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营销手段分析——评《兽药与饲料营销秘诀》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121,共1页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餐桌上的肉食不断增多,而想要保证肉类的营养和卫生,必需要从兽药和饲料的角度出发,开展科学的养殖工作。基于此,本文以《兽药与饲料营销秘诀》为例,针对现阶段饲料营销...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餐桌上的肉食不断增多,而想要保证肉类的营养和卫生,必需要从兽药和饲料的角度出发,开展科学的养殖工作。基于此,本文以《兽药与饲料营销秘诀》为例,针对现阶段饲料营销手段的优化研究情况,分析提高饲料应用价值、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药与饲料营销秘诀》 手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类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50
2
作者 李永健 方肇勤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82-184,共3页
从体质与辨证研究、中医文献研究、医疗机构评价等 3方面 ,论述了聚类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认为采用聚类分析方法 ,可以使数据分析结果更具客观性 ,并有省时、省力的优点。同时指出聚类问题要想在中医药应用结中获得显著成效 ,重... 从体质与辨证研究、中医文献研究、医疗机构评价等 3方面 ,论述了聚类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认为采用聚类分析方法 ,可以使数据分析结果更具客观性 ,并有省时、省力的优点。同时指出聚类问题要想在中医药应用结中获得显著成效 ,重点在聚类类别数的决策和聚类结果的解释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中医药研究 数据分析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食品的分析检测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耀海 苏学素 +3 位作者 赵其阳 陈爱华 焦必宁 周志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0-106,共7页
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重点对纳米食品的3种分析检测手段(成像、分离和表征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并对该领域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食品 分析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渣MTC固化体开裂的本质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彭志刚 何育荣 +1 位作者 刘崇建 冯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74,共3页
矿渣MTC固化体高温下易开裂问题一直限制着矿渣MTC技术的推广应用,文章对影响固化体开裂的宏观因素:温度、压力、浆体pH值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找到了固化体开裂的本质原因在于高温条件下矿渣水化... 矿渣MTC固化体高温下易开裂问题一直限制着矿渣MTC技术的推广应用,文章对影响固化体开裂的宏观因素:温度、压力、浆体pH值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找到了固化体开裂的本质原因在于高温条件下矿渣水化反应速度加快,其玻璃体分相结构中富钙相的分解速度加快,体系中Ca(OH)2 增加较多,而富硅相解体反应的变化幅度不大,体系中SiO2 则相对较少,反映在固化体局部区域中,C-S-H凝胶体不仅C/S增大且分布不均匀且由于该部分水化产物呈球形和蜂窝形,胶结时接触面积少,形成的凝胶体胶结差,不稳定,易发生晶形转变,宏观上表现为固化体容易形成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MTC 固化体 开裂 原因分析 MTC技术 X射线衍射 推广应用 研究分析 反应速度 高温条件 分析手段 扫描电镜 分解速度 分相结构 变化幅度 SiO2 局部区域 水化产物 接触面积 晶形转变 凝胶体 pH值 玻璃体 蜂窝形 不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戊聚糖分级纯化组分结构初步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郑学玲 李利民 姚惠源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9,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质联用(LC/MS)、核磁共振(NMR)等分析手段,对小麦麸皮水溶戊聚糖的分级纯化组分———P WSPI1 S进行组成和结构初步分析. 研究表明:P WSPI1 S组分由木糖和阿拉伯糖两种糖组成,两者的摩尔比为 0... 采用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质联用(LC/MS)、核磁共振(NMR)等分析手段,对小麦麸皮水溶戊聚糖的分级纯化组分———P WSPI1 S进行组成和结构初步分析. 研究表明:P WSPI1 S组分由木糖和阿拉伯糖两种糖组成,两者的摩尔比为 0.98,相对分子质量为 831030, 其可能的结构为:D 吡喃木糖以β(1→4)连接为木聚糖主链,侧链为α 呋喃阿拉伯糖,D 吡喃木糖残基可在C 2、C 3位被阿拉伯糖单独取代或同时取代,并且该组分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阿魏酸基团,其通过酯化的形式与阿拉伯木聚糖共价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步分析 分级纯化 戊聚糖 组分结构 高效液相色谱(HPLC) 水溶 阿拉伯糖 相对分子质量 阿拉伯木聚糖 吡喃木糖 气相色谱 液质联用 分析手段 核磁共振 小麦麸皮 共价连接 摩尔比 阿魏酸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类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及意义 被引量:49
6
作者 刘稼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5期927-928,共2页
从辨证研究、中医文献研究、中药研究等三方面 ,论述了聚类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得出采用聚类分析方法 ,可以使数据结果更具客观性 ,并有省时、省力的优点。
关键词 聚类分析 中医药研究 数据分析手段 辨证研究 中医文献研究 中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的人本宪法:一种经济分析
7
作者 李累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2-87,126,共7页
和谐社会的宪法是以人为本,积极保障人的权利和自由的宪法。它不仅是人道的,更是科学的。为了理解和保持这种宪法的科学性,有必要以经济分析手段解读宪法。经济分析表明,建设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制定和遵守宪法,更需要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在... 和谐社会的宪法是以人为本,积极保障人的权利和自由的宪法。它不仅是人道的,更是科学的。为了理解和保持这种宪法的科学性,有必要以经济分析手段解读宪法。经济分析表明,建设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制定和遵守宪法,更需要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在具体条件下妥当地理解和实施宪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经济分析 社会 和谐 人本 以人为本 分析手段 约束条件 科学性 分析 制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及色谱-质谱技术在复杂基质中赤霉素痕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姜长岭 代金霞 +2 位作者 刘新 鲁成银 陈红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49-259,共11页
赤霉素(gibberellins,GAs)是一类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对环境胁迫的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As是一类四环二萜酸,其基本结构是二十碳赤霉烷。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GAs多达136种。随着近年来GAs在农业... 赤霉素(gibberellins,GAs)是一类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对环境胁迫的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As是一类四环二萜酸,其基本结构是二十碳赤霉烷。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GAs多达136种。随着近年来GAs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以及相关毒性的深入研究,由GAs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GAs精准分析技术有助于深入解析GAs代谢行为及其生理活性与毒性。由于GAs的不稳定性及其极低的含量(一般为ng/g,甚至为pg/g水平),复杂基质中GAs分析的前处理技术和分析手段经历了不断更新与提升的过程。本文综述了过去10年GAs痕量分析中前处理技术和分析手段上的发展与突破,并展望了复杂基质中GAs分析技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色谱-质谱 痕量分析 前处理技术 分析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尖铁矿矿石运输平硐局部失稳机理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文远 刁虎 李如忠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3,共3页
通过现场地质调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地下运矿平硐爆破震动测试以及平硐断面收敛测量,借助非线性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手段,揭示了该运矿平硐发生局部失稳的破坏机理,为该段后续加固工程设计提供了有利依据。
关键词 局部失稳 平硐 机理分析 矿石运输 兰尖铁矿 有限元数值 地质调查 收敛测量 震动测试 分析手段 破坏机理 工程设计 弹塑性 非线性 现场 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活动分析的思考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艳 杨引虎 《陕西电力》 2008年第7期70-72,共3页
介绍了陕西省电力公司深化经济活动分析的必要性,并根据目前经济活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保障措施,指出只有改进分析方法,提高分析质量,创新分析手段,才能保证公司经济活动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
关键词 经济活动 分析方法 分析质量 分析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法分析不容忽视──《红字》三个中译本对我们的启示
11
作者 王恩科 《西部论坛》 2000年第S1期84-86,共3页
目前文学名著复译成风, 但译文质量低劣现象严重, 译界对此多从理想译者的标准 出发否定低劣译本, 而未做具体探讨, 使得提高译文质量几乎成为空话。本文通过对《红字 》三个中译本中误译的分析, 提出重视和提高译文质量就不应忽视语法... 目前文学名著复译成风, 但译文质量低劣现象严重, 译界对此多从理想译者的标准 出发否定低劣译本, 而未做具体探讨, 使得提高译文质量几乎成为空话。本文通过对《红字 》三个中译本中误译的分析, 提出重视和提高译文质量就不应忽视语法分析, 并对语法分析 的辅助手段做了初步探讨, 以期对提高译文质量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分析 译文质量 语法分析的辅助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景观人性化设计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瑜 张琳 《现代园艺》 2018年第9期140-141,共2页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居住区域的景观设计是一类十分重要的景观设计内容。居住区域的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基本的居住和生活要求,还要更好地提升居住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生活需求。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将人性化设计手段运用到实际设计之中,...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居住区域的景观设计是一类十分重要的景观设计内容。居住区域的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基本的居住和生活要求,还要更好地提升居住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生活需求。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将人性化设计手段运用到实际设计之中,让其充分发挥自身特点,给人们带去更多便利是非常好的一种设计方式。本文以人性化设计手法的含义开始探讨,旨在通过对城市景观人性化设计要素的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通过人性化手段提升城市景观的设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 人性化设计 手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锌树脂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5
13
作者 于良民 张霞 +2 位作者 隋晶 董磊 赵海洲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4-27,62,共5页
丙烯酸锌树脂是一种可用于无锡自抛光防污涂料的树脂,本文通过氢氧化锌法和碱式有机酸锌法两种路线合成了丙烯酸锌树脂,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谱等仪器分析手段对所合成的树脂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证明两种制备方法得... 丙烯酸锌树脂是一种可用于无锡自抛光防污涂料的树脂,本文通过氢氧化锌法和碱式有机酸锌法两种路线合成了丙烯酸锌树脂,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谱等仪器分析手段对所合成的树脂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证明两种制备方法得到了骨架结构相同的丙烯酸锌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锌 树脂 自抛光防污涂料 红外吸收光谱 X射线衍射 核磁共振谱 氧化锌法 结构表征 分析手段 制备方法 有机酸 结构相 合成 碱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非木材原料APMP制浆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唐艳军 刘秉钺 +1 位作者 李友明 王立鹏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8-32,共5页
对大麻、棉秆、芦苇、烟秆4种非木材原料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取了4种原料的APMP。以化学药品消耗和成浆结果为主要评价标准,引入筛分分析手段,对4种原料APMP的制浆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种非木材原料A... 对大麻、棉秆、芦苇、烟秆4种非木材原料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取了4种原料的APMP。以化学药品消耗和成浆结果为主要评价标准,引入筛分分析手段,对4种原料APMP的制浆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种非木材原料APMP制浆的适应性能,服从大麻>棉秆>芦苇>烟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木材原料 APMP制浆 性能研究 优化工艺条件 化学组成 评价标准 化学药品 分析手段 比较研究 制浆性能 研究结果 适应性能 大麻 棉秆 芦苇 烟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后焦炉硅砖的显微结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振昕 卫晓辉 +3 位作者 任钢伟 常亮 黄振武 刘卓峰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5,共6页
借助于OM、SEM、EDAX和XRD分析手段对用后焦炉炭化室硅砖炭化面和燃烧面的显微结构变化做了研究。炭化面亚稳方石英和残存石英几乎全部鳞石英化,吸收焦炭中的MgO、Al2O3、P2O5和CaO,生成磷酸三钙(C3P)、假硅灰石和玻璃相。由于煤气裂解... 借助于OM、SEM、EDAX和XRD分析手段对用后焦炉炭化室硅砖炭化面和燃烧面的显微结构变化做了研究。炭化面亚稳方石英和残存石英几乎全部鳞石英化,吸收焦炭中的MgO、Al2O3、P2O5和CaO,生成磷酸三钙(C3P)、假硅灰石和玻璃相。由于煤气裂解作用在砖的气孔中形成碳沉积,气孔封闭化。燃烧面由鳞石英、硅酸盐、磷酸三钙、玻璃相和无定形碳组成,但沉积碳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结构 硅砖 焦炉 用后 磷酸三钙 微结构变化 Al2O3 分析手段 EDAX CAO2 裂解作用 无定形碳 鳞石英 玻璃相 SEM 炭化室 XRD 方石英 MgO 硅灰石 碳沉积 封闭化 硅酸盐 燃烧 气孔 煤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基合金钎焊界面区的微观组织形态及相组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秀忠 邹增大 +1 位作者 杨德新 戴家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3-325,共3页
为研究锌基合金钎焊接头界面区的组织、性能及其钎焊接头的结合强度,本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界面区的微观组织形态及其相组成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用研制的新型高强软钎料钎焊锌基合金,获得的钎焊接头... 为研究锌基合金钎焊接头界面区的组织、性能及其钎焊接头的结合强度,本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界面区的微观组织形态及其相组成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用研制的新型高强软钎料钎焊锌基合金,获得的钎焊接头界面区中局部有交互结晶产生;界面区组织构成较复杂,既有Cd、Sn、Zn固溶体,又有少量的细小的Mg2Sn、MgZn等化合物;固溶体可以提高钎焊接头的强度和塑性,少量细小的化合物可强化基体组织,有利于强度的提高;但连续层状的金属间化合物可引起钎焊接头的脆化,使其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基合金 组织形态 界面区 相组成 微观 钎焊接头 金属间化合物 光学显微镜 X射线衍射 结合强度 扫描电镜 分析手段 研究分析 组织构成 基体组织 性能降低 固溶体 软钎料 塑性 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蓝刺头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华民 何兰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4-64,35,共2页
采用硅胶柱层析和薄层色谱方法从砂蓝刺头中分离到七种组分 ,主要利用质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光谱结构分析技术并结合化学分析手段鉴定了 β-谷甾醇、β-豆甾醇、3 ' -羟基 -3 ,5 ,7,4' -四甲基黄酮、5 -羟基-3 ,7,3 ' ... 采用硅胶柱层析和薄层色谱方法从砂蓝刺头中分离到七种组分 ,主要利用质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光谱结构分析技术并结合化学分析手段鉴定了 β-谷甾醇、β-豆甾醇、3 ' -羟基 -3 ,5 ,7,4' -四甲基黄酮、5 -羟基-3 ,7,3 ' ,4' -四甲氧基黄酮、芦丁、β-胡萝卜苷、对甲基苯酚等 ,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砂蓝刺头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研究 硅胶柱层析 Β-谷甾醇 β-胡萝卜 对甲基苯酚 核磁共振 分析手段 分析技术 光谱结构 红外光谱 谱方法 豆甾醇 四甲基 甲氧基 化合物 分离 羟基 黄酮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烧成釉面砖坯釉配方设计及坯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研 高雅春 李美霞 《陶瓷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57-61,70,共6页
本研究参照经验配方,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等实验方法,利用扫描电镜等现代分析手段,通过合理选择原料,在配方中调整SiO2、Al_2O_3、K_2O、Na_2O之间的摩尔比,确定了一次烧成釉面砖坯釉的最佳配方,在烧成中采用“阶梯式升温”与快、缓升温结... 本研究参照经验配方,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等实验方法,利用扫描电镜等现代分析手段,通过合理选择原料,在配方中调整SiO2、Al_2O_3、K_2O、Na_2O之间的摩尔比,确定了一次烧成釉面砖坯釉的最佳配方,在烧成中采用“阶梯式升温”与快、缓升温结合,对釉面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对坯体配方差热曲线、胀缩曲线的测试及扫描电镜分析,坯釉膨胀系数匹配,坯釉适应性好,而且釉面质量稳定,气孔、釉泡少,釉面光泽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烧成 釉面砖 配方设计 性能 正交实验设计 扫描电镜分析 Al2O3 坯釉适应性 实验方法 分析手段 SiO2 Na2O 最佳配方 釉面质量 差热曲线 坯体配方 膨胀系数 质量稳定 K2O 摩尔比 阶梯式 光泽度 升温 釉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对剑麻纤维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才红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0,共4页
用不同表面改性剂改性后的剑麻纤维(SF)制备SF/酚醛树脂(PF)复合材料。采用热失重分析法(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手段研究表面改性后SF及其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变化,并借助偏光显微镜(POM)观察SF的表面形态,借助扫描电镜(SEM)观察... 用不同表面改性剂改性后的剑麻纤维(SF)制备SF/酚醛树脂(PF)复合材料。采用热失重分析法(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手段研究表面改性后SF及其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变化,并借助偏光显微镜(POM)观察SF的表面形态,借助扫描电镜(SEM)观察复合体系的冲击断面。结果表明,用高锰酸钾(KMnO4)对SF进行表面改性后,SF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质有所改善, SF/PF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提高了30 ℃,其他改性方法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热性能 扫描电镜(SEM) 酚醛树脂(PF) 差示扫描量热法 表面改性剂 偏光显微镜 热分解温度 剑麻纤维 表面形态 分析手段 冲击断面 复合体系 形态结构 高锰酸钾 热稳定性 改性方法 界面性质 热失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汉语动词“体”的表现形式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39-42,共4页
汉语动词“体”的语法范畴表现形式“着”“了““过”的产生,有人认为:这意味着汉语孤立语特征减弱,形态语成分的增加。结合汉语方言有用形态生段(语音的内部屈折)表示动作的完成,以及藏缅语族“体”的语法范畴表现形式由形态手... 汉语动词“体”的语法范畴表现形式“着”“了““过”的产生,有人认为:这意味着汉语孤立语特征减弱,形态语成分的增加。结合汉语方言有用形态生段(语音的内部屈折)表示动作的完成,以及藏缅语族“体”的语法范畴表现形式由形态手段向分析手段发展演变的史实,我们认为“着”“了““过”的产生意味着更为原始的形态手段的消亡,分析手段的增加,这正是孤立型语言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 语法范畴 形态手段 分析手段 孤立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