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切口平移法制备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的简便方法
1
作者
李柏青
田志刚
+4 位作者
刘杰
孙汭
张建华
张捷
崔正言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75-477,共3页
用切口平移法制备生物素标记的核酸探针,其所用试剂质量稳定、可靠,标记重复性好,且制备的探针易长期保存.我们在制备人IL-6 cDNA等基因探针的实验中,对常规的切口平移法制备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的方法作了简化改进,省略了分离步骤,经斑...
用切口平移法制备生物素标记的核酸探针,其所用试剂质量稳定、可靠,标记重复性好,且制备的探针易长期保存.我们在制备人IL-6 cDNA等基因探针的实验中,对常规的切口平移法制备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的方法作了简化改进,省略了分离步骤,经斑点杂交试验证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
核酸探针
切口平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切口平移法”标记DNA探针的简介——化解学生对2015年高考江苏卷33题的认知冲突
2
作者
黄建华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7-48,共2页
介绍DNA酶、DNA聚合酶的种类和作用及"切口平移法"标记DNA探针的过程、注意点,化解学生对2015年高考江苏卷33题的认知冲突,并提出合理修改建议。
关键词
DNA酶Ⅰ
DNA聚合酶Ⅰ
切口平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小利
王军卫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43,共5页
采用切口平移法标记外源物种(黑麦)总基因组DNA作为探针,用受体物种总基因组DNA(中国春小麦)作遮盖,对小麦1B/1R易位系中外源染色体的黑麦易位片段进行检测。对影响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实验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认为:细胞分裂...
采用切口平移法标记外源物种(黑麦)总基因组DNA作为探针,用受体物种总基因组DNA(中国春小麦)作遮盖,对小麦1B/1R易位系中外源染色体的黑麦易位片段进行检测。对影响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实验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认为:细胞分裂相多、染色体分散良好、染色体长度适中的高质量染色体制片是取得理想实验效果的基础;保证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染色体一直附着在载玻片上不丢失是实验进行的支撑条件;探针DNA与封阻DNA的比例是取得理想实验效果的关键。对杂交信号过多或过少或者无杂交信号的技术环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每一步骤,才能获得理想的原位杂交实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基因组原位杂交
影响因素
切口平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切口平移法制备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的简便方法
1
作者
李柏青
田志刚
刘杰
孙汭
张建华
张捷
崔正言
机构
蚌埠医学院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出处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75-477,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用切口平移法制备生物素标记的核酸探针,其所用试剂质量稳定、可靠,标记重复性好,且制备的探针易长期保存.我们在制备人IL-6 cDNA等基因探针的实验中,对常规的切口平移法制备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的方法作了简化改进,省略了分离步骤,经斑点杂交试验证明效果良好.
关键词
生物素
核酸探针
切口平移法
分类号
R392-33 [医药卫生—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切口平移法”标记DNA探针的简介——化解学生对2015年高考江苏卷33题的认知冲突
2
作者
黄建华
机构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中学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7-48,共2页
文摘
介绍DNA酶、DNA聚合酶的种类和作用及"切口平移法"标记DNA探针的过程、注意点,化解学生对2015年高考江苏卷33题的认知冲突,并提出合理修改建议。
关键词
DNA酶Ⅰ
DNA聚合酶Ⅰ
切口平移法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小利
王军卫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出处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4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1844)
文摘
采用切口平移法标记外源物种(黑麦)总基因组DNA作为探针,用受体物种总基因组DNA(中国春小麦)作遮盖,对小麦1B/1R易位系中外源染色体的黑麦易位片段进行检测。对影响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实验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认为:细胞分裂相多、染色体分散良好、染色体长度适中的高质量染色体制片是取得理想实验效果的基础;保证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染色体一直附着在载玻片上不丢失是实验进行的支撑条件;探针DNA与封阻DNA的比例是取得理想实验效果的关键。对杂交信号过多或过少或者无杂交信号的技术环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每一步骤,才能获得理想的原位杂交实验效果。
关键词
小麦基因组原位杂交
影响因素
切口平移法
Keywords
wheat
genome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
influencing factor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切口平移法制备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的简便方法
李柏青
田志刚
刘杰
孙汭
张建华
张捷
崔正言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切口平移法”标记DNA探针的简介——化解学生对2015年高考江苏卷33题的认知冲突
黄建华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麦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小利
王军卫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