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布式网络计算与组件分布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东 苏德富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50-154,共5页
指出在基于组件模型的分布式网络计算中最本质的问题是组件的划分和分布,给出并分析了几种一般的分布策略,同时论述了组件技术和组件模型.
关键词 组件模型 分布式网络计算 组件分布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计算具有不可靠结点分布式计算网络可靠性的算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孙艳蕊 张祥德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2-28,共7页
提出了几个保持可靠性不变的缩减,结合这些缩减,利用因子分解公式建立了一个计算具有不可靠结点的分布式计算网络分布程序可靠性的有效算法,算法的时间复杂性是O(N·(V+E)),并对一些网络在Pentium 120 计算机上作了计算,结果显示用... 提出了几个保持可靠性不变的缩减,结合这些缩减,利用因子分解公式建立了一个计算具有不可靠结点的分布式计算网络分布程序可靠性的有效算法,算法的时间复杂性是O(N·(V+E)),并对一些网络在Pentium 120 计算机上作了计算,结果显示用本文算法计算DPR所产生的N和所用时间比其它算法的要小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计算网络 不可靠结点 分布程序可靠性 算法 因子分解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分布式并行计算的负载平衡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21-1124,共4页
利用分布式系统动态负载平衡的原理 ,设计了一种适应网络分布式并行计算环境的负载平衡实现机制 ,采用集中式负载信息收集策略 ,集中和分布式相结合的传输控制策略 .定义了一种新的复合型负载指标来衡量各处理机的负载程度 .讨论了相应... 利用分布式系统动态负载平衡的原理 ,设计了一种适应网络分布式并行计算环境的负载平衡实现机制 ,采用集中式负载信息收集策略 ,集中和分布式相结合的传输控制策略 .定义了一种新的复合型负载指标来衡量各处理机的负载程度 .讨论了相应的理论和实现中的关键问题 ,给出了主要的实现策略和算法 .仿真比较研究表明这种体系结构和相应策略能对网络环境下分布式并行计算提供有力支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分布式并行计算 负载平衡 负载指标 进程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在水闸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徐群 唐文英 《基础自动化》 CSCD 2002年第1期55-57,共3页
给出了一种典型的组成分布式水闸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 ,详细分析了现场测控单元的内部结构。
关键词 RS-485 通信接口 水闸 控制系统 分布式计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通信软件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宇浩 王学群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13-215,共3页
介绍了分布式环境下计算机无人值守监控系统的总体框架、网络结构和功能实现,并具体分析了其通信前置机系统的模块设计,包括:通信协议、信令、帧结构等,以及通信核心模块的编程接口和代码函数实现方法。
关键词 分布式计算网络系统 通信软件 设计 TCP/IP协议 数据通信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数据加密研究
6
作者 秦彦波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3-17,共页
针对C~3I 系统对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数据加密的特定需求,重点对网络加密方式,密码装置、软件编程设计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研究。可对数据加密总体设计与软件概要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分布式计算网络 密码装置 软件模块 密钥变换
全文增补中
基于分布式网络结构的无人机地面控制站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波 席庆彪 +1 位作者 谭雁英 田小雄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0-142,145,共4页
针对现有集中式体系结构地面控制站存在可靠性低、功能单一等问题,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并发性、资源共享和功能易于扩展的特性,提出了以冗余双星型网拓扑结构为体系结构的地面控制站设计思路,给出了系统组成方案以... 针对现有集中式体系结构地面控制站存在可靠性低、功能单一等问题,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并发性、资源共享和功能易于扩展的特性,提出了以冗余双星型网拓扑结构为体系结构的地面控制站设计思路,给出了系统组成方案以及软件设计方法,飞行试验表明系统具有双冗余、高可靠性、功能扩展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地面控制站 分布式计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CN-DAM95分布式大坝安全在线实时监测网络设计概述
8
作者 吴娟 于达源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3期91-96,共6页
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监测网络的设计方案,对设计方案做了总体概述.对该监测网络深入的技术研究报道将在后文进行.本监测网络已在工程实际中通过试运行,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设... 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监测网络的设计方案,对设计方案做了总体概述.对该监测网络深入的技术研究报道将在后文进行.本监测网络已在工程实际中通过试运行,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监测 分布式计算机测控网络 大坝内外观测仪器 测控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分布式资源发现算法
9
作者 廖红 周明天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2-44,187,共4页
泛洪算法是分布式网络中的传统资源发现算法,但被应用于移动网络中时,该算法并不能保证所有的结点都能发现其他结点的资源,本文将移动agent和改进的泛洪算法结合,使用移动agent完成网络结点间的资源信息交换,提出了一种新的资源发现算法... 泛洪算法是分布式网络中的传统资源发现算法,但被应用于移动网络中时,该算法并不能保证所有的结点都能发现其他结点的资源,本文将移动agent和改进的泛洪算法结合,使用移动agent完成网络结点间的资源信息交换,提出了一种新的资源发现算法:双向反馈算法(DDF)。通过对DDF的性能分析证明,移动agent的应用和泛洪算法的改进使DDF比传统的泛洪算法收敛得更快,并能较好地适应移动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计算网络 分布式资源发现算法 移动网络 通信复杂度 双向反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简介
10
作者 胡晓红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Z1期68-68,共1页
计算机网络简介胡晓红计算机网络从物理上看,是一系列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计算机,通过某些介质连结而成的一个多用户的集合体。为了实现在集合体中各计算机共享信息和硬件资源(如磁盘、光盘、磁带机、打印机、通信设备等),这时就需... 计算机网络简介胡晓红计算机网络从物理上看,是一系列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计算机,通过某些介质连结而成的一个多用户的集合体。为了实现在集合体中各计算机共享信息和硬件资源(如磁盘、光盘、磁带机、打印机、通信设备等),这时就需要运行某种系统软件,按某种拓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网络 计算机应用 分布式计算网络 工作站 共享网络资源 服务器 网络系统 个人计算 网络模式 传输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Agent平台 被引量:6
11
作者 顾俊峰 朱亮 +1 位作者 马范援 白英彩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860-863,共4页
移动 Agent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网络计算模式 ,目前大部分工作仍处于实验室研究状态或小规模试用阶段 ,如何用此技术提供更灵活、更有效的网络服务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本文对移动 Agent技术标准进行剖析 ,对比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移... 移动 Agent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网络计算模式 ,目前大部分工作仍处于实验室研究状态或小规模试用阶段 ,如何用此技术提供更灵活、更有效的网络服务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本文对移动 Agent技术标准进行剖析 ,对比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移动 Agent平台 ,分析其利弊 ,最后提出笔者的观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AGENT 分布式网络计算模式 互操作性 计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杂散电流的监测与防治 被引量:62
12
作者 李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3年第4期48-52,共5页
分析了地铁杂散电流的产生、影响因素及危害,讨论了目前地铁所采用监测与防治杂散电流系统存在的问题。研制了地铁杂散电流综合监测与防治系统,建立了一套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网络,可以实时在线监测地铁全线的杂散电流分布及对周围金... 分析了地铁杂散电流的产生、影响因素及危害,讨论了目前地铁所采用监测与防治杂散电流系统存在的问题。研制了地铁杂散电流综合监测与防治系统,建立了一套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网络,可以实时在线监测地铁全线的杂散电流分布及对周围金属结构物的腐蚀情况,并能够根据监测的情况控制排流柜的排流,使其达到最佳的排流效果,彻底消除了极性排流的负作用。设计新型的单向导通装置,解决了打火烧轨道的现象,单向导通装置能够直接与监测系统网络连接,操作人员可以实时监测其工作状态,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杂散电流 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网络 防治系统 单向导通装置 自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MO模板到IDL接口的映射关系研究
13
作者 葛君伟 方义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165-167,共3页
用CORBA技术构建TMN中的被管对象的接口,可以加快实现异构环境下电信网的分布式管理。通过研究TMN中的GDMO模板和CORBA中的IDL接口,可以建立二者之间的映射规则。这种映射关系可以通过两层转换来实现。第一层转换是ASN.1到IDL语言之间... 用CORBA技术构建TMN中的被管对象的接口,可以加快实现异构环境下电信网的分布式管理。通过研究TMN中的GDMO模板和CORBA中的IDL接口,可以建立二者之间的映射规则。这种映射关系可以通过两层转换来实现。第一层转换是ASN.1到IDL语言之间的转换;第二层转换则是GDMO模板到IDL接口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MO模板 IDL接口 电信管理网 分布式计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