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表达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戈艳萍 胡雁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732-736,共5页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是白色假丝酵母菌最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由sap基因家族编码。在体外培养和体内外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过程中,sap基因家族各成员间存在着表达和调控上的差异。本文就白色假丝酵母菌sap基因家族分子及其结构特点...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是白色假丝酵母菌最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由sap基因家族编码。在体外培养和体内外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过程中,sap基因家族各成员间存在着表达和调控上的差异。本文就白色假丝酵母菌sap基因家族分子及其结构特点、sap基因表达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假丝酵母菌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在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中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英 闻妍 +1 位作者 康媛媛 钟鸣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0-46,共7页
研究白色念珠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家族在扁平苔藓患者唾液中的表达,进而探讨白色念珠菌病与扁平苔藓的关系。选取白色念珠菌携带者、白色念珠菌病患者、携带白色念珠菌的扁平苔藓患者、伴有白色念珠菌病的扁平苔藓患者各20例,... 研究白色念珠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家族在扁平苔藓患者唾液中的表达,进而探讨白色念珠菌病与扁平苔藓的关系。选取白色念珠菌携带者、白色念珠菌病患者、携带白色念珠菌的扁平苔藓患者、伴有白色念珠菌病的扁平苔藓患者各20例,念珠菌培养阴性的扁平苔藓患者10例。从唾液标本中直接提取RNA,进行RT-PCR。白色念珠菌携带者唾液中有SAP2、SAP4-6、SAP7的不同表达,携带白色念珠菌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中有SAP2、SAP4-6、SAP7、SAP8、SAP9的不同表达,所有携带者中均未表现SAP1、SAP3和SAP10的阳性扩增。白色念珠菌患病者及伴有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中有SAP1-10的不同表达。念珠菌培养阴性的扁平苔藓患者均无SAP1-10的阳性扩增。SAP9与扁平苔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分泌蛋白酶 扁平苔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林艳 赵玮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2是真菌生存所需的毒力因子,可以诱导抗体产生,参与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多方面致病过程。本文就Sap-2的命名、结构、生物化学特性、表达、影响因子、致病机制和应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分泌蛋白酶-2 毒力因子 白色假丝酵母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点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柯晓华 葛杜鹃 +8 位作者 王文春 庞日朝 袁青 秦慧慧 李蓓 刘素贞 刘建成 崔银洁 张安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13-917,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点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A组:运动点电针组;B组:非运动点电针组;C组:模型组;D组:假手术组。采用改良的... 目的:探讨运动点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A组:运动点电针组;B组:非运动点电针组;C组:模型组;D组:假手术组。采用改良的Allen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A、B组分别于术后立即开始下肢运动点和非运动点进行电针治疗;C、D组不做任何治疗。各组大鼠分别于1、4、7d行BBB评分,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观察各组caspase-3和CGRP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60只SD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BBB评分结果显示:A组评分明显高于B、C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caspase-3的表达:损伤后各组均可见阳性细胞表达,D组仅见少量的阳性细胞。其中A、B组阳性细胞表达明显低于C组(P<0.05);而A组的表达又明显低于B组(P<0.05);2CGRP的表达:各组均可见阳性细胞表达,A、B组明显高于C组(P<0.05),而A组又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运动点电针可抑制caspase-3和促进CGRP的表达,可能有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针 运动点 半胱蛋白酶3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对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蛋白-1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淀粉样前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宁 廖艳花 +3 位作者 赖术 黄健 黎昀 黄忠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854-1859,共6页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蛋白-1(PS1)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APP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防治AD的可能机制。方法 2014年10月,将50只SPF级、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按照随...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蛋白-1(PS1)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APP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防治AD的可能机制。方法 2014年10月,将50只SPF级、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石杉碱甲组、TSG低剂量组、TSG中剂量组、TSG高剂量组,每组10只。并选取10只SPF级、雄性、C5B7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石杉碱甲组小鼠灌胃给予石杉碱甲0.020 mg/kg,TSG低剂量组、TSG中剂量组、TSG高剂量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TSG 0.033、0.100、0.300 g/kg,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小鼠灌胃给予0.9%氯化钠溶液10.000 ml/kg;1次/d,连续给药60 d。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皮质和海马区caspase-3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APP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石杉碱甲组、TSG低剂量组、TSG中剂量组、TSG高剂量组小鼠脑皮质、海马区caspase-3阳性细胞数少于模型组(P<0.05);TSG低剂量组、TSG中剂量组、TSG高剂量组小鼠脑皮质、海马区caspase-3阳性细胞数与石杉碱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石杉碱甲组、TSG低剂量组、TSG中剂量组、TSG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APP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TSG低剂量组、TSG中剂量组、TSG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APP表达水平与石杉碱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G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防治AD的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和APP表达、减少β淀粉样蛋白产生、减缓神经元凋亡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二苯乙烯苷 半胱蛋白酶3 淀粉样前体蛋白分泌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组织蛋白酶D样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重组蛋白的免疫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俊红 胡旭初 +6 位作者 徐劲 胡凤玉 周红娟 胡慧霞 郑小凌 李艳文 余新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对新发现的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的组织蛋白酶D样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学初步研究。方法将华支睾吸虫组织蛋白酶D样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去除了信号肽编码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在大肠... 目的对新发现的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的组织蛋白酶D样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学初步研究。方法将华支睾吸虫组织蛋白酶D样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去除了信号肽编码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用镍离子金属螯合剂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SD大鼠制备抗血清。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进行免疫学分析。结果PCR、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表明pET-28a(+)-组织蛋白酶D样天冬氨酸蛋白酶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经亲和层析获得了高纯度蛋白。重组蛋白可被其免疫的SD大鼠血清识别,表明其具有免疫原性;并且能识别感染了华支睾吸虫的SD大鼠血清,表明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华支睾吸虫组织蛋白酶D样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具有免疫原性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基因克隆 组织蛋白酶D 蛋白酶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化烟草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永胜 扈廷茂 +2 位作者 刘明秋 李丽莉 孔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9-132,共4页
将马铃薯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由重组质粒 pAPI189中亚克隆到双元表达载体 pGA643的XbaI和KpnI位点之间 ,构建成高效表达重组质粒pGAPI3。三亲融合法将其转移至农杆菌LB4404。通过叶盘法利用此融合后的含有目的基因的农杆菌转化烟... 将马铃薯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由重组质粒 pAPI189中亚克隆到双元表达载体 pGA643的XbaI和KpnI位点之间 ,构建成高效表达重组质粒pGAPI3。三亲融合法将其转移至农杆菌LB4404。通过叶盘法利用此融合后的含有目的基因的农杆菌转化烟草叶圆片 ,在含有Km的培养基上筛选抗性芽。将抗性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至长成完整植株后再移栽到土质中以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目的基因的特异引物进行PCR检测以及目的基因的片段为探针进行South ern杂交检测 ,证实已获得马铃薯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转基因烟草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蛋白酶抑制剂 基因烟草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表达活性分析
8
作者 赵艳 孙天国 +3 位作者 王慧 张梅娟 崔巍 沙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9-84,共6页
【目的】克隆大豆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soyAP1)启动子,并对其表达方式及活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TAIL-PCR方法从大豆基因组DNA中克隆soyAP1基因启动子片段。利用启动子在线预测工具分析soyAP1基因启动子片段的启动子元件,并用克隆得到... 【目的】克隆大豆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soyAP1)启动子,并对其表达方式及活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TAIL-PCR方法从大豆基因组DNA中克隆soyAP1基因启动子片段。利用启动子在线预测工具分析soyAP1基因启动子片段的启动子元件,并用克隆得到的SAP片段替换pCAMBIA1301中的CaMV35S启动子,构建表达载体pCAM-SAP。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使其在大豆各组织中进行瞬时表达,用GUS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SAP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活性。【结果】克隆获得了大豆soyAP1基因的启动子片段,长1 650bp,并将之命名为SAP,其转录起始位点可能是553bp处的A;PLACE分析表明,SAP序列中含有多种典型的种子特异性表达元件;GUS组织化学染色显示,SAP驱动的GUS基因在大豆根、茎、叶中基本不表达,但在种子中有较高的表达活性,且表达强度与CaMV35S启动子相近。【结论】大豆SAP启动子可能具有种子特异表达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蛋白酶基因 启动子 瞬时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中天冬氨酸蛋白酶与绒毡层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巨岚 朱启迪 +5 位作者 张改生 张姣 于永昂 刘红占 牛娜 王军卫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0-437,共8页
为探讨化学杂交剂SQ-1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药绒毡层细胞凋亡过程与花粉粒败育的关系,以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及其可育系花药为试验材料,结合前期绒毡层细胞凋亡研究的结果,采用透射电镜超微观察花药绒毡层细胞结构,定量检测与... 为探讨化学杂交剂SQ-1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药绒毡层细胞凋亡过程与花粉粒败育的关系,以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及其可育系花药为试验材料,结合前期绒毡层细胞凋亡研究的结果,采用透射电镜超微观察花药绒毡层细胞结构,定量检测与凋亡相关的天冬氨酸蛋白酶相关基因(APs1、APs2、APs3)的表达量,同时利用含明胶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小麦花药发育单核期,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药绒毡层细胞较可育系绒毡层细胞提前降解;在四分体至三核时期,3个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在不育和可育系中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单核期表达量最高;天冬氨酸蛋白酶相关基因(APs1、APs2、APs3)在花药发育单核时期以及四分体时期,不育系较可育系均明显上升;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研究表明,在花药发育各时期该酶活性在不育系与可育系中均表现出明显差异,且在不育及可育系花药中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二核期活性达到最高。表明在SQ-1诱导的生理型不育系中,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变化与绒毡层细胞凋亡、结构变化及雄性不育花粉粒败育密切相关。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生理型小麦败育的机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小麦雄性不育机理,培育能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优良不育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化学杂交剂SQ-1 生理雄性不育 绒毡层 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女木兰种子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哲 梅梅 +1 位作者 张晓林 陆秀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109,共9页
天冬氨酸蛋白酶在天女木兰种子萌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天女木兰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法RACE技术,从天女木兰种子中克隆得到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全长1 545 bp,可以编码514个氨基酸残基。同源性分析显示,目的序列推导的氨基... 天冬氨酸蛋白酶在天女木兰种子萌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天女木兰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法RACE技术,从天女木兰种子中克隆得到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全长1 545 bp,可以编码514个氨基酸残基。同源性分析显示,目的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植物中已知的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都在85%以上;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初步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跨膜的分泌蛋白,大部分区域属于疏水结构;结构域的预测分析显示,此类蛋白包含约100个植物组织蛋白酶所特有的区域,该区域可能在植物液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为下一步系统、全面地研究天女木兰种子休眠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木兰 种子萌发 蛋白酶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天冬氨酸蛋白酶Sap2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仇萌 邹先彪 李蕾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41-246,共6页
目的制备白假丝酵母菌天冬氨酸蛋白酶Sap2多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提取白假丝酵母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经聚合酶链反应(PCR)获取SAP2目的基因;双酶切SAP2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构建pMAL-c2x/SAP2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BL... 目的制备白假丝酵母菌天冬氨酸蛋白酶Sap2多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提取白假丝酵母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经聚合酶链反应(PCR)获取SAP2目的基因;双酶切SAP2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构建pMAL-c2x/SAP2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表达出可溶性的融合蛋白;用可溶性Sap2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亲和层析法纯化抗血清后,利用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该研究成功制备了抗Sap2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1∶51 200;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该抗体可特异性识别Sap2蛋白。结论纯化后的Sap2作为抗原免疫小鼠,有较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可成功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具有高特异性,为快速检测侵袭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分泌蛋白酶 多克隆抗体 抗原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天冬氨酸蛋白酶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AP2的构建
12
作者 李蕾 邹先彪 杨宇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33-236,共4页
目的构建白假丝酵母菌天冬氨酸蛋白酶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AP2,为以其作为基因疫苗进行免疫动物实验奠定物质基础。方法从白假丝酵母菌中提取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获取SAP2基因,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yc-... 目的构建白假丝酵母菌天冬氨酸蛋白酶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AP2,为以其作为基因疫苗进行免疫动物实验奠定物质基础。方法从白假丝酵母菌中提取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获取SAP2基因,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C和SAP2基因行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琼脂糖凝胶纯化,连接酶切产物,转化TOP10感受态细菌,筛选菌落和测序鉴定。结果经PCR扩增获得的目的基因分子量与预计相同,并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C,电泳获得预期的SAP2条带,测序证实为正确的SAP2序列。结论利用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C可以方便而高效地构建pcDNA3.1/SAP2重组质粒,该质粒能直接激活抗原提呈细胞,可以使重组质粒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蛋白酶 SAP2基因 重组质粒 基因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重组腺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公明 田玉科 +3 位作者 田学愎 陈建平 安珂 杨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8期675-677,681,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亚基(NR2B)基因的腺病毒5型(Ad5)穿梭载体,为NR2B重组腺病毒镇痛疫苗的包装做准备。方法:以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质粒pcDNA3.1-NR2B获得目的基因NR2B;将NR2B定向克隆入腺病毒穿... 目的:构建携带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亚基(NR2B)基因的腺病毒5型(Ad5)穿梭载体,为NR2B重组腺病毒镇痛疫苗的包装做准备。方法:以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质粒pcDNA3.1-NR2B获得目的基因NR2B;将NR2B定向克隆入腺病毒穿梭载体pDC515,并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在脂质体介导下将pDC515-NR2B转染293细胞,并以RT-PCR及W estern b lot分别从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检测目的基因NR2B的表达。结果:经酶切和DNA测序证实目的基因NR2B被成功克隆入载体pDC515-NR2B中,RT-PCR及W estern b lot检测NR2B可在293细胞表达。结论:成功构建NR2B重组Ad5穿梭载体pDC515-NR2B,该载体可用于NR2B重组Ad5载体镇痛疫苗的包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 N-甲基-D受体2B亚基 腺病毒5穿梭载体 镇痛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新型天冬氨酸蛋白酶的高效表达、性质及应用
14
作者 薛意斌 曾龙达 +1 位作者 闫巧娟 江正强 《食品科学》 2025年第20期100-110,共11页
本研究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中发掘出一种新型天冬氨酸蛋白酶(AnproA1)。多重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该蛋白酶属于胃蛋白酶样天冬氨酸蛋白酶A1家族,与产红青霉来源的天冬氨酸蛋白酶同源性最高(42.6%)。采用多种策略成功实现了AnproA1... 本研究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中发掘出一种新型天冬氨酸蛋白酶(AnproA1)。多重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该蛋白酶属于胃蛋白酶样天冬氨酸蛋白酶A1家族,与产红青霉来源的天冬氨酸蛋白酶同源性最高(42.6%)。采用多种策略成功实现了AnproA1在法夫驹形氏酵母中高效分泌表达。在5 L发酵罐中进行高密度发酵后,发酵液中蛋白酶活力为15 250.0 U/mL,蛋白质量浓度为14.0 mg/mL。纯化后AnproA1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55℃,且在pH 2.5~5.5及50℃以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酶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对κ-酪蛋白表现出最高水解活性,其次为血红蛋白。进一步利用AnproA1水解鸭血蛋白(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肽。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水解物表现出ACE抑制活性,其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084 mg/mL和0.042 mg/mL。本研究可为天冬氨酸蛋白酶在法夫驹形氏酵母中高效表达和鸭血蛋白高价值生物转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菌 蛋白酶 法夫驹形氏酵母 分泌表达 鸭血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军 王国荣 +3 位作者 张秀芹 王燕 牟艳玲 姚庆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3-747,共5页
目的:研究何首乌二苯乙烯苷(TSG)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及bcl-2、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Hcy(3 mmol/L)所致培养HUVECs核损伤模型,TSG(1和10μmol/L)提前2 h预孵育,然后再以Hcy处理,作... 目的:研究何首乌二苯乙烯苷(TSG)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及bcl-2、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Hcy(3 mmol/L)所致培养HUVECs核损伤模型,TSG(1和10μmol/L)提前2 h预孵育,然后再以Hcy处理,作为TSG保护组。用Hoechst 33342核染色法观察HUVECs细胞核损伤状态,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bcl-2、bax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经3 mmol/L Hcy处理后,与正常培养的细胞相比,HUVECs核损伤加重,凋亡细胞比例升高,bcl-2表达降低(P<0.01),bax和caspase-3表达增加(P<0.01)。TSG 1μmol/L和10μmol/L预孵育后再经3 mmol/L Hcy处理,与单经3 mmol/L Hcy损伤模型组相比,HUVECs细胞核损伤降低,凋亡率下降,bcl-2的表达增加(P<0.05),bax和caspase-3表达降低(P<0.05)。结论:TSG具有降低Hcy所致HUVECs的细胞损伤和抑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半胱 细胞凋亡 Bcl-2 BAX 半胱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RΒ基因转染对胃癌细胞株MKN-45凋亡和存活素及半胱氨酸酶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范钰 郑树 赵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96-2400,共5页
目的:研究RARΒ受体基因转染后,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低维甲酸反应性胃癌细胞系MKN-45 细胞凋亡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脂质体介导真核表达载体PCMV-SCRIPT-RARΒ转染MKN一45细胞株,筛选得到阳性克隆,WESTERN BLOTTING鉴定转染成功后给... 目的:研究RARΒ受体基因转染后,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低维甲酸反应性胃癌细胞系MKN-45 细胞凋亡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脂质体介导真核表达载体PCMV-SCRIPT-RARΒ转染MKN一45细胞株,筛选得到阳性克隆,WESTERN BLOTTING鉴定转染成功后给予RARΒ受体相应配体ATRA,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水平,分别采用 NORTHERN BLOTTING、WESTERN BLOTTING检测存活素(SURVIVIN)MRNA和蛋白水平,用酶标仪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酶(CASPASE)活性,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ATRA可使RARΒ受体高表达的MKN-45细胞株增殖减慢,能下调SURVIVIN MRNA和蛋白水平,增强CASPASE酶活性,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效果呈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结论:RARΒ受体转染并结合使用相应配体ATRA可诱导MKN-45胃癌细胞凋亡,可能与下调SURVIVIN表达与增强CASPASE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受体 维甲 细胞凋亡 存活素 半胱蛋白酶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的活化和bcl-2基因的表达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玲玲 杨廷桐 +2 位作者 郭雷生 刘志强 王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活化和bcl-2基因的动态表达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2只家兔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36只)。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观察家免缺血再灌注...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活化和bcl-2基因的动态表达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2只家兔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36只)。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观察家免缺血再灌注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mRNA、bcl-2 mRNA动态表达的变化规律对心肌细胞凋亡细胞的数目影响。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激发了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活化,促进了凋亡的发生,二者的曲线变化呈正相关(r=0.9286,P<0.00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bcl-2之间形成一种抗衡的网络调控构象,负责凋亡的促进和凋亡的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mRNA、bcl-2mRNA、细胞凋亡三者的表达,在交界区比梗死区更明显。结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mRNA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是家兔缺血再灌注引起心肌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交界区以凋亡为主要变化的动态演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时间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半胱蛋白酶 RNA 信使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caspase3的活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霁 王玉芳 +3 位作者 王树人 杨志梅 杜琳琳 朱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51-105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Hcy致内皮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方法:以Hcy诱导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24h后,通过检测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改变,DNAladder的形成确证细胞凋亡,并检测caspase3及其抑制蛋白c-IAP1/2mRNA及蛋白质水平,以及caspase3的活化...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Hcy致内皮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方法:以Hcy诱导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24h后,通过检测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改变,DNAladder的形成确证细胞凋亡,并检测caspase3及其抑制蛋白c-IAP1/2mRNA及蛋白质水平,以及caspase3的活化情况。结果:Hcy(0.3mmol/L)即可引起内皮细胞凋亡,随Hcy浓度升高caspase3酶原含量增加,活化增强;c-IAP2mRNA及蛋白质表达降低。结论:Hcy(0.3-3mmol/L)可增加细胞内caspase3酶原表达,通过活化caspase3信号途径诱导HUVEC凋亡。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抑制蛋白c-IAP-2表达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 细胞凋亡 半胱蛋白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3基因多态及单体型分布与乳腺癌危险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倪勤 刘冰 +4 位作者 金明娟 马新源 姚开颜 李其龙 陈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9-264,共6页
目的:探讨CASP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以自然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设计,对251例乳腺癌患者与以1∶1频数匹配原则获得的251例对照者进行研究。从HapMap数据库中获取CASP3的TagSNPs数据,根据入选标准确定rs46... 目的:探讨CASP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以自然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设计,对251例乳腺癌患者与以1∶1频数匹配原则获得的251例对照者进行研究。从HapMap数据库中获取CASP3的TagSNPs数据,根据入选标准确定rs4647693、rs2696056和rs4647610共3个TagSNPs进行分析。基因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单体型分析采用PHASE软件进行估计和比较。结果:以对照组初潮年龄中位数(16岁)分组,乳腺癌组和对照组间初潮年龄有统计学差异(P=0.007);以对照组平均初孕年龄中位数(24岁)分组,两组间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2)。年龄、吸烟、饮酒、饮茶、生理生育史等因素在乳腺癌组和对照组中分布无统计学差异。CASP3 TagSNPs的多态基因型在两组间的分布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经年龄、吸烟、饮酒、生理生育史等因素校正后发现,CASP3基因多态与乳腺癌发病亦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P>0.05)。应用PHASE分析软件的结果显示,GGA是CASP3最常见的单体型。单体型分布在乳腺癌组和对照组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ASP3基因TagSNPs多态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可能不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遗传学 乳腺肿瘤/病理学 多态现象 遗传 半胱蛋白酶 凋亡/遗传学 多态性 单核苷 基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F、c-Met蛋白与左向右分流型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的关系
20
作者 林毅 钟前进 肖颖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68-1172,共5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c-Met原癌基因编码产物及Caspase-3在左向右分流型大鼠肺动脉高压(PAH)形成过程中肺动脉内的表达,探讨HGF及c-Met在PAH形成中的作用。方法4~5周龄SD大鼠80只,随机均分为分流组与对照组,分流组采用套管法...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c-Met原癌基因编码产物及Caspase-3在左向右分流型大鼠肺动脉高压(PAH)形成过程中肺动脉内的表达,探讨HGF及c-Met在PAH形成中的作用。方法4~5周龄SD大鼠80只,随机均分为分流组与对照组,分流组采用套管法行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分流术以建立左向右分流型肺动脉高压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两组均在术后第4、8、12、16周行肺血流动力学和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GF、c-Met、Caspase-3在肺动脉壁内的表达。结果分流组术后各时间点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平均压(mPAP)及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Qp/Q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时间延长,分流组肺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MT%)及右室肥厚指数(RVHI)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分流组术后8周HGF、c-Met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此后缓慢下降,术后4周Caspase-3表达最高(P<0.01),此后逐渐下降并低于对照组。结论套管法连接颈总动脉与颈外静脉建立左向右分流型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简易可靠。HGF、c-Met在肺循环高灌注大鼠肺血管中的表达与肺动脉压力变化及肺血管重构有关。PAH形成中Caspase-3表达逐渐降低,可能与肺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肝细胞生长因子 原癌基因蛋白质C-MET 半胱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