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酸切割酶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昕 朱龙佼 +3 位作者 许文涛 翟晨 王书雅 黄蔚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192,共11页
DNA是遗传信息的重要载体,其空间构象折叠性质使其具有很多的功能。利用核酸切割酶(cleaving DNAzyme)识别特定单链DNA分子并能够切割其中某条单链的性质来构建传感器,将特异性识别过程转化为凝胶电泳表征、释放荧光、比色现象的信号输... DNA是遗传信息的重要载体,其空间构象折叠性质使其具有很多的功能。利用核酸切割酶(cleaving DNAzyme)识别特定单链DNA分子并能够切割其中某条单链的性质来构建传感器,将特异性识别过程转化为凝胶电泳表征、释放荧光、比色现象的信号输出,同时能很好的和扩增反应结合来实现信号放大。核酸切割酶通过体外筛选技术获得,可以与靶物质(小分子、蛋白质,甚至整个细胞)特异性结合。由于具有制备简单,易于修饰和良好稳定性等优点,核酸切割酶被用于构建生物传感器以检测病原微生物,已应用到现场检测甚至医疗中的体内检测,结合已经成熟的检测设备血糖仪、横流层析试纸条带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广泛地应用到生物传感、食品安全、医疗在内的重要领域中。综述了近年来核酸切割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讨论了核酸切割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切割机理和产物、靶标以及表征手段,探索核酸切割酶在微生物实际检测中的意义。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展望,以期核酸切割酶在微生物检测领域能够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切割酶 微生物 生物传感 信号放大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β分泌酶切割位点特异性单链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巍 周丽荣 +3 位作者 周婷 孙红霞 黄晓刚 刘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目的制备针对人淀粉样蛋白前体(APP)β分泌酶切割位点的特异性单链抗体(ScFv),并进行鉴定。方法设计扩增单克隆抗体细胞株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片段VH和VL的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本室制备的抗人APPβ分泌酶切割位点单克隆抗体细胞株... 目的制备针对人淀粉样蛋白前体(APP)β分泌酶切割位点的特异性单链抗体(ScFv),并进行鉴定。方法设计扩增单克隆抗体细胞株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片段VH和VL的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本室制备的抗人APPβ分泌酶切割位点单克隆抗体细胞株中扩增出VH和VL基因片段,然后通过重叠引物延伸法(SOE)将VH和VL基因拼接成ScFv基因片段,再将其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E.coli BL21(DE3)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经镍柱纯化和复性后,用SDS-PAGE、ELISA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对其检测分析。结果成功从一株抗人APPβ位点单克隆抗体细胞株2H10中扩增出VH和VL并拼接成ScFv片段,片段长744 bp,编码248个氨基酸。PCR、酶切和测序表明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化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可以表达出约29 ku的目的蛋白,主要为包涵体形式,经镍柱纯化和复性后,获得纯度达90%以上的ScFv蛋白,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可溶性ScFv可以与人APPβ分泌酶切割位点序列短肽和全长APP结合。结论成功构建并表达人APPβ分泌酶切割位点的特异性单链抗体,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淀粉样前体蛋白 Β分泌 β分泌切割位点 单链抗体 阿尔采末病 Β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指核酸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万利 李文清 +2 位作者 王明发 王二耀 曹文广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共9页
锌指核酸酶由锌指和非限制性切割酶两部分组成,锌指能特异性结合基因组双链DNA,非限制性切割酶能造成染色体上双链DNA的断裂,通过机体的修复机制可以使目的基因突变或外源基因插入,进而应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制备。综述了锌指、切割酶及采... 锌指核酸酶由锌指和非限制性切割酶两部分组成,锌指能特异性结合基因组双链DNA,非限制性切割酶能造成染色体上双链DNA的断裂,通过机体的修复机制可以使目的基因突变或外源基因插入,进而应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制备。综述了锌指、切割酶及采用锌指核酸酶制备转基因动物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锌指的发现、结构及与DNA结合时的碱基分布和结合方式,锌指的筛选和设计方法;切割酶的研究进展包括FokⅠ的发现及切割特点,基因修饰后的异源二聚体切割特异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 切割酶 锌指核酸 显微注射 转基因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中内质网应激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彩霞 于尚辰 张咸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6-690,共5页
慢性疼痛作为公共卫生难题,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脊髓神经元兴奋、胶质细胞激活及受体活化等。药物治疗虽能缓解疼痛,但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应用。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在慢性疼痛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影响疼痛感受器敏感性、调控伤害信号传... 慢性疼痛作为公共卫生难题,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脊髓神经元兴奋、胶质细胞激活及受体活化等。药物治疗虽能缓解疼痛,但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应用。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在慢性疼痛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影响疼痛感受器敏感性、调控伤害信号传递、触发炎症反应及神经可塑性改变,加剧疼痛并促进其发展。本文综述了内质网蛋白激酶样内切割酶(PK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PERK)、内质网应激调节因子1α (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α, IRE1α)和激活转录因子6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 ATF6)等通路在内质网应激与慢性疼痛中的具体机制,旨在为其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支撑,并探讨尚未解决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内质网应激 内质网蛋白激样内切割酶 内质网应激调节因子1α 激活转录因子6 未折叠蛋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SAMP8小鼠行为学及APP mRNA和BACE-1 mRNA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郎尉雅 张海燕 刘忠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3-567,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SAMP8小鼠行为学及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和APP切割酶1(B site APP cleaving enzyme1,BACE-1)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病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将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P8)6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 目的探讨电针对SAMP8小鼠行为学及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和APP切割酶1(B site APP cleaving enzyme1,BACE-1)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病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将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P8)6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20只,正常老化小鼠(SAMR1)20只作为正常组。电针组电针刺激"百会"、"肾俞"、"内关"、"大椎"穴;西药物组给予石杉碱甲0.02 mg/kg剂量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不给予治疗。治疗20 d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定性检测小鼠海马APP和BACE-1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APP mRNA和BACE-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与电针组逃避潜伏期缩短,有效区停留时间和及跨越平台次数均显著增加(P<0.05),电针组APP mRNA和BACE-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电针可能抑制SAMP8小鼠脑内APP mRNA and BACE-1 mRNA表达,减少Aβ生成,改善其学习记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前体蛋白 APP切割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鼩BACE1全长编码序列的克隆及分子特征分析
6
作者 苗雨润 李明学 +7 位作者 李娜 王文广 匡德宣 仝品芬 孙晓梅 罕园园 陆彩霞 代解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0,共10页
目的获取树鼩β-淀粉样前体蛋白切割酶BACE1(beta-site APP cleaving enzyme-1)的全长编码序列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为开展AD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树鼩大脑及其他脏器组织总RNA,通过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目的获取树鼩β-淀粉样前体蛋白切割酶BACE1(beta-site APP cleaving enzyme-1)的全长编码序列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为开展AD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树鼩大脑及其他脏器组织总RNA,通过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实验得到的序列与中间序列进行拼接得到树鼩BACE 1全长编码序列,使用DNAMAN、MEGA 10.0.5、PyMOL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序列和分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树鼩BACE 1除在脑组织表达外,在外周组织也有表达。树鼩BACE 1核酸序列和蛋白质分子整体结构与人类高度相似,树鼩与人类的BACE1蛋白在膜内结构区均存在一个高度保守的DXXLL的ACDL分选内吞基序,两者具有相同的胞外域、跨膜域及胞内域,但树鼩BACE1蛋白质相比人少一个潜在的乙酰基化位点,并且在折叠结构上存在差异。结论本研究获得树鼩BACE 1基因完整编码序列,其蛋白基本结构与人的基本相似,提示树鼩可能是作为研究AD病理改变或药物研究潜在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β-淀粉样前体蛋白切割酶 分子克隆 结构预测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分子定向进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7
作者 徐卉芳 张先恩 +1 位作者 张用梅 A.E.G.CASS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8-522,共5页
体外定向进化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蛋白质改造新策略 ,可以在未知目标蛋白三维结构信息和作用机制的情况下 ,通过对编码基因的随机突变、重组和定向筛选 ,获得具有改进功能或全新功能的蛋白质 ,使几百万年的自然进化过程在短期内得... 体外定向进化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蛋白质改造新策略 ,可以在未知目标蛋白三维结构信息和作用机制的情况下 ,通过对编码基因的随机突变、重组和定向筛选 ,获得具有改进功能或全新功能的蛋白质 ,使几百万年的自然进化过程在短期内得以实现 ,因而是发现新的生物活性分子和反应途径的重要方法 ,已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分子定向进化 研究进展 体外分子进化 蛋白质工程 渐进切割法产生杂和 基因组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卵巢中“连体卵”的分离及其电镜观察
8
作者 张美佳 张志和 +6 位作者 侯蓉 李光汉 余健秋 张安居 王基山 何光昕 兰景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用切割法和切割加酶消化法分别对两对大熊猫卵巢进行了处理 ,结果在两对卵巢中分别分离得到了一对典型的“连体卵” ,并对其进行了电镜观察。表明大熊猫卵巢中存在“连体卵” ,并初步探讨了其与大熊猫一胎产二仔的关系。
关键词 大熊猫 连体卵 一胎二仔 卵巢 分离 电镜观察 切割 切割消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