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淮河上游分布式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及其应用 |
张旭旻
瞿思敏
石朋
勾建峰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2
|
基于栅格垂向混合产流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 |
王贵作
任立良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3
|
基于混合产流与二维运动波汇流分布式水文模型 |
包红军
王莉莉
李致家
姚成
张珂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4
|
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在三峡水库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
赵丽平
刘晓阳
任明磊
郭率
陈先俊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新安江模型与垂向混合产流模型的比较 |
瞿思敏
包为民
张明
嵇海祥
胡其美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4
|
|
6
|
基于SCE-UA算法的新安江模型与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参数优化应用研究 |
王维
冯忠伦
杨伟
林洪孝
王刚
刁艳芳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7
|
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在不同地区的应用与改进 |
王庆平
沈国华
王红艳
|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8
|
基于改进的垂向混合产流模型的水资源评价模型研究及应用 |
杨伟
赵天宇
杜彦臻
毕庶刚
林洪孝
王刚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9
|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大通河流域的应用研究 |
喇承芳
仇杰
刘晓帆
曹春晖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0
|
基于垂向混合产流模型的北京山区山洪预警模型构建 |
宋瑶
程金花
胡晓静
叶芝菡
吴敬东
石坤
张洪江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
2016 |
3
|
|
11
|
基于GLUE的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
胡高辉
杨涛
李振亚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2
|
玉符河流域分布式洪水预报模型及应用 |
张良艳
杨志勇
刘广
吴深
冯杰
阳眉剑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
2016 |
2
|
|
13
|
基于垂向混合产流模型的综合干旱指数新方法及其应用 |
胡龙颂
张行南
夏达忠
徐涛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4
|
基于遥感数据源的大凌河分布式水沙耦合模型的构建与运用 |
蔡涛
于岚岚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5
|
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在辽西地区水文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
张家权
|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
2016 |
5
|
|
16
|
基于地形指数的混合产流关键土壤变量空间离散方法及其空间尺度效应 |
王维
刘佳
王洋
胡春歧
李传哲
|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7
|
小流域暴雨山洪水文模型与水动力学方法计算比较分析 |
刘昌军
文磊
周剑
赵悬涛
郭良
魏永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9 |
39
|
|
18
|
不同水文模型在老哈河流域的应用与比较 |
刘轶
李琼芳
王鸿杰
蔡涛
任立良
|
《水电能源科学》
|
2008 |
5
|
|
19
|
考虑降雨空间变化的随机产汇流模型 |
周艳
梁忠民
黄一昕
李大洋
李彬权
|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20
|
黄河源区玛曲至唐乃亥区间水文模型适用性研究 |
胡一栋
史玉品
康耀辉
沈延青
刘玉环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