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Y病毒两分离物特性及其侵染寄主的超微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郭兴启 李向东 +2 位作者 王秀芳 竺晓平 温孚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1-416,共6页
报道了马铃薯 Y病毒两分离物的生物学和血清学特性、病毒粒体形态大小以及它们引起的寄主细胞病变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从山东省主要烟草和马铃薯种植区病毒样品中分离到两个马铃薯 Y病毒分离物 ,分别为 PVY- T和 PVY- P。两分离物在寄主... 报道了马铃薯 Y病毒两分离物的生物学和血清学特性、病毒粒体形态大小以及它们引起的寄主细胞病变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从山东省主要烟草和马铃薯种植区病毒样品中分离到两个马铃薯 Y病毒分离物 ,分别为 PVY- T和 PVY- P。两分离物在寄主植物上的症状表现、体外抗性、蚜传特性、血清学以及病毒粒体大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 ,这些结果与作对照的 PVY标准株系 PVYN和PVYO相比较 ,初步推测分离物 PVY- T属于 PVYO 株系 ,而 PVY- P则属于 PVYN。通过对受侵染寄主的细胞超微结构观察比较发现 ,这两种 PVY分离物在寄主细胞内的分布特征、内含体以及与寄主互作后所引起的细胞病变也明显不同 ,这些可能成为区别 PVY不同株系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Y病毒 分离物特性 侵染寄主 超微结构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白菊浸提液的不同萃取分离物对O2^.^—自由基清除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苏祝成 叶立扬 冯亚菲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0-63,共4页
杭白菊经酒精浸提,由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所得的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O2^.^-自由基的能力。分光光度法研究表明,这两种萃取分离物对光照核黄素体学中O2^.^-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浓度效应,最高清除率达80%,以后则随浓度加大而下降;... 杭白菊经酒精浸提,由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所得的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O2^.^-自由基的能力。分光光度法研究表明,这两种萃取分离物对光照核黄素体学中O2^.^-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浓度效应,最高清除率达80%,以后则随浓度加大而下降;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捕集技术(ESR)研究结果,0.06mg/ml和0.3mg/ml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Na2O2/二甲基亚硝中O2^.^-清除分别为43%和90%,相同浓度的正丁醇萃取物对O2^.^-清除率分别为36%和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活性氧自由基 萃取分离物 保健饮料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郊区马铃薯A病毒分离物的基因组3’-末端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程晔 陈炯 陈剑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71-75,共5页
采用马铃薯Y病毒属通用引物Sprimer扩增了引起浙江杭州郊区发生的马铃薯病毒基因组 3’ 末端 16 87核苷酸序列 ,它包括NIb ,CP和 3’ UTR ,3’ 末端含Poly(A)尾 ,蚜传基序DAG位于多聚蛋白第 2 15~ 2 17氨基酸。BLAST分析表明该病毒为... 采用马铃薯Y病毒属通用引物Sprimer扩增了引起浙江杭州郊区发生的马铃薯病毒基因组 3’ 末端 16 87核苷酸序列 ,它包括NIb ,CP和 3’ UTR ,3’ 末端含Poly(A)尾 ,蚜传基序DAG位于多聚蛋白第 2 15~ 2 17氨基酸。BLAST分析表明该病毒为马铃薯A病毒 (PVA) ,它与已报道的 19个PVA分离物CP氨基酸进行比较 ,PVA浙江分离物与荷兰Alc分离物同源性最高 ,为 99.6 %。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 ,PVA分离物间存在一些明显的进化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物 基因组 3'-末端序列 马铃薯A病毒 序列分析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橡胶木长喙壳属分离物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桂华 陈啸寅 +3 位作者 谢春芹 官斌 和勇立 李德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1期6-11,共6页
研究了橡胶木上长喙壳属66个分离物的形态特征。通过形态比较和鉴定,证实橡胶木上的长喙壳属菌分离物分属于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 fim briata)和橡胶长喙壳(C.heveae)两种真菌,二者都能引起橡胶木变色。
关键词 橡胶木 长喙壳属 分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菌种不同组织分离物的DNA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引芳 陈春涛 《食用菌学报》 1996年第3期1-4,共4页
香菇具无性繁殖特征,香菇生产者常通过无性的菌丝分离或子实体分离进行生产用菌种的繁殖及提纯复壮。本研究运用RAPD技术研究证明,同一香菇品种的不同组织分离物虽为无性繁殖后代,但因受培养基质、生态条件、栽培技术的影响,产生了一定... 香菇具无性繁殖特征,香菇生产者常通过无性的菌丝分离或子实体分离进行生产用菌种的繁殖及提纯复壮。本研究运用RAPD技术研究证明,同一香菇品种的不同组织分离物虽为无性繁殖后代,但因受培养基质、生态条件、栽培技术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程度的DNA水平上的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分离物 DNA 遗传差异 香菇 菌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萎蔫病毒两个分离物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戚益军 周雪平 +1 位作者 陶小荣 李德葆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6-238,共3页
作者对蚕豆萎蔫病毒的两个分离物B935和P158的部分特征作了比较研究;从病毒粒子形态、血清学关系、病毒衣壳蛋白组分和分子量以及病毒核酸组分和分子量这些特征看,B935和P158基本相似。 Northern blot结... 作者对蚕豆萎蔫病毒的两个分离物B935和P158的部分特征作了比较研究;从病毒粒子形态、血清学关系、病毒衣壳蛋白组分和分子量以及病毒核酸组分和分子量这些特征看,B935和P158基本相似。 Northern blot结果表明,B935和P158基因组具有同源性,但其同源性不高,这意味着蚕豆萎蔫病毒种内基因组上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萎蔫病毒 同源性 分离物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花叶病毒蚕豆分离物移动蛋白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青 周雪平 +1 位作者 薛朝阳 李德葆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9-242,共4页
根据已报道的TMV U1株系(TMV-U1)的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烟 草花叶病毒蚕豆分离物(TMV-B)上扩增移动蛋白(MP)基因及其邻近序列。将此cDNA片段克隆于 pBluscript SK... 根据已报道的TMV U1株系(TMV-U1)的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烟 草花叶病毒蚕豆分离物(TMV-B)上扩增移动蛋白(MP)基因及其邻近序列。将此cDNA片段克隆于 pBluscript SK质粒上,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MP基因由80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68个氨基酸。与 TMV-U1的MP基因序列比较,核苷酸序列及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01%和 98.89%。与TMV-Yu的MP基因序列比较,同源性分别为98.14%和98.89%。说明TMV的MP基因 在不同株系中是非常保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花叶病毒 移动蛋白基因 克隆 蚕豆分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安徽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严丹侃 张海珊 +2 位作者 郑红英 燕飞 章东方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1-156,共6页
通过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和RT-PCR等手段对采自安徽和县的西瓜病株进行检测,确定其病原为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为明确CGMMV安徽分离物CGMMV-Anhui的分类地位,进一步克隆了该病毒的全基因组... 通过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和RT-PCR等手段对采自安徽和县的西瓜病株进行检测,确定其病原为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为明确CGMMV安徽分离物CGMMV-Anhui的分类地位,进一步克隆了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了其基因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CGMMV-Anhui基因组全长为6 423bp(GenBank登录号KT236095),与已报道的CGMMV的编码区的基因结构一致,仅5′和3′端非编码区核苷酸数目略有差异。将CGMMV-Anhui与已报道的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和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CGMMV不同分离物可分为亚洲和欧洲两个组,安徽分离物CGMMV-Anhui与亚洲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可能具有共同的侵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绿斑驳病毒 安徽分离物 基因组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扇叶病毒杭州分离物(GFLV-H)P_(38)蛋白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红叶 陈力耕 周雪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38,共5页
为了证实GFLV-HP38蛋白的性质及其在寄主扩散中的作用,根据葡萄扇叶病毒(Grapevinefanleafvirus,GFLV)法国分离物F13RNA2序列合成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从GFLV-H基因组中扩增出P38蛋白基因的cDNA片段,并克隆到pGEM-T-easyvector上。序... 为了证实GFLV-HP38蛋白的性质及其在寄主扩散中的作用,根据葡萄扇叶病毒(Grapevinefanleafvirus,GFLV)法国分离物F13RNA2序列合成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从GFLV-H基因组中扩增出P38蛋白基因的cDNA片段,并克隆到pGEM-T-easyvector上。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1044个核苷酸,编码347个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GFLV-HP38蛋白基因与GFLV-F13对应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0%和96%;与线虫传多面体病毒属中的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mosaicvirus,ArMV)和番茄环斑病毒(Tomatoringspotvirus,TomRSV)对应基因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5%和38.6%,与烟草黑环病毒(Tabaccoblackringvirus,TBLV)、葡萄铬色花叶病毒(Grapevinechromemosaicvirus,GCMV)和树莓环斑病毒(Raspberryringspotvirus,RRSV)的同源性均低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扇叶病毒 杭州分离物 P38蛋白 基因克隆 同源性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扫描电镜观察DFRKN-1分离物菌体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吉青战 张靠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833-5834,共2页
[目的]选择合适的样品处理方式,在扫描电镜下清晰地观察DFRKN-1分离物菌体的表面结构特征。[方法]以不经过固定液处理的菌体为对照,将使用戊二醛、卢戈氏碘液、福尔马林固定的DFRKN-1分离物菌体细胞采用离心法、直接干燥法收集,进行酒... [目的]选择合适的样品处理方式,在扫描电镜下清晰地观察DFRKN-1分离物菌体的表面结构特征。[方法]以不经过固定液处理的菌体为对照,将使用戊二醛、卢戈氏碘液、福尔马林固定的DFRKN-1分离物菌体细胞采用离心法、直接干燥法收集,进行酒精梯度逐级脱水,干燥并真空喷金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不经过固定液处理的菌体形态脱水变形,经过固定液固定后的样品仍然保持原细胞形态,且戊二醛的固定效果优于其他2种固定剂;离心法不能收集到游动孢子,而直接干燥法收集则弥补了这一缺陷。使用戊二醛固定,直接干燥法收集菌体是处理DFRKN-1分离物样品的最优选择。在电镜下观察到DFRKN-1分离物表面的假根、游动孢子以及孢子囊的释放孔。[结论]通过扫描电镜观察DFRKN-1分离物的结构特征,为研究其与根结线虫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DFRKN-1分离物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风景区截获线虫分离物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剑飞 曾庆梅 +1 位作者 王昭成 陈凤毛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43,共3页
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是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一种重要松属树种,也是构成黄山风景区重要生态景观树种.为防控松材线虫病,途经黄山的木质包装材料都必须进行分离物检查鉴定.作者运用分子鉴定、形态鉴定等手段,对黄山风景... 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是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一种重要松属树种,也是构成黄山风景区重要生态景观树种.为防控松材线虫病,途经黄山的木质包装材料都必须进行分离物检查鉴定.作者运用分子鉴定、形态鉴定等手段,对黄山风景区检疫检查站截获的一株线虫分离物进行了鉴定.采用松材线虫特异引物,对检疫检查站截获的虫株进行分子检测,样品中不合松材线虫.通过对分离物的形态测量与比对,鉴定为程氏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chengi).雌、雄虫线形,雌虫长(769.28土22.72)μm,雄虫长(757.60±28.40) μm.唇区高,头部和身体界线明显.口针细,长15~ 16 μm,基部没有膨大.中食道球发达,近圆球形,占体宽的2/3以上.雌成虫阴门位于虫体3/4处,有较小的阴门盖.雌成虫尾部为圆锥形,尾端钝圆,无明显的尾尖突.雄成虫交合刺大,末端三分之一处强烈向腹面弯曲,基顶高,喙突明显,指状,远端有盘状突起,交合伞铲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风景区 包装 线虫分离物 鉴定 程氏伞滑刃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株猪瘟病毒野外分离物的致病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郎洪武 丘惠深 王在时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将5株猪瘟病毒野外分离物在无猪瘟病毒抗体幼猪中分别传代3-4代,此5株野毒都已在PK-15细胞中传代6次并经过纯化.其中3株的第一代接种猪中、2株的第二代接种猪中出现猪瘟典型急性症状。此后各代分离物对猪的致病性呈稳定... 将5株猪瘟病毒野外分离物在无猪瘟病毒抗体幼猪中分别传代3-4代,此5株野毒都已在PK-15细胞中传代6次并经过纯化.其中3株的第一代接种猪中、2株的第二代接种猪中出现猪瘟典型急性症状。此后各代分离物对猪的致病性呈稳定状态。与病猪同居的健康猪被感染并呈现相似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野外分离物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分离物的症状反应及核酸组分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升学 黄家风 +2 位作者 向本春 万利君 席德慧 《中国糖料》 2002年第3期12-16,共5页
利用症状反应和RT-PCR技术对12个采自新疆不同地区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分离物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2个BNYVV分离物在甜菜、番杏和昆诺阿藜上的症状反应无明显区别,均以黄斑为主;利用RT-PCR进行的核酸组分分析却有一定差异,不... 利用症状反应和RT-PCR技术对12个采自新疆不同地区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分离物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2个BNYVV分离物在甜菜、番杏和昆诺阿藜上的症状反应无明显区别,均以黄斑为主;利用RT-PCR进行的核酸组分分析却有一定差异,不同地区的BNYVV分离物含有不同的RNA组分,塔城地区、奇台地区及石河子145团的BNYVV分离物核酸组分为RNA1、RNA2、RNA3和RNA4;库尔勒地区的BNYVV分离物核酸组分还含有RNA5;石河子有些地区的BNYVV分离物核酸组分只有RNA1和RN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甜菜 坏死黄脉病毒分离物 症状反应 核酸组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辣椒黄白花叶、内卷的一个病毒分离物的鉴定
14
作者 向本春 法拉锁 +3 位作者 席德慧 张祥林 崔星明 谢浩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30-,共1页
从新疆石河子地区辣椒病毒病株上分离到一株病毒 PV分离物。测定表明能侵染 6科 34种植物 ,引起辣椒局部褪绿斑和圆环 ,系统白色至黄色花叶 ,内卷和矮化。桃蚜不能传毒 ;钝化温度 65~ 70℃ ,稀释限点 10 -4~ 10 -5 ,体外保毒期 3个月... 从新疆石河子地区辣椒病毒病株上分离到一株病毒 PV分离物。测定表明能侵染 6科 34种植物 ,引起辣椒局部褪绿斑和圆环 ,系统白色至黄色花叶 ,内卷和矮化。桃蚜不能传毒 ;钝化温度 65~ 70℃ ,稀释限点 10 -4~ 10 -5 ,体外保毒期 3个月以上 ;病毒颗粒杆状 ,大小 2 5 8nm×16 nm;外壳蛋白分子量 18.0 KD;琼脂双扩散和交互保护反应测定 PV与烟草花叶病毒(TMV)相关密切 ;电镜下观察到辣椒病组织中含有病毒粒子的集结体、假晶体、叶绿体内的网膜状结构和分散病毒粒子。初步认为该分离物是 TMV,但寄主反应、粒体大小、致死温度和异常内含体与文献报道的 TMV各分离物有所不同 ,可能是 TMV普通株系的变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物 白花叶 辣椒病毒病 烟草花叶病毒 病毒颗粒 病毒粒子 保护反应 传毒 桃蚜 内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花叶病毒番茄分离物CP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15
作者 薛朝阳 周雪平 +1 位作者 刘勇 李德葆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94-194,共1页
番茄花叶病毒番茄分离物CP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薛朝阳周雪平刘勇李德葆(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杭州310029)MolecularCloningandNucleatideSequenceoftheCoatProt... 番茄花叶病毒番茄分离物CP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薛朝阳周雪平刘勇李德葆(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杭州310029)MolecularCloningandNucleatideSequenceoftheCoatProteinCistronofTom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花叶病毒 分离物 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花叶病毒中国分离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基因结构分析(英文)
16
作者 薛朝阳 周雪平 +1 位作者 青玲 李德葆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02-602,622,共2页
Tomatomosaicvirus(ToMV)isaspeciesofTobamovirus.Itwasfirstreportedin1909inAmerica.ToMVparticlesarestraighttub... Tomatomosaicvirus(ToMV)isaspeciesofTobamovirus.Itwasfirstreportedin1909inAmerica.ToMVparticlesarestraighttubules,about18nmi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花叶病毒 中国分离物 学特性 基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分离物组分S10编码的ORF序列克隆与分析
17
作者 李兴华 凌晓曦 +2 位作者 张松柏 张德咏 刘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5-138,141,共5页
采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了2013年湖南省水稻上发生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S10片段的近全长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ega、RDP和DnaSP分析其编码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gme... 采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了2013年湖南省水稻上发生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S10片段的近全长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ega、RDP和DnaSP分析其编码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gment,ORF)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013年湖南省15个SRBSDV分离物S10编码的ORF序列同源性在99.5%以上,不同分离物中存在3~30个突变位点,绝大部分的核酸突变为无义突变,没有发现可能的重组。在系统发育树上,15个分离物聚类为2个分支,其中湖南汉寿的10个分离物和永州的2个分离物(HuNyz12和HuNyz29)与我国浙江分离物聚为1个亚组、湖南永州的其他3个分离物与我国南部的云南、海南等及越南的分离物聚为1个亚组。系统发育结果表明,SRBSDV随传毒介体白背飞虱迁飞从我国南部向北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湖南分离物 组分S10 克隆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地区辣椒上烟草花叶病毒(TMV)各分离物的差异性研究
18
作者 黄家风 向本春 +1 位作者 刘升学 赵艳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28-,共1页
以 TMV om为对照 ,测定了辣椒上 5个烟草花叶病毒分离物 P 9、P 38、P 44、P71、TMV wym在 42上辣椒品种、品系上的致病反应 ,结果表明这 5个分离物对辣椒的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 :P 71、TMV wym>P 9>P 38、P 44 ;对接种过 5个 TMV... 以 TMV om为对照 ,测定了辣椒上 5个烟草花叶病毒分离物 P 9、P 38、P 44、P71、TMV wym在 42上辣椒品种、品系上的致病反应 ,结果表明这 5个分离物对辣椒的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 :P 71、TMV wym>P 9>P 38、P 44 ;对接种过 5个 TMV分离物的辣椒 (四平头 )进行过氧化物酶 (POD)和酯酶 (EST)同工酶分析 ,结果表明辣椒上 5个 TMV分离物引起的酶活性有差异 ;导致 POD上活性强弱为 TMV wym>P 9、P 38>P 44、P71;引起 EST活性强弱为 P 38>TMV wym、P 44 >P 71>P 9。说明北疆地区辣椒上TMV存在着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V 分离物 烟草花叶病毒 烟草病毒1号 辣椒 茄果类 北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禽源致病性细菌分离物的药敏试验研究
19
作者 韦平 李康然 梁梅芳 《广西畜牧兽医》 1993年第1期8-11,共4页
本研究对1987~1992年六年间禽病室从全区各养禽场送检的部分病料中分离的83株细菌进行二十余种常用药物的抑菌试验。结果证实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而青霉素类、四环素类、痢特灵等抑菌效果则较差;不同的... 本研究对1987~1992年六年间禽病室从全区各养禽场送检的部分病料中分离的83株细菌进行二十余种常用药物的抑菌试验。结果证实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而青霉素类、四环素类、痢特灵等抑菌效果则较差;不同的细菌种类,其耐药范围和程度也不尽相同。作者还对引起家禽致病菌中耐药株增多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敏试验 致病性细菌 细菌种类 抑菌效果 青霉素类 菌株数 耐药株 分离物 四环素类 临床细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萎蔫病毒2号安徽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严丹侃 郑红英 +4 位作者 张海珊 沈艳 顾江涛 章东方 燕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3,共7页
利用酶联免疫和RT-PCR技术对采自安徽地区的蚕豆病株进行检测,确定其病原为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为明确BBWV2安徽分离物(BBWV2-AH)的分类地位,克隆了该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了其基因组特征。结果表明,B... 利用酶联免疫和RT-PCR技术对采自安徽地区的蚕豆病株进行检测,确定其病原为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为明确BBWV2安徽分离物(BBWV2-AH)的分类地位,克隆了该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了其基因组特征。结果表明,BBWV2-AH RNA1全长为5 944 bp(GenBank登录号:KY606992),含有1个ORF;BBWV2-AH RNA2全长3 587bp(GenBank登录号:KY606993),含有1个ORF。全序列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析显示,BBWV2-AH RNA1与BBWV2其他分离物的核苷酸、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78.4%~96%和87.1%~99%;BBWV2-AH RNA2与BBWV2其他分离物的核苷酸、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76.8%~95.5%和88.2%~98.3%。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显示,BBWV2-AH RNA1与中国的BBWV2-Hunan RNA1的亲缘关系最近,而BBWV2-AH RNA2与韩国的多个分离物聚集在一起,再与中国的分离物BBWV2-B935形成一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萎蔫病毒2号 安徽分离物 基因组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