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在气态和水溶液中的分解规律 被引量:32
1
作者 谭桂霞 陈烨璞 徐晓萍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0-512,共3页
该文研究了臭氧在气态和水溶液中的分解规律,主要研究了温度和pH值的影响,并获得了不同温度、pH值下臭氧分解的半衰期.实验结果表明:臭氧在气态条件下和在水溶液中,其分解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pH值小于2时,臭氧在水溶液中的分解速度随p... 该文研究了臭氧在气态和水溶液中的分解规律,主要研究了温度和pH值的影响,并获得了不同温度、pH值下臭氧分解的半衰期.实验结果表明:臭氧在气态条件下和在水溶液中,其分解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pH值小于2时,臭氧在水溶液中的分解速度随pH值的升高而减慢;pH值介于3~6之间时,分解速度随pH值升高而加快;pH值大于6时,分解速度极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分解规律 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中臭氧分解规律 被引量:7
2
作者 谭桂霞 陈烨璞 +1 位作者 徐引娟 许孙妮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2-84,共3页
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常态条件下不同时刻、不同温度下氧气中臭氧的紫外吸收曲线,获得了常态条件下臭氧在氧气中的分解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臭氧在氧气中的自分解遵循一级反应规律.平均表观活化能约为2.43×104J.mol-1,其分... 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常态条件下不同时刻、不同温度下氧气中臭氧的紫外吸收曲线,获得了常态条件下臭氧在氧气中的分解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臭氧在氧气中的自分解遵循一级反应规律.平均表观活化能约为2.43×104J.mol-1,其分解的速率常数k=95.6exp(-2.43×104/RT)min-1,有关数据重现性良好.实验结果还表明,臭氧在氧气中的半衰期显著大于在空气中的半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分解规律 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atlab小波包求功率频带分解规律 被引量:11
3
作者 郑常宝 段晓波 李晓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24,51,共4页
小波包能够对信号进行更加精细的分析,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小波包分解,用电压和电流的分解系数可求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等参数。Matlab小波包的频带分解规律是信号经小波包分解后,每个节点对应的谐波个数为所能分析的最高谐波次数除以其... 小波包能够对信号进行更加精细的分析,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小波包分解,用电压和电流的分解系数可求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等参数。Matlab小波包的频带分解规律是信号经小波包分解后,每个节点对应的谐波个数为所能分析的最高谐波次数除以其所在层的节点数;对低频节点进一步分解时,其低频部分向左分解,高频部分向右分解;对高频节点进一步分解时,其低频部分向右分解,高频部分向左分解。仿真结果验证了分解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包 功率 频带 分解规律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蚀坡地果园草被残体量及其分解规律
4
作者 张汉荣 李发林 +2 位作者 黄炎和 刘长全 蔡志发 《热带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29-32,共4页
对果园套种的牧草多年自然生长后其季末残体的量及其分解规律的研究表明:生长季末宽叶雀稗活体部分(地上活体和根)占大部分,为55.72%,残体占44.28%;从N、P、K、Ca、Mg的元素含量来看,N和K活体>根>残体、P根>活体>残体、Ca... 对果园套种的牧草多年自然生长后其季末残体的量及其分解规律的研究表明:生长季末宽叶雀稗活体部分(地上活体和根)占大部分,为55.72%,残体占44.28%;从N、P、K、Ca、Mg的元素含量来看,N和K活体>根>残体、P根>活体>残体、Ca和Mg残体>活体>根;残体的N、P、K浓度都小于活体;元素N、P、K的贮量大小都为活体>残体>根,而Ca、Mg的贮量大小都为残体>活体>根,N贮量在活体、残体、根中分别占总量的42.95%、38.91%、18.14%,P为40.99%、29.54%、29.47%,K为60.36%、22.58%、17.06%,Ca为35.43%、55.19%、9.38%和Mg为34.59%、49.92%、15.49%;残体N、K易流失养分且含量变化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坡地 果园草被 残体量 分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农作物残体在土壤中分解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迟凤琴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1-23,共3页
本文用砂滤管法研究了不同作物残体在土壤中的分解规律。结果表明,农作物残体在土壤中以最初1~2个月分解较快,月分解率达30%,其中有效养分的释放,而禾谷类玉米残体在土壤中分解速度缓慢。作物残体在土壤中残留碳量随时间递增而逐渐减少... 本文用砂滤管法研究了不同作物残体在土壤中的分解规律。结果表明,农作物残体在土壤中以最初1~2个月分解较快,月分解率达30%,其中有效养分的释放,而禾谷类玉米残体在土壤中分解速度缓慢。作物残体在土壤中残留碳量随时间递增而逐渐减少,所以应经常补充新鲜有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农作物 残体 分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中有机物料分解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迟凤琴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3年第5期6-8,共3页
通过在土壤中埋置砂滤管的方法研究有机物料在黑土中的分解规律。结果表明 :作物残体(根茬和秸秆 )在土壤中前两个月分解最快 ,月分解率达 2 0 %~ 30 %。三个月后分解速度逐渐下降。各种有机物料在黑土中的分解速率相差较大。其中以草... 通过在土壤中埋置砂滤管的方法研究有机物料在黑土中的分解规律。结果表明 :作物残体(根茬和秸秆 )在土壤中前两个月分解最快 ,月分解率达 2 0 %~ 30 %。三个月后分解速度逐渐下降。各种有机物料在黑土中的分解速率相差较大。其中以草木樨秸秆和根茬、玉米秸秆和根茬分解较快 ,第一年的分解率达 6 5 %~ 70 % ,厩肥和草炭分解较慢。埋入土壤两年以后 ,有机物料的分解速率逐渐变缓 ,年与年之间的分解率仅为 2 .6 %~ 10 %。各种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质积累贡献大小顺序为 :草炭 >厩肥 >玉米秸秆肥 >玉米秸秆 >草木樨秸 >草木樨根茬 >玉米根茬。每年不断重复等量添加有机物料 ,可使土壤有机质不断积累 ,在土壤中残留率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有机物料 分解规律 分解速率 有机质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规律F-分解与规律识别 被引量:3
7
作者 黄顺亮 史开泉 付海燕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25-28,共4页
函数S-粗集具有规律特性、动态特性;利用函数S-粗集和基于函数S-粗集的粗规律生成方法,给出f-分解规律,F-分解粗规律,属性f-扰动度,属性F-下扰动度,属性F-上扰动度等概念;利用这些概念,提出规律f-分解定理,属性f-扰动度定理,粗规律F-扰... 函数S-粗集具有规律特性、动态特性;利用函数S-粗集和基于函数S-粗集的粗规律生成方法,给出f-分解规律,F-分解粗规律,属性f-扰动度,属性F-下扰动度,属性F-上扰动度等概念;利用这些概念,提出规律f-分解定理,属性f-扰动度定理,粗规律F-扰动度定理,给出粗规律F-分解识别的基本原理,并给出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S-粗集 f-分解规律 F-分解规律 属性f-扰动度 规律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规律能量与F-分解粗规律度量 被引量:2
8
作者 黄顺亮 史开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7-180,共4页
函数单向S-粗集对偶具有规律特性、动态特性。应用函数单向S-粗集对偶,给出f-分解规律、F-分解粗规律、规律能量、属性f-扰动度的概念;研究了粗规律F-分解过程中的变化度量;给出f-分解规律能量特性定理、f-分解规律能量不等式定理、F-... 函数单向S-粗集对偶具有规律特性、动态特性。应用函数单向S-粗集对偶,给出f-分解规律、F-分解粗规律、规律能量、属性f-扰动度的概念;研究了粗规律F-分解过程中的变化度量;给出f-分解规律能量特性定理、f-分解规律能量不等式定理、F-分解粗规律能量特性定理以及f-分解规律能量中值定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单向 S-粗集对偶 f-分解规律 F-分解规律 属性 f-扰动度 规律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典型森林凋落物动态变化及其分解特征研究
9
作者 云丽丽 张慧东 +1 位作者 易达 黄夏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1-16,68,共7页
森林凋落物是土壤有机碳和植物养分循环的主要来源,为揭示辽宁冰砬山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及能量转换规律,该文以蒙古栎次生林和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表凋落物样地调查、凋落物收集、尼龙袋分解等,开展凋落物现存量、输入量... 森林凋落物是土壤有机碳和植物养分循环的主要来源,为揭示辽宁冰砬山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及能量转换规律,该文以蒙古栎次生林和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表凋落物样地调查、凋落物收集、尼龙袋分解等,开展凋落物现存量、输入量及其分解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蒙古栎林地表凋落物现存量(7.73 t·hm^(-2))小于长白落叶松林(25.82 t·hm^(-2)),年凋落物输入量(3.59 t·hm^(-2)).大于长白落叶松林(3.22 t·hm^(-2))。两种林型各龄组凋落物月输入量均为单峰动态模式,10月为凋落物输入量最高,凋落叶为主要来源。两种林型凋落叶分解过程符合Olson指数衰减模型,表达式分别为y_(蒙)=0.98704e^(-0.214x),y_(落)=1.02.61e^(-0.213x),得出蒙古栎凋落叶分解系数(0.214)大于长白落叶松(0.213),分解达到95%时,蒙古栎需要时间(13.94年)小于长白落叶松(14.1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现存量 输入量 月动态 分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培养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晋京 窦森 曹亚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3-26,共4页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应用δ^(13)C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固有及新形成有机质的分解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固有及新形成的有机质都逐渐分解,但前者的分解速度较慢。第360 d时,玉米秸秆和土壤固有有机质的残...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应用δ^(13)C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固有及新形成有机质的分解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固有及新形成的有机质都逐渐分解,但前者的分解速度较慢。第360 d时,玉米秸秆和土壤固有有机质的残留率分别为30.0%和92.2%;720 d时分别为25.3%和78.8%。培养初期,富里酸的形成速度大于胡敏酸,而后富里酸转化为胡敏酸或相互转化;与新形成有机质相比,固有有机质中胡敏酸、富里酸的转化速度相对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条件 土壤有机质 分解转化规律 富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在故障温度为300~400℃时的分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40
11
作者 唐炬 潘建宇 +2 位作者 姚强 苗玉龙 曾福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202-210,25,共9页
为了探索SF6绝缘气体在过热故障状态下的分解特性及其分解机制,完善利用SF6分解特性辨识SF6电气设备绝缘故障的方法,该文利用研制的SF6电气设备过热性故障模拟装置进行了系列探索性实验,对SF6过热分解组分采用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 为了探索SF6绝缘气体在过热故障状态下的分解特性及其分解机制,完善利用SF6分解特性辨识SF6电气设备绝缘故障的方法,该文利用研制的SF6电气设备过热性故障模拟装置进行了系列探索性实验,对SF6过热分解组分采用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定量检测,初步得到SF6在400℃以下的过热分解特性。在此基础上探索SF6的初始分解温度,研究了分解产物组成类型和不同温度下各自的形成规律,并选定了SF6在过热状态分解时所形成的主要特征分解组分,构建了特征分解组分与温度之间的关联图谱。结果表明:SF6大约在300℃时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分解,其主要分解产物有CO2、SO2F2、SOF2、SOF4、SO2、H2S,但不含CF4;温度的升高将加剧SF6气体的分解,促进各分解组分的形成,但对各分解产物的促进程度却因组分种类的不同而规律各异;SOF2和SO2是SF6在过热故障温度为300~400℃时的最主要分解特征产物,二者的产气速率图谱可有效表征SF6电气设备过热故障点处的温度,为下一步诊断SF6电气设备过热故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化硫 过热性故障 分解规律 稳定特征产物 关联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流化采掘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多相非平衡管流特征 被引量:10
12
作者 魏纳 赵金洲 +6 位作者 孙万通 周守为 张烈辉 李清平 付强 吕鑫 郑利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0-99,共10页
由密闭管线将破碎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颗粒向上输送至海面平台,是固态流化采掘水合物藏工艺流程的核心环节,但水合物固相颗粒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温度升高、压力降低的影响,至某一临界位置将会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使井筒中的... 由密闭管线将破碎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颗粒向上输送至海面平台,是固态流化采掘水合物藏工艺流程的核心环节,但水合物固相颗粒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温度升高、压力降低的影响,至某一临界位置将会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使井筒中的流动变为复杂多相非平衡管流,进一步加剧了井控、固相输送等安全风险。为了研究水合物在上述过程中的动态分解规律,通过建立井筒温度和压力场、水合物相平衡、多相上升管流中的水合物动态分解、耦合水合物动态分解的井筒多相流动数学模型,提出了数值计算方法并予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应用数值模型分析,得到了不同施工参数条件下的液相排量、固相输送量(日产气量)、井口回压对多相非平衡管流的影响规律;(2)提出了基于多相非平衡管流特征的现场施工措施,适当提高固相输送量可以提高天然气产量,应同时增大液相排量、施加井口回压来保障井控安全。结论认为,该项研究成果为施工参数优化和井控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其他海区水合物藏固态流化采掘多相非平衡管流预测提供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固态流化采掘 多相非平衡管流 动态分解规律 井控风险 施工参数 预测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向S-粗集理论的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晓萍 王媛 王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7-62,共6页
为研究复杂天气对输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向S-粗规律和F-分解规律的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通过单向S-粗规律处理故障率和天气情况的不确定性,并建立基于复杂天气因素的输电线路可靠性模型,采用非序贯蒙特卡洛方法进... 为研究复杂天气对输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向S-粗规律和F-分解规律的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通过单向S-粗规律处理故障率和天气情况的不确定性,并建立基于复杂天气因素的输电线路可靠性模型,采用非序贯蒙特卡洛方法进行系统可靠性评估;运用F-分解规律形成干扰度指标,并分析不同天气组合对可靠性指标的影响。IEEE 30节点发输电系统的算例分析表明,考虑天气因素的元件可靠性参数模型能准确预测输电线路故障率,所提可靠性评估方法以客观数据(年气候天数)为基础,可以杜绝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揭示了天气因素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规律,评估结果更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评估 单向S-粗集 F-分解规律 线路故障率 天气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漏入对机组水汽品质的影响及关键诊断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远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4-190,共7页
城市中水中的有机物在经锅炉补给水系统迁移到热力系统的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引发了机组水汽品质的劣化。采用现场测试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发现中水、超滤、反渗透和除盐水箱中均检测出了尿素,确认了尿素为中水的有机物污染源。总... 城市中水中的有机物在经锅炉补给水系统迁移到热力系统的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引发了机组水汽品质的劣化。采用现场测试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发现中水、超滤、反渗透和除盐水箱中均检测出了尿素,确认了尿素为中水的有机物污染源。总结了尿素在水汽系统中的分解规律为随水汽温度、压力升高最终分解成氨气和二氧化碳,从而表现出给水、蒸汽氢电导率的异常升高。开展了系列尿素浓度的给水模拟溶液高温分解实验,结合理论计算分析,评估了尿素对水汽品质的影响。提出了准确判断尿素是否漏入热力系统的关键技术,选定氢电导率与脱气氢电导率的差值以及总有机碳作为诊断参数,并制定了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水 水汽品质 尿素 分解规律 诊断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