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2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软件项目风险分析过程 被引量:9
1
作者 冯楠 李敏强 +1 位作者 寇纪淞 方德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6-18,39,共4页
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软件项目风险分析过程。随着软件项目的进行,该风险分析过程能够利用不断更新的项目数据持续地预测潜在风险,并以此确定风险源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经实践检验,在软件开发的风险分析... 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软件项目风险分析过程。随着软件项目的进行,该风险分析过程能够利用不断更新的项目数据持续地预测潜在风险,并以此确定风险源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经实践检验,在软件开发的风险分析过程中引入贝叶斯网络技术能够有效地对风险进行管理,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网络 软件项目 风险分析过程 风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集与分析过程的电网故障信息系统界面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章坚民 姜健宁 +2 位作者 沈水明 楼群惠 孙昕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65-68,共4页
界面设计是应用系统体现其实用性的最重要、最有变化活力的部分。对于电网故障信息系统这种以信息采集、收集过程中进行信息分析为特征的系统界面设计,关键在于总结归纳其采集过程中信息的可获取性、关联使用、推理、联想的过程描述,并... 界面设计是应用系统体现其实用性的最重要、最有变化活力的部分。对于电网故障信息系统这种以信息采集、收集过程中进行信息分析为特征的系统界面设计,关键在于总结归纳其采集过程中信息的可获取性、关联使用、推理、联想的过程描述,并划分信息断面,以数据库关联、信息检索、图形、报告、嵌入式高级应用等方式进行综合集成。基于Java的Web服务,客户端可以很方便地实现界面集成,链接、嵌入或远程调用第三方的网页以展示其成果,因此界面设计宜采用网页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故障信息系统 界面设计 数据采集过程 分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L的SBA协同环境分析过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田涛 张凤鸣 罗永强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6-99,共4页
协同环境是实现基于仿真的采办(Simulation Based Acquisition,SBA)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SBA三层体系结构和协同环境参考结构,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结合UML规范,提出了一种基于UML的协同环境分析过程,以保证分析结果具有可重... 协同环境是实现基于仿真的采办(Simulation Based Acquisition,SBA)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SBA三层体系结构和协同环境参考结构,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结合UML规范,提出了一种基于UML的协同环境分析过程,以保证分析结果具有可重用性与互操作性,并以可行性分析协同环境的分析过程为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MI BSA 协同环境分析过程 仿真系统 统一建模语言 武器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域分析过程框架及UML描述 被引量:2
4
作者 邹咸林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4-16,60,共4页
文章首先对领域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一个一般的描述性定义;然后通过从三个不同角度讨论了领域及分析过程,并提出了一个一般的领域分析过程框架,这将有利于对领域分析活动进行分类和管理,也为领域分析的标准化提供了一种参考... 文章首先对领域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一个一般的描述性定义;然后通过从三个不同角度讨论了领域及分析过程,并提出了一个一般的领域分析过程框架,这将有利于对领域分析活动进行分类和管理,也为领域分析的标准化提供了一种参考解决方案。最后,给出了领域分析过程框架的UML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分析过程 UML 软件重用 软件开发 软件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模型的炮膛图像分析过程研究
5
作者 李玉兰 郑海起 +2 位作者 汪伟 栾军英 唐力伟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7,共5页
研究了火炮身管窥膛检测中疵病的识别和判定过程。以系统模型的形式表示了人眼视觉系统、软件计算与分析系统的图像分析过程,从输入条件和输出结论分析了它们的功能、局限及特点。根据输入条件和需要完成的任务建立了机器视觉系统的概... 研究了火炮身管窥膛检测中疵病的识别和判定过程。以系统模型的形式表示了人眼视觉系统、软件计算与分析系统的图像分析过程,从输入条件和输出结论分析了它们的功能、局限及特点。根据输入条件和需要完成的任务建立了机器视觉系统的概念模型;从炮膛理想图像的近似描述和对疵病的定义两方面阐述了该系统图像分析过程实现的基础;从图像信息转换的角度构建了模型传递函数的框架。研究表明,通过讨论现有两种系统的图像分析过程,明确了引入机器视觉需要解决的问题;以系统模型为基础模型研究图像分析过程,为基于机器视觉的炮膛疵病检测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炮膛 图像分析过程 系统模型 火炮身管 炮膛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软件重用的领域分析过程 被引量:2
6
作者 莫晓柏 刘凤歧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1992年第2期58-63,32,共7页
本文针对软件重用的难点,提出了把领域分析(DA:Domain Analysis)的主要过程作为建立可重用软部件的一个基础性先前步骤的观点,使得在DA基础上产生的软部件具有更高的可重用性。在分析现有可重用软件系统之后,着重给出了面向软件重用的... 本文针对软件重用的难点,提出了把领域分析(DA:Domain Analysis)的主要过程作为建立可重用软部件的一个基础性先前步骤的观点,使得在DA基础上产生的软部件具有更高的可重用性。在分析现有可重用软件系统之后,着重给出了面向软件重用的领域分析过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重用 领域分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过程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攻击路径识别与风险分析
7
作者 李苏苏 王海清 +1 位作者 张玉涛 曹广阔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9-666,共8页
为了识别和量化网络攻击下可能引发的生产运行系统影响,基于过程危害和影响分析(PHIA)和贝叶斯网络(BN)理论建立了工业网络遭受攻击下的风险分析协同框架,即过程影响贝叶斯网络(PBN)模型。首先识别了危险因素及网络攻击可能引发的过程... 为了识别和量化网络攻击下可能引发的生产运行系统影响,基于过程危害和影响分析(PHIA)和贝叶斯网络(BN)理论建立了工业网络遭受攻击下的风险分析协同框架,即过程影响贝叶斯网络(PBN)模型。首先识别了危险因素及网络攻击可能引发的过程系统影响,然后引入遗漏噪声逻辑门(LNOR)建立概率混合量化模型,与优化的最大期望值算法(EM)结合,解决了传统模型参数不确定性问题。通过将PBN模型应用到连续搅拌釜与加热器(CSTH)过程系统中,在生产网络发生不同攻击场景时,实时更新预测生产故障概率,并以攻击路径覆盖率(PRC)评估模型性能。结果表明,最大风险传播路径发生在组合攻击场景下,相对于传统攻击树模型,PRC显著提高。分析结果有助于完善化工过程系统网络攻击路径识别和相关风险的定量评估,为系统提供最优的风险防控部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攻击 过程危害和影响分析 贝叶斯网络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治理共同体助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一种迭代的“结构-过程”分析范式
8
作者 何继新 刘怡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2,共13页
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设对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把握其规律是我国实现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积极老龄化战略的重要前提。以“结构-过程”分析范式为基础,明晰共同体意识如何跨越理论上的“迭代点”,并持续推动老年友... 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设对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把握其规律是我国实现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积极老龄化战略的重要前提。以“结构-过程”分析范式为基础,明晰共同体意识如何跨越理论上的“迭代点”,并持续推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指出理念、功能和情感的契合联动是基层治理共同体积极影响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在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中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观念调适、资源融汇、权利获取、技术互联、网络交互、效能提升”六个层次,构建了一个“结构-过程”新分析范式,并结合该范式及路径,以纽带激活内在动力、关系优化治理结构、规范完善治理制度(即“三关键”)为切入点,探讨基层治理共同体如何助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进而提出创新老年人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方式、完善老年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体系、不断优化社区“适老化”环境、重视基层治理共同体的社会关系特征、打造具有“关系存在”的老年人社会关系体系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共同体 老年友好型社会 结构-过程分析范式 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地壳波动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评金之钧等的论文《沉积盆地波动过程分析: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怀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0-551,共2页
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波动作为地球不同圈层结构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涵盖了沉积盆地演化及其资源成藏过程。围绕沉积盆地的波动性,金之钧教授及其团队在过去30年间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并于2024年1月在《地学前缘》发表了... 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波动作为地球不同圈层结构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涵盖了沉积盆地演化及其资源成藏过程。围绕沉积盆地的波动性,金之钧教授及其团队在过去30年间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并于2024年1月在《地学前缘》发表了题为《沉积盆地波动过程分析:研究现状与展望》的综述文章(DOI:10.13745/j.esf.sf.2024.1.30)。该文系统地概述了盆地波动过程分析的基本内涵,全面梳理了相关研究内容;深入剖析了盆地波动过程对油气形成与富集的控制作用,充分揭示了其在石油地质领域的重要科学价值;前瞻性地指明了盆地波动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圈层相互作用与油气成藏综合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地球系统科学 波动过程分析 油气形成 石油地质 成藏过程 圈层结构 研究现状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紧张理论视域下道德推脱的条件过程分析
10
作者 杨学锋 彭勃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52,共12页
为了挖掘一般紧张理论与道德推脱理论的整合潜力,基于1124名男性囚犯的一手调查数据,首次在本土语境下对道德推脱在犯因性紧张、愤怒情感、越轨水平之间的条件过程进行了实证检验。递进式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一般紧张理论的基础假设、... 为了挖掘一般紧张理论与道德推脱理论的整合潜力,基于1124名男性囚犯的一手调查数据,首次在本土语境下对道德推脱在犯因性紧张、愤怒情感、越轨水平之间的条件过程进行了实证检验。递进式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一般紧张理论的基础假设、愤怒情感的中介假设得到了印证性的经验支持;道德推脱在直接和间接路径上均呈现出显著的调节效应;相较于部分中介模型,条件过程模型进一步显著地提升了预测效度。概括而言,道德推脱在一般紧张理论视域下的潜在作用机制以及由此蕴含的循证对策意义,获得了探索性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囚犯 犯因性紧张 愤怒情感 道德推脱 越轨水平 条件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过程碳氢利用率的影响因素与工艺优化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东亮 李婧玮 +3 位作者 孟文亮 杨勇 周怀荣 范宗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43-2850,共8页
原料CO_(2)和H_(2)利用率是影响CO_(2)加氢制甲醇过程经济性的重要因素。本文讨论了催化剂类型、温度、压力、空速和H_(2)/CO_(2)进料比等因素对CO_(2)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的影响以及工艺条件对气液相中碳氢损失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汽提方... 原料CO_(2)和H_(2)利用率是影响CO_(2)加氢制甲醇过程经济性的重要因素。本文讨论了催化剂类型、温度、压力、空速和H_(2)/CO_(2)进料比等因素对CO_(2)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的影响以及工艺条件对气液相中碳氢损失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汽提方式回收液相中溶解CO_(2)的循环工艺,并分析了弛放量对碳氢利用率与工艺经济性的权衡关系,确定了最佳的弛放率。结果表明:经过汽提之后,液相中溶解的CO_(2)损失已可忽略不计,碳氢损失主要取决于气相弛放;随着弛放气流量的增大,设备投资费用逐渐减小,而单位生产成本先减小后增大;在弛放率为1%的条件下,与传统工艺流程相比,含汽提的CO_(2)加氢制甲醇循环工艺的CO_(2)利用率为98.9%,H_(2)利用率为65.9%,具有较高的原料利用率。本研究为CO_(2)加氢制甲醇高效转换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甲醇 过程模拟 过程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关键事件”的媒体融合——基于国家·市场·社会三维结构的动态分析
12
作者 熊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6,共8页
借助“关键事件”的方法论发现,媒体融合的本质是对社会信息传播、国家治理、社会形态和人的主体性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关键事件”,是国家、市场和社会三种结构性力量在传媒场域展开的互动。依此进路分析,媒体融合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 借助“关键事件”的方法论发现,媒体融合的本质是对社会信息传播、国家治理、社会形态和人的主体性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关键事件”,是国家、市场和社会三种结构性力量在传媒场域展开的互动。依此进路分析,媒体融合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互联网+传媒阶段,实质是商业平台主导的针对国家传媒管理的“脱嵌”;其次,是商业平台迫于国家联合社会发起的“反向运作”的压力,进行“反向融合”的阶段;最后,是基于中国的政经体制和传媒资源的相互依赖,国家与市场“合二为一”,体现国家意志的主流媒体与商业平台实现融合共生,达成了暂时均衡状态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关键事件 结构过程事件分析 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圆钢管约束钢筋自应力钢渣混凝土柱弯矩-曲率全过程分析
13
作者 董阿雷 于峰 +2 位作者 陈太遥 秦尹 方圆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60,66,共9页
开展10根圆钢管约束钢筋自应力钢渣混凝土柱和4根圆钢管约束钢筋钢渣混凝土柱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轴压比、剪跨比、径厚比和钢渣混凝土膨胀率对试件弯矩-曲率骨架曲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件发生弯曲破坏,且随着轴压比和径厚比增大... 开展10根圆钢管约束钢筋自应力钢渣混凝土柱和4根圆钢管约束钢筋钢渣混凝土柱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轴压比、剪跨比、径厚比和钢渣混凝土膨胀率对试件弯矩-曲率骨架曲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件发生弯曲破坏,且随着轴压比和径厚比增大或剪跨比减小,试件抗弯承载力增大但截面曲率减小,试件弯矩-曲率骨架曲线上升段斜率增大;随着钢渣混凝土膨胀率增加,试件抗弯承载力截面曲率均增大,试件弯矩-曲率骨架曲线上升段斜率增大。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核心自应力混凝土和钢材本构关系,利用MATLAB软件,编制非线性有限元程序。通过参数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核心混凝土强度、轴压比、剪跨比、径厚比、核心混凝土初始自应力和预留缝宽度等参数,对试件弯矩-曲率骨架曲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圆钢管约束钢筋自应力钢渣混凝土柱弯矩-曲率骨架曲线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轴压比、剪跨比和径厚比对试件弯矩-曲率骨架曲线影响规律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且随着核心混凝土强度和初始自应力逐渐增大,试件抗弯承载力逐渐增大,随着核心混凝土强度增大,试件截面曲率均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钢渣混凝土 自应力混凝土 承载力 抗震性能 滞回性能 骨架曲线 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在兽药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展望
14
作者 王轩 韩宁宁 +3 位作者 陈鑫伟 彭文绣 叶能胜 张秀英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
近红外光谱法(Near-Infrared Spectrometry,NIRS)作为全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的关键工具,自200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以来,在制药领域应用广泛。然而,在兽药生产质量控制中,NIRS的应用尚不充分。本... 近红外光谱法(Near-Infrared Spectrometry,NIRS)作为全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的关键工具,自200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以来,在制药领域应用广泛。然而,在兽药生产质量控制中,NIRS的应用尚不充分。本文综述了NIRS的基本原理,并探讨了其在药品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现状。通过分析NIRS在原料检验、生产过程监控及成品检测中的应用,展现了其在提高生产效率、确保药品质量方面的潜力。同时,文章展望了NIRS技术在兽药生产中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技术优化、标准建立及多领域融合应用,以期为兽药行业的智能化、精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药物分析 质量控制 过程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因的船舶极地航行过程安全性分析
15
作者 陈炎 吴建军 +1 位作者 朱兵 孟祥乾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4,共8页
为探究船舶极地航行过程中的人机环系统性影响,从人为因素视角出发,构建极地航行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PN),辨识出人-组织因素在浮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因子;建立适用于极地航行环境的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TAMP-PN),并采用... 为探究船舶极地航行过程中的人机环系统性影响,从人为因素视角出发,构建极地航行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PN),辨识出人-组织因素在浮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因子;建立适用于极地航行环境的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TAMP-PN),并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STPA)分析极地航行过程中不安全控制行为及其反馈信息的突出危险。研究结果表明:冰困事故是由复杂的动态系统过程中不安全的控制反馈行为所导致,船舶资源保障和船员极地航行专业素质安全约束力是事故防控的关键。研究结果揭示人为因素对船舶冰困事故发生及后果严重性的影响机理,对全行业提升船员岗位适任能力和应急响应效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航行 人为因素分析及分类系统 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 船员教育与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喀则市雅鲁藏布江流域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16
作者 格桑卓玛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3期207-210,共4页
针对日喀则市2018年7月22—24日雅鲁藏布江流域出现的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其环流背景、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特征。得出500 hPa高原低涡切变线是此次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新疆上空短波槽后的西北气流南下至高原北部... 针对日喀则市2018年7月22—24日雅鲁藏布江流域出现的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其环流背景、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特征。得出500 hPa高原低涡切变线是此次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新疆上空短波槽后的西北气流南下至高原北部输送冷空气,孟加拉湾低涡和南海低涡为此次降水提供水汽,源源不断的水汽在低层辐合,抬升后形成较强的降水。200 hPa南亚高压呈西部型,且高压中心位于西藏西南部,日喀则西部。通过物理量场诊断得出,此次强降水过程具有充沛水汽和较好的动力条件。高原上空形成与低涡切变线对应的云团,同时合并午后发展的高原对流云团发展加强,云团主要是从傍晚开始发展,夜间较强,到白天消散,降水主要集中在夜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 过程分析 日喀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PA-Bayes模型的航空事故致因分析与风险评估
17
作者 孙晓哲 王家璇 杨建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714-8724,共11页
通过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方法识别航空事故危险因素,属于定性分析过程,无法定量地评估各因素对事故的影响程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STPA与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BN)结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 通过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方法识别航空事故危险因素,属于定性分析过程,无法定量地评估各因素对事故的影响程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STPA与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BN)结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以捷蓝航空A320飞机襟翼事故为例,通过STPA方法构建了襟翼控制系统的控制结构模型并全面地分析了潜在的不安全控制行为及相关致因场景。随后将STPA定性分析结果转化为可定量分析的贝叶斯网络模型,从而识别出事故中的内部交互逻辑以及影响度较高的致因因素,提出全面的安全性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为液压源故障,而动力传输组件(power transmission unit,PTU)故障和液压管路泄漏是导致液压源失效的主要原因,关键重要度分别为0.688和0.2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分析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 贝叶斯网络(BN) 致因分析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连续降雪过程分析 被引量:84
18
作者 王迎春 钱婷婷 郑永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65,共8页
该文对 2 0 0 2年 1 2月份北京出现的 1 841年以来历史上最长的连续 6天的降雪天气进行了合成分析和诊断分析。北半球合成环流形势显示 ,连续降雪发生在东亚稳定的纬向环流形势下 ,其上游地区强大经向环流和阻塞高压使中纬度东亚和西太... 该文对 2 0 0 2年 1 2月份北京出现的 1 841年以来历史上最长的连续 6天的降雪天气进行了合成分析和诊断分析。北半球合成环流形势显示 ,连续降雪发生在东亚稳定的纬向环流形势下 ,其上游地区强大经向环流和阻塞高压使中纬度东亚和西太平洋纬向环流得以维持。东亚合成环流的垂直结构表明 ,连续降雪期间华北地区始终处于锋区中 ,并存在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散度场垂直分布结构。卫星水汽云图显示出有水汽通道向河套倒槽云系输送水汽。华北地区的诊断分析表明 ,地面和边界层中山东地区分裂高压南侧向北回流的偏南气流是造成降雪的主要水汽通道。变形场的流场结构使水汽在北京附近辐合。垂直剖面展现了华北回流降雪天气近地面层的浅薄的冷空气垫 ,和暖湿空气回流在冷空气垫上的爬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过程分析 诊断 回流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关瞬态过程分析的母排杂散电感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冯高辉 袁立强 +2 位作者 赵争鸣 赵锦成 鲁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6442-6449,共8页
换流回路杂散电感和其中的di/dt共同作用,会使得开关器件在关断瞬态过程中,承受很高的感应电压尖峰,增大器件的电应力、增加系统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同时会使输出电压中包含大量高次谐波,影响系统性能。因此需要对包含换流回路在内的线... 换流回路杂散电感和其中的di/dt共同作用,会使得开关器件在关断瞬态过程中,承受很高的感应电压尖峰,增大器件的电应力、增加系统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同时会使输出电压中包含大量高次谐波,影响系统性能。因此需要对包含换流回路在内的线路杂散电感进行准确计算,这其中以母排杂散电感最为关键。该文在对现有多种杂散电感提取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换流回路开关瞬态过程的多个阶段进行梳理,寻找到开关瞬态过程中对杂散电感提取最有利的阶段,提出利用开通瞬态过程配合积分运算的方法代替目前利用关断电压峰值配合微分计算的方法。以实际3.3k V/1200A的IGBT构成的大容量变换器为分析对象,利用该方法对其进行杂散电感提取,并与部分单元等效电路的分析结果对比,验证该文提出的杂散电感值提取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排杂散电感 开关过程分析 多脉冲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臭氧污染特征及过程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陈超 林旭 +2 位作者 叶辉 严仁嫦 祁晓婷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3-81,共9页
利用2013—2016年杭州市国控点臭氧观测资料,讨论了杭州市臭氧时空变化特征,并对一次臭氧高浓度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杭州市臭氧浓度以10. 3%的升幅渐增,增幅大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千岛湖背景点及位于城区的朝晖五区、... 利用2013—2016年杭州市国控点臭氧观测资料,讨论了杭州市臭氧时空变化特征,并对一次臭氧高浓度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杭州市臭氧浓度以10. 3%的升幅渐增,增幅大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千岛湖背景点及位于城区的朝晖五区、下沙、西溪站点臭氧浓度月变化存在2个峰值,第一峰值出现在5月,受降水、温度影响次峰值出现在8—10月;夜间臭氧浓度背景点高于城区点。杭州市10个国控站点臭氧浓度相对标准偏差逐年减小,臭氧污染已呈区域性,城东为重污染区域。2015年8月出现的一次臭氧重污染过程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和台风外围的影响,导致杭州市朝晖五区站点臭氧浓度高达228μg/m^3,台风登陆后得以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 臭氧 时间变化 空间分布 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