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胚发育分子调控机理与基因转殖猪
1
作者 秦春圃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胚胎发育 分子调控机理 转基因 滤泡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嫁接中分子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2
作者 郭百川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12期109-110,共2页
近年来,砧穗互作一直是研究热点,并且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分子水平上探究砧穗互作的关系逐步深入。因此,完善砧穗互作机制方面的研究,对选择性状优异的砧木、获得更加合理有效的砧穗组合及促进嫁接技术在园艺作物中高效应用具有重... 近年来,砧穗互作一直是研究热点,并且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分子水平上探究砧穗互作的关系逐步深入。因此,完善砧穗互作机制方面的研究,对选择性状优异的砧木、获得更加合理有效的砧穗组合及促进嫁接技术在园艺作物中高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植物嫁接中分子调控机理研究进展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嫁接 分子调控机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揭示水稻病害的分子机理
3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2-73,共2页
据2014年9月19日《光明日报》报道,中国农科院植保研究所王国梁科研团队近日揭示了稻瘟病菌、白叶枯病菌与水稻互相作用的分子调控机理,相关论文发表在《植物病理学年评》上。水稻生产过程中遭受各种真菌(如稻瘟菌、纹枯菌、稻曲病菌... 据2014年9月19日《光明日报》报道,中国农科院植保研究所王国梁科研团队近日揭示了稻瘟病菌、白叶枯病菌与水稻互相作用的分子调控机理,相关论文发表在《植物病理学年评》上。水稻生产过程中遭受各种真菌(如稻瘟菌、纹枯菌、稻曲病菌)、细菌(如白叶枯、细条病菌)、病毒(如条纹叶枯、黑条矮缩)的危害,是造成产量损失的最直接因素。近期研究表明,植物存在着与动物相似的先天免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病害 分子机理 白叶枯病菌 植物病理学 分子调控机理 中国农科院 稻瘟病菌 科研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新梢响应“倒春寒”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
作者 郝心愿 《中国茶叶》 2018年第6期32-32,共1页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遗传育种团队利用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手段,在茶树新梢响应“倒春寒”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利用人工模拟“倒春寒”条件,分析了茶树新梢萌发至鱼叶期、一芽一叶期和一芽二叶...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遗传育种团队利用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手段,在茶树新梢响应“倒春寒”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利用人工模拟“倒春寒”条件,分析了茶树新梢萌发至鱼叶期、一芽一叶期和一芽二叶期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变化,证实MAPK介导的乙烯信号和钙离子信号是茶树新梢响应“倒春寒”的两个主要早期信号途径,随后低温响应信号途径ICE-CBF-COR被激活,引起一系列的生理代谢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新梢 倒春寒 分子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分子调控机理 信号途径 转录组学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家发现调控植物发育的协同作用新机制
5
《蔬菜》 2018年第4期51-51,共1页
植物生长过程中各个发育阶段的转换和特定基因的表达对于植物生长非常重要,甚至会影响到植物尤其是农作物的产量,阐明植物发育时期的分子调控机理对于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18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 植物生长过程中各个发育阶段的转换和特定基因的表达对于植物生长非常重要,甚至会影响到植物尤其是农作物的产量,阐明植物发育时期的分子调控机理对于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18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在调控植物发育的协同作用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调控机理 植物发育 协同作用 机制 科学家 中国农业科学院 美国加州大学 植物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LEAFY同源基因的分离与克隆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建业 陈力耕 +1 位作者 胡西琴 何新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7-170,共4页
The flower meristem identity gene LEAFY is a developmental switch,sufficient for flower initiation in diverse plants. Ginkgo biloba is a kind of gymnosperm,and a dioecious tree species.The nucleotide DNA sequence was ... The flower meristem identity gene LEAFY is a developmental switch,sufficient for flower initiation in diverse plants. Ginkgo biloba is a kind of gymnosperm,and a dioecious tree species.The nucleotide DNA sequence was cloned from the genomic DNA of the tender leaves collected from a male tree in Ginkgo biloba L.cv.Dafushou.The analysis of DNA sequence structure indicated that the gene was composed of 3450 bp,and inferred the sequence to LEAFY gene of the male Ginkgo .Comparing the gene with LEAFY gene of the female Ginkgo reported in the relative references,the rate of homology was 99%,only lacking 3 nucleotides.The research work laid a sound foundation for studing the regulation and controlling flowering mechanism in Ginkgo biloba L.at the molecuar level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FY同源基因 分离 克隆 银杏 雄株 童期 开花 分子调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春化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敏慧 高丽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222-15225,15285,共5页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春化作用是冬小麦成花必需过程,该过程同时伴随低温驯化,影响着小麦品种种植范围及产量。简要概述目前克隆的小麦春化相关基因及春化作用调控机理等研究进展,为小麦春化作用机理研究...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春化作用是冬小麦成花必需过程,该过程同时伴随低温驯化,影响着小麦品种种植范围及产量。简要概述目前克隆的小麦春化相关基因及春化作用调控机理等研究进展,为小麦春化作用机理研究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春化作用 分子调控机理 抗寒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基因组研究取得进展
8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8-48,共1页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王成树课题组关于蛹虫草基因组的研究取得进展.相关文章发表在《Genome Biology》上.为深入研究虫草活性成分代谢途径及其有性生殖的分子调控机理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蛹虫草 基因组 分子调控机理 有性生殖 代谢途径 活性成分 课题组 中科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动态
9
《农家致富》 2019年第16期19-19,共1页
水稻小穗发育新基因克隆成功小穗是禾本科植物花序结构的独特结构单位,其正常发育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对水稻小穗发育分子调控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 水稻小穗发育新基因克隆成功小穗是禾本科植物花序结构的独特结构单位,其正常发育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对水稻小穗发育分子调控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团队克隆了水稻小穗发育新基因OsPEX5。据介绍,OsPEX5蛋白可以与茉莉酸生物合成途径的12-氧-植物二烯酸还原酶发生互作,并影响其过氧化物酶体定位,造成突变体中茉莉酸含量下降,且通过外源甲基茉莉酸处理可以部分恢复其小穗异常的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动态 过氧化物酶体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 禾本科植物 分子调控机理 生物合成途径 花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免疫活性肽的筛选策略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文李 NIYOKWIZERA Isaac +3 位作者 刘步青 许宙 陈茂龙 程云辉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1,37,共6页
文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食源性免疫活性肽的筛选策略,强调计算科学在筛选中的应用前景。通过探讨食源性免疫活性肽作用的分子机理及其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新思路:结合多组学、生物信息学、细胞试验及动物试验,深入探讨食源性免疫... 文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食源性免疫活性肽的筛选策略,强调计算科学在筛选中的应用前景。通过探讨食源性免疫活性肽作用的分子机理及其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新思路:结合多组学、生物信息学、细胞试验及动物试验,深入探讨食源性免疫活性肽作用的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 免疫活性肽 计算科学 筛选 免疫调控分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