煤层回采巷道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时,存在帮部煤体松软、巷道高度大,传统被动式超前支护容易破坏顶板且影响作业空间等问题,需要对留巷的超前支护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以梁北矿3... 目的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在我国煤矿开采中应用广泛,但在极软厚煤层回采巷道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时,存在帮部煤体松软、巷道高度大,传统被动式超前支护容易破坏顶板且影响作业空间等问题,需要对留巷的超前支护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以梁北矿32021机巷为工程背景,建立预裂切顶前后的巷道超前段围岩稳定性力学模型,分析切顶卸压前后留巷超前段顶板受力特征和变形规律,揭示受预裂切顶影响的超前段巷道围岩变形机理;采用FALC3D数值软件模拟分析定向爆破切顶条件下回采巷道的应力分布特征;提出主动式锚索梁协同锚固方案,设计超前主动支护参数,并进行现场应用。结果结果表明,预裂切顶能有效切断顶板之间的应力传递,使留巷超前段顶板围岩处于应力降低区,切顶后工作面与留巷交界处悬顶面积减小;经数值模拟验证,所给出的锚网索梁锚固方案在主动支护后能够有效控制巷道超前阶段围岩变形,并有利于保持留巷的长期稳定;主动超前支护现场应用后,巷道顶底板移近量最大不超过80 mm,顶板变形量减小了35%,且能够最大程度保持巷道顶板的完整性。结论提出的主动式超前支护技术能够解决空间狭小、劳动强度大和顶板被反复支撑破坏等问题,对于类似矿井条件下沿空留巷的超前支护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软厚煤层 超前支承压力 主动超前支护技术 顶卸压沿空留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式对鲜切莴笋品质及苯丙烷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7
作者 胡生海 李勇 +2 位作者 魏丽娟 张蕊 李翠红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6-893,共8页
为探究鲜切莴笋品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鲜切莴笋品质及苯丙烷代谢相关酶的影响。将鲜切莴笋分别用5.0mg/L臭氧水(O_(3)水)和70mg/L二氧化氯(ClO_(2))杀菌处理5min后,用带孔盒装和抽真空进行包装,在常温下贮藏24h,研究不同... 为探究鲜切莴笋品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鲜切莴笋品质及苯丙烷代谢相关酶的影响。将鲜切莴笋分别用5.0mg/L臭氧水(O_(3)水)和70mg/L二氧化氯(ClO_(2))杀菌处理5min后,用带孔盒装和抽真空进行包装,在常温下贮藏24h,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鲜切莴笋贮藏期微生物指标、品质指标以及苯丙烷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_(3)水协同真空包装处理的鲜切莴笋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指标均未超标,抑菌效果最好(P<0.05)。而ClO_(2)协同真空包装能有效抑制鲜切莴笋褐变,维持其感官、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以及膳食纤维等品质,对诱导合成总酚和总黄酮效果最好,有效降低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促进鲜切莴笋苯丙氨酸裂解酶(PAL)和肉桂酸羟化酶(C4H)活性的上升(P<0.05)。ClO_(2)协同真空包装能有效提高鲜切莴笋的苯丙烷代谢途径相关酶的活性,产生更高水平的抗氧化次级代谢物,从而提高鲜切莴笋的抗氧化水平,保持鲜切莴笋品质,为鲜切净菜加工生产的营养性、安全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笋 品质 苯丙烷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电场处理鲜切马铃薯丁的保鲜效果研究
8
作者 李少萍 张小燕 +3 位作者 董云雷 刘威 李一然 杜志龙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5,共8页
为探究高压脉冲电场(HPEF)处理对鲜切马铃薯丁的保鲜效果,以鲜切马铃薯丁的感官评分为评判指标,测定HPEF的电场强度、处理时间、处理量对感官评分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处理工艺,得到最佳保鲜工艺参数;采用优化后的HPEF工艺条件对鲜... 为探究高压脉冲电场(HPEF)处理对鲜切马铃薯丁的保鲜效果,以鲜切马铃薯丁的感官评分为评判指标,测定HPEF的电场强度、处理时间、处理量对感官评分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处理工艺,得到最佳保鲜工艺参数;采用优化后的HPEF工艺条件对鲜切马铃薯丁进行处理,对比HPEF处理组与对照组在贮藏期内的品质变化,测定感官评分、颜色、多酚氧化酶(PPO)活力、失重率、电导率、p H值、菌落总数在贮藏期内的变化。结果表明,影响HPEF对鲜切马铃薯丁保鲜效果的因素排序为处理量>电场强度>处理时间,最佳处理条件为电场强度9.4 kV/cm、处理时间21 min、处理量1 130 g;应用HPEF处理的鲜切马铃薯丁在4℃贮藏30 d的过程中,处理组的PPO活力峰值比对照组低30%;第30 d时,处理组的L^(*)值为63.0,失重率为3.50%,电导率为425μs/cm,pH值为5.18,菌落总数为7.45 lg(CFU/g)。研究为果蔬的钝酶杀菌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场 马铃薯丁 杀菌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柱节点考虑弯剪相关性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
9
作者 郑文忠 吕盛先 +1 位作者 郑博文 王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6,共12页
对于同时受到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作用的板柱节点,目前已有方法大多将不平衡弯矩等效为竖向荷载,从而给出其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但该方法所涉及的不平衡弯矩比例系数的计算还存在较大争议,且没有考虑竖向荷载与不平衡弯矩耦合的影... 对于同时受到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作用的板柱节点,目前已有方法大多将不平衡弯矩等效为竖向荷载,从而给出其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但该方法所涉及的不平衡弯矩比例系数的计算还存在较大争议,且没有考虑竖向荷载与不平衡弯矩耦合的影响。因此,本文首先通过推导给出仅有竖向荷载作用的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和仅有不平衡弯矩作用的板柱节点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公式的合理性。然后基于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的试验结果,拟合得到板柱节点考虑弯剪相关性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最后对所提计算方法与不同规范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计算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柱节点 竖向荷载 不平衡弯矩 受冲承载力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烧结碳化硅超声线锯切割试验研究
10
作者 宋洪侠 曾国伟 +3 位作者 晁胜豪 郭晓光 董志刚 王毅丹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4-173,共10页
反应烧结碳化硅(Reaction Bonded Silicon Carbide, RB-SiC)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耐辐射性以及化学惰性,被广泛应用于核能和光学领域核心构件的制造。但是,RB-SiC材料具有硬度高、脆性大等特点,传统加工方法难以保证其加工质量和效率。... 反应烧结碳化硅(Reaction Bonded Silicon Carbide, RB-SiC)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耐辐射性以及化学惰性,被广泛应用于核能和光学领域核心构件的制造。但是,RB-SiC材料具有硬度高、脆性大等特点,传统加工方法难以保证其加工质量和效率。超声金刚石线锯切割(锯切)技术作为硬脆材料的高效加工方法,已在单晶Si、单晶SiC等硬脆材料的加工中成功应用。然而,该技术在RB-SiC材料的切削试验和工艺的研究还有待开展。为此,首次开展了RB-SiC的超声锯切试验研究,搭建了超声锯切RB-SiC平台,对比分析了平行与垂直超声振动方向的加工表面质量,研究了超声振幅、线速度、进给速度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及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超声锯切在提高表面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随着振幅由3μm提高到7μm,表面粗糙度值降低了17.4%,表面划痕和凹坑数量随之减少;相较于垂直进给方向,平行进给方向的超声锯切更能有效提高RB-SiC材料的表面质量。本研究可为RB-SiC材料超声锯切工艺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锯 反应烧结碳化硅 金刚石线锯 超声振动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片球菌与马克斯克鲁维酵母混合附属发酵剂对切达干酪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康优 吕杨 +5 位作者 高磊 赵玉娟 赵子健 高岩松 杨舸 李盛钰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0-127,共8页
2种或多种微生物组成的混合辅助附属发酵剂对干酪品质的影响优于单菌株。本研究旨在评价添加混合益生菌附属发酵剂对切达干酪在90 d成熟过程中的理化指标、质构特性、游离氨基酸、短链脂肪酸含量和微生物存活的影响。将乳酸片球菌AS185... 2种或多种微生物组成的混合辅助附属发酵剂对干酪品质的影响优于单菌株。本研究旨在评价添加混合益生菌附属发酵剂对切达干酪在90 d成熟过程中的理化指标、质构特性、游离氨基酸、短链脂肪酸含量和微生物存活的影响。将乳酸片球菌AS185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JM2单独或混合添加制备切达干酪,以市售的商品发酵剂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添加混合附属发酵剂不影响切达干酪的化学成分,但混合附属发酵剂干酪的pH值高于对照干酪。在成熟90 d后,乳酸片球菌AS185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JM2在混合附属发酵剂干酪中的存活率高于单独附属发酵剂组。在成熟过程中,附属发酵剂对干酪的质构特性无明显影响。混合附属发酵剂干酪中一些氨基酸及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有所增加。添加乳酸片球菌AS185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JM2作为附属发酵剂的干酪短链脂肪酸含量更高,尤其是乙酸和丁酸。上述结果为混合附属培养在干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混合附属发酵剂更有助于丰富干酪风味和改善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片球菌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益生菌干酪 达干酪 附属发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生菜工业化加工过程中细菌群落动态演替分析
12
作者 李燕 毕文豪 +1 位作者 陈婷 金微微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02-209,共8页
目的:探索鲜切生菜工业化加工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结合传统培养技术对鲜切生菜不同加工环节(原料M、预清洗PW、第一道清洗W1、第二道清洗W2、第三道清洗W3、成品P)的细菌组成进行研究。结果:生菜经过四... 目的:探索鲜切生菜工业化加工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结合传统培养技术对鲜切生菜不同加工环节(原料M、预清洗PW、第一道清洗W1、第二道清洗W2、第三道清洗W3、成品P)的细菌组成进行研究。结果:生菜经过四道清洗,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霉菌计数分别下降为2.85±0.06 lg CFU/g、1.01±0.03 lg CFU/g和1.47±0.04 lg CFU/g,低于企业现行标准Q/WWK0002S-2020;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鲜切生菜加工过程中的绝对优势菌,相对丰度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均在70%以上;在属水平上,生菜原料和预清洗环节优势菌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Alkanindiges;经过第一道NaClO清洗后,食酸菌属(Acidovorax)成为主要优势菌,均在40%以上,其次为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通过相对丰度热图及PCoA分析可以看出6个样品的菌群差异:样品M和PW菌群组成较相似,聚为一类;样品W1、W2、W3、P四个样品菌群结构更接近。通过传统培养结果发现,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是鲜切蔬菜整个加工过程中的优势菌,其次还有不动杆菌属和Enterobacter bugandensis。结论:鲜切生菜加工过程中大量微生物来自于生菜生长的土壤环境,实施标准化规范种植,在源头上减少微生物污染,是控制鲜切生菜品质的首要环节,同时,严格控制加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也是保障品质的关键。明确加工过程中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食酸菌属等优势腐败菌,对于制定针对性的精准杀菌策略,进一步提升鲜切生菜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次氯酸钠 工业化 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后妊娠结局多因素分析
13
作者 郭艳 夏恩兰 +1 位作者 肖豫 黄晓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4-72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polyp,TCRP)后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442例TCRP术的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患者资料,术后随访12~24...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polyp,TCRP)后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442例TCRP术的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患者资料,术后随访12~24个月,分为术后妊娠组(妊娠组)及未妊娠组(对照组)。比较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不孕类型、异常子宫出血、不良孕史、EP数量、EP大小、术中负压吸宫术、子宫内膜炎、TCRP术手术时间、宫腔深度,对不孕症患者TCRP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442例不孕症合并EP患者中,妊娠组274例(62.0%),对照组168例(38.0%);影响不孕症行TCRP术后妊娠的因素有年龄(OR=0.925,95%CI:0.881~0.972,P<0.05)、术前异常子宫出血(OR=0.646,95%CI:0.432~0.967,P<0.05)及原发不孕(OR=2.105,95%CI:1.295~3.423,P<0.05)。结论TCRP术后可以改善不孕症合并EP的妊娠结局,年龄和术前异常子宫出血是不孕症患者TCRP术后提高妊娠的保护因素;原发不孕是不孕症患者TCRP术后妊娠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 妊娠结局 活产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板柱中节点冲切破坏面割线倾角研究
14
作者 郑文忠 曹棒 +1 位作者 郑博文 王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9,共12页
为考察板受拉纵筋屈服的板柱节点冲切破坏情况,提出一种新的试验方案,该方案能够在板自由端施加力偶和板周边施加竖向荷载。基于所提试验方案,完成了3个冲跨比和相对受压区高度不同的板柱节点冲切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件达到峰值荷载时... 为考察板受拉纵筋屈服的板柱节点冲切破坏情况,提出一种新的试验方案,该方案能够在板自由端施加力偶和板周边施加竖向荷载。基于所提试验方案,完成了3个冲跨比和相对受压区高度不同的板柱节点冲切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件达到峰值荷载时,板受拉纵筋在柱边处均已屈服;板受拉纵筋配筋率从1.04%增加到1.25%,冲切破坏面割线倾角从46.3°降低到39.4°。基于本文和收集到的板柱节点冲切试验数据,建立考虑冲跨比、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板受拉纵筋配筋率和板有效高度影响的板柱节点冲切破坏面割线倾角计算公式。并给出考虑冲跨比、相对受压区高度和冲切破坏面割线倾角影响的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柱中节点 破坏面 割线倾角 冲跨比 受压区高度 受冲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切种机多刀闭环协同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15
作者 李尚平 甘伟光 +3 位作者 郑创锐 文春明 李凯华 李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154,共8页
针对课题组研发的预切种式智能甘蔗切种机(下称甘蔗切种机)切种效率不高的问题,设计开发了智能甘蔗切种机多刀闭环协同控制系统。为初步验证系统的有效性,搭建了调刀模拟平台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闭环控制平均调刀时间比开环控制少0.21 s... 针对课题组研发的预切种式智能甘蔗切种机(下称甘蔗切种机)切种效率不高的问题,设计开发了智能甘蔗切种机多刀闭环协同控制系统。为初步验证系统的有效性,搭建了调刀模拟平台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闭环控制平均调刀时间比开环控制少0.21 s。样机试验结果表明:(1)电机脉冲频率f=6 kHz时,调刀电机达到最佳速度120 mm/s,调刀绝对位移误差小于5 mm,相对位移误差<1%;当f>6 kHz时,调刀相对位移误差大于5%;当f≥8 kHz时,步进电机出现严重堵步,影响正常工作。(2)调刀速度为120 mm/s时,闭环控制切刀调刀时间为0.95 s/根,调刀效率提高了74.32%。(3)甘蔗传送速度达到0.15 m/s,提高了50%;甘蔗传送间距提升了80%;综合传送效率提升了86.6%。(4)切种合格率达98.02%,伤芽率小于1%,与原系统相比切种机总体切种效率提高83.20%,工作稳定,实现了连续、高效自动切种,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种机 闭环控制 协同控制 调刀模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钙结合UV-C处理对鲜切油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王宏宇 林子沁 +5 位作者 杨梦娇 李娇 吕芳娥 姜瑜倩 刘杰 李喜宏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1,40,共9页
为探究乳酸钙(CA-L)和短波紫外线(UV-C)联合处理对鲜切油桃贮藏品质的影响,以‘中油19’油桃为试材,采用3 g/L CA-L浸泡5 min和1.23 kJ/m2 UV-C辐照单独及联合处理,于(4±1)℃条件下贮藏10 d,定期测定鲜切油桃硬度、L^(*)值、褐变指... 为探究乳酸钙(CA-L)和短波紫外线(UV-C)联合处理对鲜切油桃贮藏品质的影响,以‘中油19’油桃为试材,采用3 g/L CA-L浸泡5 min和1.23 kJ/m2 UV-C辐照单独及联合处理,于(4±1)℃条件下贮藏10 d,定期测定鲜切油桃硬度、L^(*)值、褐变指数(BI)、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结果表明,贮藏10 d时,CA-L和UV-C单独或联合处理组的硬度、L^(*)值、TSS含量、TA含量、CAT活性、PAL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I、MDA含量、PPO活性及POD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A-L和UV-C单独或联合处理对鲜切油桃均有一定的保鲜效果,且两者结合效果最佳。贮藏10 d时,CA-L+UV-C处理组的硬度、L^(*)值、CAT活性、PAL活性分别比对照组高15.48%、10%、52.7%、77%,TSS含量和T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13个百分点和0.52个百分点,BI、MDA含量、PPO活性和POD活性分别比对照组低15.27%、19.58%、34.57%、28.46%。综上所述,该研究证明CA-L与UV-C联合处理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延缓鲜切油桃品质劣变的保鲜方式,为其在果蔬保鲜领域广泛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桃 乳酸钙 短波紫外线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处理结合微孔气调包装对鲜切菠萝蜜冷藏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樊爱萍 邓秋红 +3 位作者 曾丽萍 杨光明 李毓冰 刘春艳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0-357,共8页
为了明确超声波(US)处理结合微孔气调包装(MMAP)对鲜切菠萝蜜微生物总数和冷藏品质的影响,并确定最佳保鲜手段,采用对照(蒸馏水,10 min)、US(300 W,10 min)、MMAP(蒸馏水,10 min,5%O2、6%CO_(2),15个打孔数)以及US+MMAP四种方式处理鲜... 为了明确超声波(US)处理结合微孔气调包装(MMAP)对鲜切菠萝蜜微生物总数和冷藏品质的影响,并确定最佳保鲜手段,采用对照(蒸馏水,10 min)、US(300 W,10 min)、MMAP(蒸馏水,10 min,5%O2、6%CO_(2),15个打孔数)以及US+MMAP四种方式处理鲜切菠萝蜜,样品在10±1℃下储存8 d,每2 d一次测定微生物及理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三种处理均可显著抑制鲜切菠萝蜜冷藏期间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数生长繁殖(P<0.05),有效地延缓了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维持了鲜切菠萝蜜较高的组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和总酚含量等,同时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抑制了果实褐变,且US+MMAP联合处理显著优于单一处理。因此,超声波处理结合微孔膜气调包装(US+MMAP)能有效延长鲜切菠萝蜜的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 超声波 气调包装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向车铣18CrNiMo7-6渗碳淬火钢切削力试验研究
18
作者 王栋 郑锐 +1 位作者 廖明杰 李子腾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4,共5页
使用车铣工艺加工旋转弯曲疲劳试样,试样表面会产生轴向纹理,可以较大程度提高试样的疲劳寿命。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是影响试样表面质量的重要参数,本文设计正交试验,通过切向车铣加工获得不同参数下的切向力F_(x)、径向力F_(y)和轴向力... 使用车铣工艺加工旋转弯曲疲劳试样,试样表面会产生轴向纹理,可以较大程度提高试样的疲劳寿命。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是影响试样表面质量的重要参数,本文设计正交试验,通过切向车铣加工获得不同参数下的切向力F_(x)、径向力F_(y)和轴向力F_(z),得到切削参数对车铣力的影响规律,并使用多元回归分析获得三个方向切削力关于铣刀转速n_(c)、工件转速n_(w)、铣刀每齿进给量f_(z)和切削深度a_(p)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对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NiMo7-6 向车铣 削力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坚硬顶板切顶成巷碎石帮变形机理及控制
19
作者 王炯 杜昌鑫 +3 位作者 刘鹏 马磊 刘义鹏 姜健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3,100,共8页
针对厚煤层坚硬顶板条件下切顶成巷碎石帮支护大变形问题,通过力学计算及理论分析碎石帮变形垮落冲击、碎石承载、压实稳定3个阶段的垮落特征,确定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组合爆破+可伸缩U型钢+钢筋网+挡矸锚杆+单元支架+单体液压支柱”的... 针对厚煤层坚硬顶板条件下切顶成巷碎石帮支护大变形问题,通过力学计算及理论分析碎石帮变形垮落冲击、碎石承载、压实稳定3个阶段的垮落特征,确定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组合爆破+可伸缩U型钢+钢筋网+挡矸锚杆+单元支架+单体液压支柱”的碎石帮联合控制体系。采用3DEC对优化措施进行模拟,发现碎石帮应力及位移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减小。将联合控制优化方案应用于现场,实测表明优化后碎石帮侧压减小18.6%,峰值压力降低24.6%,架后悬顶距离减小42.1%,有效削弱了采空区碎石垮落的冲击作用,卸压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 碎石帮 顶卸压 变形机理 控制技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超声胁迫诱导鲜切紫甘蓝酚类物质合成机制
20
作者 洪晨 郭丽娜 +3 位作者 张莘妍 欧阳宁宁 吴平 马海乐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7-48,共12页
为探究超声诱导鲜切果蔬中酚类物质合成的分子机制,以紫甘蓝为实验材料,对超声清洗后不同贮藏时期的鲜切紫甘蓝进行转录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贮藏初期(2 d),与未经超声处理(对照组)(C2)相比,超声清洗(U2)可导致1142个基... 为探究超声诱导鲜切果蔬中酚类物质合成的分子机制,以紫甘蓝为实验材料,对超声清洗后不同贮藏时期的鲜切紫甘蓝进行转录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贮藏初期(2 d),与未经超声处理(对照组)(C2)相比,超声清洗(U2)可导致1142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689个基因表达上调,453个基因表达下调。在贮藏后期(6 d),与对照组(C6)相比,超声清洗(U6)导致1166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480个基因表达上调,686个基因表达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显著调控了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代谢、能量代谢、信号转导以及酚类物质生物合成相关的代谢途径,推测超声清洗打破了鲜切紫甘蓝体内ROS的平衡,在贮藏初期促进了ROS的产生,激活了ROS清除系统,从而引起酚类物质的合成。超声刺激可能通过调控鲜切紫甘蓝的信号转导系统,诱导糖类物质到酚类物质转化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与此同时,超声清洗能够使鲜切紫甘蓝在贮藏期间能够维持较高的能荷水平,从而为上述系列反应提供能量。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超声清洗前后鲜切紫甘蓝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超声促进酚类物质合成积累的重要机制,可为进一步研究在超声胁迫下鲜切果蔬中酚类物质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蓝 超声清洗 转录组学 酚类物质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